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後雨名師教學設計(精選6篇)

飲湖上初晴後雨名師教學設計(精選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名師教學設計(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飲湖上初晴後雨名師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古詩《飲湖上初晴後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教學中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同時應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韻文的學習有一定難度,但他們有了一定的學詩經驗,會對本詩的學習、理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兒童特有的表現慾望、探究需要、被認可的需要,利於教者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

  設計理念:

  以學生學習和活動方式結構課堂教學是本設計突出的理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積極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實踐。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的潛能。抓住兒童心理,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積累。滲透學習方法,促進學習實踐,激發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句情感,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4、在小組交流中,體驗合作的方法、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5、鞏固學習方法,豐富學習經驗,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設計:

  一、談話切入,創設情境,欣賞畫面,引出新詩。

  同學們,你們去過西湖嗎?請同學說說自己的體會,沒去過的同學也關係,今天我們隨著攝影師的鏡頭一起去西湖看看吧!(播放西湖的幻燈片)

  二、組織合作,自主探究,小組彙報,相互補充,理解內容,突出重點

  1、理解詩題意思,介紹作者;

  2、自由讀詩句,讀準字音;

  3、出示詩句中的詞語,開火車讀詞語;

  4、將詞語帶入詩句,自由讀詩;

  5、小組分工合作,出示學習方法:讀——提出疑問——藉助註釋解疑——再讀;

  6、小組彙報詩意,指名補充;

  7、師說詩意,生說對應的詩句;

  三、創設情境,引導讀背,加深感悟,增強體驗,提高能力。

  1、師指導有感情朗讀,注意詩句的重音和停頓;

  2、師介紹西湖與美女西施的相通之處,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3、配樂有感情朗讀;

  4、師範讀,生想象情境;

  四、拓展學習,開發資源,引導創新,促進實踐,綜合發展。

  1、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指導背誦;

  2、鼓勵學生在課外蒐集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讀給大家聽,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首寫景的古詩,在授課時,老師在課前蒐集了大量有關西湖的圖片,由欣賞畫面引出教學內容,營造學習氛圍,創設了教學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自然過渡。對於課題的解釋深入淺出,本首詩有一些字音較難,所以我設計了比賽的方式賽讀詞語,體現了紮實有效的教學風格,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極大限度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習方法,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實踐當中,促進學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師深入學習組中,及時瞭解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資訊,以便及時調整學習活動的程序或走向。對於詩意的理解在學生互相幫助、補充的基礎上,教師再進一步適時點撥。在師範讀生想象畫面這一環節,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了學生對詩句內容的感悟,以讀促思,昇華理解,促進語言積累,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透過背誦其它描寫風景的詩句,喚起學生的認知,激勵學生閱讀背誦更多的詩歌作品,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祖國傳統文化,促進認識積累,提高語文素養。

  不足之處:三年級的學生對於小組合作學習還處於培養階段,小組合作學習的彙報這一環節應更加紮實,學生的合作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另外,從本首詩還可以進行拓展,佈置研究性作業,由課內指向課外。如果教師把古詩板書在黑板上就更好了!

  飲湖上初晴後雨名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認識“亦、妝”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瀲灩、空濛”等詞的意思,瞭解詩句的意思,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背誦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2、匯入《飲湖上初晴後雨》。

  3、板書課題。

  二、知詩人,解詩題

  1、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你們瞭解蘇軾嗎?

  2、介紹蘇軾。蘇軾多才多藝,他是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號東坡居士,他的詩善於運用誇張比喻,在藝術上別具一格。

  3、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麼?

  4、學生說題目意思。

  三、讀古詩

  1、聽錄音。

  2、學生自由讀古詩。

  3、詩中哪些字你覺得比較難。

  4、結合學生的彙報,出示卡片,指導學生讀好“瀲灩、空濛、淡妝濃抹”,理解“亦”的意思。

  5、把這些詞語放進詩中,讀好它,你會發現你能讀出另一種味道。

  6、學生自由讀。

  7、指名讀。

  8、齊讀。

  四、明詩意

  1、學習第一句

  ①讀第一句詩你知道了什麼,明白了什麼?

  ②理解“瀲灩”是什麼意思,指名學生說。

  ③指名讀再齊讀。

  2、學習第二句

  ①、播放下雨音樂。

  ②、你剛才聽到了什麼,彷彿看到什麼畫面?

