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樹的優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

那樹的優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那樹的優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那樹的優秀教學設計1

  【學情分析】

  初三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分析思維能力,對生活、人生也會有一定的獨特體驗,因此讀懂文章的內容不是難事。但因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閱讀本文易停留在表面,很難體會到文字背後深邃的哲思,很難對人與自然進行深入細緻的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學中應該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深入細緻地品味語言,深刻體會文章的深邃內涵,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了解人類文明的進步與自然生態之間的矛盾,認識到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發展的發展觀。

  二、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文章的內容。

  2、品味語言,理解託物寓意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知識與技能

  1、理解、積累“佝僂、倒坍、引頸受戮、周道如砥”等詞語。

  2、學習文章含蓄、深沉的語言風格,體悟詞句間流露的情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①瞭解那樹的生命歷程,把握樹的價值、品格及其命運,體味作者痛苦、悲憫、激憤的情感。

  ②賞析文中含蓄、深沉的語言,加強學生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2、難點:揣摩關鍵語句,掌握託物寓意的寫作方法。

  【教學資源】圖片、多媒體課件、板書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畫面,反映人類生存的困境。畫面有“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洪水肆虐、森林面積銳減”等。

  師:同學們,看了這些畫面你難道不想說點什麼嗎?

  學生談感悟。

  師:是啊,人們常把我們居住的地球稱為綠色星球,這是因為站立在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群體是森林,枝繁葉茂的樹木用綠色裝點著我們的家園。然而,隨著都市文明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大樹倒在了人的刀斧利具之下,就連街頭的那棵大樹也未能倖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關注那樹的命運,共同學習著名散文家王鼎鈞的散文——《那樹》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然後思考:(多媒體出示)

  ①朗讀要求:讀準字音,適當停頓,情感把握準確,朗讀的整體基調應是深沉,凝重的。

  ②問題思考:課文講述了那樹怎樣的故事?

  ③你能以“那是一棵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樹”為開頭說一句話嗎?

  2、圍繞問題,具體感知。

  ①教師糾正學生讀錯的子音,強調對“佝僂、倒坍、引頸受戮、周道如砥”等詞語的正確認讀和理解,點評朗讀情況。

  ②學生概述那樹的故事,男、女同學交換點評。教師適當補充。

  ③學生說話展示。說話示例參考(多媒體出示)

  那是一棵堅固穩定的樹,因為……

  那是一棵繁密茂盛的樹,因為……

  那是一棵默默奉獻的樹,因為……

  那是一棵善良的樹,因為……

  那是一棵綠著生綠著死的數,因為……

  那樹的優秀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王鼎鈞及其散文創作成就。

  2、有感情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瞭解樹的生命歷程,知道樹的價值、品格及其命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探究課文主旨,體味作者情感,感受老樹命運的悲劇色彩。

  【學習流程】

  自主預習

  一、本文體裁是作者是,他是當代作家。

  二、給加點字注音,並理解詞語含義。

  佝僂倒坍旋渦虯鬚引頸受戮周道如砥

  三、有感情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補充填空。

  第一部分(段——段)描寫早期大樹,寫了大樹的形象、經歷和對人類友善的情況。

  第二部分(段——段)描寫近期大樹,寫大樹防礙了道路發展,引起人們的議論,使人們置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段——段)描寫現時大樹,作者對大樹命運作了關鍵性描述,並含蓄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合作交流

  一、預習檢測與交流。

  1、交流你對散文這種體裁的認識及對作家作品的瞭解。

  2、展示你對本文生字詞的識記情況。

  3、交流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作者想透過寫樹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

  二、再讀課文,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1、文中的樹是一棵什麼樣的老樹?它具有怎樣的價值和品格?最

  後命運怎樣?〈先把文章每一部分總結一下,可小組合作,然後綜合概述〉

  2、體味作者情感。〈學會品味辨析〉

  作者在描寫老樹形象時,注入了濃濃的感情。試揣摩在“綠著生”“綠著死”兩個生命階段的描摹過程中,表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例如;“綠著生”。那樹古老神奇、多情忠誠,作者對樹懷有滿腔的和之情,樹的生存受到威脅,但“綠得更深沉”“依然綠著”“綠得很”“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

