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優質教學設計彙總

《桂林山水》優質教學設計彙總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桂林山水》優質教學設計彙總,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桂林山水》優質教學設計彙總1

  教學目的:

  1、運用自制CAI課件展示畫面,讓學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同學們的觀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3、抓住“靜”、“清”、“綠”、“奇”、“秀”、“險”,理解桂林山水的獨特美。學習“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圖文結合,理解“波瀾壯闊、水平如靜、峰巒雄偉、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詞語的意思。

  2、透過畫面展示和朗讀,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

  3、想像“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教學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波瀾壯闊、水平如靜、峰巒雄偉、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詞語的意思。

  2、對觀察到的及合理的想象能流暢地表達出來。

  教具準備:

  自制多媒體計算機課件(高亮度投影裝置或大螢幕彩電一臺和影片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激發學習興趣。

  出示課件:播放一些風景勝地的圖片,(紅葉似火的香山,峰巒雄偉的泰山,神奇峻秀的黃山。水平如鏡的西湖,波瀾壯闊的大海,幽深壯美的三峽。)讓學生初步感知祖國河山是如此多嬌。

  師談話:同學們看了錄影,有很多同學又喜歡去旅遊,到過很多地方,知道了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景色優美壯觀。有無數名山大川像一顆顆珍珠撒落在祖國大地上。這節課老師帶你們到以山水秀麗聞名的廣西桂林去旅遊,欣賞那裡的秀麗風光。好不好?(好)請同學們邊聽朗讀看畫面,邊想:課文主要描寫了什麼?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出示課件,配畫配樂的課文範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桂林山水之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看圖、欣賞、理解、學文。

  (採取變序法教學)

  的確,桂林山水非常美,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美景的?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初讀,整體感知

  自讀課文,學生質疑。你讀懂了什麼?把不懂的提出來與同學交流。

  (2)觀察,以說代讀

  運用CAI課件幫助學生理解灕江水的獨特美。出示:靜、清、綠畫面各一幅,指導學生具體觀察灕江水的特點。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把水的特點說具體。

  (3)精讀,理解重點

  勾畫書上具體描寫灕江水特點的句子。反覆讀,找出重點詞語體會灕江水的美。理解句子:“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作者把什麼比喻成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師小結:作者把水比喻成無暇的翡翠,寫出了水的顏色,是閃光的綠、透明的綠、迷人的綠、醉人的綠,貼切而精妙,這不僅僅只是比喻灕江水的綠,也是對灕江水“靜、清、綠”三大特點的綜合描繪,使我們對它的愛幕之心油然而生。

  (4)深讀,相互交流

  討論:如果我們把這句話改一改,好不好?為什麼?

  出示課件:比較句子具體描寫的好處(1、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2、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自讀句子,交流所得。

  (5)品讀,充分感悟

  灕江水的美,我們真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對它的喜愛之情吧!(輕聲讀、個別讀、集體讀、閉上眼睛試背)

  真美呀!別說作者連我們在座的人都被陶醉了,當作者從美景中醒過來,才發覺自己的船在前進,作者是從什麼地方感覺到船在前進的?

  本段小結:這一段作者透過仔細觀察,抓住了水的特點,具體寫出了灕江水的奇特美。

  2、總結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剛才我們學第二自然段時是怎麼學的?師生一起總結學習方法,課件出示學習方法。並用這種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思考:

  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什麼?抓住了哪些特點怎樣寫具體的?(分組討論)

  出示課件:讓學生直觀感受山的奇異、秀麗、險峻。根據課文結合畫面,彙報討論結果。學到這裡你想對桂林的山說點什麼?

  小結:這一段具體形象地寫出了山的特點。桂林的山奇異到山山不同,峰峰各異,秀麗得像蒼翠壯美的屏風,像新生的竹筍;危險得叫人簡直不敢站在它的下面,兀立的怪石好像時刻會栽倒下來。(指導學生入情朗讀)

  3、學習第四自然段

  桂林的山、灕江的水都那麼奇特,那麼美,如果把它們合二為一,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範讀,生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麼?齊讀一二兩個分句,想想“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什麼樣的山,什麼樣的水?這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出示課件:山圍繞水,水倒映山的畫面,讓學生理解山水交融的景象。

  那麼桂林山水的迷人之處就只表現在這些地方嗎?出示課件:讓學生具體形象地感知桂林山水之美所表現的地方。

  作者遊覽了桂林山水,他最深的感受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4、學習第一自然段

  正因為這裡山美、水美,山水交融,加上綠樹紅花,竹筏小舟,更是優美奇絕,無與倫比,天下第一,所以,人們都讚美地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什麼意思?“甲天下”呢?人們為什麼會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小結,迴歸整體

  學生看著課件上的板書總結:因為作者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才乘船去遊覽,然後,具體寫出了灕江水靜清、綠,桂林山的奇、秀、險,最後寫出作者的感受,這裡確實美,美如畫,不愧為甲天下的美稱,前後照應,結構十分完整,作者是採用什麼結構來描寫的?

