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空氣和冷空氣》教學設計

《熱空氣和冷空氣》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熱空氣和冷空氣》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空氣和冷空氣》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空氣是會流動的,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

  (2)知道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

  (3)瞭解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

  2 、過程與方法:

  透過實驗學會冷熱空氣對流和風的形成。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有興趣研究空氣的其他性質。

  (2)樂於親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慾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冷熱空氣的流動規律。

  難點:理解風的成因。

  三、教學準備:

  蠟燭、火柴、紙蛇、玻璃片、孔明燈、紙套、香、集氣瓶、透明水槽、熱水、冷水、有關孔明燈影片、 PPT課件。

  四、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1 、出示準備好的孔明燈,提問:老師手拿的這個是什麼?面裝的是什麼呢?

  3 、猜測,點燃孔明燈下面的蠟燭,會發生什麼現象?

  4 、學生討論、交流。

  5 、請兩位同學幫助,點燃蠟燭,升起孔明燈。

  6 、談話:你知道孔明燈為什麼會上升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板書課題:熱空氣和冷空氣。

  (二)研究熱空氣是怎樣流動的

  談話:請同學們說一說,什麼是熱空氣,什麼是冷空氣。

  學生分組討論並回答。

  我們先來研究熱空氣(同時板書:熱空氣)是怎樣流動的。同學們,你們知道空氣受熱後會怎樣流動嗎?

  實驗1:感覺熱空氣

  讓學生點燃蠟燭,用手分別放在蠟燭火焰的上面、四周、下方,感覺什麼地方最熱?(安全教育)

  1.學生猜測。

  指名學生回答。

  2.談話:剛才,哪位同學說得對呢?下面我們用實驗來驗證。

  3.學生分組實驗。

  4.學生彙報。

  5.提問:熱空氣是向哪裡流動的?

  6.學生回答。

  7. 小結:熱空氣是向上流動的。

  實驗2:研究熱空氣的流動

  1 、講述:把紙蛇放在蠟燭火焰上方,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2 、提問:是什麼力量使紙蛇轉動的?實驗說明了什麼?

  3 、小結:空氣受熱會向上流動,熱空氣上升。

  (板書:上升↑)

  (三)探究熱空氣上升的原因

  談話:空氣受熱為什麼會上升呢?我們透過一個實驗來解釋。

  學生猜測、交流。

  實驗3:認識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

  在木棍兩端各掛一隻大小相同的紙套,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燒的火柴烤熱另一端紙套內的空氣;移開燃燒的火柴,同時鬆開扶住木棍的手,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1.提問:為什麼底下點火柴的紙套會上翹?

  2.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 小結:點燃火柴後,使紙套裡的空氣變熱,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就會上升,上升的熱空氣就推著紙套往上升了。

  實驗4:觀察冷熱空氣的對流

  1 、你想知道冷熱空氣是怎樣對流嗎?

  2 、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完成一個實驗,同學們要按老師的要求跟著一步步的做,不提前也不落後,小心熱水傷到人。

  3 、完成實驗後,學生交流討論,彙報並填寫實驗表格。

  4 、教師小結:熱瓶裡裝的是熱空氣,熱空氣會上升,冷瓶裡的冷空氣下沉流向熱瓶補充熱空氣留下的空間,而熱空氣向上流動的過程中遇到冷又會下沉,這樣就形成了冷熱瓶中空氣的迴圈流動。

  在第二次試驗中,熱瓶在上面,熱空氣上升,我們就看不到對流的現象了。

  (四)、研究冷空氣是怎樣流動的

  1 、提問:那冷空氣又是怎樣流動的呢?

  (板書:冷空氣)

  2 、提問:能透過一些事例證明冷空氣下降嗎?

  3 、啟發回憶:夏天開空調的房間,冷氣飄向哪裡?開啟冰箱時,“白氣”向哪個方向流動?

  4 、小結:空氣受冷向下流動,冷空氣下降

  (板書:下降↓)

  (五)熱空氣的利用

  1 、你知道“孔明燈” 、 “熱氣球”利用了什麼原理製成的嗎?

  2 、請學生介紹熱氣球和孔明燈的由來及升空原理。

  3 、播放孔明燈及熱氣球的影片資料。

  (六)、模擬熱氣球上升實驗

  用準備好的塑膠袋,蠟燭等做塑膠袋上升實驗,注意不要燒到塑膠袋,不要燒到手,體驗成功的快樂。

  (七)、熱空氣及冷空氣在生活中的應用

  1 、製冷空調及取暖器安裝在房屋的什麼位置比較好?為什麼?

