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熊孩子過招心理戰術》讀書筆記

《和熊孩子過招心理戰術》讀書筆記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和熊孩子過招心理戰術》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為班主任,在學校不可避免地要處理孩子們之間的摩擦與矛盾,也會有一些家長向我傾訴自己家孩子的“問題”,有的時候會給予建議,但也會有孩子特別調皮的時候,這類孩子就被大人冠以“熊孩子”的稱號,這群孩子,常常令家長頭疼,在學校也好搗蛋,哪裡都有他(她)的身影,自然而然地,我花在這群孩子身上的時間就長了一些。

  藉著李校長要給我們相贈壓歲書的契機,我有意識地去選擇這類的書,《和熊孩子過招的心理戰術》這本書慢慢地被我淘出來,首先吸引我的便是這本書的題目,真是契合我的心意。

  只要有空閒,我都會翻開書看一會兒,這本書裡面沒有華麗且高大上的語言,只有樸實的案例和“豆豆媽媽”的分析,這些分析一針見血,直擊問題根源,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它明確地指出:孩子表現出某種行為,通常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原因,有針對性的指導,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雖然我的孩子還沒有長這麼大,但是身為小學生的班主任,同樣可以助我分析瞭解我班的孩子的一些行為,透過行為窺視他們的內心,找到適合的方法。

  這本書一共分為五個篇章,從情緒、習慣、學習、性格和問題這五個方面列舉出事例並作分析與指導。讀著讀著,我不禁想到了我班的孩子。

  在讀“孩子,你為什麼撒謊”這個案例的時候,我就想到了班上一個學生媽媽給我反饋他的孩子老是撒謊,撒謊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玩手機遊戲。她表示很無奈,也很傷心。我就跟她溝通是不是你不喜歡他玩手機遊戲,所以,為了不讓你對他失望,他就撒謊騙你,你可能是對他的要求過高,而且需要潛移默化地給他灌輸正確的道德觀和承認錯誤的勇氣。然後我們又聊了許多她和孩子像朋友溝通的事情,讓她很欣慰,就是撒謊這件事她很難過。其實,孩子出現某種行為都是有原因的,看到“豆豆媽媽”的分析,我瞭解到“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孩子通常會把爸爸媽媽是否高興當作衡量自己行為對錯的標準,為了不讓爸爸媽媽生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承認自己做過的不好的事情。這個孩子學習成績算中等的,他是個單純的有一些可愛的孩子,有時候他會來找我分享他的小故事,只要我表揚他,他總會很高興。這孩子品性並不壞,針對他撒謊上網,我找這個孩子聊過,他會經常性的低頭不語,也給我說了儘量不上網。但是對於孩子的改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靜靜等待。

  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他們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習慣好的學生,通常都會有很強的自覺性與主動性,讓老師省心,讓家長放心。而一些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會表現在各個方面。

  我想到了我班的學生。有個女生總是丟三落四,每天的常規作業,經常性的不是忘家了就是忘寫了,組長詢問,總是一臉無辜地說說理由,並保證不再出現這種情況,可是事實不然,作業統計上還是會出現她的名字。課堂上,她的注意力也不集中,沒有好的聽講習慣,她的媽媽也跟我溝透過,能用的方法都用了,但是效果不太好。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了這句話很受益:不管你要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所有辦法的前提是:“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平靜地和孩子溝通,解決問題。如果父母生氣發脾氣,所有的方法都無效。”這個媽媽的脾氣也不太好,對孩子的耐心也不夠,當她跟我提自己的妞妞時,表現得很生氣。看到這句話,我趕緊和她溝通,注意自己的情緒,透過溝通,我們也達成了“把一個好習慣持續堅持21天”的共識,希望妞妞能有所不同。

  我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家長,我知道,在分析孩子行為,瞭解孩子心理上,我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