  ③、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理解“空濛”。

  ④、理解詩句意思。

  ⑤、指導朗讀。

  3、學習後兩句

  ①:如此美妙的西湖,在詩人眼中,他把西湖比作了什麼?讀後兩句。

  ②、瞭解西子。

  ③、詩人為什麼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呢?他們之間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④、學生彙報。

  五、熟誦讀,厚積累

  1、聽錄音朗讀。

  2、學生讀。

  3、背誦。

  4、拓展: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宋代)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5、小結。

  教後反思:

  語文教學的字詞不僅僅是低年級的任務,本課中,生字的教學不侷限於課本要求的“亦、妝”兩字,而是根據了學生的需要,對“瀲灩、淡妝濃抹”等的字詞也讓學生反覆讀,這讓學生(尤其是後進生)對於整首詩的朗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詩句必須反覆誦讀。只有反覆誦讀才能體會古詩的音韻美、節奏美、語言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流傳至今而又行之有效的古詩教學方法。透過讀,從讀通到讀懂,再到讀出情,每句詩連聽帶讀至少在10遍以上,所以到後來的背誦有不少學生就能脫口而出了。

  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仍然是感到比較困惑的地方。

  飲湖上初晴後雨名師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詩句。

  2、體會情感,有感情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感受詩中美景。

  【學習過程】

  一、匯入

  學生背誦《遊園不值》

  師:我們上節課學了《遊園不值》,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色),現在我們來看看夏天在詩人的的眼裡是怎樣的?(讀全詩)

  二、學習新課

  1、解決生字(學生自己解決)

  瀲灩:與水有關,所以是三點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適。

  2、介紹作者。

  3、師:生字、詞你們都懂了,現在自己試著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意思說一下,然後小組之間互相說。

  4、舉手發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時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麗;下雨的時候水霧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妝還是濃抹都很合適。)

  5、引導學生理解題目(飲:喝酒。湖:西湖。初晴後雨:雨過天晴)

  雨過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師:這首詩是寫(作者雨過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這四句詩都寫了西湖的美景(學生糾正:不是)

  師:同學們怎麼說不是呢?

  (前兩句是寫景色,後兩句不是)

  師:有些同學知道了前兩句是寫景色,後兩句不是;現在小組交流,每句詩各寫了什麼?為什麼這樣寫呢?

  (後兩句詩寫了拿西湖來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妝還是濃抹都很合適。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師:作者每見過西施,西施當時也沒有站在湖邊給作者作比較,那作者怎麼對他們進行比較呢?

  (透過發揮自己的想象,並且比喻恰當)

  這樣想象和比喻,西湖就(顯得更美了)

  師:西湖就顯得更美了,那現在同學們自己想象西湖的美,這麼美的景色,我們一起來體驗。(學生根據自己想象的“美”來讀詩句,體驗美。老師指導和範讀。)

  三、背誦全詩

  自由背誦然後檢查

  〖課後反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是寫西湖的景色,作者透過大膽的想象,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麗和奇妙。學習這首詩,主要是讓學生透過讀來體驗作者的感情,透過對詩中“美”的理解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美”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理解古詩的字、詞時,我幾乎把詩中所有的.字、詞都拿來和學生分析了,在學生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很快就領會詩句的意思了。學生懂得詩句的意思後,就讓他們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然後一起分析,最後透過對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這首詩,體驗這首詩中的“美”。在理解題目時,我用提出質疑的辦法,來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我覺得我再讓學生體會作者感情和體驗詩中的“美”之一環節做得不好,我只是透過讓學生思考和提問的方式]還解決這一問題;而學生體驗的機會就少,主要是聽我講和聽其他學生講,很多同學都沒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這麼一回事。所以他們讀詩句時,沒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讓學生多讀幾遍寫景物的詩句,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驗詩句的“美”和領悟作者的感情,然後再有感情朗讀全詩,效果會更好。

  飲湖上初晴後雨名師教學設計4

  一、引入:

  過渡語:上節課,我們從李白的詩句中領略了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景色。這節課讓我們在蘇軾的妙筆下欣賞風景如畫的西湖。

  師:大家知道西湖嗎?(學生回答)

  (出示課件:西湖風光)

  教師配音: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因湖在城西,而得名“西湖”。西湖景色宜人。以“斷橋殘雪”、“平湖秋月”、“南屏晚鐘”、“雷峰夕照”等“西湖十景”著稱於世。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過渡語:從古至盡,許多名人志士都曾用最美好的語言讚美過它。北宋蘇軾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七言佳句“飲湖上初晴後魚”。(師範讀詩句)

  二、讀詩:

  過渡語:請同學們自瀆古詩,讀準字音。

  1、檢查學生自瀆。

  師:誰來讀一讀這首詩?(指名讀)

  生:讀詩。(2人)

  師:誰來說說讀的怎麼樣?

