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 篇1

  課文分析:

  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透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透過飛機夜行這種現象,提出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全文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這項研究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有所啟示。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能大致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知道蝙蝠夜間飛行時不會碰到障礙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達在夜間探路的原理。

  學情分析:

  每一個學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教師抓住學生這一天性引導學生大膽的質疑問難,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做課堂真正的主人。

  教學方法手段:

  引導學生透過課件觀看科學家對蝙蝠進行的三次試驗的模擬動畫,使學生在觀察中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查詢有關仿生學的資料

  2、課文朗讀錄音、寫有生字詞語的小黑板、cai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圖為媒,引入新課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瞭解。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指導寫“蝙蝠”兩字。

  二、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課文朗讀,注意生字的讀音,標出自然段。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同桌輪流讀課文,互相評價,互相指導。

  4、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三、默讀課文,歸納大意

  1、課文主要講什麼?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同桌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

  3、指名講,師生共同歸納。你現在知道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了吧?

  四、學習前三個自然段

  (一)默讀前三個自然段,找出過渡句

  (二)出示過渡句,這個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設問)讀了這個句子,你心中產生了什麼疑問?

  過渡:要想揭開其中的奧秘,我們要先來學習第三自然段。

  (三)重點學習第三自然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

  2、指名講段意

  3、對於蝙蝠在夜間飛行,你會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它?為什麼?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裡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1)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間飛行而且不會有危險的本領。

  (2)模擬體驗:你想試一下在夜裡飛行嗎?讓學生閉上雙眼,在教室裡走一圈,提醒學生要注意安全。

  (3)說感受

  (4)指導朗讀:蝙蝠的本領真讓人佩服,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話?(讚歎、佩服)

  五、結束語:

  我們人類是靠什麼來判斷有沒有障礙物的?(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裡飛行,它靠的是不是那雙像貓頭鷹一樣銳利的眼睛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學習。

  作業佈置:

  抄寫生字詞語

  熟讀課文

  查詢有關仿生學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11課《蝙蝠和雷達》,還記得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關係嗎?(科學家們經過反覆試驗,發現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並得到啟發,發明了雷達)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研讀課文,解開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

  匯入:【課件出示一隻蝙蝠】看!今天小蝙蝠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它說有話要對我們說呢,我們來聽聽吧:你們人類真了不起!竟然連我們蝙蝠界的秘密都能知道,我真的很想知道你們人類是怎麼發現我們的秘密的,同學們,你們能告訴我嗎?

  師:同學們,你們願意代替科學們回答小蝙蝠的問題嗎?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中,我們要把問題回答準確、完整就要先認真讀書,我們先來找一下,哪些自然段是寫了科學家們的試驗的?(4、5、6自然段)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4、5、6自然段。

  (一)學習4、5、6自然段

  【課件出示讀書要求】自由輕聲讀課文4、5、6自然段,想一想科學家做了幾次試驗?在什麼環境中做實驗,分別怎麼做,結果怎麼樣?得出了什麼結論?

  邊默讀4、5、6自然段,邊用簡潔、準確的話來填寫表格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組討論填表結果

  指名講所填寫的表格【課件出示:表格】

  哪位同學可以看著表格來為小蝙蝠解釋試驗的過程?要注意人稱的變化。【課件出示:表格】

  【出示課件】過渡語:你們這班小科學家真棒!那你們又知道我的嘴和耳朵是怎麼配合起來探路的嗎?

  (二)學習第七自然段

  課文哪個自然段回答了小蝙蝠的問題?快速讀第七自然段,動手畫出有關句子,並把句子讀一讀。

  彙報句子

  男女同學賽讀

  默讀句子,在表格背後的空白處畫出蝙蝠的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示意圖

  展示示意圖,並複述蝙蝠探路的原理,完善學生的示意圖,板書:

  同桌看板書複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科學家們發現蝙蝠夜間能安全飛行的秘密容易嗎?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來?理解“反覆、終於”的用詞準確性。【課件出示句子】

  齊讀句子,說體會

  齊讀體會

  齊讀第七自然段

  【課件出示小蝙蝠】:同學們說得不錯,我能在夜間安全飛行的秘密就是嘴和耳朵能互相配合,嘴和耳朵兩樣東西是缺一不可的。那你們人類的科學家發明的雷達又是怎樣探路的呢?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答案?

  (三)學習第八自然段

  邊讀文段,邊畫出有關句子,並讀一讀

  模仿板書動手畫雷達的探路方法示意圖

  同桌交流示意圖,並複述

  指名展示示意圖,並複述,完善學生的示意圖並板書:

  請同學們開啟語文書44頁,完成課後練習三

  指名講答案

  齊讀

  三、拓展延伸

  (一)默讀“資料袋”,填寫:人們從( )身上得到啟發,發明了( )。【課件出示】

  (二)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仿生學的資料。用“人們從( )身上得到啟發,發明了( )。”的句式來說。【課件出示】

  (三)補充有關仿生學的資料【課件出示】

  (四)說一說:我從( )身上得到啟發,想發明( )。【課件出示】

  參考:我從變色龍身上得到啟發,想發明變色紙尿褲,如果嬰兒小便了,就顯示藍色,如果嬰兒拉臭臭了,就顯示紅色,大大方便了家長。

  (五)推薦課外書籍:《開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學》【課件出示】

  四、作業佈置:

