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理解杜十娘、李甲、孫富等幾個人物形象;

  2.理解作者將人物放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來加以刻畫的方法;

  3.理解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案。

  教學重點:人物形象及刻畫方法。

  教學難點:在描寫中表現情感。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導讀法。

  第一課時

  一、教學匯入:(聽《杜十娘》插曲,引入教學:杜十娘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物?

  二、介紹作家作品:

  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又字耳猶,別號墨憨子,龍子猶,長洲人(今江蘇吳縣)。他少有才氣,曾遊戲煙花裡,是個放蕩不羈的人物。他和兄馮夢桂,弟馮夢熊被稱為吳下三馮,但科舉不得志,五十七歲才補了一名貢生。馮夢龍是愛國志士,在崇須年間任壽寧縣知縣時,曾上疏陳述國家衰敗原因;清兵入關時,進行抗清宣傳,最後憂憤而死。在我國文學史上,馮夢龍是在通俗文學的各個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作家,被稱為“全能通俗文學家”。在小說方面,他除編選“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外,還增補了長篇小說《平妖傳》,改作了《新列國志》,鑑定了《盤古至唐虞傳》《有夏志傳》《有商志傳》等。民歌方面,刊行了民間歌曲《桂枝兒》《山歌》等。此外他還改編了《精忠旗》《酒家傭》等戲曲,創作了《雙雄記》和《萬事足》兩部劇本。

  三、預習

  四、分析情節:

  1.開端:開頭至“若翻悔時,做豬做狗。”

  寫鴇母無義逼李甲,十娘有心欲從良。

  2.發展:“是夜,十娘與公子議及終身之事"至"各各垂淚而別。”

  寫柳遇春仗義助好友,杜十娘真情隨官人。

  3.發展:“再說李公子同杜十娘行至潞河”至“孫富教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

  寫孫富歹意破姻緣,李甲薄情賣佳人。

  4.高潮:“卻說杜十娘在舟中”至“一旦葬於江魚之腹。”

  寫痴情女怒沉百寶箱,薄情郎愧失心上人。

  5.結局:最後一段。寫李甲追悔成狂疾,孫富擔驚為怯鬼。

  五、情節設疑,學生思考後口頭作答:

  1.為什麼杜十娘要積攢百寶箱?

  (提示:想擺脫苦海,尋機從良。)

  2.杜十娘自己有銀兩,為什麼不早告訴李甲,而讓他為難?

  (提示:試探李甲的誠意。)

  3.李甲籌集到銀兩贖出她後,她為什麼還是不把實情告訴於他?

  (並未對李甲完全放心。)

  4.杜十娘為什麼不選擇走別的路,非要選擇自殺?

  (提示:從良是她一生最大的願望,而今希望破滅,只有以死來表示對壓迫她的惡勢力的不滿和反抗。)

  5.杜十娘是愛李甲的,為什麼不在把百寶箱送給李甲之後,才投江而死?

  (提示:她已深刻地認識到自己選錯了人,既然不是真正的愛情,她為什麼還要把東西留給李甲呢?)

  六、佈置作業:

  《名師伴你行》

  第二課時

  一、處理作業(略)

  二、分析評價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1.學生閱讀課文,畫出最能體現杜十娘性格的描寫語句。

  (只要能尋找到幾處,並說明其性格特徵就行了)

  2.概括杜十孃的人物形象:

  杜十娘本是風塵女子、京城名姬,但她不甘於做王孫公子的追歡取樂的玩物,而是費盡心思脫離那個火坑,但由於社會的原因,最後未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她聰明美麗、熱情真誠、心地善良、秉性純厚、剛強堅毅、有膽有識,是反抗封建禮教和世俗觀念的一個典型的婦女形象。

  三、分析其他人物:

  1.學生分別找出課文中對李甲、孫富、鴇母、柳遇春等人最有表現力的語句。

  (抓住關鍵描寫語句,稍加說明即可)

  2.李甲的人物形象:

  放蕩薄情、庸懦自私、背信棄義的紈絝子弟。

  3.孫富的形象:

  邪淫、卑鄙、狡詐、可恥的奸商。

  4.鴇母的形象:

  只認錢不認人,嫌貧愛富的下三流貨色。

  5.柳遇春的形象:

  仗義疏財、真摯重情的謙謙君子。

  四、討論: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一個未出場的人物——李甲的父親在小說中的作用呢?