  生:評價。(1~2人)

  師:評價。

  2、糾正字音。

  過渡語:你們讀的很正確,詩中有幾個生字,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嗎?

  師: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瀲灩、空濛、亦、妝),指名讀、齊讀。注:“妝”讀並組詞

  生:讀。

  師:我們再來讀一下古詩。

  生:齊讀古詩。

  三、學古詩。

  1、小組學習。

  過渡語:

  師:讀了這首詩,你想知道什麼?

  生:答想知道……

  師:我把大家的想法歸納了以下幾點:(出示課件)

  (1)、解詩題;

  (2)、知詩人;

  (3)、明詩意;

  (4)、悟詩情;

  (5)、感情讀;

  師:下面同學們就按照以上步驟分小組學習古詩。

  生:小組學習古詩。

  2、小組彙報。

  (1)、解詩題;

  師:哪個小組彙報解詩題;

  生:彙報(在西湖飲酒,起初天氣晴朗,後來下起了雨所看到的景色。)

  師:指導讀詩題。

  (2)、知詩人。

  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詩人蘇軾?

  生:介紹。(課件出示詩人簡介)

  (3)、明詩意,(4)、悟詩情,(5)、感情讀。

  師:結合書下注釋說一說前兩句詩句的意思?

  生:彙報前兩句詩意。(小組成員及其它小組成員補充2~3人)

  詩意: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在雨霧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雲霧迷茫,若有若無,十分奇妙。

  師:這兩句分別寫了西湖什麼時候的景色。

  生:晴天、雨天。

  師:這兩句詩描寫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A、出示晴天組圖。

  師:看了西湖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生:感受(很美)

  師:那詩人是怎樣描繪這幅美景的呢?(出示“湖光瀲灩晴方好”詩句)

  指名讀:2~3人。師指導讀:語速慢,輕柔舒緩。

  B、大家讀的真好。那西湖雨天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出示雨天組圖)。

  (出示“山色空濛雨亦奇”詩句)

  指名讀:2~3人;小組讀;齊讀。

  過渡語:是呀!晴天的西湖,水上微波盪漾、風光旖旎;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面對如此美景詩人想到了什麼呢?

  師:誰來說一說後兩句詩的意思?

  生:回答詩意:我想把西湖比做西施,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很適合。

  師:為什麼要把西湖比做“西子”呢?

  生:……

  師:西施是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西湖和西施同在越國,同有一個“西”字,他們都具有天然美色,西施無論淡妝,還是濃妝,總能展現美的風姿。西湖無論晴姿雨態,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所以詩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從此人們又把西湖稱作“西子湖”。

  師:表達了詩人對西湖怎樣的感情呢?

  生: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

  師:(指名、小組、齊讀)讀後兩句。

  3、配樂讀詩,整體感悟。

  過渡語:詩人用手中的妙筆把西湖的晴姿雨態,描繪的淋漓盡致,我們彷彿身臨其境,讓我們帶著對西湖美景的無限嚮往,有感情地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1)、指名讀詩(配樂);

  (2)、男、女生分別讀(配樂);

  (3)、誰想讀就站起來讀;(配樂)

  (4)、全班齊讀;(配樂)

  4、背誦古詩。

  師:我們能不能試著背誦這首古詩呢?