  1、閱讀有關動、植物秘密的書籍,仿照《蝙蝠和雷達》的寫法,寫寫自己從動、植物身上得到什麼啟示,設計出來的小發明。

  五、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為三部分。主要講科學家為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經過反覆實驗和研究,證明蝙蝠夜間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飛行的。飛機靠雷達夜間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我把它歸結為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首先是發現問題:飛機和蝙蝠都能安全飛行;之後分析問題:是不是蝙蝠的耳朵特別靈敏等等。之後是做三次試驗證明蝙蝠安全飛行靠的是嘴和耳朵,揭示了蝙蝠探路的秘密,解決了問題。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系”多音字的用法。

  2.一邊閱讀一邊思考,記錄自己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前誦讀

  1.自主朗讀《蝙蝠寶寶》,讀出疑問的語氣,試著提出自己的問題,並解答。

  蝙蝠寶寶

  一隻蝙蝠寶寶

  嚇得大喊大叫:

  “請你開啟黑暗,

  我害怕這裡的光線。”

  2.你問我答讀

  二、整體感知——讀薄

  過渡語:關於蝙蝠寶寶飛行的秘密,你瞭解多少?(指名回答)這一節課我們學習《蝙蝠和雷達》這篇說明文,相信看到這個題目,好多學生就會生出疑問,別急,請看自學提示。

  1.自學提示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關於結構,誰能提出問題?

  a.讀準字音

  蝙蝠啟示即使敏銳鈴鐺蒼蠅證明障礙熒屏

  b.多音字

  系,在繫鞋帶、系領釦、系圍裙讀jì;在系列、系統、關係、聯絡讀xì。

  c.寫字練習

  系駕駛

  預設:從結構看,課文分哪幾部分?(板書思維導圖)

  2.自學提示二:一邊閱讀一邊思考,針對課題和內容,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記錄自己的問題。

  三、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一至四題。

  板書設計

  6.蝙蝠和雷達

  提出問題(1-2自然段)

  研究問題(3-7自然段)

  得出結論(8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從課文內容、寫法、啟示等不同角度提問,並能藉助提出的問題理解課文。

  2.遷移運用提問策略,代文完成《主題閱讀》中《人類的“老師”》課後題。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講評練習冊一至四題;

  2.課前小測試(見同步課件)

  二、整理問題清單——讀厚

  自學提示一:小組合作整理問題清單,想一想、說一說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問?

  溫馨提醒:可以結合課後題來整理。

  預設1:針對課文內容提問

  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飛行的秘密的?讀讀第4-6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

  預設2:從課文寫法上提問

  為什麼要把蝙蝠比作沒頭蒼蠅?

  我們可以從“到處亂撞”和“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等語句中想象蝙蝠的狀態。是不是和生活中的沒頭蒼蠅四處亂竄相似,這樣表達生動形象。

  預設3:從課文中得到的啟示提問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

  師生問答讀:

  師:雷達的天線像什麼?

  男生:雷達的天線像蝙蝠的嘴巴,

  女生: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發出的超聲波。

  師:雷達的熒光屏像什麼?

  男生:雷達的熒光屏像蝙蝠的耳朵。

  合:科學家正是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才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使飛機能在夜間安全飛行。

  三、以文帶文

  1.課後閱讀材料

  自學提示二:讀片段,想一想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問?

  邊讀邊思考邊記錄問題;

  交流分享。

  2.自學提示三:運用邊讀邊思考邊記錄問題的方法,閱讀《主題閱讀》中《人類的“老師”》,完成課後練習。

  四、自主作業

  將本課學到的從不同角度提問的方法繪製一份思維導圖。

  板書設計

  6.蝙蝠和雷達

  針對課文內容提問

  從課文寫法上提問

  從課文中得到的啟示提問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把握課文內容,瞭解科學家三次試驗的過程及揭示的秘密。

  3、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的聯絡。

  4、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學習重點】

  把握課文內容,瞭解科學家三次試驗的過程及揭示的秘密。

  【學習難點】

  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的聯絡。

  [教學過程預設]

  (一)談話匯入,瞭解蝙蝠和雷達。

  (出示蝙蝠圖片)

  同學們,認識它嗎關於它,你們知道些什麼

  (出示雷達圖片)

  同學們,這是什麼知道雷達有什麼作用嗎

  同學們,蝙蝠是一種動物,而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為什麼用“和”把它們連起來,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絡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蝙蝠和雷達》。

  (二)熟讀課文,掃清障礙。

  1、朗讀全文。

  2、認讀生字詞。

  3、指導書寫生字。

  (1)指導書寫,關注“蠅”“揭”的寫法。

  (2)學生書寫。

  (三)概括內容,質疑問難。

  1、抓住要點,概括內容。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用“——”畫出來。

  學生交流,並用連關鍵句的方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針對內容質疑問難。

  同學們自己讀讀主要內容,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學生可能從以下方面提問題:

  (1)蝙蝠夜間是怎樣飛行的

  (2)蝙蝠是怎樣探路的

  (3)為什麼裝上雷達飛機就能安全飛行了呢

  (四)依據問題,順學而導。

  感悟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

  1、師範讀課文。

  2、同學們交流感受。

  探究蝙蝠探路方法。

  1、請同學們默讀4——6自然段,並完成下面的表格。

  2、學生交流。

  3、體會詳略得當的寫法。

  4、明確蝙蝠的探路方法。

  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的第七自然段,用“——”畫出相關語句。

  (1)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蝙蝠是如何探路的呢?

