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教學設計範文

《贈汪倫》教學設計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贈汪倫》教學設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根據註釋自學、瞭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3.根據喜好選擇一首送別詩,自學並交流彙報自學成果。

  教學重點:透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瞭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

  教學準備:

  1.自制課件.

  2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複習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大家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在學校古詩背誦活動中表現得特別出色,你們願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嗎?

  1.看誰最聰明,能讓動物巧進詩句籠

  自在(嬌鶯)恰恰啼

  一行(白鷺)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頭

  柴門聞(犬)吠

  北風吹(雁)雪紛紛

  2.世上顏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種最妙?

  霜葉(紅)於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絛

  兩個黃鸝鳴(翠)柳

  千里(黃)雲(白)日曛

  春來江水(綠)如(藍)

  萬(紫)千(紅)總是春

  3.李白詩句垂千古,看誰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聲語)

  ②白髮三千丈

  ③(舉頭望明月)恐驚天上人(緣愁似個長)低頭思故鄉

  ④(朝辭白帝彩雲間)

  ⑤飛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還(疑是銀河落九天)

  [設計意圖]複習背誦過的古詩,重在複習學過的李白的詩句,激發學習新詩的興趣。

  二、交流資料

  我們剛才吟誦了李白的詩句,透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瞭解?(學生簡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咱們再學習一首,請大家齊讀詩題--《贈汪倫》。

  三、學習古詩出示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1.按自學提示自學古詩:

  ①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

  ②結合資料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問題

  2.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使學生掌握自學方法,並能藉助工具書和自己的積累,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透過小組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訓練學生自學和口語表達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3.檢查自學情況:

  ①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③瞭解詩意: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④質疑解答,重點理解深千尺、踏歌聲和最後兩句詩的意思。

  深千尺:誇張,說明桃花潭的水很深。踏歌:一邊用腳打節拍,一邊唱歌。(哪個同學願意到前面表演,幫助學生理解?)

  問:大家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大家想一想,平常家裡來了客人,我們是怎樣送人的?可現在李白走了,汪倫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行,從這裡你感受到了什麼?(汪倫與李白的情誼特別深)試著讀出你的感受。(練讀-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透過踏歌一詞,體會送別方式的特別,從而感受李白和汪倫二人情誼的深厚,並透過反覆吟誦,加深理解。

  問:桃花潭水深與汪倫送我的情誼有什麼關係?(學生討論回答)

  師小結: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書:水深--情深),是啊!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與李白的情誼深啊!讓我們透過讀來表達他們之間那種濃濃的深情。自由朗讀--指名讀--評讀--再指讀--齊讀--師生輪讀

  [設計意圖]在理解詩意之後,透過詩文的聲調和節奏,進一步體味作品的意境,達到熟讀成誦。

  4.配樂背誦出示

  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時你就站在船頭,讓我們把對好友的深情盡情表達出來吧!(生邊看圖邊自由朗讀--指讀--評讀)[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情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學可以背誦?(指名背誦--會背的齊背)

  四、擴充套件學習

  1.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請你選擇其中幾首,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如:《送元二使安西》、《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有所發現、有所收穫,從而使學生的個性有所發展。

  2.彙報學習成果(或朗讀、或背誦、或說詩意、或講故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