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絕句》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絕句》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瞭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老師看到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就在關注這個大螢幕(課件:絕句背景圖,創設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說些什麼?(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亂之苦後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範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

  想聽一聽那優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讀啊?(學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並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憶“鸝”、“鳴”、“翠”。

  (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隻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嚮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二)學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於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麼?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麼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極目凝視卻又被什麼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麼,“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玲、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令”家族,使學生一目瞭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後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四)學習第四句

  (輾轉)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裡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時“橫”變成“提”。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亂過後,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於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說什麼?

  (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

  (“絕”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課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絕句》這首古詩,讀準字音,認識“鷺、含、嶺、泊、吳”這幾個漢字,會寫八個漢字。

  2.感情朗讀這首古詩,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詩人杜甫的愉悅心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背誦匯入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揭題:這節課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絕句,指名讀

  3.理解“絕句”:詩歌的一種體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稱五言(七言)絕句。

  4.瞭解詩人杜甫:又稱“詩聖”,在成都待過,那兒有“杜甫草堂”,此詩是戰爭平息後重回成都寫下的,詩人都寫了些什麼呢?

  二、自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同桌互相幫助糾正

  2.指名展示讀,傾聽,糾正

  3.齊讀

  三、學習詩句,朗讀感悟

  (1)

  1.默讀,想想詩人在這首詩裡寫了哪些景物?板書: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里船

  2.邊讀邊想像:

  在藍天的映襯下,黃鸝、白鷺、翠柳、青天,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想象,描述:兩個黃鸝唉翠綠的柳枝上歡快地鳴叫,一行白鷺輕盈地飛上了藍藍的天空,這一切顯得多美啊!

  3.看到這樣的景色,此時詩人杜甫的心情會是什麼樣?

  4.是的,他被這生機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內心充滿了愉悅。

  5.朗讀體現

  (2)

  1.詩人在明媚的春光裡還看到了什麼?千秋雪、萬里船

  2、為什麼會看到千秋雪?

  (詩人透過自己的窗戶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嶺雪山,山頂上的積雪長年不化,詩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開往遠方的船隻,靜靜地停靠在詩人的家門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麗的雪景影象一幅畫一樣出現在詩人的窗前,即將遠航的船隻靜靜地聽在門邊,一切是那麼美好!

  理解:沒有戰爭,人們和平地生活,讓他快樂而欣慰,經歷了戰爭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內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5、朗讀體現

  6、試著背誦

  四、總結延伸: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還將走進更豐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容,感受數字在詩中的獨特含義:兩個、一行、千秋、萬里。

  2.培養幼兒根據古詩的韻律有表情的朗誦,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片:黃鸝、白鷺。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

  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白鷺、黃鸝。

  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

  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二、理解古詩內容

  1.結合圖片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有幾個黃鸝鳥呀?(兩個黃鸝)

  再看看有多少白鷺呢?

  2.老師朗誦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窗含西嶺千秋雪”。

  西嶺:一個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從窗戶裡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裡一樣。

  (3)“門泊東吳萬里船”。

  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裡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裡;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

  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裡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船。

  三、學習古詩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2.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

  上:飛上;

  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裡一樣;

  泊:停泊、停靠。

  3.啟發幼兒學習用古詩的韻味有表情的朗誦。

  4.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裡知道的?

  作者是誰?他為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5.幼兒欣賞配音朗誦,學會有表情的跟誦。

  三、結束

  幼兒兩人之間相互朗誦,感受古詩韻律。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常規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字,學會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維目標:

  培養和提高學生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

  愉悅之情。

  教學難點

  理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詩句

  的意思。

  教法設計

  情境匯入法、朗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學法指導

  讀一讀、議一議、想一想、畫一畫。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設想

  鼓勵學生圖文對照,自讀自悟,合作解疑來理解詩歌內容,透過

  朗讀、想象來體會詩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新發展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匯入:現在什麼季節?春天是什麼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甦、繁花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同學們都積累了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指名背誦。

  3、師板書課題,解釋“絕句”

  4、學生交流詩人杜甫的資料,師補充。

  二、自讀自悟,學習古詩。

  (一)繪一幅彩畫

  1、初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2、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遊戲識字,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

  3、字正腔圓地讀給自己聽,指名讀古詩,正音。

  4、讀詞語。

  5、小組合作,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那些疑問。

  6、質疑,交流對這首詩的疑問。帶著疑問再讀古詩。解決一些疑問。

  7、師解說詩句的意思,生接詩句。

  8、古人說:“詩不離畫,畫不離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再讀古詩並思考給這首詩配一幅畫,你認為都應該畫上哪些景物?關鍵是要說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畫

  1、用波浪線畫出詩中描寫顏色的詞語,從中體會詩中所描繪的亮麗色彩。

  2、用單橫線畫出詩中描寫動作的詞語,從中體會動態畫面的美。

  3、用雙橫線畫出詩中出現的數量詞。

  4、指導朗讀,看動畫聽錄音範讀,指名讀,挑戰讀。

  5、試著背誦這首詩。

  (三)展一片天地

  1、杜甫的詩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2、比較閱讀。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絕句》,為學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試讀。