  (2)邊交流,邊演示。

  (3)知識拓展。(蝙蝠的嘴巴和耳朵的作用)

  (4)比較下面的句子,看哪種說法好?為什麼?

  科學家經過研究,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

  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

  理解飛機夜行與蝙蝠探路的關係。

  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八自然段,思考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1、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雷達是怎樣工作的呢?

  (1)邊交流,邊演示。

  (2)透過比較,理解飛機夜行與蝙蝠探路的關係。然後完成課後的填空。

  (五)總結全文,學習方法。

  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由現象提出問題——然後分析問題——最後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1、瞭解仿生學。

  2、交流人們從生物身上受到的啟示。

  3、好書推薦——《神奇的仿生學》。

  [課後練習]

  閱讀有關動、植物秘密的書籍,仿照《蝙蝠和雷達》的寫法,寫寫自己從動、植物身上得到什麼啟示,設計出來的小發明。

  [板書設計]

  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提出問題

  蝙蝠和雷達,三次試驗,分析問題

  發明雷達,解決問題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在自學的基礎上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懂得課文中總起句的作用,學習先提出問題再逐步解決問題的寫作方法。

  3.瞭解飛機夜間能夠安全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引導學生平時注意觀察事物,並從中也得到啟示。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的興趣。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教學重點】:

  1.弄清人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才能夠讓飛機也在夜裡安全飛行的。

  2.練習歸納段落大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弄清蝙蝠夜間飛行和飛機夜航之間的`聯絡。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分兩步出現)

  1.介紹蝙蝠(播放有關蝙蝠的多媒體資料)

  2.簡介雷達(播放有關雷達的多媒體資料)

  3.引導學生思考課題:蝙蝠是一種夜間飛行的哺乳動物,雷達卻是一種現代化的推測裝置,它們是不是同一類事物呢?(不是)課題用一個“和”字把蝙蝠和雷達兩種不同的事物聯絡在一塊兒了,為什麼會聯絡在一塊呢?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同學們,讓我們透過今天的學習來弄清楚這個問題。

  二、檢查自學生字詞情況。

  1.多媒體播放生字詞,檢查學生讀音情況,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聯絡課文上下文理解詞義,有困難的可查字典。

  2.討論記字方法。

  例:鍾、闢、超,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

  礙、塞、摹,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

  3.用形近字組詞的方法來做鞏固練習。(多媒體播放)

  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豎( )即( )得( )起( )

  堅( )既( )礙( )超( )

  塞( )摹( )闢( )彰( )

  賽( )暮( )避( )障( )

  三、理解詞語。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透過查字典,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

  例:橫七豎八——形容縱橫雜亂。聯絡上下文,橫七豎八本課指科學家在做試驗的房間裡拉的繩子很多。

  3.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

  敏銳:感覺靈敏,眼光尖銳。本課指眼光尖銳。

  摹仿: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做。本課指科學家根據蝙蝠探路的原理髮明瞭雷達。

  反覆: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複。②顛過來倒過去。③重複的情況。

  找出課文中帶有“反覆”的句子讀一讀。“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看一看應選哪種解釋?①

  證明:

  ①用可靠的材料來表明或斷定人或事物的真實性。

  ②證明書和證明信。

  同樣從文中找出帶有“證明”的句子,讀一讀,看看選哪種解釋。“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應選①。

  四、造句練習。

  根據“證明”、“反覆”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造兩個句子。

  例:

  反覆——經過反覆思考和計算,小明終於做出了這道題。

  證明——看到螞蟻搬家,小明說要下雨了,果然,一會兒豆大的雨點落了下來,證明小明說得對。

  五、自由讀課文。要求流暢、讀準字音。

  六、作業。

  1.寫生字新詞,造句。

  2.熟讀課文,並聯系課文內容思考課後作業題。

  第二課時

  一、匯入:同學們,現在讓我們玩一個小小的遊戲。

  (請一位同學到講臺上來,然後用毛巾矇住他的眼睛。)

  現在,請這位同學走回自己的座位,(學生走)同學們,為什麼他會撞到桌椅呢?(生答)是的,同學們都很聰明,是因為這位同學被矇住了眼睛。既然眼睛那麼重要,那麼現在請大家想想,如果我們沒有了眼睛,走路的時候怎麼才可以避開障礙物呢?好,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蝙蝠與雷達》。

  二、講讀課文。

  (一)指名讀第1、2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

  1.“第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第一自然段描述一架飛機在夜航。)

  2.“夜航”,同學們剛剛提到了這個詞語,那為什麼飛機能在黑夜中安全飛行?

  書本中有這樣的話嗎?它是怎麼解釋的?現在請大家認真閱讀,然後找出答案。

  (“在漆黑的夜裡,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3.在這句話中,哪個詞語是重點詞語呢?

  (“啟示”,多媒體播放)

  4.那麼第1、2自然段寫了什麼呢?哪位同學來總結一下。

  (飛機夜航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二)那麼同學們現在覺得課文接下來的會怎麼寫呢?誰來回答老師這個問題呢?

  (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什麼啟示?人們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的?)

  1.下面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科學家探索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秘?然後4人一小組進行討論。

  (課文第四至第6自然段寫了這個內容)

  2.下面請一位同學為我們朗讀3自然段。其他同學帶著問題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什麼內容?

