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優秀說課稿怎麼寫

初中數學優秀說課稿怎麼寫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初中數學優秀說課稿怎麼寫,我們來看看。

  初中數學優秀說課稿怎麼寫(一)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從知識結構上看,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數量關係,為後續學習解直角三角形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從學生們認知結構上看,它把形的特徵轉化成數量關係,架起了幾何與代數之間的橋樑;

  勾股定理又是對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根據數學新課程標準以及八年級學生們的認知水平我確定如下學習目標: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其中【情感態度】方面,以我國數學文化為主線,激發學生們熱愛祖國悠久文化的情感。

  (二)重點與難點

  為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為:勾股定理的探索過程。

  限於八年級學生們的思維水平,我將面積法(拼圖法)發現勾股定理確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我將引導學生們動手實驗突出重點,合作交流突破難點。

  二、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 分析,歸納的能力和運用數學的思想意識對於勾股定理的得出,需要學生們透過動手操作,在觀察的基礎上,大膽猜想數學結論。但學生們在這一方面的可預見性和耐挫折能力並不是很成熟,從而形成困難。

  三、教學與學法分析

  教學方法

  葉聖陶說過"老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因此老師利用幾何直觀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們由淺入深的探索,設計實驗讓學生們進行驗證,感悟其中所蘊涵的思想方法。

  學法指導

  為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們,老師鼓勵學生們採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們親自感知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四、教學過程

  首先,情境匯入 激問設疑

  給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調動學生們興趣,啟迪學生們思維,激發學生們創新熱情和和情感體驗。是學生們帶著好奇心開始本節課的學習。

  其次,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勾股定理的探索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依照數學知識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我設計如下三個活動。

  1. 追溯歷史 解密真相

  讓學生們欣賞傳說故事:相傳2500年前,畢達格拉斯在朋友家做客時,發現朋友家用磚鋪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邊的某種數量關係。透過故事使學生們明白:科學家的偉大成就多數都是在看似平淡無奇的現象中發現和研究出來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應該學會觀察、思考,將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這樣,一方面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望,另一方面,也對學生們進行了學習方法指導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2.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透過對地板圖形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直角三角形中三邊關係的探究,讓同學們體驗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過程,學習這種研究方法。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充分利用學具去嘗試解決,力求讓學生們自己探索,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在全班交流,儘量學習更多的方法。

  這裡首先引導學生們觀察圖1、圖2、圖3,讓學生們計算每個圖中的三個正方形的面積,(注意:學生們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正確合理,各種方法都應給予肯定)。然後透過探究S1、S2、S3之間的關係,進而猜想、發現得出勾股定理,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學生們主動參與探索,感受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也有利於突破難點,讓學生們體會到觀察、猜想、歸納的思路,讓學生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無形中得到提高,這對以後的學習有幫助。

  從上面低起點的問題入手,有利於學生們參與探索。學生們很容易發現,在等腰三角形中存在如下關係。巧妙的將面積之間的關係轉化為邊長之間的關係,體現了轉化的思想。觀察發現雖然直觀,但面積計算更具說服力。將圖形轉化為邊在格線上的圖形,以便於計算圖形面積,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學生們會想到用"數格子"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簡單易行,但對於下一步探索一般直角三角形並不適用,具有侷限性。因此我引導學生們利用"割"和"補"的`方法求正方形C的面積,為下一步探索複雜圖形的面積做鋪墊。

  3、自己動手,拼出弦圖

  讓同學們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四個全等的邊長為a、b、c的直角三角形進行拼圖,小組活動,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但有一個前提是所拼出的圖形必須能夠用等積法證明勾股定理。此時已經是把課堂全部還給了學生們,讓他們在數學的海洋中馳騁,提供這種學習方式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加開闊,更加自主,更方便於他們到廣闊的海洋中去尋找寶藏,學生們們拼得很好,並且都給出了正確的證明,在黑板上盡情地展示了一番。

  突破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束縛,探索在一般情況下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存在這一結論呢?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在求正方形C的面積時,學生們將展示"割"的方法, "補"的方法,有的學生們可能會發現平移的方法,旋轉的方法,對於這兩種新方法老師應給於表揚,肯定學生們的研究成果,培養學生們的類比、遷移以及探索問題的能力。

  以上三個環節層層深入步步引導,學生們歸納得到命題,從而培養學生們的合情推理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感性認識未必是正確的,推理驗證證實我們的猜想。

  合作交流,講述論證

  教材中直接給出"趙爽弦圖"的證法對學生們的思維是一種禁錮,我創新使用教材,利用拼圖活動解放學生們的大腦,讓學生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證明勾股定理。這是教學的難點也是重點,給學生們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們的思維在相互討論中碰撞、在相互學習中完善。同時我深入到學生們中間,觀察學生們探究方法接受學生們的質疑,對於不同的拼圖方案給予肯定。從而體現出"學生們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一教學理念。學生們會發現兩種證明方案。

  方案1為趙爽弦圖,學生們講解論證過程,再現古代數學家的探索方法。方案2為學生們自己探索的結果,論證之巧較方案1有異曲同工之妙。整個探索過程,讓學生們經歷由表面到本質,由合情推理到演繹推理的發掘過程,體會數學的嚴謹性。對比"古"、"今"兩種證法,讓學生們體會"吹盡黃沙始到金"的喜悅,感受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自豪感。老師對"勾、股、弦"的含義以及古今中外對勾股定理的研究做一個介紹,使學生們感受數學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了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我按照"理解—掌握—運用"的梯度設計瞭如下四組習題。

