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音樂課堂教學設計

高效音樂課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效音樂課堂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效音樂課堂教學設計1

  音樂課堂教學的“以學促教”存在問題展開思考,提出音樂課堂是美妙的、情感的、享受的藝術品,教師應有創作這件藝術品的靈感與願望,對音樂課堂教學活動做出整體的設想和安排,追求高效課堂,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音樂意境之中,享受音樂,體驗音樂的魅力。

  現在的小學音樂課堂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生命發展,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張以學促教,變“以教為主”為“以學為主”,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但是,由於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往往過多地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細節,從而忽視課堂的整體教學設計。課堂的生成無法預設,一旦教師把握不好,便會出現“讓學生牽著老師的鼻子”等一系列問題。

  一堂好的音樂課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應有創作這件藝術品的靈感與願望,教師在音樂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對學科教材充分吃透的情況下,對音樂課堂教學活動做出整體的設想和安排,要把整堂課思路清晰地完整地形成一件藝術品,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音樂意境之中,享受音樂,體驗音樂的魅力。而音樂課堂的整體設計必須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先學”的整體摸底

  “先學”是指導學生課前獨立學習,嘗試練習,解決現有發展區的問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音樂課的“先學”有別於其它學科,更多的在於對音樂的感悟、音樂活動的設計、音樂所牽涉到的人文內容方面,切忌加重學生課後負擔,而是滲透於學生的遊戲中與娛樂生活中。音樂課的“先學”一般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體驗型先學:體驗型先學的重點放在音樂知識與技能的預習上。如運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樂組合多種節奏型;自制打擊樂器創編伴奏音型;創編幾個舞蹈動作等。

  (二)研究型先學:研究型針對教材的目標精要、重難點等,確立以導學提綱、預習指要、實踐操作等形式作為先學指南。如民歌的地理位置與民歌風格的'關係研究;音樂的速度變化與音樂所表現的情緒有什麼聯絡等。

  高效音樂課堂教學設計2

  一、目前部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有很多小學校對音樂課的設定不夠重視,沒有把音樂課堂教學放到一個合理位置。在設定教學目標時,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並沒有認真研究音樂教材的內容,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合理的教學計劃,嚴重影響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小學生缺乏對學習音樂的認識。學校和老師“重文輕武”的思想也影響著小學生對音樂課的認識,很多小學生仍然把音樂課當作是語文、數學等主課的一個調劑,認為可學可不學,反正考試的時候也不計入學習成績,在學習態度上表現十分消極。

  (三)教學模式落後。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仍然採用單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常常以教師講解為主導,按照教學大綱灌輸學生音樂知識,使本來生動活潑的音樂課堂變得死氣沉沉,打擊了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二、新課標下最佳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法研究

  (一)最佳化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音樂課堂內容的設計要明確化和具體化,要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把握音樂課堂內容設計的難度。設計音樂課堂教學內容要結合小學生認識水平,內容難度要適中,由淺入深,能引發小學生學習的動力,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理解。如果設計的內容難度太大,會讓小學生難以掌握,打擊其學習積極性。其次,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音樂,透過設計的音樂課堂內容,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能力,保持學習音樂的興趣。再次,設計的音樂課堂內容要具有情感性。音樂本身就是人們傳遞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所以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重視音樂的情感性,以情激趣,營造一個和諧、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在熱情中學習音樂。最後,設計的音樂課堂教學內容要新穎。小學生往往對新鮮的內容感興趣,用新穎的課堂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音樂始終保持興奮的心態,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習潛力。

  (二)設計情景化的音樂教學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利用語言、實物、畫面、聲音、動作等多種手段,創設一個情景化的音樂課堂,讓小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透過情景化的音樂課堂設計,調動學生的感官,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感受和欣賞音樂之美的能力,陶冶情操,昇華情感。充分運用音樂課堂的活潑屬性,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訓練小學生的感性思維,讓學生在探究中激發音樂學習情感。

  (三)設計生活化的音樂教學課堂,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音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教會小學生演唱某首歌曲,還要引導他們結合生活實際,在歌唱中抒發情感。放鬆心情,獲得愉悅的感受,發現生活之美。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透過音樂學習,發展小學生心理素質,加深對生活的認識。將音樂課堂學習內容與小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小學生感受歌曲的真實內涵,激發主動學習音樂的興趣。捕捉生活中的音樂素材,指導小學生根據學過的樂譜自己創編歌曲,提高他們學習音樂的創新能力。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要把課本中隱含生活因素挖掘出來,巧妙設計課堂內容,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音樂,思考音樂,發展音樂思維。比如在湘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做個好娃娃》歌曲教學中,我結合孩子們在生活中見到的真實紅綠燈設計了一節生活化的教學課堂,讓孩子們在體驗生活中學習掌握“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四)巧用多媒體最佳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多媒體技術能動態地呈現音樂教學內容,運用到現代音樂教學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一是拓寬學生音樂思維。多媒體可以給學生展示更加豐富的音樂知識,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小學生在學習基礎音樂知識的基礎上更直觀地瞭解課本以外的音樂知識,開闊音樂視野,拓展音樂思維。二是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多媒體集聲、光、色、圖為一體,能喚醒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感受音樂所蘊含的美妙情景,讓其在愉悅的氛圍中欣賞音樂、體驗音樂,引起情感的共鳴。比如在《打靶歸來》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打靶歸來》高亢、激揚的熱情旋律,我就利用多媒體和白板讓同學們認識音樂背景並烘托出歌曲中深刻的內在情感。三是融情入境,突出教學重點。利用多媒體課件開展音樂教學,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把情感融入到音樂意境之中,活躍學生的思想,幫助學生學習理解音樂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

  總之,在新課標下透過最佳化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設計,能活躍音樂課堂氣氛,提高小學生音樂課堂注意力,誘發小學生探究學習音樂的內在動機,實現小學生音樂素養的昇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