  (蝙蝠高超的飛行本領,引起了科學家的思考。)

  3.從哪兒看出蝙蝠的飛行本領高超?劃出有關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夜間飛行能捕捉極小的飛蟲,從來不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也能靈巧地避開。)

  請同學們朗讀有關句子,想象蝙蝠夜行的高超本領。

  4.這些引起了科學家怎樣的思考?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想想蝙蝠的眼睛是不是非常敏銳,在漆黑的夜裡能看清楚所有的東西?……

  5.看書上是怎麼說的?請大家齊聲朗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6.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做了三次試驗,每次試驗的目的是什麼?用了什麼方法?結果怎樣?

  (讓同學們4人一小組一起討論學習第四、五兩個自然段。事先每組發一張表,討論後集體填表。)

  第一次試驗: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眼睛。

  方法:在一間屋子裡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繫著許多鈴鐺。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讓它在屋子裡飛。

  結果:鈴鐺一個也沒響。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眼睛無關。

  第二次試驗: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耳朵。

  方法: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讓它在屋裡飛。

  結果:蝙蝠就像沒頭蒼繩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耳朵有關。

  第三次試驗: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嘴。

  方法:把蝙蝠的嘴封住,讓它在屋裡飛。

  結果:同試驗二。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嘴有關。

  7.彙報填表情況。

  8.科學家在這三次不同的試驗中證明了什麼?

  (齊讀: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9.“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來探路的。”(多媒體播放)這個結論與書上的有什麼不同?哪一個更科學?同學們聯絡兩次試驗去思考一下。

  (丟掉“配合”不科學,因為第二次和第三次兩次試驗,分別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說單獨將嘴或耳朵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領,這說明探路時靠的是這兩樣器官同時發揮作用,所以課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學的。)

  (三)指導朗讀第4、5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匯入新課。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蝙蝠夜行探路靠的是嘴耳配合,那麼蝙蝠到底口耳是怎樣配合的呢?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

  (二)講讀課文。

  1.指名讀第6自然段,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蝙蝠是怎樣口耳配合起來夜行探路的。

  (先同桌互相討論,再舉手回答問題。)

  學生說時,老師要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

  2.下面哪位同學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蝙蝠是怎樣捕捉小飛蟲的?或蝙蝠是怎樣避開極細的電線的?

  3.那麼你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科學家揭示出蝙蝠夜行的秘密是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的?

  請同學們細細地體會“反覆研究”一詞。“反覆研究”就是:一遍又一遍地研究。

  4.你們能想象出科學家是怎樣一遍又一遍地反覆研究的嗎?

  5.教師小結:任何一項科學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都是科學家們反覆研究,經過無數次失敗,無數次地總結經驗教訓。無數次地再試驗才得來的,只有不怕困難,勇於探索,敢於攀登的人才能夠摘下科學王冠上的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寶珠。

  6.老師讀第6自然段第一句: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全體同學齊讀後三句:它一邊飛,一邊從嘴裡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做超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蝙蝠的耳朵卻能聽見。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裡,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7.科學家反覆研究,揭開了蝙蝠夜行探路的秘密。科學家從這個秘密中得到了什麼啟示呢?

  (4人一組討論,試著畫出示意圖。指三或四個組的代表在黑板上板演並加以說明。)

  8.看第6自然段,蝙蝠是怎麼探路的?與飛機比較,然後畫出示意圖。

  9.完成課後思考練習2。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①、飛機上的雷達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嘴。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超聲波。

  ②、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10.下面老師請一位同學說說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為什麼?

  (雷達探路的道理是從蝙蝠夜行探路的道理得來的,所以說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

  11.指導朗讀第7自然段。

  (三)指導分段,練習歸納段落大意。

  1.指導分段:

  仔細看每個自然段,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說的是一個具體的意思?(小組討論)全文可分為三大段

  第一段:第1、第2自然段;

  第二段:第3至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2.指導歸納第二段段意,完成思考練習3。

  把課文分成三段,在下面的內容中選擇第二段的段意,用“√”表示。

  (1)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

  (2)科學家透過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

  (3)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選擇(3),因為(3)準確、全面、正確。)

  3.總結全文,揭示中心。

  學習了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啟示?

  (許多科學技術都是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示而發明創造出來的。)

  4.你知道人們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示,還發明創造過什麼?

  5.激發興趣。

  同學們,希望你們從更多的生物中,得到更多的啟示,有更多的發明創造,希望你們像一隻只雄鷹展翅飛翔在科學的藍天上,未來的科學家就在我們中間。

  6.帶著情感齊讀全文。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2、藉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工作原理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行語言和思維的訓練。

  二、重、難點

  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聯絡。

  三、教學過程

  1、複習匯入: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麼?