  ,平淡的言辭背後湧動著洶湧的激情。

  “綠著死”〈仿照上面那些話自己品味辨析〉

  三、小結;總的來說,作者似在表達一種思想或感受,那就是大樹引發了他深沉地思考和感慨。作者的命意看似很簡單,其實有一定的複雜性。作者認為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存,人類的發展不應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你認為作者的命意是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達標測評

  一、下列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A、大病初癒的他有一點佝僂,露出老態,但是牢固沉穩。

  B、日月光華,城市建設飛速發展,昔日的林陰小道如今已是周道如砥。

  C、犯了錯誤的兒子聽說父親要回家,趕緊逃到了奶奶那兒尋找蔭庇。

  D、八年抗戰期間,我們的許多革命英雄引頸受戮,視死如歸。

  二、隨著都市文明的飛速發展,寬敞的交通、摩天的大樓逐漸代替了昔日的綠地鮮花、碧波藍天。面對此景,你心裡一定有許多感觸,請談談你的感受,作為地球的一員,你應該以怎樣的實際行動去保護大自然?〈寫在下面〉

  課題:那樹第二課時

  課型:新授課時間:班級:

  主備人:馮會然稽核人:姓名: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2、掌握託物寓志的表現手法,體味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

  3、正確理解螞蟻王國的事情,體會作者的用意。

  【學習重點】

  揣摩關鍵語句,體味作者感情。

  【學習流程】

  自主預習

  一、有感情朗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從主題、比喻或擬人等修辭手法、情節等方面談都可以〉

  2、讀了這篇文章,我最為憂慮的是

  3、我最為震撼的是

  4、我最為神奇的是

  5、我最為感動的是

  6、我最為悲哀的是

  7、我最為遺憾的是

  8、我最為憤慨的是

  合作交流

  一、預習檢測與交流。

  二、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1、課後作業第二題。

  2、文中有哪幾處引用故事發生地的人的傳說,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3、如何理解螞蟻王國裡的事情?

  三、小結。

  透過這篇課文我學到了

  我認為

  達標測評

  一、閱讀文章第九段回答問題。

  1、本段共寫了兩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2、“一切預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這句體現了作者語言的什麼特點?

  3、對於為什麼要鋸掉大樹,選文中交代了喝醉了酒的駕駛者撞死在大樹上,因此要讓大樹償命的理由,你如何看待這個理由?這樣寫反映了作者什麼態度?

  4、假如你就是大樹當電鋸對著你的“踝骨”咬下去時,你會想些什麼?試寫出來,100字左右。

  二、按要求寫句子。

  1、寫出兩句與樹有關的諺語或俗語。

  2、寫出兩句與樹有關的古詩詞。

  那樹的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對文字的深層挖掘能力,重新認識生命及人與周圍生物的關係等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在於理解老樹的命運。

  2、難點在於從老樹的命運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圖。

  【教學設想】

  教師試圖從老樹的特點、功用入手,探究老樹的命運,進一步理解生命的意義及對都市文明與自然界共同發展等問題的深層思考。

  【教學課時及輔助教具】

  一課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課文

  導語:大地上最悅目的顏色是綠色,大地上站立著的最大的生命群體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許多地方的綠色正逐漸被吞噬……有那麼一棵樹,他又經歷著怎樣的命運呢?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那樹的命運。

  (二)賞析文章

  1、每個都會有自己的容貌特徵、個性、經歷,每個事物也會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我們先來看看文中那樹有哪些特點?(學生齊讀第1—3段)

  提示:很久很久(破敗荒涼,遠離現代文明)

  堅固穩定(雖老但生命力旺盛,甚至被奉為神靈,人們敬畏老樹)

  2、那確是一棵老樹,他又為人類做了些什麼呢?(功用)

