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鄉愁有關的美文

與鄉愁有關的美文

  月光裡總是夾雜著思念和鄉愁的味道。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與鄉愁有關的美文,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與鄉愁有關的美文【1】

  車到村口,我便下車。雙腳踏上故鄉的土地,身舒爽,心激動,步卻緩。因為,我欲慢步丈量鄉愁的距離,播灑鄉愁的因子,感受鄉愁的質地。故鄉在靠近,鄉愁也一點點放慢,熨帖、溫暖,在心頭慢慢釋放、浸潤。

  老土路,石板街,不知載過幾代鄉親,歷過多少風雨,才輪到我輩踏過。慢步,漫步。兒時曾經歡快的腳步,如今已沉重;一步步將異鄉的愁苦踩碎,換回快樂的自己撲進故鄉的懷抱。看看路邊的老屋、新芽,街頭的老人、孩童,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閃現。慢下來,撿一枚石子,採一朵小花,摸一把野草,站在樹蔭下乘涼,坐在小河邊休憩,到處都是故事,任鄉愁慢慢氾濫。

  那株老柿樹,幾十年,似未長高分毫,也未衰老丁點。就那樣默默地在山間開花、謝花,結果、落果,看旁邊的小樹慢慢拔高。樹下,田裡勞作的鄉親,不疾不緩,不緊不慢,似一個節奏,耕作著時光。累了,便坐在地頭吧嗒吧嗒抽支菸,一口口吐掉疲憊。發會兒呆、聊會兒天、閉會兒眼,悠然自得地等待莊稼在時令裡慢慢成長、豐收。柿樹伴著鄉親,鄉親依著土地,一年又一年。

  鄉間小路,農人“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田園般的生活,在村裡方可尋見。下地幹活、幹罷回家,腳步總是悠然。鄉里鄉親,邊走邊聊,相互打趣,和睦融洽。就連拉著小車,亦如在散步。與鄉親攀談,語速總也快不起來。他們會翻出陳年往事講上許久,年輕人卻當作新聞聽得津津有味。農閒,鄉親們坐在牆根兒下棋、曬太陽,直到日頭西斜;坐在庭院裡納涼、扯閒篇,直到月過中天;總有大把時間,去慢慢浪費、慢慢享受。

  村裡,越原始的生活,越觸動情愫。那口老井,依然山泉噴湧。快速放桶入井,慢慢提桶出井;一根扁擔,兩桶清泉,挑回家中。一路吱吜吱吜的聲響,如一首老歌滋潤心田。石碾、石磨仍在轉動,碾谷、碾豆、碾玉米;磨面、磨糝、磨豆腐。一頭毛驢蒙上雙眼,慢慢轉圈;一位農婦手握笤帚,慢慢清掃,如一幅寫意畫淳樸親切。那排土坯房,牆皮慢慢剝落,窗欞慢慢彎曲,雖無人居住,卻觸人心絃;似乎隨時門會開啟,主人進進出出;隨時炊煙升起,飄出陣陣飯香。

  放羊的老人,鞭子一揮,並無太大聲響;羊群亦不理不顧,在山坡慢慢啃食,吃飽後移下山來。有時上路,擋住車輛行人,老人不管、路人不惱,只待羊群慢慢走過,留下點點羊糞、絲絲羶氣。牛兒,在河邊慢慢吃草、喝水,久久也不挪動;或乾脆臥入草叢,呆萌著雙眼慢慢反芻,偶爾甩尾驅趕蚊蠅。雞生蛋,長長地咯咯嗒,炫耀一番;鵝仰脖,高傲地嘎嘎嘎,方步慢行。一條黑狗,一隻黃貓,守著老人慢熬歲月。家畜,是村裡一員,慢慢繁衍生息,與村人相伴日月。

  與家人圍坐,慢享一頓家宴,自是溫馨、愜意、安閒。一鍋南瓜粥,摻著蠶豆、玉米糝,爐上慢熬,味道才會噴香;豬骨雞肉,用山泉水、山調料,小火慢燉,味道才會純正。一盤泡菜,用家種的白菜、蘿蔔,在壇中慢慢發酵,才會酸爽可口;幾枚鹹蛋,用地道的土雞蛋,在罐中慢慢醃製,才會蛋黃流油。剁肉、拌餡、和麵,家人一起動手包餃子,包進濃濃的思念和親情。美味在舌尖慢慢跳動,鄉愁也便在舌尖慢慢品咂,融入血脈。臨行,父親開啟塵封的酒罈,灌一瓶老酒讓我帶上,說想家了就喝上一杯,那是家的味道。

