《春夜喜雨》教學設計(通用3篇)

《春夜喜雨》教學設計(通用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夜喜雨》教學設計(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春夜喜雨》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設計側重從蒐集資料,潛心品讀、吟誦、想象拓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圍繞“好雨”這一文眼,誦讀感悟,品讀文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古今對比,感受古詩高度凝練的語言藝術,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乃、隨、潛、潤、細”這五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3、感悟詩歌內容,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情景,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感情。

  4、激發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古詩意思,體會我國傳統文化的精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背誦古詩。

  【教具準備】

  教師方面:錄音帶 課件

  學生方面:蒐集杜甫的資料以及有關春天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未成曲調先有情。

  1、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師導:春姑娘已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綿綿的春雨悄悄地下著,飄在果園,點紅桃花;灑在樹梢,染綠柳芽;落落田野,滋潤莊稼;降在池塘,喚醒青蛙,小朋友們,你喜歡春雨嗎?

  春雨在古代被稱為“喜雨”,唐代大詩人杜甫就寫了一首《春夜喜雨》。今天,我們就跟隨大詩人杜甫一起走進盛唐,去感受那場《春雨》。

  2、板書課題,瞭解杜甫。

  二、初讀古詩,自學字詞。

  1、藉助拼音練讀古詩,把不認識的字標畫出來,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合作,藉助字典學習生字,要明確字的偏旁,結構,組詞。

  3、這些字,你如何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記住它?(字謎法、部件法)

  4、出示表格,檢查自學情況,並交流自己有趣的識記方法。

  5、哎呀,只顧著玩,字寶寶該回家了。你們誰能把字寶寶安全送回家,誰能?誰想試一試。指名朗讀古詩、正音。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學生學會使用字典後,可放手讓學生藉助工具書學習生字,培養了孩子的識字能力,在識字中同桌合作,趣味識記,既培養了合作意識,也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也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6、誰認為自己還能比他讀得更好?比賽讀、挑戰讀,引導學生讀準確,讀出詩的節奏美、音韻美。

  課件出示,指導朗讀。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古詩音韻和諧,平仄錯落、琅琅上口,多種形式的誦讀,是學生感悟文字的基礎。初讀要把古詩讀準,注意輕重音、語調、語速的變化,讀出明快的節奏感,讀出古詩的音韻美,讓學生置身於濃郁的情景之中。]

  7、在反誦的誦讀中,你知道了什麼?(這場春雨發生在什麼時候?伴隨著什麼?怎樣滋潤萬物的?)

  三、小組合作,理解詩意。

  1、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邊讀邊畫出你不懂的詞。

  2、對於你不懂的詞,看看能不能借助字典查出它的意思。

  3、把自己的學習結果在小組裡進行交流,再互相自己對詩句的理解,互相補充,互相學習。

  4、小組討論。

  5、彙報交流學習成果。

  (1)交流時重點引導理解:知 時節 當 乃 潛 潤

  (2)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古詩的理解。

  6、同學們真的很了不起!靠自己的努力理解了詩意。現在老師再考考你,看看你能否透過考驗?再讀讀古詩,看看全詩是圍繞哪個詞寫這場春雨的?

  四、精讀細品,感悟“好雨”,啟發想像。

  1、讀讀古詩,想一想,為什麼說這是一場“好雨”?一邊讀一邊思考,把你自己感悟到的注出來,再和小組的同學討論一下。

  2、自讀思考,小組交流討論。

  3、彙報;你們小組認為這場春雨的好表現在哪些方面?

  (“知”是春雨知道時令季節,善解人意。“當……乃”強調了春雨的及時,“潤”指明它對事物生長的作用之大,“潛”、“細”、“無聲”突出了春雨不聲張,精細可人的品質。)

  [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著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情感經歷,還是一種審美體驗,在一步步感悟“好雨”的引導中,學生進一步理解了詩歌,感悟到了古詩表達的意境,體會到了古詩的精煉,也在悄無聲息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4、學到這兒,你想說什麼?

  (學生可以說對這場春雨的喜愛之情,也可以說學完詩後的感受。)

  5、師配樂讀,學生一邊閉目聽,一邊努力把詩歌的語言文字變成畫面。

  6、剛才,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再現想像。

  五、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練習讀,努力把你對春雨的喜愛、讚美之情讀出。

  2、配樂展示個性讀。

  3、師生互動背誦,同桌互背。

  [讀書百遍,熟讀成誦,是學習語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讀讀、背背、想想,細細地體會,這們,古典詩文將會在學生純真的心靈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豐富學生語言積累。]

  六、課外延伸,拓展閱讀。

  交流自己在課外蒐集到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歌,教師相機課件出示有關詩句,拓展閱讀。

  早春 春曰

  天街小雨潤如酥, 勝日尋芳泗水濱,

  草色遙看近卻無。 無邊光景一時新。

  最是一年春好處, 等閒識得東風面,

  絕勝煙柳滿皇都。 萬紫千紅總是春。

  遊園不值 清明

  應憐履齒印蒼臺, 清明時節雨紛紛,

  小扣柴扉久不開。 路上行人慾斷魂。

  春色滿園關不住, 借問酒家何處有,

  一枝紅杏出牆來。 牧童遙指杏花村。

  《春夜喜雨》教學設計2

  【教材簡介】

  這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中詩海拾貝的第二首古詩,為唐朝的杜甫所作,詩人敏銳的抓住了這場雨的特徵,前兩句點明瞭這是一場及時雨,後面寫出了雨隨風悄悄滋養萬物,集中寫“夜雨”,再到最後詩人的聯想:“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全詩緊扣一個“喜”字,體現詩人的喜悅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組詩。