  這篇課文,作者透過仔細觀察,抓住了桂林山水與眾不同的特點,運用比喻聯想等手法,運用”總——分——總”的結構,把桂林的秀麗風光展現在我們眼前,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四、遷移訓練,發散思維。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遊覽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老師根據它的特點寫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讀讀。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看法?我們的祖國山川秀麗,風景名勝數不勝數,現在你們都是小詩人,請把你知道的風景勝地根據它的特點也寫一首小詩。(交流學習)

  五、說話練習:

  桂林山水非常美,我最喜歡(),因為()。我真想()。

  結束語:同學們,桂林這裡之所以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因為桂林的人民保護好了桂林的山水,中外遊客珍愛桂林山水,我們家鄉的巴嶽山也非常美麗。我們要熱愛她,保護她,讓我們的家鄉更美麗,讓我們祖國的天更藍,山更秀,水更清。

  板書:

  桂林山水

  林間奇靜

  觀綠秀清

  光樹險綠

  畫映槳繞

  中紅聲山

  遊花柔流

《桂林山水》優質教學設計彙總2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促進學生的語言積累。

  3、圖文結合,自主賞析,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

  4、藉助蒐集的資料,進行開放式、創造性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及創新意識。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創設情境。

  1、讓學生展示蒐集到的有關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資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錄象片或投影片,引導學生按先區域性後整體,先山水後其他的順序觀察。思考:桂林山水與上面的四處景觀有什麼水同之處?

  (透過四處景觀與桂林山水風光的比較,凸現桂林山水的特點,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暢談觀看後的感受。

  (鼓勵學生表達,利於發現學生對畫面的觀察能力水平,同時也使學生接受了一次言語表達的訓練。)

  二、朗讀課文,自學字詞。

  (透過自學、小組交流的形式,為下文的學習作好鋪墊。)

  三、自主發現,自主賞析。

  1、自讀,尋找欣賞點,填寫記錄。

  我最欣賞的(字、詞、句、段、標點、其他)理由是()。

  (尊重學生語文學習的主人地位,必須解放他們。“欣賞點”是學生眼睛發現的文章“精華”,必須堅持以讀為本,自讀自找自賞析,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閱讀興趣,才能形成個性的體驗,才能達到積累語言,增強語感的目的。)

  2、交流、賞析、結合資料談體會。

  採用小組賞析或全班賞析的方法。讓學生針對自己的欣賞點,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對課文有關內容的個性感受。賞析的辦法可由學生自由選擇。如

  (1)感情誦讀:聯絡上下文,感悟用詞的準確,句段語言的優美。

  (2)自問自答:如自己提出“為什麼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後自己解答。

  (3)換、刪、增詞對比:如“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去掉句中的“真”、“啊”或後半句的內容等,與原句比較,體會表達效果。

  (整個環節意在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其閱讀理解、語言表達、交流合作等多種能力的發展。)

  四、朗讀全文,昇華情感。

  在自主賞析的基礎上,採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

  (透過誦讀,進一步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第二課時

  一、觀看影片引入,回顧上節內容。

  1、利用錄象或投影片,展示桂林山水圖,師生共同感情朗讀全文,也可試著背下來。

  2、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抓住桂林山水的整體特點。(水:奇秀險山:靜清綠)

  二、彙報交流資料,教師吸收反饋。

  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課下蒐集的的有關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資訊資料。

  (彙報交流自己蒐集資料的過程,實際是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是交流交際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吸收反饋資訊的過程,教師可以從中發現教學的新的切入點,學生知識技能新的增長點,利於教學目的的新構建。)

  三、提示學習建議,小組合作學習。

  結合學生的資料情況以及學生的不同層次,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如下學習建議,或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學習的主題。

  1、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練習感情背誦。並試著說出你喜歡的理由或為什麼這樣讀、背。

  2、結合學習談談學習文中哪部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