  每回故鄉,身心都會慢下來。一棵樹,一塊石,一口井,一顆星……我都會慢慢清點;一碗粥,一盤菜,一個饃,一杯酒……我都會慢慢品嚐。回鄉,慢慢卸下鄉愁;離鄉,慢慢裝滿鄉愁;異鄉,慢慢積澱鄉愁。只要心繫故鄉,便會鄉愁滿滿、鄉愁慢慢、鄉愁漫漫。

  與鄉愁有關的美文【2】

  無論寫文章或作詩的時候,總是會牽起對故鄉的縷縷的思念,有一種淡淡的彷彿是愁緒的東西縈繞在心頭腦海,也許就是叫做鄉愁的東西,可是,我覺得彷彿伸手就能抓到又摸不著觸不到的,不知道那到底是不是所謂的鄉愁。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寫到對家對故鄉的思念,彷彿回不去故鄉的思念就是鄉愁。可我總是覺得鄉愁好像更應該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懷。但是特殊的地域,特殊的時段,特殊的情緒恐怕是鄉愁獨特的催化器吧!最膾炙人口的應該是余光中的《鄉愁》了吧?但是若非臺灣孤懸海外、作者飽嘗家國阻隔之苦,恐怕也未必會那樣低迴婉轉、愁腸百結吧?而古書中最適合鄉愁的時間大概是黃昏了吧!“已是黃昏獨自愁”“愁因薄暮起”“日西愁立到黃昏”“愁到黃昏轉更加”一類的詩句也比比皆是。

  事實上,以“鄉愁”為素材的歌曲、文學或影視作品,也恰恰是能最深刻地引發我們內心最脆弱的情感。“鄉愁”也就成為了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鄉愁”在作品裡表現出來的時候,其實往往是帶著“國恨家仇”的寄託,不單單是個人遭際的流露,往往是融合了對國家強盛的祝福或對國家興亡變遷的感慨。“鄉愁”留下了幾千年中華文化發展的印痕,也逐漸豐富了“血濃於水”的中華情節。

  反思我自己,我覺得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故鄉的思念與日俱增,而懷舊情緒更不自覺地將故鄉過濾的更加美好,再也回不去的曾經,變成了最純粹最濃重的一種思念,漸漸地也就成了變成了以故鄉為載體的一種濃濃的情緒,更纏綿了一種如煙似霧的淡淡的愁緒,也許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鄉愁。

  與鄉愁有關的美文【3】

  隨著歲月的推移,經歷的事情也越來越多,生活上的、工作上的、感情上的,經歷是讓人心智成長的最好良藥。想想自己以前是多麼的任性,非要遠嫁他鄉,等你真的遠離故鄉的時候,你才真正的意識到原來自己要承受這麼多,愛情是兩個人,而婚姻則是兩個家庭的。這世上沒有什麼是永恆的,特別是愛情,就像美麗的花朵,都是有保質期的。

  好懷念家鄉純樸的鄉土氣息,一進到村口的熱鬧。春天的時候,春耕開播時,天剛亮就能聽到農民外出耕種的聲音,雞鳴狗叫,孩子的哭聲,聽著這些聲音,自不由然的就會起床,然後走出家門沐浴在早晨的清新空氣裡,神清氣爽。夏天來臨之即,小屁孩就開始偷偷跑到河裡游泳去了,被家裡大人發現就要挨板子了。小河邊開著各色各樣的小野花,蜻蜓在水面玩著蜻蜓點水,孩子們還喜歡去抓來玩,把線綁在蜻蜓的尾巴上,就像放風箏一樣。現在孩子都沒有這樣的天然條件了,想當年,我們那個年代,一到放假都不知道野到哪裡去了,接觸的都是大自然,哪像現在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水泥地板的,一到廈天就整天往外冒熱氣,一絲風兒都沒有。到了秋天,我們還會上山摘野果吃,山上紅紅的蛇泡果(覆盤子),吃得滿嘴都是紅紅的。冬天還有紅刺莽,一棵樹上都是結滿紅通通的果實,非常好看,一大串摘下來大把大把地往嘴裡塞,吃得甚是過隱。我們那裡是南方,冬天也不會下雪,但是熱天卻是極熱,晚上都吹著風扇才能入睡的。