  要想知道飛機為什麼能在夜間完全飛行,首先得揭開蝙蝠夜裡飛行的秘密,這節課我們也來當一回科學家,共同揭開蝙蝠飛行的秘密。

  2、小組合作,瞭解試驗的過程。

  ⑴ 科學家們是怎麼做的?課文哪些段落寫了這些內容?(46小節)

  快速默讀課文,完成表格上的內容,並在小組裡進行交流。

  目的

  次序

  方法

  結果證明 1 2 3

  ⑵ 小組派代表彙報,複述試驗過程。

  3、學習7、8自然段。

  ⑴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起來探路的呢?齊讀第7自然段。

  ⑵ 用自己的話說說蝙蝠夜間是如何飛行的。

  師板書:

  ⑶ 看著教師的示意圖說一說。

  ⑷ 自學第8自然段,想想夜航飛機與夜間飛行的蝙蝠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並仿照教師的方法給雷達畫一個示意圖。

  ⑸ 指名一生演板,說一說。

  ⑹ 對照兩份示意圖,說一說蝙蝠夜間探路的方法和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

  ⑺ 相機出示課後的填空題。

  ⑻ 小結:

  雷達的發明確實的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這種從研究動物的特別功能後得到啟發,發明出科學儀器,機械為人類服務科學叫仿生學。請大家想想,平時,我們看到的哪些儀器、機械和動物的特有本領有密切的聯絡?(如烏賊魚──汽墊船;響尾蛇──空對空導彈;魚──潛水艇)

  4、讀寫結合,仿寫課文1、2、7、8自然段。來當一回小作家,從中選擇潛水艇這一發明,仿照課文1、2、7、8自然段的寫法,也來寫一篇仿生學的小短文,按照提出問題──揭開秘密──發明創造的寫作順序來寫一寫,寫得好的就投稿到我們的校刊上,好嗎?(學生練寫)

  5、課外延伸:

  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會在生物的啟示下將會越來越多的發明創造。課後,大家可以閱讀12課中的《大自然的啟示》一文,相信將會帶給你更多的啟發。

  【《蝙蝠和雷達》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科普小短文,課文介紹了科學家們透過對蝙蝠夜間飛行秘密的探究,並從中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全文條理清晰,邏輯性強。針對教材特點,我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朗讀課文,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2、藉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工作原理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行語言和思維的訓練。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體會課文內容:

  這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課文,內容相對而言比較枯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字,我首先創設了讓學生來當一回科學家的情境,透過三次試驗來探究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和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這是整堂課的第一個環節。其次,在深入理解課文字內容之後,學生對仿生學有了一定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我又鼓勵學生當一回作家,仿照課文1、2、7、8自然段的寫法,以魚和潛水艇為題指導學生練筆,按照提出問題──揭示秘密──發明創造的順序,以課文為範例,進行讀寫的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2、多層次、多回合、大面積的語言訓練,積累和運用課文語言:

  我班學生思維活躍,閱讀面廣,在語文課上樂說善思,有強烈的表達慾望。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大面積的練說,如三次試驗的過程,我讓學生在默讀的基礎上,完成表格裡的內容,在小組裡交流,然後對照螢幕進行復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都能說充分。既注重了面向全體學生,又注意了說的層次性,幫助學生積累課文語言。

  3、利用板書,突破重難點:

  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聯絡是課文的重點,也是課文的難點所在。為了突破這一重難點,我採用了簡單示意圖,直觀地顯現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然後指導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畫出雷達的工作示意圖,再借助這兩份示意圖,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化難為易。

  二、不足之處

  1、在學習科學家三次實驗的經過,填寫表格這一學習環節沒有處理好,因為這一部分內容簡單,而花時太多,擠佔了後面仿寫的時間。學生在複述這部分內容時,沒有很好地運用到課文中的語言,只是用自己的話來組織語言,沒有達到目的複述課文的真正用品。複述完後,如能帶領學生再回到課文中讀一讀,回味課文語言,感情課文語言,體會作者寫作思路的縝密,我相信效果會更好。

  2、對課文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儘管學生進行了大量的說的訓練,但思考和問題過於淺顯,對學生的思維素質沒有很大的促進和影響,生成性的東西較少,讀的訓練還顯得較為薄弱。

  3、這堂課上的讀寫結合的小練筆本應成為這堂課的亮點,可惜因為時間的原因沒能顯現出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在教學方法上還是有很強的預設性,未能凸顯出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曾有人說,語文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一堂課下來,既有令我欣慰的地方,也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使我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今後,我將再接再厲,不斷地探究語文教育教學的藝術和方法,更上一層樓。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 篇6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講科學知識的課文,介紹了仿生學的應用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發,使飛機能安全地夜航。

  文章一開頭描述了飛機夜航的情景,透過設問點出了文章的中心,接著具體地介紹了科學家反覆三次試驗。發現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然後講科學家終於揭示出蝙蝠夜間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後介紹了雷達導航的原理,圓滿地回答了文章一開始提出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教養目標:

  (1)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2)瞭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教育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科學和愛科學的興趣,養成為科技事業而勤奮學習的自學性。

  3、發展目標:

  知道人類有很多發明創造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

  三、教學重難點:

  1、幫助學生了解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絡。

  2、抓住重點詞句,弄懂科學家是怎樣發現蝙蝠飛行的奧秘的。

  四、教時安排:

  兩課時

  五、教學媒體

  1、教學方法:情感教學法。

  2、教具: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情景激趣,揭示目標。

  1、複習第一段。

  2、播放有關錄象。

  3、質疑揭示目標。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讀並思考:蝙蝠在夜裡是怎樣飛行的,哪個詞最能概括這種飛行的特點?

  (2)理解重點句: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四人小組自學。

  (2)彙報交流。

  (3)引讀: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了

  (4)指導朗讀。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看錄象,並思考:蝙蝠是怎樣憑著嘴和耳朵探路的?

