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指南針》的教學設計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指南針》的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指南針》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背景分析:

  指南針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他們只聞其名而並不太會使用指南針,更對其原理知之甚少。所以,我在進行本課的設計時,首先從找教室的方位入手,在同學們有爭議的情況下,引導同學們學會使用指南針來辨別方位。激起學生學習使用指南針的興趣。在學會使用指南針之後,讓學生了解指南針的發明,並對指南針的歷史及發展進行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認識指南針有指南指北的性質;

  b)瞭解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2.過程與方法:

  a)會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b)培養學生會使用指南針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在瞭解指南針的`過程中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指南針有指南指北的性質。

  教學難點:

  正確地使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條形磁鐵、水槽、泡沫板、記錄表、指南針等。

  教師準備:司南、指南魚的圖片或影視材料。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新課

  1.提問:同學們,我們來到自然教室已經很長時間了,你能辨認請我們教室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嗎?

  2.談話:看來大家的意見並不一致,怎樣能較快地解決這個問題呢?

  二.新知探討

  一)指導學生用指南針辨認方向

  1.談話:誰會使用指南針呢?請給大家演示一下。(如果學生不會用,教師講解操作方法:將指南針放在一個平穩的地方,等裡面的指標不再晃動,再輕輕地轉動下面的刻度盤,將刻度盤上的“北”下面的三角與指標的三角重合,這時刻度盤上的東、南、西、北指示的四個方向就是正確的方位)

  2.請同學們利用指南針再來辨認一下教室裡的方位。

  3.觀看:指南針在航海、飛機等地方為人們服務。

  二)指導學生認識磁鐵有指南指北的性質

  1.提問:同學們看,這小小的指南針的發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多麼大的方便,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你知道指南針是怎樣被古人發明的嗎?

  2.學生自由談。(學生說不清時放課件—指南針的發明)

  3.談話:今天我們也來像古人一樣,運用兩種工具來研究研究,你也可能發現指南針的奧秘呢?請看,把條形磁鐵放在漂浮盒上,將它平穩的放在水面上。輕輕地轉動漂浮盒,當它靜止時請記下這時磁鐵兩端所指示的方向。(要求:1.同樣的實驗要操作3—4次。2.在記錄單上記錄每一次實驗的結果。哪個小組既快又安靜的完成實驗,就可以得到小紅旗。)

  4.學生實驗、記錄。

  5.指導學生彙報。

  6.提問:從這個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

  7.講解:磁鐵指南的一端就稱為南極,用字母s表示,s是英文南的第一個字母。磁鐵指北的一端就成為北極,用字母n表示,n是英文北的第一個字母。這樣指南針就可以世界通用了。

  8.提問:為什麼磁鐵總是指向南北方向,換個木棍、塑膠棒可以嗎?你們試試。

  9.學生再次實驗。

  10.提問:為什麼磁鐵就能指示方向呢?這可能與什麼有關?

  11.學生交流討論。

  三)指導學生認識指南針的發明和發展

  1.談話:通過了解磁鐵的這一性質,你知道這和指南針的發明有什麼關係嗎?

  2.講解:自古以來,人們就利用磁鐵指南北的性質製出辨別方向的工具——指南針。它被充分利用在當時的旅行、航海等方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的指南針和它的發展。

  3.提問:你還了解指南針的用途嗎?

  4.談話:指南針的用途這麼廣泛,你想自己製作一個指南針嗎?下節課我們來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