  月光光,照地堂蝦仔你乖乖訓落床。故鄉的花,開滿牆,春花秋月四時香。故鄉的水,通三江,長帆遠影向何方?故鄉的雲,白衣裳,彎彎小路浴天光。故鄉香啊,夢裡香,離家日久未還鄉。歌一聲,淚兩行,親人遠,故鄉香。夢中回,夜未央,月光光,照地堂。故鄉的雲,白衣裳,彎彎小路浴天光。故鄉香啊,夢裡香,離家日久未還鄉。

  月光光 月光光歌一聲,淚兩行,親人遠,故鄉香。夢中回,夜未央,月光光,照地堂。月光光,照地堂。聽著鍾漢良的《故鄉音》,讓我無法入眠,遠方的親人我好想念您們,故鄉總是我最嚮往的地方。

  與鄉愁有關的美文【4】

  一位來美超過35年的鄉親,憶及上個世紀70年代末,離開家鄉到香港去的情景。那時,她的丈夫隨公公婆婆在九龍開小雜貨店,她和三個兒女一起經過海關,和丈夫會合,再到美國駐香港領事館申請簽證,赴美國舊金山定居,那裡有她的父母親和兄弟。一家即將團圓,還有什麼遺憾嗎?有。

  她和兒女坐在從廣州開往九龍的直通車上。沒滿月的兒子被母親揹著。兩個女兒,一個四歲,一個兩歲。小的伏在媽媽的膝蓋上,大的看窗外疾馳的風景。家鄉早已被拋在遠方。鄉村的老屋,在他們離去後只剩下年過70的太婆婆(丈夫的祖母)。這些年,是老人家幫助孫媳婦把孩子拉扯大的。車窗上灑下密密麻麻的雨點,沿途的樹木、河水和稻田變得朦朧。

  四歲的女兒哇的一聲哭起來。媽媽驚問什麼事,女兒揩著眼睛,哀哀地說:“下雨了,‘白白’(鄉間對曾祖母的稱呼)晾在禾堂的衣服,要給淋溼了!”是啊!老人家在井臺旁洗了全家的衣服以後,晾在禾堂的曬衣竿上。平時,大女兒在家,一聽到薄鐵做的天井蓋響起噗噗的雨點聲,就跑出去,把衣服收回家。老人家有風溼病,走路困難。以後,誰替她去禾堂收衣服?

  當媽的這陣子才省悟,這些日子光想著和丈夫、父母團聚,樂昏了,忘記了,他們離開後,含辛茹苦一輩子的老人要在老屋孤獨度日。列車外的雨愈發兇猛,女兒彷彿看見暴雨里老人顫巍巍的身影,滴水的白髮,手裡抱著從曬衣竿收回的衣服。“以後沒人替‘白白’收衣服了!”四歲的女兒和母親相擁著,號啕大哭。“大女兒年紀輕輕落下眼疾,醫生說,是因為曾經哭得太兇的緣故。”

  鄉愁原來是極具體的,小女孩對家鄉的眷戀,凝縮在幾個關鍵詞上:曬衣竿、雨、老人;而不是名山大川、青史與版圖。“鄉愁是美學,不是經濟學。思鄉不需要獎賞,也用不著和別人競賽:我的鄉愁是浪漫而略近頹廢的,帶著像感冒一樣的溫柔。”這是王鼎鈞先生的經典之句。進一步說,鄉愁的種子撒在原鄉,它的芽破土以後,當然可以移植,可以嫁接,可以在異邦開花結果,但脫離了血肉相連的生命體驗,以理論、以族譜和歷史所建構的邏輯縝密的“理性鄉愁”,不敢說絕對不存在,至少是費力不討好。

  我之所以起這樣的感慨,是因為前幾天聚會上的一場爭論。鄉親的兒子,在美國出生,名校畢業,擁有兩個碩士學位,一直從事機密的國防科技工作,年過30,依然單身。他向不是親戚就是鄉親的在座者宣告:我是美國人。身為第一代移民的堂叔反感地問:“難道你不是中國人?”年輕人說:“我當然是,但我不想強調這一身份。對於‘你是誰’的發問,我的標準答案一律是這個。”頓時席間起了騷動,我從一張張臉上讀到反駁和責難。數典忘祖、挾洋自重這類重話,差不多要出口了。

