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語文教學設計

黃山奇石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黃山奇石語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山奇石語文教學設計1

  【課前透視】

  黃山雄姿靈秀,氣勢磅礴,是著名的旅遊聖地。本文向我們展示的是“黃山四絕”之一的黃山石。在作者筆下,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顯示出它神奇,惟妙惟肖、活靈活現、趣味橫生。不禁讓人由此及彼,更加喜愛黃山。本文是一篇描寫景物的散文,共六個自然段,有三個自然段配有圖片,可說是圖文並茂,為理解課文提供了良好的資源。

  黃山是名勝,可孩子年紀小,真正去過的不多。因此教師要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方式來收集相關資料,拉近教材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大膽想像,體會黃山石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喜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目標】

  1、學習會認的14個生字的正確讀音,掌握會寫的8個生字的筆劃筆順;

  2、讀熟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教學重點】

  識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資訊資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蒐集黃山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課件演示:

  (出示文中三幅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畫面上的石頭像什麼?選擇其中的一塊想一想、說一說。)剛才小朋友看到的和描述的是黃山的石頭,它以奇特聞名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山奇石》,看看課文是怎麼描寫的。板書課題。

  課件演示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學生敢想敢說,發揮了主體作用。

  2、啟發談話。同學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哪些好地方?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乘上旅遊專列一同去安徽的黃山,去欣賞那裡聞名遐邇的奇石,願意嗎?板書課題。

  聯絡學生愛旅遊的實際,創設了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對話平臺

  一、自讀

  1、自由讀,要求: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同桌互相學習,檢查讀音。

  3、小組合作讀,要求:彼此幫助,讀得流暢。

  4、大組賽讀,要求:比比哪組讀得有情感。

  引導學生成為讀書的主人,採用活潑的形式促進學生朗讀,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

  二、識字

  1、小組識字。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不會的可以請教其他同學或請教老師。

  2、彙報識字。選出小組的代表,帶領大家認讀生字。

  3、分層次讀字詞。先出示帶有拼音的詞語,再去掉拼音讀生字詞。

  4、交流識字方法。

  5、遊戲檢測。教師讀生字,學生和教師玩“照鏡子”的遊戲。評選“識字小能手”。

  識字環節要創設識字的情境,保持學生識字的熱情,在交流中多瞭解識字方法,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

  三、朗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分自然段指讀,其他同學點評議。

  3、小組合作通讀全文。

  發揮學生讀書的自主性,在朗讀的方式上不要限制,要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

  四、寫字

  1、教師出示要寫的生字:尤、其、區、它。學生認讀。

  2、觀察字形,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3、教師示範,重點對難寫的字進行指導。如:“區”字的筆順:一區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就要讓學生多觀察,多練習。

  黃山奇石語文教學設計2

  《黃山奇石》課文圍繞黃山石的“奇”,分別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景觀。根據本文的特點及訓練的要求,在突出主體性和體現文字資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認識石“奇”,還要讓學生感悟 石“趣”。因此,我們可以按照“知─說─悟”的主線,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體會、感悟。啟迪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學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訓練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探究性準備

  1、佈置學生收集有關黃山的圖片資料或文字資料。

  2、自讀課文及相關內容:

  要求借助工具書,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並文圖結合,分別在書中畫出“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匯入

  藉助媒體(圖片、多媒體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匯入新課,引導學生觀察課文的特點(圖文結合),提示學習“看圖學文”的方法。

  三、體驗性閱讀

  1、知“石”:

  ⑴ 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黃山石的資料,邊出示邊講解,將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種類及成因介紹給大家。

  ⑵ 出示介紹奇石或介紹黃山其他奇特風光的資料,針對學生的興趣,教師可讓學生在班上進行交流。

  ⑶ 自主讀課文,歸納一下書中主要介紹了哪幾種“奇石”。圖文結合,邊讀邊悟、邊悟邊讀,對感興趣的內容,不僅要讀熟,而且要求能背誦。在積累中感悟表達的準確性,潛移默化地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2、說“石”:

  ⑴ 讀課文,對照插圖,分別說說“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觀海”“金雞叫天都”等奇石的樣子,引導學生既要說出石“形”,又要說出石“神”。

  ⑵ 讀課文,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分別說說“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奇石。這幾處奇石,教材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

  ⑶ 對學生課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樣子進行表述,充實觀察、表達的內容,增強學生課外學習的興趣,訓練學生掌握課內外相結合的學習方法。

  3、悟“石”:

  ⑴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別想像一下:

  “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這些石頭的來歷,可以以神話、童話故事的形式進行表現。比一比,看誰說得形象、生動、情節完整。

  ⑵ 在廣泛想像的基礎上,選擇一塊奇石,就自己所想像的來歷講給父母聽一聽,然後寫下來。

  ⑶ 在自讀、自悟及創造性想像的基礎上,感悟大自然的神韻,陶治學生的情趣。

  四、整理性閱讀

  整理性閱讀,是指在網路資源、自讀自悟、廣泛交流的基礎上回歸於文字: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自讀、齊讀、小組讀均可。)

  2、透過學習,你有何收穫(知識能力、情感方法、特殊感受等),有何疑問。

  五、拓展性練習

  本拓展性練習,主要是走出教材,適當增加閱讀量,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其練習的資料既可以是《自讀課本》上的內容,也可以是其他兒童讀物上的有關寫景狀物、有益於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像能力的短文。從來源的渠道上講,既可以是教師收集的,也可以是佈置學生自己收集。在拓展的要求上,儘量體現理解的層次性和多元化。

  黃山奇石語文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二、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三、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之情

  四、教學內容:

  課本第7-10頁

  五、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六、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喜歡旅遊嗎?今天讓我們乘著快樂號列車一起遊覽一番美麗的黃山吧!

  2、在上車之前,誰能簡單介紹一下黃山?(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風景秀麗,主峰光明頂,最高點是蓮花峰。那裡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名。有“天下第一名山”的美譽。)

  3、是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出示地圖黃山的位置。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提出要求,自讀課文(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課文。(2)讀後標出自然段。(3)讓生字朋友回家去。

  3、 誰想跟生字交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詞語。

  3、這一課一共講了幾處景點?分段接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1、誰來讀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這裡有個“尤其”誰能換個詞?(特別、尤為注意)這句話該怎麼讀呢?自己先練習練習吧!(自讀)誰能大聲的、自信的讀給大家聽呢?(指名讀)

  2、過渡:這麼多景點,我們先遊覽哪裡呢?(學生自己選擇景點學習)板書:猴子觀海“猴子觀海”是什麼樣子?誰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不會的同學自己讀一下第三自然段。看圖從哪裡看出“猴子觀海”很神奇?(複述猴子觀海的動作)這句話都用了一些什麼詞?(表示動作的詞:抱、蹲、望)板書關鍵詞語誰能抓住這幾個詞讀出“猴子觀海”的神奇?指名讀、生生比賽讀,師生比賽讀。

  3、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仙人指路”吧!板書:仙人指路你們想用什麼方式來遊覽這部分景點呢?(自讀、小組讀、表演讀、同位接讀)如果你是這位仙人你會對我們這些小遊客說點什麼呢?生1:歡迎你到黃山來。生2:前面還有個更美的景點呢!……

  4、順著仙人的指引,下一站我們去哪裡呢?板書:金雞叫天都讓我們看看金雞叫天都是什麼樣子!(自讀)誰有問題?(什麼叫天都?)多美呀!誰來讀讀?(指名讀)換一種方式讀讀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5、還有哪裡我們沒有去看?板書:仙桃石自己讀,體會仙桃石神奇在哪裡,並說給同位聽聽。(指導朗讀:好像、飛、大、落)那麼大個的桃子從天上飛下來,正好落在石盤裡多神奇!誰能讀得更神奇一些?

