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級下冊16課《三過家門》教學設計

湘教版二年級下冊16課《三過家門》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湘教版二年級下冊16課《三過家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0個,繼續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詢生字。

  2、朗讀課文,做積累詞語8個。

  教學重難點:

  1、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給課文續編“禹制服洪水後與家人團聚的故事情節”,和同學合作,說說演演。

  2、懂得國家利益重於家庭利益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大禹治水圖片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小朋友,你們一定聽過司馬光砸缸救人,孔融四歲讓梨,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吧。這些故事都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1、出示課題:三過家門,並講“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2、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

  (1)三過家門而不入是什麼意思?

  (2)為什麼要三過家門而不入?

  透過談話,和學生交流熟悉的故事,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出課題,讀完課題,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問,從小培養學生敢於提問,善於提問的問題意識。

  二、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1、帶著剛才的幾個問題聽課文錄音

  2、交流

  說明:

  (聽課文時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有助於學生良好聽說習慣的養成。)

  三、初讀課文,小組學習字詞

  1、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禹吧!自己輕聲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出示生字、小組學習

  寧、派、妻、叨、午、冒、與、爹

  泛、濫、淹、耽、擱、繞、堅、徵

  (1)任選兩個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出它們在字典的第幾頁,並大聲讀準它們的字音。

  (2)交流記字好方法。

  (3)你覺得最難寫的是哪個字?

  說明:

  (生字教學以學生小組討論學習為主,學生已經會了許多識字的好方法,在小組內交流,既讓學生得到表現的機會,又學到了別人記字的好方法,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歸類識字。)

  四、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1、禹為什麼治水呢?默默讀第1小節

  (1)指名讀

  (2)師生互讀

  (針對文章中的'句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適當,切合生活實際的說話練習,使學生有話可說,說得真實,說得妙。)

  2、禹為了治水是怎麼做的,和同桌一起讀讀2、3、4小節,有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

  (1)質疑

  理解:唸叨、耽擱、隱隱約約

  (2)分組朗讀讀

  說明:

  (在讀課文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運用多種形式熟讀課文,能瞭解禹當時是怎麼做的,再引導學生想像禹是怎麼想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禹顧大家舍小家,把國家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的崇高境界。)

  3、師: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情傳開了,大家治水的勁頭更足了。結果——

  引讀第5節

  4、讀了課文,你覺得禹是個怎樣的人?填空:()的禹

  五、課外延伸,語言實踐

  1、師:13年後,洪水終於被制服了,禹回到了家和妻子、兒子見面時的情景會怎樣呢?

  2、小組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說明:

  (這裡的語言實踐,是一個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才華的練習,展示孩子的豐富想像,展示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同時展示孩子的合作表演才能,教師可從幾個方面引導:激動,責怪,委屈,高興……使表演對話更出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