  這個年少氣盛的“美國人”要我發表意見。我說,這一表述沒有錯。這是第一義。一如“廣東人”的前提是“中國人”。將“美國人”細化,也有亞裔、非洲裔、拉丁裔之分。第一代移民在美國繁衍的後代,對“故國的鄉愁”一路遞減,乃是自然規律。讓他們當完完全全的美國人又何妨?我們可以讓他們從小學中文,但孩子長大後忘記了父母的母語,我們不要驚詫。我們可以宣揚故土的燦爛文明,鼓勵後代繼承、發揚,但是,如果他們將之與其他文明等量齊觀,我們不要生氣。鄉愁是我們的精神必需品,卻只是後代的文化選項。

  那位為了無法在下雨時替曾祖母收衣服而痛哭的女孩,如今已到中年,女兒不止四歲,她多半不會向女兒講述這段經歷,因為有太多隔閡,只是和已年過花甲的母親不時談及。

  與鄉愁有關的美文【5】

  無論物質世界何以豐腴,無論精神世界何以豐足,人們的鄉愁總不可以遠去。它源於心靈之初,成長於心靈之田。綿延於歲月的深邃,昇華於每一寸更迭的時空。

  你只要能遠離喧囂與繁華,靜默於時光的一隅,獨自地回味,便會感知,鄉愁的浪花總在奔騰不息,默默地綿延。缺乏了鄉愁的夜總會讓人難以寧靜,缺少了鄉愁的`黎明又是那樣的黯然。只有揹負著繽紛的鄉愁,每一個淡然的日子才具有念想和色彩。

  歲月的長河,儘管人們步履匆匆,然而,鄉愁總不會遊離人們的靈魂,且歷久分明,滋長出悲天憫人的情懷,積澱著點點滴滴愛的汁液,讓匆忙的人群少了冷眼,多了一些博愛。

  鄉愁是什麼?鄉愁是流火的夜晚,躺在大槐樹下青石板上聽鬼故事,嚇得不敢吱聲;是烈日炎炎的中午,到山坡挖藥材交學費;是太行山顛採摘野菊花,編織成戴在頭上的花環;是夕陽下痴痴守望著嫋嫋升起的炊煙,聆聽母親在村頭的呼喚;是一條條幽深的小巷,一座座年久失修的老宅。這就是鄉愁,在歲月裡綿延,在日子裡彌暖。

  每每回味濃濃的鄉愁,又不乏些許遺憾。那百年老宅有的年久失修一片廢墟,有的滿目荒涼,一片感傷,不曾留下鄉鄰的足跡。過度開採和挖掘,村落的植被嚴重流失,不見曾經的葳蕤。曾經的故土,瞬間竟然那樣的陌生,曾經的鄉情,瞬間竟然那樣的生疏。

  讓人欣慰的是鄉愁沒有遠去。城市改造滾滾的浪潮並沒有淹沒源遠流長的鄉愁,格外注意保護城市的遺產,讓城市的記憶多些再多些。一座座新型城市,再現了天人合一,融合古今,讓居者依山傍水,鄉愁可寄的宜居生態。那些源遠的城市記憶,已成為鄉愁一個個閃爍著光芒的亮點。

  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都怕落伍,疲於認知新事物,追循新潮流。於是,我們的腳步在不斷拔起的摩天大樓的玻璃牆間變得機械和遲呆。我們的目光在流光溢彩的焰火中變得乾澀和貧乏,我們的心靈在第一時間獲知了發生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新聞時卻變得茫然和焦渴。在這樣的時代,當人們實現了物質的夢想,獲得了令人眩暈的所謂精神享受,可我們的心卻像一枚在秋風中飄蕩的果子,漸漸失去了自身的水分和鮮活,漫漫地乾澀、萎縮了。為此,守望鄉愁,該成為靈魂昇華的一部分。

  無論一個時代多麼的繁華,還是繁華過後何以的寂寥,鄉愁都該成為永遠的堅守。

  從初月一直到滿月,從滿月一直到殘月,我都會在一個個靜謐的夜晚,輕輕地啟開厚厚的窗簾,舒緩緊鎖的眉宇,沐浴著月色,默默地汲取著鄉愁的精華,去潤澤慢慢老去的生命。

  與鄉愁有關的美文【6】

  鄉愁,是每個遊子都品嚐過的一種滋味。自古以來,無論達官顯貴、文人騷客,還是販夫走卒,只要遠離家鄉,鄉愁,便滲進血液,沁入骨髓,絲絲縷縷、緊緊把心纏繞。只要提到家鄉二字,心絃就會被撥動。