  6、 課文裡還提到了這幾塊奇石。出示第五自然段。你想用什麼方式來學習?(讀一讀、畫一畫、演一演)四、小組交流,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第 二 課 時

  一、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用優美的朗讀再次感受“黃山奇石”的神奇、美麗。

  2、背誦競賽: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背誦相應段落。

  二、複習生字。

  1、開火車讀字組詞。

  2、讀兒歌,鞏固識字。

  三、指導書寫。

  1、教師、學生一同分析字型。

  2、教師示範書寫重點字。

  3、學生描紅,臨寫。

  4、 組詞練習,小組內開展組詞競賽,看誰組的詞最多。

  四、想想說說。

  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再挑一塊說一說,畫一畫。

  五、 佈置作業。1、書寫生字、詞語。2、朗讀背誦課文(自己喜歡的部分)朗讀背誦。

  六、 相關練習。

  見《素質教育新學案》第6頁的遊樂園。

  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

  神奇 美麗

  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這一課是一篇看圖學文,文字淺顯易懂,書中配有精美的圖畫,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就能輕鬆理解課文。

  孩子們浮想聯翩,也許孩子們的想象是幼稚的,不盡人意的,但卻是豐富而又美好的,既有所學知識的運用,又有突破常規的創見,創造的意識得到良好的培養。孩子們邊想邊表演,樂在其中。再加上教師適時的恰當的評價,更帶給他們信心和勇氣。

  黃山奇石語文教學設計4

  一、課文特點與學生狀態分析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那裡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就在校的學生來講,很少有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可是本學期出,在歸類識字中,透過看圖識字,學習。安徽黃山等風景名勝,學生又對桃、猴、雞、等有豐富的生活經驗。這樣,我在教學中,便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藉助電化教學手段,聲情並茂,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

  二、教學方案設計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透過對黃山奇石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黃山風景秀麗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發了學生們對祖國黃山的喜愛。同時也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的山河。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本課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使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準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中的重點詞語有幫助學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黃山風景真實地出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掛圖,佈置在版書裡,例如:仙桃石的掛圖對應著版書文字仙桃石使學生直觀、生動地感知文字與文字所表現出的畫面。生動、活潑教學效果較好。根據文章的特點,我採用了許多教學策略。

  1.讓學生充分地想象

  在教學時我充分地讓學生進行想象。例如:我設計了許多讓學生想象的問題,為什麼人們給這塊奇石起名字為仙桃石呢?仙人指路這位仙人會說些什麼呢?天狗望月這塊奇石文章中沒有這幅圖,你能想象出天狗望月這塊奇石的樣子嗎?等等。學生在想象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思維的'豐富性、深刻性、準確性與創造性。

  2.讓學生透過言語廣泛交流

  在教學本課時,我努力設計問題有一定的分量,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讓學生廣泛交流,例如:給奇石起名字、透過寫法遷移讓學生按描寫四種奇石的方法,口述天狗望月這塊奇石的樣子。還有猴子觀海這塊奇石有趣在什麼地方?等等這些問題的設計。學生組織語言的過程中,訓練了思維過程,語言表達能力。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

  3.透過想象、再表達、再看錄影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透過豐富的想象,然後表達,最後再看錄影的方法進行教學。例如:教學仙桃石等四種奇石,和略寫了天狗望月等幾種奇石,我都採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過程不以錄影阻滯學生的想象,充分調動和挖掘學生智力因素。

  三、基本的教學過程

  1.激發情感、形象體驗、整體感知。

  首先通過錄像,展示出黃山其中的一個畫面,然後根據歸類識字,學生所獲得的已有知識經驗和螢幕上的畫面相互對照,感知這就是黃山。接著教師提問:誰去過黃山?誰在電影電視裡見過黃山的風光?學生回答的不夠準確,完整。師說:今天這節課老師帶你們到黃山遊覽一翻,你們高興嗎?學生非常高興!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教師放錄影黃山奇觀風光片,秀麗的風光與錄音範讀相結合,感染了學生,激發學生樂學興趣,進入了情境,心弛神往、自然地進入了課文的學習情境之中。

