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二選擇性必修中《過秦論》優秀教學設計(共三課時)

統編版高二選擇性必修中《過秦論》優秀教學設計(共三課時)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統編版高二選擇性必修中《過秦論》優秀教學設計(共三課時),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賈誼對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及其意義侷限。

  2、理解對偶、排比等的作用,掌握如何在翻譯中恰當處理修辭格的知識。

  3、背誦全文(重點是3、4、5段)。

  (二)、能力目標:

  1、掌握實詞“制、亡、利、固、遺、度”、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善於敘事、精於論斷的特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敘議關係,提高議論文寫作能力。

  3、品評鑑賞本文廣用排比、對偶,極力渲染誇張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4、學習課文從史實對比中引出結論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目標:

  1、瞭解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2、學習作者“以史為鑑”“古為今用”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背誦課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結合課文詞句的特點,歸納文言詞法句法知識,逐步掌握文言字詞句運用規律。

  三、教學方法:

  1、誦讀法。基於學生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宜採用以朗讀帶動文意疏通,以背誦帶動對作品的鑑賞,寫作特色、語言特點的分析鑑賞皆融於誦讀中。

  2、評品法。從品評鑑賞的角度,透過設定幾個鑑賞點來啟用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具體賞析該文寫作的獨到之處。

  四、教學設想:

  1、預習指導:藉助註釋、工具書等了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課文講授:指出歷史侷限,略講二世滅亡原因、歷史人物及史實。指導課外閱讀(如小說《東周列國志》,基本事件多見諸其書)。

  3、文言翻譯:主要知識點。藉助《導學教程》單元提要解決疑難問題,獲取新知識。

  4、反覆誦讀:體會嚴密邏輯、優美文辭、磅礴氣勢、透徹說理。背誦全文或後三段。

  五、教學時數:3教時。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預習全文,疏通文句,瞭解大意。

  2、學習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賈生》(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漢文帝渴求賢臣,坐在宣室裡徵求賈誼的意見,賈誼的政治才幹無與倫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虛前席,不向賈誼徵求社稷大計卻問及鬼魅神仙。此詩選取宣室召見、夜半虛前席兩個細節,揭示出賈誼似受恩遇實則不遇的實質。)

  《賈誼》(毛澤東):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梁王墜馬尋常事,何須哀傷付一生。

  (賈誼懷才不遇,空有抱負,曾深情吟詠出《吊屈原賦》。梁王落馬而死,本是尋常之事,賈誼又何必為此自悲自責,抑鬱而終呢?)

  賈誼“才調”到底如何?讓我們從被魯迅稱為“西漢鴻文”的《過秦論》中尋找答案吧。

  二、預習指導:(導學教程、預習提要、知識梳理)

  三、研習課文:

  (一)、朗讀全文,找出揭示全文中心論點的句子。翻譯這句話,分析其句子結構及關係。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不同文字的譯文:

  廣東版《教師教學用書》:“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攻守的形勢也就不同了。”

  湖南版《高一語文跟我學》:“不施仁政,而使秦始皇執政前後攻守的形勢不同造成的啊。”

  任志鴻《中學教材最佳化全析》:“不施行仁政,使進攻和防守的形勢截然不同啊。”

  張必東《中學語文備課全書》:“沒有施行仁義,而進攻與防守的形勢不同了。”

  《高中語文疑難解析》:“是由於它沒有實施仁義的政治,而攻守的形勢不同了。”

  關係:承接或因果。

  新觀點: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而”的前後不是因果關係或承接關係,而應為轉折關係,“而”應為“然而”。而最好是將“攻守之勢異也”和“仁義不施”調換順序,將這一句理解為“攻守之勢異也而仁義不施”。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朗讀指導:學生朗讀,教師範讀。體會句中的邏輯停頓:

  (1)較長的主語和謂語之間要有停頓;

  (2)動詞和較長的賓語之間要有停頓;

  (3)較長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語之間、較長的聯合成分之間也要有停頓;