  冰心的鄉愁,是一片漫天的濃霧、陣陣曼聲的低誦、兩行清亮的淚滴;三毛的鄉愁,是一個清脆的銅鈴、一隻可愛的小豬、一隻帶有中國鎖的手鐲;余光中的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席慕容的鄉愁,是一支清遠的笛、一種模糊的惆悵、一棵沒有年輪的樹;北石的鄉愁,是一條牽著風箏的線、一杯醇厚的酒、一顆璀璨的星斗。

  現代人有飛機、動車,出行方便,鄉愁便只是淡淡的憂傷。比起來,交通不便的古代,離家遊子的鄉愁就有些絕望和淒涼。

  思想家孔子的鄉愁是一頓飽腹的家鄉美食。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受困於陳國。飽受斷糧飢餓之苦的孔子那一刻勾起深深的鄉愁,只可惜山高水遠,兵荒馬亂,寸步難行,他只能遙望魯國的方向深深嘆息:歸去吧,歸去吧!民以食為天,光飢餓就已經讓人難熬,如果再把飢餓和鄉愁調和在一起,那麼發酵出來的必定是更濃烈的悲涼。

  楚國樂官鍾儀的鄉愁是一襲楚袍、一曲楚樂。當他被晉國俘虜囚禁在晉軍的府衙裡時,晉軍拿出本地衣服讓他換上,他卻執意不換,始終穿戴楚國的衣冠,他想藉此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晉侯得知後,深為歎服。有心提拔他做自己的樂官,於是叫他彈琴一首,鍾儀受命,彈奏的卻是楚國的樂曲。

  溫庭筠的鄉愁,是茅店外的三兩聲雞啼、山路上的片片落葉、驛站牆角的枳花;高適的鄉愁是那一盞大紅燈籠;李煜的鄉愁最是悽苦,一鉤彎月、兩棵梧桐、滿園清秋,觸目之處全是鄉愁,噬心啃骨!

  鄉愁,是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鄉愁,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鄉愁,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鄉愁,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番滋味在心田!

  與鄉愁有關的美文【7】

  異鄉的土地,陌生的城市,你是否與我一樣,仍然還在獨自漂流?哎,生存的無奈;尋夢的奢求,逼迫了多少人兒上演著悲歡離合,背井離鄉?人海茫茫,漂泊他鄉;風風雨雨,一個人扛。浪跡天涯的孤寂之旅,多少辛酸說不出口,多少血淚默默地流!

  漂泊他鄉,心中總牽掛著,年邁的父母。臨走前本想留給他們一個灑脫的微笑,酸楚的淚水卻噙滿眼眶。曾說;今生要守候他們直到變老,他們卻說;好男兒應該志在四方!

  黃昏的餘陽,灑落在寬闊胸膛;卻映照出一張淚水模糊的臉龐。曾說:夕陽無限美,只是近黃昏。父母思兒的嘆息,是否正滋養著他們那白髮如霜;老人佈滿皺紋的臉上,是否也在迎對如血的殘陽?

  月光灑下點點銀光,陽臺上眺望的依然是家的方向。一個電話,一條簡訊;雖心有傷懷,卻強行偽裝著堅強;親人的叮囑又讓人兒清淚兩行。

  心有無限牽掛,牽掛心愛的姑娘;離別時她依偎在我的胸膛。時光雖走,餘溫猶存;我曾說:許你一片天下,為愛勇闖天涯!異鄉的夜是如此的惆悵,故鄉的月兒似乎也為我黯然神傷!

  伊人翹首以盼,情郎背井離鄉。無情只為有情故,何時相擁訴衷腸?想家時,一杯苦酒一根菸,離愁之痛心感傷。遙訴相思言,兩眼淚汪汪;銘刻在胸懷,隨夢寄故鄉。

  夢歸故土山與水,醒來總是在他鄉。

  走過了許多路,踏破了很多鞋;卻唯獨很少踏進回家的門。遊子的臉已寫滿滄桑,表面上強撐著堅強,誰又知道多少淚兒默默流淌心上?

  落葉尚有歸根處,何時衣錦還故鄉。

  長夜未央,月下思鄉;任流水帶走時光。坎坷路上,雨雪風霜;明朝又將漂泊何方?

  鄉愁埋他鄉,親情放胸膛。月中嫦娥思后羿,他鄉遊子思故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