  (提示:這個人物很重要,他反映了小說悲劇結局的社會根源,即封建禮教和傳統世俗逼死了杜十娘,李甲怕、杜十娘擔心、孫富利用他挑撥離間,這些都說明小說的主題是把矛頭針對封建禮教及世俗社會金錢和門第觀念的。與此道理相同的還有李甲的親戚朋友們。其實李甲、孫富不也分別是一個社會群體的代表嗎?像杜十娘這種風塵女子,在這種重重的包圍之中,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她的悲劇的發生,是一種必然。這其實就是一個社會悲劇。)

  五、作業佈置:

  完成《名師伴你行》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細節描寫在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個性體現上的作用。

  2.體會人物語言中蘊涵的人物心理狀態和思想活動。

  3.瞭解中國古代話本、擬話本的特點。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掌握以典型細節刻畫人物的方法。

  2.訓練學生從精從巧方面構思文章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學習古代婦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

  2.培養學生向善向真的美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匯入:明代傑出的小說家馮夢龍,字猶龍,江蘇吳縣人。他廣泛收集宋元到明代的話本和擬話本,進行整理加工、潤飾、編輯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白話小說集,文學史上合稱為“三言”。“三言”代表了自宋代到明代六百多年間白話小說創作的成就。

  “三言”內容複雜,有些是宣揚封建倫理道德、宿命論思想的作品,但更多的作品是歌頌善者,同情弱者,鞭撻鄙者,表現人民的美好情操及追求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選自《警世通言》,是“三言”中最優秀的作品,也是代表明代擬話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三、師生共同賞析

  1.編寫全文情節提綱

  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編寫出小說的情節提綱

  開端:鴇母無義逼李甲十娘有心欲從良(1~3)

  發展:柳遇春仗義助好友杜十娘真情隨官人(4~5)

  發展:孫富歹意破姻緣李甲薄情賣佳人(6~7)

  高潮:痴情女怒沉百寶箱薄情郎愧失心上人(8)

  結局:李甲追悔成狂疾孫富擔驚為怯鬼(9)

  四、人物形象分析

  (一)析杜十娘形象

  ⒈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毀給人看。”杜十娘就是這樣一個光彩奪目的“紅顏多薄命”的悲劇形象。你是怎樣看待杜十娘這個人物形象的?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明確:

  ①美麗,熱情,心地善良。“渾身雅豔,遍體嬌香,兩彎畫眉遠山青……誤落風塵花柳中。”見他手頭愈短,心頭愈熱。面對夜歸的李甲,杜十娘“曲意撫慰、滿斟熱酒、抱持懷間、軟言撫慰”——杜十娘隨時隨地精心呵護自己的愛情

  ②聰明,機智,頗有心機。在贖身問題上,表現得頗有心計。杜十娘暗積百寶,為終身之計,她早有準備;她讓妹妹收藏百寶箱,既避鴇母,又避李甲。計激鴇母,機敏地抓住鴇母一時氣話,達成口頭契約,使鴇母沒有翻悔餘地來脫離火坑;假託借銀備車船;不露富,考驗李甲。在李甲“輾轉尋思,尚未有萬全之策”的情況下,她打算衝破重重困難,深謀遠慮地設計“於蘇、杭勝地,權作浮居”,計劃叫李甲回去求親友向父親勸說,爭取得到父親的諒解。

  ③剛強,堅定。當她知道李甲將她出賣時,冷笑譏諷負心郎,梳妝別人世,三擲珠寶,抱匣沉江,表現了杜十娘美好理想破滅的悲憤絕望的心情,更表現了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堅貞剛強的性格。

  ⒉小結形象

  杜十娘本是風塵女子、京城名姬,但她不甘於做王孫公子的追歡取樂的玩物,而是費盡心思脫離那個火坑,但由於社會的原因,最後未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她聰明美麗、熱情真誠、心地善良、秉性純厚、剛強堅毅、有膽有識,是反抗封建禮教和世俗觀念的一個典型的婦女形象。

  (二)析悲劇原因

  杜十娘這樣一個聰明美麗、剛強堅毅的女子,卻被殘酷的現實撕毀,這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明確:必然的,原因是:

  ①李甲怯懦自私(既愛十娘又不敢一起回去)、背信棄義(聽信讒言,出賣十娘);

  ②市儈主義(孫富)和封建勢力(李佈政)的壓迫。

  五、探究性閱讀

  1.“百寶箱”的意蘊有哪些?