  2、深入學習《春夜喜雨》,透過詩後註釋和賞析,瞭解詩句意思。

  3、閱讀《春夜喜雨》,透過抓詩眼的方法,感受詩人的喜悅之情。

  【教學重點】

  1、深入學習《春夜喜雨》,透過詩後註釋和賞析,瞭解詩句意思。

  2、透過抓詩眼的方法,感受詩人的喜悅之情。並能學法遷移,拓展課外一首古詩。

  【教學難點】

  透過抓詩眼的方法,感受詩人的喜悅之情。並學法遷移,進行拓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由課外寫雨的詩句匯入新課

  二、學習《春夜喜雨》

  (一)解詩題

  (二)讀詩文

  1、引導學生把古詩讀正確、流利,並讀出古詩的節奏和韻味。

  2、透過師生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等多種方式讀詩。

  (三)明詩意

  1、回顧以前學古詩的方法,藉助註釋和課後賞析,小組合作解詩意。

  2、提出不懂的詞句,師相機點撥。

  3、師生交流詩意。

  總結學法:瞭解古詩的詩意可藉助註釋。

  (四)悟詩情

  補充材料:杜甫一生憂國憂民,當官被貶,後又被作亂的叛軍所虜,冒險逃回,爾後又做官又遭貶斥,這些經歷,都使他更加深入地瞭解了百姓的疾苦,創作了大量關於百姓疾苦的名篇,後來,他拋官棄職,幾經輾轉,因陝西旱災來到四川成都,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定居,在這裡,他親自耕種,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也是在這個時候,寫下了《春夜喜雨》這首名篇。

  1、根據材料,生自由發言,說說詩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師相機介紹喜為詩眼,並介紹何為詩眼。

  總結學法:學習古詩,可藉助抓詩眼來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五)熟讀成誦

  1、深情朗讀,讀出詩人的喜悅之情。

  2、嘗試背誦古詩。

  (六)小結

  三、藉助課外資料,進行拓展學習

  1、藉助自學提示,完成拓展練習。

  2、師生交流。

  四、總結回顧

  五、板書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喜→喜愛春雨

  學法:藉助註釋品詩意

  巧抓詩眼悟詩情

  【設計理念】

  六年級的學生對於品詩意、悟詩情這方面,還是有一些些的不足,於是,我以《春夜喜雨》這首古詩為例,讓生能夠結合註釋,組內交流,自己能夠將大致意思講出來,淡化老師的`主講,強化學生的自主性。而在學習古詩裡,抓住詩眼,是品悟詩情最好的方法,我讓生能夠認識何為詩眼,巧抓詩眼,從而理解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在完成上述教學中,我在進行1+X的語文主題的整合學習。以“結合註釋品詩意”和“巧抓詩眼悟詩情”來將課內與課外拓展將結合,來完成我的教學任務。

  《春夜喜雨》教學設計3

  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力求透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創設情景,營造氛圍,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以及背誦古詩。

  2、感受春雨的美好。

  3、教會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歌曲匯入

  用歌曲《小雨沙沙》引入古詩。

  二、學習古詩

  1、有一首古詩中也藏著“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出示課題)。

  2、指名讀課題(相機正音)

  3、齊讀課題

  4、比一比、賽一賽

  (一)比一比誰能把古詩讀正確。

  1、學生自己練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之間可以相互請教一下。

  2、指名讀。(相機指導讀準字音,教師做及時評價給讀正確的同學獎勵春姑娘的禮物花朵)

  3、看看哪一桌讀得最準確呢?(同桌讀)

  4、讓我們一起來把古詩正確地念出來。

  (二)比一比,誰能把古詩讀流利,並且讀出感情來呢?

  1、先請同桌之間讀一讀,如果你覺得你的同桌能闖關成功了,那就在他的誦讀書上打上一個五角星。

  2、指名讀,進行小老師評價。

  3、欣賞範讀

  4、和老師比一比

  5、小組推薦讀,進行賽詩會。

  6、齊讀——齊誦

  三、自主學習古詩(課堂延伸)

  1、想再學剩下的四句嗎?

  2、師講明方法,生自學

  3、多種形式指名誦讀

  4、齊讀全詩

  四、小結

  根據本節課學生實際表現情況做出相應的鼓勵評價

  授後反思:

  教完《春夜喜雨》這一課後,我覺得低年級古詩教學應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徵,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兒童自主快樂學習。

  1、讀一讀,說一說,整體感知詩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在檢查初讀情況時,可讓學生爭當小老師給大家正音,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在讀通古詩的基礎上,教師切忌逐行分析詩意。此時可適時地張貼文中插圖,並問“誰願意來當小詩人?你喜歡嗎?誰願意上來說說。”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暢所欲言。其實詩意就蘊含在這一聲聲的話語中。

  3、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其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但對於剛學習古詩的一年級小學生並不懂這些。因而在教學中可藉助教師自己範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以學生自己的看法來朗讀,富有具性地朗讀,比如:你喜歡這首詩的哪一行呢?把它讀給大家聽聽,也分享一下你的快樂,好嗎?這時學生興趣盎然,十分活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