  生:試背

  學生彙報。(能背下來的就站起來背一下)

  5、拓展。

  拓展1: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詩句中想象西湖的美景。

  (音樂響起)

  師:睜開眼睛,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回答。

  師:課後,請你把你想象到的畫面畫下來,準備參加班級的詩文配畫展。

  (課件出示)

  拓展2:詩人蘇軾當日在西湖共寫了兩首詩,這是其中的第二首。讓我們來讀一讀另一首。

  四、詩小結。

  晴天的西湖明豔嫵媚,雨中的西湖清秀淡雅。它就象一位美麗的女子,時時展示美的風姿,讓人產生喜愛之情。請大家齊頌古詩。

  飲湖上初晴後雨名師教學設計5

  教學理念:

  以重點詞句“總相宜”為突破口,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展開教學。引導質疑,先引出對“總相宜”的理解,再圍繞作者為什麼會發出“總相宜”的讚歎為基點展開討論學習,最後迴歸提升對“總相宜”的感悟,進而理解全詩。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覆品讀,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五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著名詩篇。短短四句詩,包含了西湖的種種美景。在詩人筆下,西湖勝景千姿百態,任何情況下都是那麼可愛,具有永久的魅力。

  學生分析:

  打從一年級開始,班裡的學生就很喜歡朗讀背誦簡短的古詩文,在朗讀中或多或少也能感悟古詩描繪的畫面。可是在吟讀上,學生很難進入作者的意境,因此感悟比較膚淺,所謂的感情朗讀只是浮於表面。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背誦古詩,會寫“亦、妝”兩字。

  2、理解古詩,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進入意境朗誦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古詩,體會作者的心情。

  教學準備:西湖景色的課件圖、寫有句式小掛板、音樂磁帶

  教學流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聯絡生活引入

  師:我們壺鎮區的生活用水一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周邊的大水庫起了很大的作用,誰來說說你看到的水庫是什麼樣子?

  生:大、美

  2、談話揭示課題

  師:今天老師就帶領你們去遊覽另一個水的世界

  (出示掛圖介紹:這是我們浙江省的杭州西湖)

  師:西湖美嗎?面對西湖的美麗景色,我們的小朋友往往無法用語言拿來表達,可古代有一位詩人卻只用了寥寥數語就把西湖的美麗表達得淋漓盡致,今天我們來學習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的大作(出示課題)

  3、組織讀課題(個別讀、集體讀)

  二、讀通古詩,理解詩句

  1、組織讀古詩

  自由讀——個別讀(隨機糾正)

  讀詩中指導書寫“亦、妝”。(亦:師示範寫,組織書空寫,再再在田字格邊寫一個。妝:組詞,說說後半個為什麼是個“女”字並指導書寫)

  個別評價語:

  吐字清晰,發音正確。有誰還願意讀讀。

  讀得很流利!

  讀得很有節奏!誰再來讀讀!

  2、引導朗讀感悟

  聽得出,大家剛才都在讀上下了一番工夫,很好!對於詩中,你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引出對“總相宜”的理解)

  預設內容:

  生:“總相宜”是什麼意思?

  師:哪位小朋友願意幫助她理解?

  生:總是那麼美好,恰到好處。

  師:詩人看見了什麼美景,發出了這樣的讚歎,讓我們一起來再讀讀他的詩吧!

  生:詩人看見了晴天的美麗景色。

  師:還看見了什麼?

  生:山的景色?

  師:什麼天氣山的景色?

  生:雨天

  師:你哪裡看出晴天和雨天是美麗的?請讀出來給大家聽聽好嗎?

  評議:很美我還想聽,請你再來一次

  還感覺不到美再來一次

  師:再讀讀這個句子,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水波閃動)水波怎麼會閃動?(由於陽光的照耀)從哪個詞看出來?(水光瀲灩)請你來讀讀這個詞

  誰來說說平時在哪裡看到過“水光瀲灩”的樣子?請你把你看到的感受讀出來。(請幾名學生個別讀)

  飲湖上初晴後雨名師教學設計6

  一、課前談話

  1、師:同學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那些地方?你們知道“人間天堂”指的是哪裡嗎?“人間天堂”是說什麼意思呢?

  2、你們想欣賞一下西湖的風光嗎?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西湖之旅吧!(出示課件)

  二、創設情境,引出新詩,介紹作者

  1、師:西湖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的,西湖的確很美,在宋代詩人蘇軾的筆下更是美得獨特。板書“蘇軾”)

  2、師:蘇軾曾在杭州做官,他寫了一首描寫西湖景色的詩,這首詩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3、誰能簡單地介紹一下作者蘇軾?