  提示:給行人納涼,給鳥棲身之所,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又給情侶以溫馨的感覺。

  用一個詞概括——蔭庇。

  3、而就是那株世世代代長久地造福於人類的老樹又遭遇了什麼樣的命運,作者給予老樹和人類是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被伐(用電鋸、利斧及美製十字鎬等現代化的工具,還將斷根悶死在層層石子柏油之下。)

  作者的感情:對樹——同情、憐憫、敬重等。對人——憤恨之情溢於言表。(此處讓學生找出文中有關的句子賞析品味,讀出其中的感情。)

  4、設想老樹不被醉漢撞上,是否能倖免於難?(學生稍加思考就能回答——不能。因為此事只是老樹被伐的偶然因素)為什麼?

  提示學生自讀文章第5—8自然段。進一步挖掘老樹慘遭屠殺的必然因素(根本原因)。

  學生根據文章有關語句討論回答。可分為客觀原因(人類的急功近利和對老樹的漠視);視主觀原因(樹沒有腳,他綠著生,綠著死,死復綠,為人類無私奉獻是他的職責)

  學生自由朗讀第8段,體會老樹的情懷,引起學生對老樹命運的共鳴。

  5、教師小結

  老樹面對人類的屠殺,老樹無語,上帝也沉默,老樹終究沒有“死復綠”。設想一下,當我們的大陸都被混凝土包裹的時候,人類還會有朋友嗎?

  (三)討論啟發

  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教師用大螢幕出示有關資料。

  小結:善待生物、關愛自然、敬畏生命。

  (四)課外作業

  第8段,老樹在星空下仰望上帝,他想說什麼?

  附1:多媒體板書演示:

  特點 很久很久 堅固穩定

  功用 蔭庇

  被伐

  命運 怎樣被伐 偶然因素(直接原因)

  為什麼被伐

  必然因素(根本原因)

  啟發

  善待生物、關愛自然、敬畏生命

  附2:有關資料

  人類屬於大地,但大地不屬於人類。世界上萬物都是相互關聯的,就像血液把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連結在一起。生命之網並非人類所編織,人類不過是這個網路中的.一根線,一個結。但人類可做的一切,最終會影響到這個網路,也影響到人類本身。

  確實,我們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殆盡時,人類就像最後的一塊多米諾骨牌,接著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對生活在第三世界國家大城市裡的兒童來說,他們所呼吸的空氣相當於一天吸兩包香菸。 ”

  ——流行病學家戴維斯

  不論何時我傷害何種生命,我必須完全清楚是否必要,不是不可避免,我絕不幹,不論看上去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生命。農民在牧場割草喂牛割下了一千棵花,可是他必須注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為沉浸在消遣心情裡而劃掉路旁的花朵,因為這樣做是不必要的,是對生命犯下了罪行。

  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慼與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儲存和促進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

  ——阿爾伯特·施懷哲《敬畏生命之倫理學》

  對於人性,道德上的真正考驗,根本性的考驗,在於如何對待那些需要他憐憫的生物,然而在這方面,人類已經遭到了根本性的潰敗,這潰敗是如此地徹底,其他所有的敗壞都由此而滋生。

  ——米蘭·昆德拉

  “青苔石上淨,細草松下軟。窗外鳥聲閒,階前虎心善。”人在大自然中,原來是可以那樣的物我相親,任運自在,一幅人與自然萬物泯然無間、盡善盡美的和諧畫卷,盡收眼底,感人至深。

  ——王維

  那樹的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品味本文簡潔生動的語言,培養學生的散文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人類破壞自然的錯誤行為,瞭解珍愛自然的必要性,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

  瞭解那樹價值及其不幸命運。體會作者的情感。品味本文簡潔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1、從語句中體味作者的情感,感受老樹命運的悲劇色彩。

  2、正確理解螞蟻王國的事情,體會作者的用意。

  教學方法:

  朗讀品味法討論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圖片)(兩組對比)

  蔥鬱的森林——被砍伐的樹木

  綠色掩映的村莊——一座座水泥高樓

  社會的發展,為什麼最終是這樣的結果?《那樹》是再一次引發我們的深思的好文章。

  二、整體感知

  快速聽讀課文

  1、掃清生字障礙

  佝僂(gōu lóu):脊背向前彎曲,文中指老樹枝幹彎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 bì):大樹枝葉遮蔽陽光,宜於人們休息。

  引頸受戮:伸長脖子接受殺戮。

  踝骨(huái):指樹幹靠近根的部位。

  虯鬚(qiú):捲曲的鬍子。這裡指樹根。

  2、思考:本文給大家講了一個人與自然的什麼故事?