  2.藝術開篇,解題定向,創設情境

  《黃山奇石》一課的課題,我設計在講完第一自然段才出示完整的。在教學中,對第一自然段中的兩個重點詞語聞名中外秀麗神奇透過對兩個詞語的分析鑑賞、學生體會出黃山奇石秀麗神奇、有趣極了,知道作者下文要介紹,描寫的正是奇石。就在這時板書奇石,此時,課題出示完整,學生頭腦中想象著黃山的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呢?學生在設計的情境中開始積極主動的學習。

  3.電教運用,有利於感性向理性認識的飛越。

  如教學《黃山奇石》第二段,透過讀、品詞析句,讓學生感知仙桃石的神奇有趣之後,教學時,我提問:這塊石頭像什麼?學生回答像桃子我又問:這塊石頭非常像桃子,那就叫它桃子石不行嗎?為什麼叫它仙桃石呢?學生展開了想象平常的人無法把這麼大的桃石搬上山,是神仙從天上把天上的仙桃扔下來,變成了仙桃石?可見,學生已是語悟悟其神 ;這從學生朗讀時流露出來的喜愛之情和驚歎之語也可看出來,最後教師問: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從而學生明白了作者怎樣寫。在學習完課文描寫的四種奇石後,通過錄像再觀4種奇石的真實畫面。學生透過課文的學習和真實的影像進行對照,後經賞析的薰陶。久而久之,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自然會提高,思維同時也得到了發展。

  教學第三、四、五段時,奇石的名字的命名,是根據石頭的樣子加上人們的想象最後來命名。如金雞叫天都 ,教師問:為什麼稱這幾塊巨石為金雞?學生回答:是早上太陽光照射在巨石上,就像鍍了一層金一樣,所以稱金雞 。教師依次再問:叫天都又是怎麼回事呢?學生回答:是因為這幾塊巨石正對著天都峰,所以人們給這幾塊巨石命名為金雞叫天都 。從而學生從學會最終達到會學。此時教師放錄影再觀看金雞叫天都的情景。

  4.總結學發、指導遷移、形成能力。

  黃山奇石一課,二、三、四、五自然段描寫奇石的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先寫奇石在什麼地方,什麼樣子,根據想象起名字 教師在電腦上點擊出學法規律,讓學生開動腦筋,師說:我們透過學習,可以給奇石起名字,反過來,知道奇石的名字,也可以想象奇石的樣子。學生透過討論,最後按老師出示的寫法,敘述天狗望月這塊奇石的樣子。這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與形成,就一定能達到質的飛躍。

  5.聲情並茂、形象生動、引發學生愛國熱情

  在課尾,引導學生熱愛黃山、熱愛祖國的山河,我設計了讓學生給黃山沒有名字的奇石起名字。學生透過看錄影畫面給奇石起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名字。從而感到祖國的黃山還有許多有趣、神奇的奇石,正等他們去給起名字呢!最後我問: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最想說的是什麼?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嗎?學生說出了他們對祖國黃山的熱愛、同時要立志去建設黃山和祖國的山河,要把祖國的山河建設得更美麗!

  《黃山奇石》一課,充分利用電化教學,使學生從中瞭解到黃山的奇石多而有趣、神奇。電教手段的運用不僅解決了學生沒有的生活經驗,而且更進一步的學習到了祖國黃山的美麗。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電化教學的運用是針對學生的無意注意,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興趣、自覺地去學習,就象看電影一樣,不知不覺地記住情節那樣。這種課堂電化教學中教師對資訊的加工與學生腦中內部的資訊加工的裡應外合 ,使課堂教學由量的遞增達於質的飛躍,最後完成教學目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