  2 、小組討論並彙報。

  (八)、課後作業

  請根據本課所學,查詢資料,知道“自然界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板書設計:

  2 、熱空氣和冷空氣

  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

  同體積的熱空氣比冷空氣輕。

《熱空氣和冷空氣》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能借助物體覺察冷熱空氣流動的規律。

  2 、指導同體積的熱空氣比冷空氣輕以及熱空氣上升的原理。

  3 、指導熱氣球、孔明燈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製成的。

  4 、知道地球表面空氣的冷熱不均是形成自然風的主要原因。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教學重點是認識冷熱空氣的流動規律。

  1 、教學難點是理解風的成因。

  教學準備:

  蠟燭、火柴、紙蛇、長吸管、大小相同的紙杯兩隻、細線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空氣的什麼性質?

  2 、空氣會流動麼?

  3 、想一想:空氣受熱或冷卻以後會向哪兒流動?

  二、學習新課

  (一)研究熱空氣是怎樣流動的

  1 、談話:那空氣受熱後會怎樣流動呢?

  ①實驗一:點燃一支蠟燭,用手分別放在靠近蠟燭火焰的各個方向,感覺熱空氣向哪裡流動?

  ②分組實驗

  ③學生彙報:熱空氣在火焰的上方,向上流動。

  ④ 小結:說明熱空氣向上流動。

  2 、我們還可以藉助其他物體觀察熱空氣的流動。

  ①實驗二:把紙蛇放在蠟燭火焰的上方,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②分組實驗

  ③學生彙報:紙蛇在轉動、紙蛇在跳舞

  ④是什麼力量讓蛇轉動的呢?

  ⑤ 小結:空氣受熱會向上流動、熱空氣上升。

  3 、透過以上兩個實驗,我們發現熱空氣向哪兒流動?

  (二)探究熱空氣上升的原因

  1 、談話:空氣受熱為什麼會上升呢?

  2 、學生猜測

  3 、實驗三:在長吸管兩端各掛一隻大小相同的紙杯,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燒的火柴烤熱另一端紙杯內的空氣;一開燃燒的火柴,同時鬆開扶住木棍的手,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4 、彙報實驗結果。

  5 、為什麼底下點火柴的紙杯會上翹?

  6 、討論、彙報

  7 、小結:點燃火柴後,使紙杯裡的空氣變熱,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就會上升,上升的熱空氣就推著紙杯往上升了。

  8 、在我們的生活和生產中,經常會利用熱空氣向上升的原理來做事,你知道嗎?舉例說說。

  9 、演示:我們也來做一個“熱氣球”:用酒精燈給薄塑膠袋加熱,薄塑膠袋加熱升起。說說為什麼會升起?

  (三)研究冷空氣是怎樣流動的

  1 、那冷空氣又是怎樣流動的呢?

  2 、學生猜測

  3 、實驗四:按要求做實驗,觀察冷熱空氣的對流。

  4 、分組實驗、討論

  5 、彙報交流:熱空氣向上升,冷熱空氣向下流動。

  6 、小結:熱空氣向上升,冷空氣向下流動。

  7 、在生活中,你見過熱空氣向上升,冷熱空氣向下流動的情況嗎?舉例說說。

  (四)探究風的成因

  1 、憑我們的經驗,想一想我們周圍的空氣是怎樣流動的?

  2 、看P8的風形成圖,討論風是怎樣形成的?

  3 、彙報:風是怎樣形成的?

  4 、小結:地面上各個地方的空氣都有冷熱的不同,熱空氣向上升,升到高空會變冷,冷空氣向下降,補充到熱空氣上升後留下的空間裡。這樣,空氣就流動起來了。空氣總是在迴圈流動的,流動的空氣就是風。也就是說,空氣流動形成了風。

  5 、試畫空氣流動圖

《熱空氣和冷空氣》教學設計3

  教育理念指導

  1 、科學課堂迴歸生活。教育家杜威曾說過:“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同時,新課程標準體現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課程要回歸生活。本課的教學設計就是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透過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情景,驅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科學知識,明白科學道理,從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意識到生活中隨時隨處有科學。