  (2)指導朗讀。

  (3)理解重點句: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

  (4)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1)根據思考題自學。

  (2)師生共同板書。

  (3)看錄象。

  (四)總結。

  (五)擴充套件。

  (六)質疑。

  (七)作業。

  板書設計:

  18 蝙蝠和雷達

  嘴

  (研究) 蝙蝠 障礙物

  耳朵

  (啟示)

  天線

  (發明) 雷達 障礙物

  熒光屏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①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②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③蒐集並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資訊蒐集與處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在閱讀中抓住要點,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蒐集有關仿生學的圖文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師: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瞭解。

  2、師引讀: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

  3、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幻燈片,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4、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①課文主要講什麼?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②指名說,教師根據說的情況,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學是抓住課題聯絡課文歸納的,有的同學是把課文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歸納的。

  三、填表助學,自主閱讀

  ①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關聯詞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說明了什麼;文中提出什麼疑問?請讀出疑問的語氣。

  ②默讀四、五、六自然段,填寫下表。(表中加黑部分為需填寫的內容,答案供參考,只要學生抓住要點即可,語言是否簡潔不做重點強調)

  ③交流:先在小組,再在班上交流填與表格的情況。

  ④讀讀課文,同桌互相看圖表,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再指名上臺介紹。

  ⑤小結:

  a.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到什麼?(感悟“反覆、終於”)

  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雷達與蝙蝠有什麼聯絡?下節課我們再來閱讀探究這些問題。

  四、範寫生字,練寫字詞

  教師示範難寫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導學生注意本課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部首隻佔三分之一,右邊佔三分之二,字要寫得勻稱整潔。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達》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透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學習這篇課文,是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抓住要點,準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拓展視野。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捕捉,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探究蝙蝠夜間探路的秘密。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敢於提問,樂於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弄清科學家的試驗過程,瞭解蝙蝠夜裡是怎樣飛行的。

  教學難點:

  瞭解蝙蝠飛行探路的秘密。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試驗表格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上課的前一天,佈置預習課文,開展以下實踐活動:

  1.讀書預習:認真讀課文,圈畫出不會讀的生字、新詞,透過查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的讀音和字(詞)的意思;將課文中要求會寫的字詞各抄寫兩遍。

  2.蒐集資料預習:蒐集有關仿生學的課外資料,製作資料卡片。同學間相互交流自己對仿生學的認識,分享自己製作的資料卡片。

  3.帶著問題預習:蝙蝠能在夜間飛行依靠的是什麼?

  課堂教學:

  一、揭題。( 5分)

  1.猜謎語:會飛不是鳥,兩翅沒羽毛,白天睡覺夜間操勞,捕捉害蟲本領高。(打一種動物)師板書:蝙蝠

  2.出示蝙蝠課件(1)簡介蝙蝠: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它的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沒長羽毛。視力很弱卻能在夜間飛翔,吃蚊蛾等昆蟲。

  3.出示雷達課件(2)同學們認識它嗎?它的名字叫雷達。師板書:雷達。簡介雷達:雷達是利用極短的無線電波進行探測的裝置。可用來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它廣泛應用於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4.這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課題卻用一個“和”字將它們聯絡起來,師板書“和”字,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蝙蝠和雷達》。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探究它們之間的關係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10分)

  1.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遇到生字新詞要多讀幾遍,另外標出自然段。課件(3)出示讀書要求。

  2.學習生字新詞。課件(4)出示詞語。

  捕捉 避開 敏銳 鈴鐺 蒼蠅 揭開 障礙物 熒光屏 橫七豎八

  A.抽生讀詞語,訂正讀音錯誤。(讀到生字時,應出示生字的讀音)

  B.全班齊讀詞語。

  C.解釋“障礙物”的意思。隨機板書:障礙物 (課件出示意思)

  D.相互提醒容易出錯的字。(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紅色的生字,哪些生字容易寫錯,請你幫同學們提醒一下。教師板書容易出錯的字“揭、避、熒”學生跟著書空)

  E.課件(5)出示容易寫錯的字,學生寫字。(要求:身正,肩平,足安)

  過渡: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後,我想同學讀課文一定也會暢通無阻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完成這裡的填空。

  3.學生默讀課文,感知主要內容。課件(6)出示:課文主要講( )透過反覆試驗,揭開了( )在夜間探路的秘密,從中得到啟發,給( )裝上( ),解決了( )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三、理解蝙蝠夜間探路的原理。(20分)

  1.一隻其貌不揚的蝙蝠究竟有何超強的本領呢?

  (1)抽生彙報。

  (2)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課件(7)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裡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A.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說說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麼?學生彙報。(指導學生抓住“夜裡”區別於“白天”,“還能捕捉”說明有特異功能;“無論……從來……,即使……也能……”說明夜間飛行本領特別高超。)

  B.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誇一誇蝙蝠吧!抽生練習說話。(蝙蝠,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飛行家。蝙蝠,要是你能開飛機就好了,乘客就不會擔心有事故發生了。蝙蝠,我要是你就好了,停電的夜晚我也不用擔心會被東西碰著。)

  C.蝙蝠夜間飛行的本領如此高超,同學們應該對它產生一種什麼情感?(欽佩之情)請同學們帶著欽佩的感情來朗讀這句話,誰來試試?教師隨機表揚。

  2.課件(8)出示質疑:“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科學家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進行了試驗。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合作學習4、5、6自然段,完成表格,探討交流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究竟是什麼?