  這是一般規律。

  本段的動詞——“據”“擁”“有”之後要有停頓;“內”“外”之後還應有停頓。下面各段的朗讀指導仍圍繞邏輯停頓進行。

  2、參看註釋,翻譯“有席捲……之意,……之心”,說說你從這句翻譯中受到什麼啟發。

  明確:

  重點講評文言翻譯中一些修辭方式的處理。本段突出強調兩點:

  其一,如上節所講,同義疊用的“凝縮”原則;

  其二,誇張修辭格的處理,即意譯或新增語詞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譯成“毫不費力地奪取了……”或“拱手之間就奪取了……”

  3、從註釋中知道,“席捲”“包舉”“囊括”都有“吞併”的意思,“宇內”“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麼,我們把課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換成“有吞併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為什麼要舍簡就繁呢?

  明確:意在突出秦孝公吞併六國、獨佔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對諸侯各國虎視耽耽的情態、咄咄逼人的.氣勢。同時也為後文寫孝公之後的歷代秦君的赫赫功業張本(作為伏筆而預先說在前面的話;為事態的發展預先做的安排)為後文寫秦一統天下之後的頃刻覆亡形成對比並作了鋪墊(為了讓後文的意思表達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一種烘托,一種陪襯。有時也叫伏筆——在前段裡為後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總之,根據表達的需要,這裡的繁筆增加了氣勢;同義短語的疊用,又使敘述生動形象。

  4、文章從秦孝公寫起,為什麼不從孝公以前的一國君(如秦穆公)寫起?從本段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點?

  明確:材料是為中心服務的。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而秦的攻奪天下正是從秦孝公開始的。關於這點,本段課文已經明白論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窺周室”告訴我們,孝公在攝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對“周室”亦只是暗中“窺伺”(暗中觀望,等待時機,含貶義。近義詞有:窺視、窺探)。後來由於“商君佐之”,才開始有了“席捲天下”的行動,雖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條件。

  四、作業佈置:

  1、熟讀課文。

  2、書面翻譯第1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課文第2、3自然段。

  3.繼續重點講授文言文翻譯方面的知識。

  3.從分析段內層次入手,學習運用材料為中心服務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檢查講評作業:(略)

  二、研習新課:

  (一)、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譯文,其中有些譯得不正確,請指出來,並說說理由。

  譯文: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惠文王,孫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政策,在南邊奪取了漢中,在西邊攻取了巴、蜀,在東邊割佔了肥沃的土地,在北邊收復了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確:好的譯文標準是“信”“達”“雅”,即準確、通暢、優美生動。上面譯文在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個別語詞不準確:“蒙故業”的“故”,澤為“原有(的)”為好;“因遺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東”“北”譯成“在南邊”之類不能準確表現秦的擴張行徑,譯成“向南”“向西”等為好;“收”不是“收復”,和“取”同義。其二,不“達”、不“雅”:對於專名,直接“搬”過即可,不必把註釋當譯文抄在譯文中。譯文對“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處理就有這方面的不足,結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義。

  (二)、指名讓學生口譯第2段,其他學生(或教師)訂正。

  (三)、第2自然段的層次劃分有下面幾種意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1、4層:

  第1層:“孝公既沒……要害之郡”

  第2層:“諸侯恐懼……已困矣”

  第3層:“於是從散……弱國入朝”

  第4層:其餘是

  2、2層:

  第1層:“孝公既沒……弱國入朝”

  第2層:其餘是

  3、2層:

  第1層,“弱國入朝”,可分三小層:

  (1)“孝公既沒……要害之郡”

  (2)“諸侯恐懼……已困矣”

  (3)“於是從散……弱國入朝”

  第2層:“延及……國家無事”

  提示:

  把孝公之後五位國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這隻要聯絡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寫秦孝公,這是秦攻奪天下的開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國君有共同的特點——“蒙故業,因遺策”,繼續執行孝公攻奪天下的既定國策,雖然孝文、莊襄因“享國之日淺”,無所建樹,但不等於放棄攻天下的“遺策”。總的說來,五位國君是在發展吞併天下的業績。第3自然段寫秦始皇,是秦攻奪天下雄心的實現,即標誌“攻”的階段的結束,下面轉入“守”天下的階段。所以第三種意見似不可取。第二種意見基本合理。作者按時間先後和建樹狀況把五位國君分為兩類來寫:前者評寫,後者略寫,但不管評略,二者的關係是並列的。為了學習方便,我們可以對第一層再分3個小層(分法如第一種意見前3層的劃分)。第一種分法實際上是把第一層的3個小層與第二大層並列,這在邏輯上是有毛病的。

