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美文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美文

  陪伴,一個暖心的詞彙;一個溫馨的場景;一段無聲的訴說……

  今天的“每日一玩”時間,看到天陰沉沉,空氣質量欠佳,一改往日運動場上的奔跑、跳躍,我們六年級師生共同觀看了《朗讀者》第二期,主題詞是“陪伴”。

  開篇是主持人激情朗誦了顧城的詩句“草在結它的種子,樹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接下來,依次出場的是童話大王鄭淵潔父子、陪伴殘疾兒子讀書長達16年之久的楊乃斌母子;用15年的時間踐行“防治艾滋病義務女性宣傳員”使命的蔣雯麗;默默照顧、守護動物的.林兆銘;共同抗擊病魔、牽手共度生死關的喬榛夫婦。

  這一期欄目,無論是父子、母子情、夫妻相濡以沫情還是愛心大使對患者恩情,以及人與動物和諧情,透過一個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詮釋得淋漓盡致。看的過程中,不由得為之動容。他們有的朗讀自己的作品,有的朗讀的是名家名篇,無論水平高與低,但我分明真切的感受到他們都是用心用情的讀。往往揉進真情的發聲更會激盪人心。

  在一期節目中,有記者問馬雲:“活到現在,您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聽到這個問題後,馬雲陷入沉思。顯然這個問題碰到他內心的柔軟處,待他開口時,聲音已經變得有些哽咽:“我後悔終日忙工作,根本沒時間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絕對不會這樣了。我妻子說:“你不是我的人,你屬於阿里巴巴……”記得當時看到這裡,我也浮想聯翩,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很多,或許是幾輩子花不完的錢,或許是洋房花園,抑或是其他和物質相聯的東西,但對家的迴歸和對家人的陪伴是物質所能取代的嗎?

  認識一個事業有成的朋友,在京城有穩定的工作,不菲的收入,但是他每週都要回一次老家,週五下班坐高鐵到德州再輾轉到樂陵,順利的話,一般也要到晚上10點半。週末上午再沿相同的路線返京,如果單位有急事,週六下午就要急急忙忙往回趕,對他如此辛苦的奔走表示不解,他告訴我,家中老孃74歲了,怕老人牽掛,於是,他選擇了這樣的方式,每次回來,他都要陪伴老孃拉家常,一直到老孃昏昏欲睡,老孃盼兒歸,每次都要蒸兒子愛吃的大包子,為了討娘歡心,讓娘放心,他就拼命多吃,有時候一頓能吃五個大包子。有幾次撐得一天吃不下任何東西。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兒子奔波勞碌為只為安頓老人一顆牽掛的心。

  “零零……”放學鈴響起,思緒被拉回現實,溫馨的時光總顯得太匆匆,看到孩子們一臉的意猶未盡。“以後老師會陸續給你們播放。”我誠摯地說。 儘管離畢業不足100天了,但我仍不想讓他們成天埋在“書山題海”之中,我想孩子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潛移默化中心靈受到的觸動,將來有一天,作為成年人的他們在經營事業的同時想必也會經營家庭以及家庭之外的人和事,和他們建立一種和諧友好的關係,讓人生多一份色彩、多一份溫情、多一份幸福。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讓生活因為陪伴多一縷芳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