  3.課件(9)出示表格:

  A.同學們,你們認為“蒙上眼睛、塞上耳朵、封住嘴巴”中的這幾個動詞,能調換位置嗎?(不能調換位置,可見作者的用詞是多麼的準確,中華民族的語言是多麼的博大精深,具有魅力呀!同學們,我們在寫習作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用詞要準確。)

  B.透過三次試驗,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什麼?抽生回答,隨機出示課件(10)——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讓我們齊聲朗讀這一結論。教師隨機板書:嘴巴 耳朵

  4.質疑:學到這裡,老師想知道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課件(11)出示問題,誰能告訴老師。生回答,出示課件(12)蝙蝠是從嘴裡發出聲音,聲音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裡。教師隨機板書。

  5.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秘密終於被揭開了,可是,科學家揭開這個秘密容易嗎?(不容易)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6.出示課件(13)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你是從這句話中的那個詞體會出科學家的不容易?(強調反覆、終於兩詞)

  四、課堂小結。出示課件(14)(3分)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瞭解了蝙蝠夜間探路的秘密,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跟隨著科學家的足跡,去了解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探索科學的奧秘。出示課件(15)

  五、佈置作業:(2分)

  抄寫本課生字

  板書設計:

  11、蝙蝠和雷達

  嘴巴

  蝙蝠 障礙物

  耳朵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要求掌握的生字和詞語,瞭解其意義和用法,能正確運用。

  2、學習“無論——也——”、“為了”、“先後”的用法,能夠正確運用。

  3、理解課文內容,弄清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的聯絡。

  4、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培養他們認識事物的能力,教育他們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重難點:

  1、生字和詞語的學習和運用。

  2、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計劃

  這是一篇講科學知識的課文,在教學中除了重點講解字詞以外,還應該抓住蝙蝠夜間探路和飛機夜航之間的聯絡,使學生懂得人類可以從其他生物得到科學的啟示。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培養他們認識事物的能力,教育他們愛科學,學科學。

  計劃

  4課時。

  課型:

  講讀課文;科普說明文。

  課文感知:

  人們常常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種在天空中飛行的類似鳥類的動物,它們一邊飛,一邊發出吱吱的叫聲,這就是蝙蝠。蝙蝠的視力極差,但是在將要碰到物體時就會改變方向飛行,絕不與任何物體相撞,這是因為它能用超聲波定位。蝙蝠的這種奇特現象使它身價百倍,成為現代仿生學研究的物件。飛機能在天空中安全飛行,正是受到蝙蝠能用超聲波定位的啟示。本文以這一有趣現象為背景,介紹了科學家透過對蝙蝠飛行情況的研究,找出了它順利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飛機夜航的安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熟讀課文疏通字詞)。

  1、匯入教學:

  2、自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詞。

  3、備註生字:

  蝙蝠(biānfú)漆(qī)黑,捕(bǔ)捉,飛蛾(é),蚊(wén)子,撞(zhuàng)上,敏銳(ruì),鈴鐺(dāng),探(tàn)路,障礙(zhàngài)。

  4、範讀課文,識記生字。

  5、區別形近字:

  (1)辨形,注音,組詞。

  探(tàn),捕(bǔ),蚊(wén),深(shēn),鋪(pū),紋(wén)。

  章(zhāng),撞(zhuàng),礙(ài),障(zhàng),童(tóng),得(dé)。

  蝙(biān),蛾(é),銳(ruì),編(biān),餓(è),悅(yuè),遍(biàn),鵝(é),說(shuō),騙(piàn)。

  偏(piān)。

  (2)選字組詞。

  漆,膝,捕,哺,撞,幢,銳,說

  ()黑,()捉,()擊,()話。

  ()蓋,()育,一(),敏()。

  探,深,障,暢,礙,得,鐺,檔。

  ()路,通(),障(),鈴()。

  ()刻,路(),()到,()案。

  6、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理解詞語及句式的運用)。

  1、聽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理解詞語:

  雷達:利用極短的無線電波進行探測的裝置。無線電波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能反射回來,雷達就根據這個原理,把無線電波發射出去再用接收裝置接收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這樣就可以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接收的電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測目標的影象。雷達在使用上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廣泛運用在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漆黑:(用比喻方式構成的詞)就是像漆一樣黑。類似的詞還有:雪白、碧綠、龜縮、蛇行等。

  啟示:(名詞)使人有所領悟並受到啟發。近義詞:啟發、啟迪。敏銳:形容感覺靈敏,眼光尖銳。

  靈巧:靈活而巧妙。

  橫七豎八:有的橫,有的豎,形容縱橫雜亂。

  超聲波:超過人能聽到的最高頻(2萬赫茲)的聲波。超聲波沿直線傳播,有方向性,並能反射回來,對物體有破壞性。

  障礙:阻擋前進的東西。

  反射:聲波、光波或其他電磁波遇到障礙物或與原來媒質不同的媒質面而折回。

  模仿:照著現成的樣子學著做。

  天線:用來發射或接收無線電波的裝置。

  無線電波:電磁波中的一部分,波長從1毫米到3000米以上。其中又分為長波、中波、中短波、短波、超聲波。

  4、句式:

  (1)“無論——也——”表示條件關係。

  例:無論什麼時候到家,也有熱茶熱飯。

  無論怎麼說,也是你做的不對。

  (2)“難道”語氣副詞,加強反問的語氣,整個句子表示反問。例:河水難道會倒流嗎?

  他能做到,難道你就做不到嗎?

