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比少教學設計範文

比多比少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比多比少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互相幫助、樂於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練習一的第1~4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將第6~7頁的主題圖做成動畫課件。

  學具:學生準備學具卡片。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1.多媒體出示小豬、小兔蓋房子的動畫課件。

  [透過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件,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展開說,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靈活運用畫面引出新知問題,自然有度。]

  師:小朋友們愛聽故事嗎?誰能根據我們看到的動畫課件,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呢?(給學生留出3分鐘的思考時間。)

  2.講故事。

  生1: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衝倒了,要重新蓋房子,小豬來幫忙。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他們終於蓋好了新房子!

  師:你怎麼知道是小兔在蓋房子?

  生1:從房子上面的兔子頭像知道的。

  生2:小兔還給小豬準備了好吃的呢!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生3:水中的小魚也在為他們加油呢!

  師:同學們講得真好,小豬、小兔互相幫助,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師小結:剛才同學們你一句我一句把觀察到的講成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透過這個動畫片你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說一說嗎?下面我們可以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二、合作探究

  [新知過程以學生為主,學生透過觀察去感悟“多”、“少”、“同樣多”。老師的引導與學生合作恰如其分。新思想新觀念有所體現,同時評價有度,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小組合作。

  觀察動畫片,組內交流。

  2.小組交流。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豬。

  生2:有3個蘋果,4個蘿蔔。

  生3:有4個板凳,4根木頭。

  生4:我發現1只兔子搬1塊磚,沒有剩下的磚。

  師:說得很好,兔子和磚都沒有多餘的,這時我們可以說兔子和磚同樣多。你們記住了嗎?看看,動畫片中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

  生1:1只小豬吃1個蘋果,小豬和蘋果同樣多。

  生2:1只小兔吃1個蘿蔔,小兔和蘿蔔同樣多。

  生3:老師,我發現1只小豬扛1根木頭,還剩1根木頭。

  師:你發現誰多誰少?

  生3:木頭多,小豬少。

  師:很好,還可以怎麼說?

  生1:木頭比小豬多。

  生2:小豬比木頭少。

  師:同學們真聰明,剛才同學們講的,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板書課題:比多少)

  3.同位互相說。

  動畫片中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什麼比什麼多,什麼比什麼少。

  生:(略)

  三、應用拓展

  1.同位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a、一個同學擺,同位擺的和他同樣多。

  b、同位合作,一個擺得多,一個擺得少。

  (教師巡視,發現多數一個擺在上面,一個擺在下面。)

  [做到了學中有用,用中促學。解法多樣化落到了實處,突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體現了學生可用不同方法去學習數學的道理,符合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師:同位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樣擺,老師一眼就看出誰擺得多,誰擺得少,或同樣多?

  生1:數一數,標上數。

  生2:對齊擺,長的多,短的少,一樣長的同樣多。

  師:他們的方法都很好,同學們聽到了嗎?我們應該在學習上善於觀察和動腦,講究方法。

  2.說出你生活中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生1:我班男生比女生多。

  生2:校園裡的楊樹比柳樹少。

  生3:我的鉛筆和同位的鉛筆同樣多。

  師:同學們說得這麼多,這麼好,可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比比誰聰明。

  a、教師拿出一串紅、黃相間的'珠子,讓學生判斷哪種顏色的珠子多。先讓學生在組內說說。

  b、小組交流。

  1組:用數的方法:數出紅珠子有幾個,黃珠子有幾個,再比較。

  2組:這種方法太麻煩,我們組是找朋友:一個紅珠子和一個黃珠子是一對朋友,最後剩下哪種顏色的珠子,哪種顏色的珠子就多。

  3組:我們組還有一種方法:如果開始第一個珠子是紅色,最後一個也是紅色,那就是紅珠子多;如果開始第一個珠子是紅色,最後一個是黃色,那就是兩種珠子同樣多。

  師:同學們真聰明,說得妙極了!好了,這節課你們學得很好,數學王國裡還有許多奧秘呢!只要同學們細心觀察,好好學習,一定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教學設計說明

  低年級兒童在入學前,透過對各種物體的感知,已經積累了有關“比多少”的感性經驗。教材又為學生提供了生動有趣的情景。本節課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放手讓學生去觀察、去操作、嘗試,做他們想做的,在做中學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語言是思維的基礎,一年級孩子剛入學,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重要。本節課我重點放在學生說和做,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培養數學興趣,為今後學好數學打下良好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