  曾為人們提供很多價值的一棵老樹最終無法躲避滅亡命運的故事

  三、品味情感

  1、你能體會本文作者的感情嗎?你是從文中哪些語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的?

  答: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進行品味分析,各抒己見。

  作者的心情是難過、痛惜,傷感、悲憤的。

  A、如:“於是那樹,那沉默的樹,暗中伸展它的根,加長它所能蔭庇的土地,一釐米一釐米地向外”“柏油路一里一里鋪過來,高壓線一千碼一千碼架過來。公寓樓房一排一排捱過來。所有原來在地面上自然生長的東西都被剷除,被連根拔起”兩者反差很大,對比鮮明,讓我們體會到綠色環境得來不易,人類卻輕而易舉破壞了,實在令人痛心。

  B、如工人砍伐那樹的語句文中寫了三處,表達作者對樹的同情、對人的做法憎惡。“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大頭顱、踝骨、動脈、靜脈”等,把樹當作生命來看待,而人類就沒在意這些生命的存在!

  C、再比如“於是人死。於是交通專家宣判要那樹償命。於是這一天來了,”三個“於是”,作者好像是一個局外人,在講一件與己無關,而且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實際上作者把深沉的感情隱藏在平淡得文字裡,一種痛惜憤激的情感更表達得深沉含蓄了!

  2、讀完這個故事,你的感受如何?作者借寫老樹的命運,想要表達什麼主題?

  明確主旨:作者認為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存,人類的發展不應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希望人們的覺醒,不能因為自己的的利益而傷害自然。

  四、寫法賞析

  你喜歡本文嗎?它寫法上有什麼特別之處?讓學生討論,然後小結:

  1、託物寓意,言近旨遠。作者借寫老樹有益於人類卻被人類伐倒的遭遇,講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理,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這種手法的運用,使文章既具形象性,又具有豐富的哲理內涵。

  2、擬人修辭的運用。從自然的生存到有情的生命,從生動的描摹到刻意的比擬。最後賦予“那樹”以真實的性靈,讓真實的性靈敲擊讀者的良知。在作者筆下,活著的樹賦予人生存,更賦予人美好;被殺戮的樹顯出幾許哀嘆、無奈而又悲壯。如果造化有知。那樹將會怎樣向人們訴說呢?

  3、情節富有奇幻色彩。作者細緻地描寫“螞蟻國”裡的事情,它們來參加樹的葬禮。物猶如此。人作何感?動植物世界有友愛,而人類有時竟如此無情,值得我們深思。

  4、語言特點,是生動、老練、簡潔。有許多生動活潑的寫景狀物,成為文中的“亮點”,如寫大樹的形態,“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比喻非常奇特,形象感、動感都很強;又如寫入夜後的大樹,“毛毛細雨比貓步還輕,跌進樹葉裡匯成敲響路面的點點滴滴,洩露了秘密,很溼,也很有詩意”,完全是詩化的語言,“毛毛細雨比貓步還輕”可謂神來之筆,寫出了細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獨特感覺。再如講述樹的命運,“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一切預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用簡省的語言文字來表達豐富含蓄的思想感情。

  5、對比描寫,突出主旨。(結合課後第一題分析)

  那樹具有高尚的品格,對人類有著巨大的價值,可遭遇悲慘的命運;作者對那樹懷有深情,認定大樹的價值和品格,可是交通專家卻認為有害無益。還有一些語句,如樹的緩慢延伸與人類的迅速發展的對比等。