  (3)“為了”介詞,表示目的。

  例:為了能考上大學,他刻苦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4)“先後”時間副詞,表示動作或行為承接的時間順序,一般用在動詞前邊。

  例:他的作文先後獲了兩次獎。

  (5)“不是——而是——”表示選擇關係,表示在兩種可能的情況中,否定前一種,肯定後一種。

  例:他不是初三的學生,而是高一的學生。

  “反覆”與“重複”:均有不止一次的意思。但“反覆”指多次進行,不一定還照原樣;“重複”一般指照原來的樣子再來一次。

  5、擴充套件練習:

  例:捕捉——捕捉野兔——我和旺堆捕捉野兔。

  模仿——

  啟示——

  敏銳——

  靈巧——

  秘密——

  顯示——

  第三——四課時(學習課文)

  1、朗讀課文,思考:

  (1)飛機在夜間能安全飛行,是從哪裡得到的啟示?

  (2)科學家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的目的是什麼?用了什麼方法?結果怎樣?證明了什麼問題?(課文重點)

  第一次: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眼睛。

  方法——在一間屋子裡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繫著許多鈴鐺。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讓它在屋子裡飛。

  結果——鈴鐺一個也沒響。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眼睛無關。

  第二次: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耳朵。

  方法——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讓它在屋裡飛。

  結果——蝙蝠就象沒頭的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耳朵有關。

  第三次: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嘴。

  方法——把蝙蝠的嘴封住,讓它在屋裡飛。

  結果——同試驗二。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嘴有關。

  (3)科學家從三次不同的試驗中證明了什麼?

  證明了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4)從哪些詞中你可以看出科學家揭示出蝙蝠夜行的秘密是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的?

  反覆研究。

  (5)科學家揭開了蝙蝠夜行探路的秘密,科學家從這個秘密中得到了什麼啟示呢?

  給飛機裝上了雷達,讓飛機能在夜間安全行駛。

  (6)你知道人們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示,還發明創造了什麼?

  2、小結:

  蝙蝠————飛機————人類可以從其他生物得到科學的啟示,進而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

  課文《蝙蝠和雷達》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8個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啟示、證明”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

  3、瞭解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啟示,知道事物之間有著普遍聯絡,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科學家是怎樣發現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秘的。

  教學難點:

  理解蝙蝠飛行與飛機夜航之間的內在聯絡。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學習1、2節

  1、(出示飛機夜航的畫面)晴朗的夜空出現兩個亮點,越來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紅一綠的兩盞燈。接著傳來了隆隆聲,這是一架飛機在夜航。

  引發質疑:在漆黑的夜裡,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

  2、出示: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板書:蝙蝠(蝙蝠雖然是哺乳動物,但非常愛吃昆蟲,所以“蝙”和“蝠”都是蟲字旁)

  3、讓我們一起來讀讀1、2節。

  4、飛機是交通工具,蝙蝠是動物,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因為飛機上有——雷達。

  板書:雷達

  (簡介雷達)無線電檢測和測距,是利用微波波段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裝置。白天黑夜均能探測遠距離的目標,且不受霧、雲和雨的阻擋,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並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僅成為軍事上必不可少的電子裝備,而且廣泛應用於社會經濟發展(如氣象預報、資源探測、環境監測等)和科學研究。

  5、揭示課題:26 蝙蝠和雷達(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

  蝙蝠在夜裡飛行,不僅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發現(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2、指名交流。

  3、相機學習生字“蛾”、“摹”

  摹仿:照某種現成樣子學著做。本課是指科學家根據蝙蝠探路的原理髮明瞭雷達。

  過渡語:原來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設計而成的。那麼雷達究竟和蝙蝠有什麼相似之處呢,我們先來看看蝙蝠在夜裡飛行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三、深入研讀,感悟體會

  1、學習第6、7節。

  (1)默讀第6、7節,用波浪線劃出: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

  (2)交流,出示

  雷達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嘴巴。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發出的_______。

  雷達的_______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隨機板書:天線嘴巴無線電波超聲波熒光屏耳朵)

  (3)引讀第7節

  科學家摹仿——,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透過——,無線電波遇到——。駕駛員從雷達的熒光屏上,能夠——,所以——。

  2、學習第4、5節。

  (1)蝙蝠夜裡飛行的秘密是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才發現的。我們來看看科學家是怎麼做實驗的,板書:試驗(試驗是指嘗試著去做,以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效能等;實驗一般指為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二進行的活動,也可指透過一些操作演示讓別人直觀瞭解)思考:做了幾次試驗,每次實驗的條件、經過、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2)完成閱讀芳草地第2題。

  試驗情況記錄表

  試驗情況

  試驗條件

  試驗結論

  第一次試驗

  矇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第二次試驗

  矇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第三次試驗

  封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3)交流,結合三次試驗的內容,分別用“證明”一詞練習說話。

  用造句的方法理解詞語:證明

  (4)總結填空:科學家的( )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敏銳的眼睛,而是( )。

  (5)敏銳就是感覺靈敏,眼光尖銳。而靈敏是表示動作快而靈活的。

  完成詞句活動室第1題。

  四、總結全文,拓展學習

  1、科學家從蝙蝠探路的試驗和研究中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正是在科學家那種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啟示和為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的帶動下,出現了“仿生學”(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和性質以及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學)

  2、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到動物的一些特點的啟發而發明的?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生物學家透過對蛛絲的研究製造出高階絲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