  (1) 體會新知,初步運用(2)對應難點,鞏固所學;(3)考查重點,深化新知;(4)解決問題,感受應用

  最後、溫故反思 任務後延

  在課堂接近尾聲時,我鼓勵學生們從"四基"的要求對本節課進行小結。進而總結出一個定理、二個方案、三種思想、四種經驗。

  然後佈置作業,分層作業體現了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們的理念。

  五、板書設計

  板書勾股定理,進而給出字母表示,培養學生們的符號意識。

  六、學習評價

  本課意在創設和諧的樂學氣氛,始終面向全體學生們,"以學生們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們的主體性,給學生們留下最大化的思維空間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從一般到特殊從特殊迴歸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重視數學式教育,激發學生們的愛國情操,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老師幫助學生們去理解和轉化,而更多時候需要學生們自己去探索,嘗試,得出正確結論。

  初中數學優秀說課稿怎麼寫(二)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矩形是在學生們已經學習了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積累一定的經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這章的重點內容之一。既是平行四邊形知識的延伸,又為學習其它特殊平行四邊形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學習策略,也為今後學習其它有關知識奠定了基礎,起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對本節內容的要求及本課內容的特點,運用新課程理念,結合學生們實際情況,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技能:

  1.理解矩形有關概念,根據定義探究並掌握矩形的有關性質。

  2.瞭解矩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根據矩形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思考:

  1.經歷矩形的概念和性質的探索過程,發展學生們合情推理意識,掌握幾何思維方法。透過觀察、思考、交流、探究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根據矩形的性質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應用,培養學生們邏輯推理能力,培養幾何直覺向思維邏輯轉化的習慣,進一步體會類比及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解決問題:

  透過學生們觀察、實驗、分析、交流,引出矩形的概念,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及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透過收集生活中的數學資訊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增強應用數學意識。

  情感態度:在與他人的交流合作中,讓學生們感受數學活動充滿探索的樂趣,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們合作交流的意識和大膽猜想、樂於探究的良好品質以及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們的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矩形的性質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理解矩形的特殊性,探究矩形特殊性質。

  四、教法及手段:

  根據本課內容和學生們的特點及教學的要求,採用老師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使老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教學手段:採用多媒體(PowerPoint,幾何畫板)、實物投影輔助教學。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設計環節如下: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動手操作 得出定義、引導探究 得出性質、運用新知 解決問題、歸納小節 鞏固新知、分層作業 學有所得。

  在本課各個環節設計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問題生活化

  設計中我遵循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課標要求。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活動1我展示給同學們一張校園門口的照片,讓同學們感受生活中到處傳遞著數學資訊,透過觀察、蒐集並分析熟悉的圖形,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而引出活動2 ; 性質應用中計算電視螢幕的大小,也是與生活聯絡非常密切的問題,有的學生們還不知道電視的大小是指的對角線的長短,透過這道題目,讓學生們瞭解到生活的常識,也讓學生們進一步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而且透過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們愛數學、學數學的熱情。

  2、創設自主探究情境,發揮學生們的主動性

  矩形定義的探究,學生們拿出自制平行四邊形學具,分組活動,透過學生們觀察、實驗、分析、交流,引出矩形的概念,把平行四邊形的演變過程,遷移到矩形的概念與性質上來,明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並透過學生們找出生活中的例項,讓學生們感受數學美及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矩形性質的探究是讓學生們類比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透過觀察、測量、分析、證明等手段,讓矩形的性質在活動中"浮出水面".活動中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發現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們。我在評價中對活動積極的小組和個人進行表揚,增強學生們創造的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性質1是學生們小組交流完成的證明。而性質2要求學生們認真寫出已知、求證和證明過程,在此基礎上請一個學生們上黑板板書,其餘學生們觀察其板書正確與否。培養幾何直覺向思維邏輯化轉化的習慣,培養學生們發散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活動中讓學生們充分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同時也積累了良好的學習經驗。

  3、訓練學生們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們嚴謹的解題習慣。

  本節課新知應用環節,我設計了3個題目。練習1是性質的定義的直接應用,在鞏固新知的同時,引導學生們進一步發現與矩形中所包含的基本圖形,從而讓學生們感受矩形與等腰三角形與直角三角形有密切的關係,讓學生們體會知識的聯絡與延伸,培養幾何直覺向思維邏輯轉化的習慣,培養學生們發散思維能力。例題的設計是讓學生們體會性質應用的同時規範學生們的解題步驟和格式,讓學生們感受數學思維的嚴謹性。練習2是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們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做到學用結合,培養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的熱情和情趣。

  4、教學活動中注重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首先根據不同學生們的智力、能力、基礎不一,把學生們編排成探究小組,在探究中注重組內幫帶,以互幫互助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們共同提高,其分組的原則是:數學成績優秀的,組織能力強的、動手能力強的、成績中等的、基礎差的。 其次是作業的設計體現的是層次性。我把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種。必做題較基礎,可以發現和彌補課堂學習的遺漏和不足。備選題則僅供學有餘力的學生們選用。另外數學日記是幫助學生們總結本節課的收穫和不足,培養學生們善於總結和反思的習慣。

  5、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本節課是採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給學生們以直觀感性的認識,培養學生們觀察、表述、歸納的能力。 使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完成。

  以上,是我設計本節課的一些做法和體會,有不妥之處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