  (說明:若有學生問,作者為什麼把前三位國君合寫而不—一獨段分寫?亦可參看上面分析,從中找出答案。)

  (四)提問: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層中,3個小層是否都是寫秦的?有人說,第1小層寫秦攻各國,第2小層寫各國攻秦,第3小層寫雙方戰爭結果。這種說法對不對?結合課文加以說明。

  明確:還可以有一種理解,3個小層都是寫秦的。第1小層,寫秦對諸侯各個擊破的“攻”。“南取”“西舉”“東割”“北收”,既說明了這點,又說明這種進“攻”所向披靡,任何一個諸侯都難於單獨與之抗衡,從而也說明了諸侯之所以“會盟而謀弱秦”的原因。第2小層,還是寫秦攻諸侯,“攻”取合起來的九國諸侯。九國之師的“叩關攻秦”不過是以攻為守,其實質還是守。面對九國聯軍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時的“君臣固守”,而是“開關延敵”,以“攻”對“攻”。第3小層寫秦擊潰九國之師後的影響,說明其席捲天下之勢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莊襄“享國之日淺”,那麼一統天下的宏圖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實現。

  (五)、指名或集體誦讀第3自然段,然後從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誤的譯文,讓學生指出正誤,說明理由。

  例句及譯文(例句下A、B為譯文):

  (1)振長策而御宇內。

  A.舉起長鞭來驅趕天下諸侯。B.舉起長鞭來奴役天下百姓。

  (2)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A.用殘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百姓。B.拿著敲和撲這些刑具來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A.於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並且守衛邊防。

  B.於是派蒙恬去築守像籬笆一樣重要的長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軍隊。把他們集中到咸陽,讓他們銷燬兵刃和箭頭,鑄成十二個金屬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陽,(然後)銷燬這些兵器,鑄成十二個金屬人。

  (5)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A(秦始皇)踏著華山作為城牆,憑藉黃河作為護城河,佔據億丈高的城堡,下臨不可測度的深淵,自以為十分堅固。

  A.(秦始皇)憑藉華山和黃河,把他們看成城牆和護城河,佔據著這億丈高的華山城堡,其下又緊靠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自以為就十分牢固。

  提示:

  要做到譯文的“信、達、雅”,起碼要從以下幾點檢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個實詞、虛詞的意義是什麼,譯文中有沒有譯錯的語詞或遺漏的語詞;其二,譯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們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語法習慣;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風格,各種修辭格的處理是否得當。

  [附]參考答案

  (1)A、B均有誤。A中“御”譯為“奴役”為好;B中“宇內”理解有誤,聯絡下面(2)句可知。(2)A為意譯,正確;B有誤,“敲撲”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為刑罰,修辭問題未處理好。(3)A句正確;B有誤,藩籬比喻邊境、邊防,今人無“像籬笆一樣重要”的比喻說法。(4)A有誤,“兵”不指“軍隊”而指兵器,“之”亦應代指兵器,“鋒鎬”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確。(5)A有誤,原文“踐”不是課文注中的“踐履”(課文註釋有誤),而應是《康熙字典》引《釋文》的“踐,借也”當憑藉講;“城”作城牆、城堡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確。

  (六)、提問:第3自然段講了秦始皇“攻”天下的業績和“守”天下的措施。試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寫其“攻”的,哪些是寫其“守”的?

  明確:

  “士不敢彎弓以報怨”句之後為“守”,“報怨”句和其前為“攻”。“南取百越”北“卻匈奴”仍屬其“井吞八荒”之舉。

  (七)、提問:第3自然段在寫秦由“攻”轉為“守”時從哪些方面寫了其“守”的措施,為什麼要寫這些?