  3、師小結

  三、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絕句》。

  2、給古詩配一幅畫。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4、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學生說說春天的發現

  學生展示課前蒐集到杜甫的資料

  自由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檢查生字預習情況,並給生字組詞。

  同桌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並和其他同學分享

  開火車讀詞語。

  先讀古詩,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回報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新發展

  板書設計:絕句

  (唐)杜甫

  情: 愉悅、熱愛大自然

  畫意: 彩畫:黃 翠 白 青

  動畫:鳴 上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絕句》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本單元的.主題都是透過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絕句》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蘊暢達,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和對和平的嚮往。

  新課程強調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唸書”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本節課充分體現以生為本,以讀為本,讓學生學習了本詩的色彩美,結構美,意境美。

  二、教學目標

  1、認讀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理解“含”的妙用,瞭解詩的對子對照格式。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透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心情。

  3、透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從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誦全詩,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領悟詩的意境。

  四、教學過程:

  葉老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教學生方法,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古詩的學習方法很多,本節課我教給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方法,那就是: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本課的教學,我力求把詩歌的美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整個教學程式我設計了5個環節。

  激情匯入——讓學生期待美

  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再讀古詩——讓學生領悟本詩的結構美

  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構的“柳”。

  (一)激情匯入——讓學生期待美

  新課伊始,我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人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今天我們又要讓李白的好友——“詩聖”杜甫帶領我們到四川草堂去領略那裡的美景,你們願意去嗎?不過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大詩人及他的大作[課件出示杜甫簡介,絕句簡介](這樣設計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讀一首好詩,要注意始終個別重點難字的讀音,因此在講授認讀生字中,採用我校識字方法,帶拼音讀字——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去拼音讀字(開火車)——闖關小遊戲。在這五個字中,其中“鷺”是學生難識字,先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最後總結“鷺”是形聲字,我們可以透過它的聲旁形旁加深對它的認識。並試圖讓學生找一找除了“鷺”,本科還有哪個字也是形聲字呢?激發學生在此識字的興趣。

  (三)再讀古詩——讓學生領悟本詩的結構美

  在熟讀了古詩的基礎上,我會問學生:如何能讀好一首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透過想象畫面、讀好詩的停頓和語氣。

  我讓學生再讀古詩,逐句展開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兩個/黃鸝/鳴翠柳,“你看到了什麼?”學生會踴躍說“兩隻黃鸝、翠柳”在學生說完想象之後再出示圖片,並試圖讓學生猜測,“這是什麼季節呢?”“春天”“春天很美,讓我們用歡快的心情再讀一遍”。

  本詩中有很多數量詞。這首詩巧妙地將數字運用於形象思維領域,使詩在結構上渾然一體,散發獨特的藝術魅力,該詩被奉為千百年來的蒙學讀物,數量詞不可不講。除了第一句的“兩個”在第二行還有“一行”,我注重讓學生展開想象,一行白鷺是幾隻呢?他們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同學學生用手比劃,體現出白鷺排列有序、漸行漸遠。

  頭兩句講完,問孩子“你喜歡對對子嗎”透過教師引導“兩個對一行”讓孩子自己說出其他的對子“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學生便會感嘆說原來詩不僅美,而且上下倆句還很工整,體會詩的對照形式。

  本詩中有很多表示顏色的詞:白、青、翠、黃。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盤,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本詩除了看到的景象,作者還讓我們聽到了,哪個詞體現的?學生會快速說第一句的“鳴”字,教師可以播放黃麗得叫聲,讓學生感受黃鸝歡快美麗、嘰嘰咋咋、一唱一和的叫聲。最後讓學生頭腦想象著畫面,齊讀這兩句描寫春天美麗景象的句子。

  第三句重點講授“含”字的用意,窗含/西嶺/千秋雪,透過激發學生回答出“雪是從窗戶外看到的?”要突破這個難點。教師採取反問學生“作者為什麼不用窗前、而是選擇窗含”,這時有些孩子就會說出“這千秋雪好像一副畫印在了窗戶上,所以含用的好”,這樣學生透過體會“含”字,能夠真切的感受詩的美!

  (四)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在這個環節上引導學生先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伴隨著古箏聲,根據自己的想象作畫配詩。這樣的設計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美。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窗雖小,因“含”著,千年積雪而讓人感受到時間的久遠;更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嚮往和平的抱負!。

  (五)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構的“柳”。

  出示“含、吳、鳴”,寫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共同特徵都有一個“口”,但隨著“口”的位置不同,寫的大小胖瘦大相徑庭。透過學生髮現總結出“口在上下時,要寫的扁胖一些;口在左邊時,佔格往上一些,寫的小一些”

  “柳”是左中右結構,因此觀察好三部分高矮很重要。要注意中間的撇是豎撇,想彎彎的柳枝一樣。右邊是單耳不是雙耳。

  伴隨梅花三弄古箏聲讓孩子書寫。最後展示兩位同學的作品並評價。

  總結:這首詩雖短,但其境無窮。四句詩,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山有水,色彩明麗,春意盎然。引導學生透過齊讀領悟詩中意境。

  五、板書設計:

  絕句

  形聲字:鷺、嶺 含 吳 鳴 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