  2 、注重評價,於細節處導行。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不是靠“說”靠“教”養成的,而是以各種課堂活動作為載體,以學生的試驗設計、認真觀察、科學記錄、條理表達、樂於合作、善於傾聽、客觀評價等能力的訓練作為切入點,於每一個細節之中,逐步規範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探究習慣而長期形成的。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空氣是會流動的嗎》

  教學方法:討論、教師演示、學生自主動手實驗

  學情分析:學生自三年級學習《科學》以來,初步學習了一些科學常識,具備了一定的科學學習方法。但是本冊四年級的科學學習將進一步深入,學生的動手能力可能較差。

  教學目標:

  1 、探究過程和方法:

  ①透過實驗學會由看風向來了解冷熱空氣的對流

  ②會分析風的形成和流動,熱空氣上升

  2 、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空氣是會流動的,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

  ②知道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

  ③瞭解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有興趣研究空氣的其他性質

  ②樂於親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慾望

  教學重難點

  空氣的冷熱空氣對流形成了風

  教學準備

  氣球、蠟燭、紙蛇、水槽、蚊香,有關孔明燈及熱氣球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 、複習鞏固

  提問:上節課我們發現了空氣的什麼性質?這節課我們研究什麼呢?

  2 、進行猜測質疑:

  提問:看到這個問題,說說你看到這個課題是怎麼想的呢?板書課題《空氣是流動的嗎》

  3 、那你們的想法對不對呢?我們做個小試驗吧。

  二、自主學習

  1 、風的形成

  (1)分組試驗

  提出問題:如果請一個同學來吹個氣球,並且對著臉放掉氣球中的氣,會有什麼感覺?

  讓學生彙報:

  歸納總結:空氣是會流動的

  (2)講解:這樣流動的'空氣就是風,風的形成是空氣的流動造成的

  (3)驗證試驗結果

  提出要求:同學們想想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驗證空氣會流動嗎?

  (4)鼓勵學生:

  祝賀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了空氣是會流動的,而且流動的空氣就是風。那課題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啊。

  2 、空氣的流動

  提出問題:自然界中的空氣又是怎麼流動的呢?

  (1)研究熱空氣的流動,演示P6實驗二

  ①空氣也是分冷空氣和熱空氣的,我們先來研究熱空氣的流動

  ②我這裡有個會“跳舞”的紙蛇,先來看看蛇是怎麼“跳舞”的

  ③是什麼力量讓蛇“跳舞”的呢?

  ④把手放在蠟燭上方和側面,你感覺到了什麼?有能說明什麼呢?

  ⑤透過這2個實驗,你發現了什麼?

  總結歸納:熱空氣是上升的

  (2)研究冷空氣的流動

  ①質疑:熱空氣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氣會是怎樣流動的呢?

  ②結合生活實際推論:生活中,你看到過冷空氣的流動嗎?開啟冰箱冷藏室

  ③的吃結論:冷空氣是下沉的

  3 、冷熱空氣的對流

  (1)質疑並提出問題: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怎麼能形成風呢?想個辦法,讓我們大家能看到空氣的對呢?

  (2)演示P7實驗,用蚊香的煙霧流動表示

  (3)提問: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你能說說冷熱空氣是怎麼對流的?

  (4)瞭解冷熱空氣對流圖並歸納總結

  4 、熱空氣的用途

  (1)如果在地面上各個地方的空氣冷熱不同,它們會怎樣?風是怎麼形成的嗎?

  (2)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有人發明了一些可以飛行的物體,你知道有什麼嗎?

  (3)請學生介紹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

  三、課外拓展

  1 、動手製作,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合作製作熱氣球、孔明燈。

  2 、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向爸爸媽媽彙報。

  設計特色簡述:

  本教學設計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我校實際,具體分析學情。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教師演示實驗結合小組合作實驗,讓學生自主動手,從中得到實驗結果,學到科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列舉生活例項,從而加深印象,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在合作中、討論中快樂的學習。

  板書設計

  冷空氣和熱空氣

  空氣是會流動的熱空氣上升

  冷空氣下沉

  熱氣球孔明燈

  學生實驗記錄單:

  1、空氣是怎樣流動的?

  手放在點燃的蠟燭上的感覺:

  紙蛇轉動說明:

  2 、熱空氣上升的原因是什麼?加熱一隻紙杯裡的空氣,鬆開扶住木棍的手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