  明確:

  ①“百寶箱”是金錢的象徵,是利益的代表。

  ②“百寶箱”是杜十娘價值的象徵,希望的寄託。

  ③“百寶箱”是社會和人性激烈衝突的象徵,是杜十娘悲劇產生的真正原因。

  2.小說末尾,寫李甲病重、孫富暴死。這樣寫,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今天應怎麼看?

  明確:作品結尾寫李甲重病、孫富不久死去,表現了作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思想。這是源自佛教的思想,影響著古人的思維方式。

  六、概括主題

  本文透過杜十孃的悲劇故事,寫出了杜十娘作為下層婦女對美好生活的正當要求。作者在杜十娘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中塑造了一個美的靈魂,同時以一種深沉的義憤表現了這個美好的人生追求怎樣在那個社會毀滅。全文寄予了作者對追求幸福卻被迫犧牲性命的婦女的同情,對背信棄義的紈袴子弟和破壞他人幸福的陰險小人的憎恨,也是對造成故事悲劇結局的那個社會的無情揭露,對殘害婦女的階級的無情鞭撻。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瞭解杜十娘、李甲、孫富等幾個人物形象;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將人物放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來加以刻畫的方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

  1、提問法:根據教學目的、課文特點和學生認識發展規律,以問答談話形式教學的一種方法,是實行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手段。

  2、情境教學法:教師透過圖片、音樂和文學語言的描述,再現教材的情境,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討論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就某個問題相互交流意見,互相啟發從而獲得知識和提高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中國小說的長河中,"痴情女子負心漢"的故事不斷上演,在最早的《詩經o氓》裡已可見到了。但比較起來,這些悲劇女性對生活和幸福的追求並不完全相同,造成她們悲劇命運的原因各有差別,小說思索和揭示女性悲劇命運的著眼點就不完全一樣。幸福的女人是相似的,不幸的女人各有各的不幸。古典小說中表現女性悲劇命運的篇章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其中的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二、由學生簡單介紹作家作品:

  馮夢龍少有才氣,曾遊戲煙花裡,是個放蕩不羈的人物。他和兄馮夢桂,弟馮夢熊被稱為吳下三馮,但科舉不得志,五十七歲才補了一名貢生。在我國文學史上,馮夢龍是在通俗文學的各個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作家,被稱為

  收集與整理,感謝原作者。 "全能通俗文學家"。

  三、學生複述小說故事情節並用小標題概括故事內容:

  小說的三要素是什麼?人物形象、情節、環境

  而情節起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的作用。下面給同學 分鐘的時間回顧課文內容,然後我請同學複述小說的故事情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理解杜十孃的人物形象;

  2、理解“百寶箱”在文中的意義。

  3、理解文中杜十孃的悲劇是社會悲劇。

  教學重點:人物形象及刻畫方法(杜十娘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學難點:理解杜十娘悲劇的實質。

  學生情況分析:對於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應該都能產生對杜十孃的深深同情和對孫富、李甲的鄙視、憎惡,但對於杜十娘最後用死來表示反抗,想法卻很多。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在全面分析杜十娘形象的基礎上,深刻理解杜十娘悲劇是一個社會悲劇。

  主要教學方法:導讀法、分析歸納法

  教具:多媒體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匯入:

  古代青樓中的賣笑女子,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經常出現。對青樓女子的評價歷來也是褒貶不一,眾說紛紜。但不管怎樣,“自古紅顏多禍水”似乎已成了“男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自古紅顏多薄命”似乎已成了一條亙古不變的`客觀規律。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來看看作品中的杜十娘又是一個怎樣的青樓女子?作者又給她安排了怎樣的結局?