  五、問題探討

  1.傳說往往並不真實,而本文卻多次引用一些神奇的傳說,說說它們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而且據說,連一片樹葉都沒有掉下來”,“據說,當這一帶還沒建造新公寓之前……”“與樹為鄰的一位老太太偏說她聽見老樹嘆息”,清道婦“用作證的語氣說,她從沒有見過那麼多螞蟻,那一定是一個螞蟻國”。

  這幾處引用的話的內容,它們都有這樣一些特點:一是事情不確定,也許確是作者道聽途說的;二是事情奇特,直述怕讀者難以相信,如“連一片樹葉都沒有掉下來”,怎麼可能?三是利用引述事件的不確定性,可以自由地寫來,盡情地抒發感想,如對清道婦的傳言,作者就抒發了很多很深刻的感想。這些引用的傳說起到了豐富文章內容、深化主題的作用。

  2.如何理解“螞蟻國”裡的事情?

  這也是作者引用當地人的傳說,很難料定事情的真假。這是文章中最為奇特的事情,給文章帶來了奇幻的色彩。作者細緻地描寫“螞蟻國”裡的事情,推想其用意似在於:一、動植物有預知的能力,比人類還更有靈感;二、創造一種悲壯氣氛,表明動植物世界有友愛,而人類有時極其缺乏友愛,形成鮮明對比。作者懷著敬意來寫這件事,字裡行間帶著深情,如“老樹是通靈的,它預知被伐,將自己的災禍先告訴體內的寄生蟲”,讓人看到老樹的悲哀和富有同情心;“於是弱小而堅忍的民族,決定遠征,一如當初它們遠征而來”,把螞蟻國民認作一個民族,就像人類一樣的民族,顯然是懷著敬意的。

  五、課外擴充套件

  1、老樹的命運是否就是我們自然界萬物最終的命運呢?你結合身邊一些例子說說反面例子的,人類捕殺動物的鏡頭。正面例子的,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讓學生在對比中獲得情感體驗,讓學生關注現實,並能對其有自己的思考,觀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2、你是交通專家你將如何處置那棵樹?學生可能談——改道、移栽、修轉盤、建設旅遊景區等,由大家的美好設想,推而廣之,人與自然之間其它很多方面關係應怎樣正確處理?

  六、作業

  以“人與自然”話題與一篇文章。表達你對人類文明發展和自然關係處理的看法。

  那樹的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2、理解託物寓意的創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藝術性,逐步培養學生的散文鑑賞能力。

  3、揣摩語言,體味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

  教學重點:

  1、瞭解那樹的生命歷程,把握樹的價值、品味其命運,理解作者的情感。

  2、掌握託物寓意的表現手法,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揣摩關鍵語句,體味其痛苦、悲憫、憤激之情,感受老樹命運的悲劇色彩。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設想:

  1、授課時,應引導學生感知老樹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託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課文的主旨;探究文章打動人心的奧秘,品析鑑賞本文的哲理美、修辭美,感受悲劇色彩、奇幻色彩,深層體會王鼎鈞散文的藝術魅力。另外,還應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關注身邊的綠色,增強環保意識,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2、課堂教學採用朗讀法、討論點撥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樹的生命歷程;感知樹的形象,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以地球上的森林資源正在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而日益減少,人類的生存受到環境的威脅,匯入本課。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選一位朗讀水平高的同學範讀課文,同學們認真聽讀,把讀不準的字詞和不理解的詞語標示出來。

  2、學生提問字音、詞義,師生共同解決。

  3、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初步體味作者的感情。

  4、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文意,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三、梳理結構

  要求:自讀課文,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理清思路。四人一組討論交流。

  學生回答後指導:

  本文按大樹生命歷程的順序敘事,越是久遠的敘述就得越簡略,相反,越是近期的敘述就得越詳細。

  寫大樹的早期、近期和現時的情況,都有較為明顯的語言標誌。如……

  四、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感知那樹的形象

  提問:文中的樹是一棵什麼樣的老樹?它具有怎樣的價值、品格?最後遭遇怎樣的命運?