  4、再讀、解題:

  5、過渡: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各是什麼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古詩,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認識生字,讀通讀順,讀出節奏

  1、學生自由讀詩。強調注意課文中注音的生字的讀音及寫法。

  2、師:講解生字

  3、師:詩之美,美在語言優美,美在音律動聽,這首詩在哪裡停頓是合適的?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用小斜槓畫一畫。

  4、學生彙報,師課件演示。

  5、齊讀。

  四、滲透方法,理解詩句,加深感悟

  1、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已經能將古詩讀得流利而富於節奏,可是要讀出古詩的韻味,我們還必須理解詩句的意思,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接下來我們一齊學習理解詩句,看看蘇軾如何用這短短28個字展示出西湖的美。

  2、學習前兩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課件出示。

  ①先齊讀。

  ②提出疑問。(你有什麼讀不懂的地方?)

  ③解疑。講解單個字的解釋。“瀲灩:水波盪漾、波光閃閃的樣子

  可結合註釋、圖畫,發揮想象理解:你還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水光瀲灩的畫面?你有什麼感受?方:正,恰恰。空濛:形容山巒迷濛的樣子。想象:下雨天雲霧迷茫的樣子你見過嗎?這個時候去看山是什麼樣的?

  ④結合單個字的解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3、這兩句詩分別描寫了什麼氣候下的景色?用一個字來形容詩人所看到的景色{美}

  4、齊讀,讀出煙雨迷茫的朦朧美感,和陽光明媚、波光閃動的美。

  5、當詩人看見這豐富而美好的畫面,會是什麼心情呢?帶著愉悅的心情讀。

  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你更喜歡晴西湖還是雨西湖?為什麼?帶著你的感受讀,讀出你的喜愛。(喜歡晴西湖的讀第一句,喜歡雨西湖的讀第二句)

  那麼,詩人喜愛的是晴天的西湖還是那雨天的西湖?從哪裡可以看出詩人都喜歡。(晴方好、雨亦奇)

  過渡:對,不管晴天還是雨天,西湖都是那麼美!這不禁讓詩人聯想到了古代的大美人西施。

  6、學習“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①總結學習前兩句的方法。(先解釋單個字,再根據單個字的解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②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詩句。

  師:西施美不美?詩人把什麼比作西施?詩人怎樣評價西施的美?西施化濃妝美不美?化淡妝呢?不化妝還美嗎?為什麼?(大自然所賦予的天生的美)

  詩句中哪個字最能表現出她不論什麼時候都美的特質?怎樣讀出這種美?(重讀:總)

  ③詩人為什麼要將西湖比作西子?她們有什麼相通之處?

  (引導理解詩人將西湖比作西子,不僅因為都有一個“西”字,都具有婀娜多姿的美,最主要是因為她們都具有不需外物襯托,不需人為修飾的獨特的天然的美!)

  哪個字最能體現西湖的這種美?還是一個總字,看起來是在寫西施的美,實際上作者是借西施的美來為西湖增色!

  無論晴天還是雨天總是那麼美,一個“總”字將西湖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所以當他想到將西湖比作西子這一奇妙而貼切的比喻時,他是那麼得驚喜、得意,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詩人深深地陶醉了,我們也醉了

  五、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你們想親自去領略西湖的美嗎?雖然今天我們不能去到那美麗的西子湖畔,但是詩的美還在於奇妙的想象,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時空,隨著蘇軾再次暢遊西湖吧!

  師配樂朗讀,生閉目想象:(如時間不允許,則教師配樂讀古詩)

  這一天,陽光明媚,蘇軾與幾位好友相約暢遊西湖,他們泛舟湖上,飲酒賞景,西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波盪漾,閃爍耀眼,向人們展示著它美麗的風貌。詩人不禁深深地陶醉了,正當詩人正沉醉於這山水美景,忽見幾條細線般的雨絲斜斜地飄進湖中,飄在臉上,原來下雨了,你再看這雨天的西湖吧,雲霧迷茫,縹縹渺渺,又顯出另一番奇妙的景緻。最好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空濛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灩水光是她濃豔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是那麼美,那麼令人神往!詩人不禁詠出這樣的詩句,讀——師生齊讀。

  就讓這美景留在我們的腦海裡吧,再讀一讀!

  能背一背嗎?

  7、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詩人蘇軾帶我們領略了西湖的晴姿雨態,同時又用一個奇妙的比喻,讓我們感受到了西湖那天然美的神韻。

  六、拓展學習,活化文字,綜合發展

  1、過渡:我們的祖國江山如畫,歷代詩人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像這樣描寫西湖風光的古詩還有很多,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首。

  2、課後作業:朗誦全詩,鼓勵背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