  二、介紹作家作品:

  1、螢幕資料顯示:《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選自《警世通言》,作者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耳猶,別號“墨憨齋主人”、“龍子猶”,江蘇蘇州人,明末小說家。其兄馮夢桂為有名的畫家,其弟馮夢熊是太學生、詩人,合稱吳下三馮。他的代表作是宋元明“話本”和“擬話本”的總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言”與淩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擬話本的成就。

  2、補充:《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選自《警世通言》卷32。這篇小說是三言之中乃至明代文人創作的“擬話本”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作者馮夢龍(1574~1646),很有才氣,曾遊戲煙花裡,科舉不得志,五十七歲才補了一名貢生。馮夢龍是愛國志士,在崇禎年間任壽寧縣知縣時,曾上疏陳述國家衰敗原因;清兵入關時,進行抗清宣傳,最後憂憤而死。在我國文學史上,馮夢龍是在通俗文學的各個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作家,被稱為“全能通俗文學家”。

  3、過渡到文字鑑賞。

  大家都知道,一篇小說的成功離不開人物的成功塑造。李朝威在《柳毅傳》中塑造了一個反抗夫權壓迫,追求愛情、幸福的龍女形象,蔣防在《霍小玉傳》中塑造了一個溫婉美麗、受盡封建社會壓迫而不肯屈服的悲劇形象,元稹《鶯鶯傳》中的崔鶯鶯出身名門,一度與張生相愛,但最終被張生負心背棄。那麼,馮夢龍又將帶給我們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呢?

  三、通讀全文,在熟悉全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

  請同學快速閱讀課文,在文中劃出能夠體現人物性格和與“百寶箱”有關的語言。

  並思考:

  1、杜十娘何許人也?怎樣理解這個人物。

  2、“百寶箱”何許物也?此物在文中有何意義?

  四、學生討論、歸納:杜十娘人物形象的分析。

  1、請同學找出例句加以分析。(引導學生找出說明杜十娘性格不同方面的句子)

  如:“渾身雅豔,遍體嬌香”寫出了杜十娘姿容的美麗;“杜十娘與李甲真情相好,見他手頭愈短,心頭愈熱”可看出她的輕財好義,熱情和善良;“用計贖身”可見其機智、聰明、頗有心計;“怒沉百寶箱,投江自盡”是杜十娘絕望之時的表現,用死進行反抗,可見她的剛強、堅定。

  2、概括杜十娘人物形象:

  美麗(外貌描寫);熱情,心地善良(李甲手頭越緊,她心頭越熱);

  聰明(用計贖身,不露富,考驗李甲);剛強、堅定(怒沉百寶箱,投江自盡)。

  3、歸納李甲,孫富的性格特徵。

  杜十娘本是京城名姬,但她不甘心做王孫公子的尋歡作樂的玩物,她的美麗,她的善良,她的機智,她的堅貞,都不得不讓我們歎服。《紅樓夢》中賈寶玉之所以喜歡“在內幃廝混”,是因為他覺得“天地間的靈淑之氣只鍾於女子,男人們不過是些渣滓濁物罷了”。杜十娘確實是一個奇女子,那麼她身邊的男人們是否如賈寶玉所說呢?

  李甲:放蕩薄情,庸懦自私,背信棄義的紈絝子弟。

  孫富:邪淫、卑鄙、狡詐、可恥的奸商。

  4、教師小結。

  這些男子與杜十娘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讓杜十孃的形象更鮮明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到此為止,“杜十娘何許人也”的問題我們已解決了。接下來,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百寶箱為何物也?