  學生活動:速讀課文,自由組合四人小組討論、分析並概括樹的特徵。

  要點:

  第一部分概括寫了三方面的內容:大樹有奇特的容貌;大樹生長的特殊環境;大樹對人類大有功勞。……

  第二部分大樹的生存受到威脅,但依然奉獻著綠色,……

  第三部分那是被判刑、被殺戮、被消滅,悲哀、無奈而又剛強……

  (以上要點分析略)

  2、體味作者的情感

  提問:作者描述老樹的形象時,融注了濃濃的情感。請揣摩在“綠著生”

  “綠著死”兩個生命階段的描摹過程中,表露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學生活動:學生品味、辨析、自由發言。不拘泥於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五、課內小結

  在“大樹對人類奉獻卻反遭人類殺戮,是大樹的悲劇還是人類的悲劇”的疑問中結束本課時的內容。

  六、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那樹的品質。

  附板書設計

  早期

  庇護、造福人類

  近期

  那樹託物寓意

  現時————————————慘遭殺戮

  (板書需結合第二課時內容)

  那樹的優秀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基本結構,品味文中極富表現力的詞語。

  3、正確認識人類文明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係。

  【教學重點】

  1、本文的主要內容及結構安排。

  2、關鍵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正確認識人類文明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

  預習課文,掌握生字,掃除閱讀障礙。

  2、教師:

  做好有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在地球村,自然萬物都有生存的權利,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高速發展,許多動、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類的無情的摧殘和殺戮。這是多麼不公平的事情啊!人類的這種行為將給自己帶來怎樣的結果呢?許多事實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今天我們來學習《那樹》一文,讓我們來進一步的探討和認識這個問題。

  (利用多媒體展示畫面:一棵雄偉的大樹及標題。)

  二、檢查預習

  在此之前,我們已要求大家預習課文,下面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展示生字生詞:

  1、生字注音:

  倒坍( ) 模( )樣 虯( )須 引頸( )受戮( )

  2、解釋詞語:

  倒坍 虯鬚 周道如砥

  三、教授新課

  朗讀練習(請兩位同學為大家範讀,要求感情深沉,有力度,有餘味。其他同學要認真看書,之後對兩位同學的朗讀情況作出評價)。

  請幾位同學對朗讀情況作出自己的評價:範讀時的優點及不足之處。

  四、探究分析

  透過朗讀,大家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已經有了基本的瞭解,現在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各組推薦代表概括,大家相互補充、完整、明確。)

  分組思考討論:

  1、作者圍繞“那樹”,大體寫了樹的幾個生命歷程?

  2、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

  3、試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請各組代表說一說各組的意見,相互補充、完整、明確;教師展示圖片:早期的樹;近期的大樹;被伐倒的樹。)

  下面我們先來探究一下“早期的大樹”。討論時請大家注意抓住關鍵語句。

  分組看書討論:

  1、大樹有怎樣的外形特點?

  2、它所生活的環境怎樣?

  3、大樹對人類有什麼功德?

  (請各組代表可以就以上3題中的一個題作為重點,談自己的認識。)

  教師展示課件:

  外形:佝僂、老態、堅固穩定、繁密、屹立不動;

  黴黑潮溼的皮、隆起的筋縱裂的紋、生鐵鑄就、根的伏脈。

  環境:泥濘的小徑、老式平房;

  破敗而荒涼,遠離現代文明。

  功德:屹立不動—為人們做出榜樣;

  燒香求平安──給人心理安慰;夏天給人以綠蔭;

  給鳥兒棲身之所;

  夜晚為情侶提供場所;

  根部滋潤土地。

  五、教師小結

  作者描寫了早期的大樹,著重寫了大樹的形象、經歷和對人類的奉獻,為下文的展開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作業

  1、認真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思考回答課後“研討與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

  1、聽寫幾個詞語:

  倒坍 模樣 虯鬚 引頸受戮 星臨萬戶 周道如砥

  2、集體朗讀文章的第二、三部分。

  二、講授新課

  1、教師引導:課文第二部分描寫了近期的大樹,在這部分裡,可以看出現代文明對大樹生存的負面影響,造成了人類發展和自然環境難以調和的矛盾。

  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

  ⑴哪些語句展現了人類文明的高速發展?這與大樹的根“一釐米一釐米地向外”形成什麼關係?表現作者什麼態度?