  明確:

  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寫其以暴政來作為“守”的措施。寫這些是為突出中心論點眼務的。

  三、佈置作業:

  1、背誦第3自然段。

  2、書面翻譯課文的最後兩段。

  第三教時

  【教學要點】

  1、研習第4、5自然段,瞭解作者對秦亡原因的見解,評說其進步性及侷限性。

  2、學習本文從對比中引出結論的論證方法,進一步加強對文言詞句的理解和翻譯練習。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背誦第3自然段。

  2、檢查第4、5自然段的譯文,著重檢查容易誤譯的典型句子的翻澤。

  3、誤譯舉例:

  (1)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譯文:然而陳涉不過是一個用破甕遮住窗戶,用繩子繫住戶樞(這樣貧窮人家)的子弟,是甿、隸一類的(耕田)人,而且是被遷謫戍邊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澤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譯文:(他)又是腳踏在戍卒行軍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縱橫的行途中舉事。

  (4)天下雲集響應。

  譯文:天下人如同陰雲一樣集聚起來,如同回聲那樣應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譯文:崤山與函谷關的險固,自然與以前相同。

  (6)非及向時之士也。

  譯文:(又)不及九國計程車人。

  (7)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譯文:一個匹夫發難而天子的七廟被毀壞。

  說明:以上譯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參》,其中各有微瑕,試指正如下:(1)“甕牖”解釋如課本註釋,不當“用破甕遮住窗戶”講。“甿”即耕田人,課本已有註解,譯文中括號內字多餘。(2)“中人”,課本注“平常的人”,能夠講通,譯文不必標新立異,應儘量與註釋吻合。(3)“躡足”應取引申義,“行伍”譯為“戍卒行軍途中”不妥,整個譯文不符合現代漢語習慣,不達不雅。(4)“雲”譯為“陰雲”與原句所表達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辭書注“自若”為“像自己原來的樣子,不變常態。”(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6)“向時”應譯出,可譯為“不能趕上先前九國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個”的意思,用“一個”限制“匹夫”,沒有必要。“七廟”屬借代,應在譯時直接用本體事物名詞“國家”。

  檢查方法:可採用上面辦法或讓學生解釋有關文言詞,可以讓學生讀某句自己的譯文。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訂正或老師講評。

  二、研習課文:

  (一)、第4自然段導讀:

  “寫陳涉起義,天下響應,迅速滅秦”。這和“過秦”有什麼關係?作者為什麼要評寫陳涉出身之低下、起義的倉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鈍劣以及“天下雲集響應”的形勢?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閱讀時必須聯絡上下文,透過比較來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為了幫助同學們學會這種比較,我們先來做如下練習:

  1、讀本段和上段有關內容,填寫下表:

  地位出身軍隊數量軍隊素質武器狀況地理條件

  陳涉

  秦始皇

  答案:

  地位出身軍隊

  數量軍隊素質武器狀況地理條件

  陳涉甕牖樞之子人,遷徙之徒行伍之間數百疲弊之卒斬木為兵阡陌之中

  秦始皇至尊王侯之家萬乘良將、信臣精卒勁弩、利兵、據億萬丈之城、全千里

  2、我們之所以將陳涉與始皇作比較,是因為陳涉起義時雖然“始皇既沒”,但“餘威震於殊俗”,說明秦當時國勢未衰。從比較中可以看到,秦滅亡的原因不是因為陳涉力量強大,也不是因為秦國的力量不強大和地理條件發生了變化。

  3、從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賢”可以看出陳涉起義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從本段對陳涉的地位、出身等敘述看,陳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說的因為秦“振長策而御宇內”和“隳名城,殺豪傑”,而是因為秦“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4、從第2自然段中,知山東諸侯“會盟而謀弱秦”時,招致人才的辦法是“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土”;從本段“天下雲集響應,贏穆而景從”來看,“山東豪俊並起而亡秦族”的原因,並非是陳涉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長策而御宇內”“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殺豪傑”等,總之一句話,如下段所說的,是因為秦“仁義不施”。

  (二)、第5自然段導讀:

  “第五段轉入議論,分析秦滅亡的原因,得出結論。”作者是如何議論的?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議論是用了對比手法。作者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用來對比的材料分別見於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結論是什麼?我們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該如何評價這一結論?這些都是我們閱讀時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們仍透過練習來解決這些問題。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這是作者進行比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於國家變小變弱的原因。這句話是對前文敘述事實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斷。這些事實透過文中這些語句可看出來:第1段的“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爭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週……而報怨”及“踐華為城……誰何”;第4段的“餘威震於殊俗”。

  2、陳涉與“九國”的比較,實質上仍是以秦之今與秦之昔的比較。從第2段中我們知道,昔日作為一國諸侯的秦,與擁有“十倍之地,百萬之師”的九國較量的結果是勝而不是敗;而今與陳涉這位不能與九國“同年而語”的甿隸之人較量,竟然失敗!這就告訴人們:一個國家疆域廣大,實力雄厚,未必就是戰勝對手的永遠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麼是決定的因素呢?讀者在對比之後,不能不深思而發出“何也”的問話。

  3、如何評價作者關於秦滅亡的結論?

  提示:

  ①從科學性看這一結論是否嚴密,有無侷限性?戰國四君(孟嘗君、平原君等)“寬厚而愛人”,但結果如何?

  ②從“仁政”的階級內容看有無侷限性?

  ③從作者主張的客觀效果看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看其是否有進步性。

  討論:秦孝公在“攻”天下時,是否施行了“仁義”?

  明確:

  觀點一:

  賈誼所謂“仁義”,仍然是孔孟所說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內立法度”及縱橫家們的“鬥諸侯”。對後者,賈誼在《過秦論》(中)中稱為“酷刑法”“高詐力”,可見在賈誼看來,這並不是“仁義”。賈誼認為“夫兼併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之術也。”這也告訴我們,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賈誼的“仁義”的基礎上。

  觀點二:

  在作者看來,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就是仁義的開端。“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就是這一結論的依據。早在戰國時期,孟子就對“王道”的圖景作了具體的描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可以說,“務耕織”就是對孟子“王道”思想中這一內容的高度概括。在這裡,賈誼把“立法度,務耕織”作為秦國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映了他對“王道”——即仁政的肯定。在賈誼看來,秦國的迅速發展壯大,關鍵在於施行仁政,“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因此才取得了向四方擴張的輝煌業績。文章前兩段沒有具體敘述秦國四代君王的治國之道,而是著力渲染其迅猛發展之勢,正是用所取得的業績來證明治國方略的正確。

  興於仁義,亡於暴政,這是賈誼在本文要表達的基本思想,也是本文組織材料的基本思路。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執敲撲而鞭笞天下……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在這一段,作者詳細地描繪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和治國之道——在作者看來,秦始皇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是因為“六世之餘烈”,而不完全是他自己有所作為;歷經二世就遭致滅頂之災,根本原因在於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又“廢先王之道”。“廢先王之道”就是廢仁義,“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就是行暴政,這就註定秦王朝只能是一個短命王朝。

  綜上所述,對於《過秦論》的思路,以及文章最後得出的結論的理解,必須注意作者對秦孝公到秦始皇幾代君王治國方略的論述,儘管這些論述比較簡略,但它卻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紅線。也只有這樣理解,才與“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之“施”相一致。

  如下圖所示:

  秦孝公:立法度,務耕織

  惠文施仁義:興

  武蒙故業,因遺策

  昭襄

  始皇:廢先王之道行暴政:亡

  結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三、佈置作業:

  1、完成“思考和練習”題。關於“思考和練習”第一題;這是關於如何正確理解本文中心論點的思考。我們可從這幾方面確定正確選項:

  ①從選項的陳述主體和文章論述主體的一致性來判斷,因為文章的中心論點就是作者對評述主體的看法或主張,二者應一致。

  ②文章的材料是為中心論點服務的,中心論點必須統帥材料,所以應從中心論點與材料是否統一來判斷。從本篇來說,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時是否施了“仁義”。據此,教參答案似欠妥。

  2、補充作業:

  (1)、翻譯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

  (2)、以練習第三題加點字為重點,自制文言字詞卡片,積累知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