  五、學生討論、歸納:“百寶箱”的意義。

  1、請同學找出與“百寶箱”有關的語言。(共四處)

  (1)在贖身過程中,杜十娘拿出了“私蓄”一百五十兩銀子;在出發前交給李甲二十兩作為“行資”。(兩者都應該是從百寶箱中取得的。)

  (2)杜十娘和李甲準備上路時,謝月朗命從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鎖甚固,正不知什麼東西在裡面,十娘也不開看,也不推辭,但殷勤作謝而已。(這描金文具正是百寶箱,從“封鎖甚固,十娘也不開看,也不推辭”都讓這小小的描金文具充滿了神秘色彩。)

  (3)甲為“行資匱乏正當愁悶”時,杜十娘開箱拿出了五十兩白銀。(這一次百寶箱雖然被正面開啟,但因李甲“自覺慚愧,也不敢窺覷箱中虛實”,致使百寶箱又一次墜入雲裡霧裡。)

  (4)怒沉百寶箱。(這一次百寶箱才讓李甲、孫富和旁觀者一覽無餘,使李甲又羞又苦,且悔且泣)

  2、教師小結。

  在整個故事中,百寶箱忽隱忽現,前三次出現,讀者均不知箱中為何物,也不太在意,直到最後一次出現,讀者才恍然大悟。我們再來一起精讀“怒沉百寶箱”的片段,理解杜十娘為什麼要怒沉百寶箱?

  3、精讀文章最後一部分。

  (1)、讀文章,思考:杜十娘在“沉江”之前有那些表現,說明她怎樣的心理狀態?

  (2)、學生分析。

  當十娘知道李甲將自己出賣給他人時,便醒悟到自己選錯了人,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不能擺脫被侮辱的地位。她萬分的痛苦失望,但又剛強而冷靜地對待自己即將到來的命運。她故意裝扮得那樣整齊,然後當著孫富、李甲及兩船之人開啟描金文具,先後將其中的各種珍寶珠玉投入江中,指斥李甲的“見利忘義”、痛罵孫富的“破人姻緣”,憤慨自己“中道見棄”,最後“向江中一跳”,不惜以死來表示對惡勢力的反抗。

  “百寶箱”的意義以不僅是財產,而是杜十娘價值的象徵、希望的寄託。當杜十娘“做人”的希望破滅時,百寶箱也“消失”了。

  有人說,李甲、孫富皆人財兩空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但杜十娘不僅怒沉百寶箱而且自沉江底,不免有些可惜或不值,那麼,杜十孃的死是由誰造成的?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她可以不死嗎?

  六、瞭解造成杜十娘悲劇的真正原因。

  1、請學生髮表見解。

  2、提示借理解李甲父親的形象,來理解造成杜十娘悲劇的真正原因。

  3、教師小結:

  造成杜十娘悲劇的真正原因:封建禮教和傳統世俗。象杜十娘這樣的風塵女子,在封建禮教和傳統世俗的重重包圍下,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她的悲劇的發生,是必然的,是一個社會悲劇。

  七、後人的評價。

  後人評論此事,以為孫富謀奪美色,輕擲千金,固非良士;李甲不識杜十娘一片苦心,碌碌蠢才,無足道者。獨謂十娘千古女俠,豈不能覓一佳侶,乃錯認李公子。明珠美玉,投於盲人,以致恩變為仇,萬種恩情,化為流水,深可惜也!有詩嘆雲:

  不會風流莫妄談,單單情字費人參。若將情字能參透,喚作風流也不慚。

  八、總結。

  杜十娘是“誤入風塵,煙花巷柳難沒傾城之貌。傾心李甲,翩翩公子竟懷寡義之心”,杜十娘已經隨著滾滾的江水而去,但她的美麗會留在我們的心中。

  九、佈置作業

  1、完成一篇五百字的讀後感。

  2、完成課後練習一、三。

  教後記:

  杜十娘人物形象和百寶箱意義的分析都為學生理解杜十娘悲劇的實質作了很好的鋪墊,透過前面的分析,使難點問題迎刃而解,這也是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設計 篇5

  一、說教材

  1.該文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古代小說,單元教學要求是:瞭解我國古代小說藝術上的偉大成就,提高學生的小說鑑賞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一篇自讀課文,應讓學生鑑賞杜十孃的形象,掌握透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表現手法。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瞭解古白話中的一些常用詞的意義,在閱讀中感受樸實自然的口語色彩;

  ②瞭解“三言”及作者;

  ③分析杜十娘、李甲、孫福幾個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感情。

  (2)能力目標:鑑賞作者對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教育學生認識封建社會的罪惡,培養健康的思想性格,逐步形成健全的人生觀。

  (3)德育目標:感受古代婦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

  3、教學重點:

  分析杜十娘這個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認識杜十娘悲劇的根源及作者的思想侷限

  二、說教學程式

  1.新課匯入。

  匯入的設計不僅在於激趣,還在於激思、激情,而且應爭取學生參與。我的匯入是播放《杜十娘》這首歌,學生一邊看畫面,一邊和著唱,逐步進入課文情景。

  2.分析杜十孃的形象。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教學中的重點。設定以下幾個問題:

  ①作為風塵女子的杜十娘,最顯著的外貌特徵是什麼?(美麗)(女子的美麗原本天生,應是她們的自豪和驕傲,但在把漂亮女子當作玩物的封建社會,這就決定了她必然的悲劇命運)

  ②當李甲遊資已罄,囊空如洗,杜十娘卻“見他手頭愈短,心頭愈熱”,連三百兩銀子的贖身費也自任其半,這說明了杜十孃的什麼性格?(善良)

  3.想象訓練。

  展開想象,重為杜十娘設計一個悲劇結局。設計此題旨在形成本節課教學中的第三個高潮,主要是為了啟用學生的思維,發揮想象力,培養創造能力。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能說出故事情節的內容和悲劇結局的社會意義。

  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重點:故事情節梗概

  人物形象和主題

  教學過程:

  1、匯入

  我國的文學作品中塑造了許多悲劇的女性形象,如《氓》中的女主人公、《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竇娥冤》中的竇娥,《祝福》中的祥林嫂、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小翠、嬰寧等等。她們善良、勤勞,也具有反抗意識,卻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為什麼?

  今天我們再隨馮夢龍走進杜十孃的悲劇,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2、檢查預習

  學生介紹作家作品,教師總結(見幻燈片一)

  3、明確重點:故事情節梗概人物形象及刻畫人物的方法

  4、學生讀文,複述情節。(要求:用小標題概括)

  (教師點選幻燈片三出示情節的組成部分:情投意合----用計贖身----中途被賣----怒沉寶箱,和各部分的電影畫面剪輯)

  如果我們把《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情節看成一串美麗的珍珠項鍊話,那麼情節的每個組成部分都是顆圓潤的珍珠。

  5、討論問題,分析人物和主題

  (教師點選幻燈片五)杜十娘為什麼要攢百寶箱?為什麼不在故事的開始就把百寶箱的秘密告訴李甲?又為什麼要連百寶箱一起沉?假如沒看到孫富,杜十娘和李甲會白頭偕老嗎?李甲為何拋棄杜十娘?他大悔痛哭是對杜十娘有真情嗎?為什麼文章末寫李甲重病,孫富暴死?

  (各小組開始討論)

  (學生代表發表討論意見,教師指導總結)

  質疑點:

  作者在小說的結尾為何讓杜十娘選擇死亡,這樣做值得嗎?

  哪個同學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學生活動)

  同學們大都認為杜十孃的做法有點不值得,那麼我們就給杜十娘另設一個結局如何?

  拓展聯想:(教師點選幻燈片八)

  根據你的生活閱歷、知識積澱,發揮想象,給杜十娘另設一個合情合理的結局。

  同學們設計出很多拯救方案,想把杜十娘從死亡的懸崖邊拉過來,足可以看出大家都是極富愛心的人,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讓我們為自己喝彩!(學生鼓掌)

  (教師點選幻燈片十魯迅說過: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6、總結全文

  (教師點選幻燈片十一)杜十娘本是風塵女子、京城名姬,但她不甘於做王孫公子的追歡取樂的玩物,而是費盡心思脫離那個火坑,但由於社會的原因,最後未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她聰明美麗、熱情真誠、心地善良、秉性純厚、剛強堅毅、有膽有識,是反抗封建禮教和世俗觀念的一個典型的婦女形象。杜十娘這樣不僅外表是美的,內心更是美的女性形象。她們只不過為了追求人的完美,卻毀滅了,此情此景你我的內心感到震撼。今天我們和同學們一起研究〈〈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和主人公笑聲交織在一起,淚水匯流在一起,我深深的為大家的愛心所打動。讓我們為生活在幸福的新社會而欣喜!讓我們共同努力,建設一個真、善、美的和諧社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