  (學生分組討論,然後集體交流。)

  教師展示課件:自然界生命的生長極為緩慢,而人類文明發展極為迅速,兩相對照,極不和諧,突出矛盾。體現作者對此現象的擔憂。

  ⑵在這種情況下,大樹又是怎樣表現的呢?

  學生個人看書解決,然後請幾位同學發言交流。

  教師展示課件:綠得滴翠、深沉;讓人從容撐傘;滋潤土地。

  ⑶在樹與人的矛盾面前,大樹有些什麼想法和做法呢?請大家看書,自己解決。

  請幾位同學發言交流。

  教師展示課件:世襲的土著;春泥的效死者;綠著生,綠著死。冒死掩覆,徒勞貢獻。

  教師小結:本部分,作者把一對矛盾無情地擺在人們面前。大樹是無辜的,它只能引頸受戮,不能遷徙逃亡,可是人類呢?又該怎樣做呢?讓我們繼續深入探討。

  2、教師引導:請大家瀏覽課文第三部分,首先概括歸納一下,本部分集中寫了幾件事情?

  學生回答交流:醉漢駕車出事;大樹被伐的過程;螞蟻搬家;挖樹根平路面。

  教師引導討論:

  ⑴醉漢駕車出事嫁禍與大樹,顯然不合情理,然而卻招來殺身之禍,哪些詞語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表現作者怎樣的感情傾向?

  (學生分組討論,然後交流明確。)

  教師展示課件:咬 嚼碎 撒 白森森 呻吟——令人憤恨。

  ⑵類似這樣表達憤恨之情的詞語在後文中還有哪些?

  明確:割下……頭顱;劊子手……陷阱;切斷……動脈靜脈;沒有人知道……悶死

  ⑶對於人們伐樹的情景,請你模仿課文寫一段話,注意運用表達感情的詞語。

  (同桌交流分析。)

  ⑷作者寫螞蟻搬家一事有什麼用意?哪些語句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明確:動植物都充滿愛心,反襯出人類的無情,表達作者的憤恨、悲哀之情。……

  ⑸螞蟻在離開大樹時都“依依不捨”,想象一下,螞蟻和大樹互相傾訴了什麼?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種特異現象?

  (同學們交流、明確。)

  三、拓展訓練

  大自然在人類面前有時是弱者,有時又瘋狂地報復人類,那麼人類文明與自然該怎樣和諧發展呢?請談一下你的認識。

  四、教師總結

  本文語言生動、老練、簡潔,有許多生動的寫景狀物的句子,成為文中的亮點,運用比喻、對比、排比生動自然;抒發感情含蓄深沉,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希望大家課後認真體會並學習運用。

  五、作業

  1、查資料或上網,蒐集有關資訊,寫一篇500字的關於保持生態平衡的小論文。

  2、發揮想象,寫一篇有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童話故事。(任選一篇完成即可)

  【教學反思】

  這篇散文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藝術性,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自己的感受,認真揣摩和品味。

  本課的教學,一方面要把它當作語文教材來學習,要很好地掌握文章涉及的基礎知識,例如字詞的識記與運用,篇章的結構與安排,語言的生動與抒情等等,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有所收穫,從而提高閱讀能力、欣賞能力和寫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文當作認識自然、透視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教科書來學習。在人類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人類到底該怎樣與發展極其緩慢的大自然相處呢?在自然面前,人類有時是劫掠者,有時又是自然的奴僕,透過本文的學習,能帶來學生的深刻的思索,這對於我們國家的的經濟建設,環境保護,保持生態平衡,是大有裨益的。另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情感價值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