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說課稿:《校園定向跑》

小學體育說課稿:《校園定向跑》

  導語:說課稿的好處非常多。那小學體育的說課稿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小學體育說課稿:《校園定向跑》,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說教材

  1、教學內容:校園定向跑(耐力跑)

  2、教材分析

  耐力跑是水平三的教學內容之一,是一種常用的自然活動,也是一切運動專案的基礎。但耐力跑是大多數學生覺得很乏味,很不願學習的運動技能。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是每一位體育教師的難題。所以本節課我以定向跑的教學手段,利用地圖和指南針進行“尋寶”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耐力、靈敏素質,促進學生的心肺功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和克服困難、堅韌不撥的意志品質。

  3、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水平三學生的實際,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判別方向和定向跑知識,提高定向跑技能,初步學會看地圖和指南針的使用。

  (2)技能目標:透過練習提高耐力跑能力,明確耐力跑合理控制節奏的重要性。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及克服困難、堅韌不撥的意志品質。

  4、重點:判別方向,學會正確呼吸,團結協作。

  難點:控制耐力跑節奏。

  二、 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心理、生理發育方面再次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此時的他們不僅身高體重明顯增長,而且肌肉骨骼的力量也在迅速增強。在心理方面,學生的智力有了很大的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在了很大的發展,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逐漸形成,有了一定的組織、領導能力,競爭意識強,並希望在生活、學習中體現出來。

  三、 說教法

  為了達成目標,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主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討論、合作、交流練習”,圍繞這一教學主題,我主要採用講解法、示範法、啟發法、練習法等教學法。

  四、 說學法

  有利因素:小學五年級學生好動,心理、生理發育方面再次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好奇心強,團體意識濃厚,能在集體活動中團結合作,完成活動任務等特點。

  不利因素:學生注意力容易轉移,對單調、枯燥乏味的練習,很容易產生疲勞感,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學生的學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法、練習(競賽)法、自評法。

  五、 說教學流程

  1、匯入、熱身:學生成四列橫隊站立,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安排見習生,師生問好。我以“尋寶”活動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對本課產生濃烈的好奇心,然後指導學生學習使用指南針,接著學生動手實踐使用指南針。設計此環節的目的:

  (1)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性。

  (2)為接下來的熱身活動和基本部分的定向跑做鋪墊。熱身活動:方法,學生繞著兩個同心圓進行慢跑,聽到老師喊“停”後,學生停下來,這時老師說向“東或南或西或北”,學生用身體的動作表示出老師所說的方向。這裡我將用啟發性的語言來激發學生大膽的展示動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體驗練習:透過“定向跑”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耐力跑能力是本節課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了啟發性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自主、團結合作進行定向跑練習,從而達成教學目標。由於耐力跑課比較單調,如果讓學生簡單的繞跑道進行慢跑幾圈,他們會覺得枯燥乏味,學習興趣性不高,所以我設計了以“尋寶”活動的方式,透過利用地圖和指南針進行定向跑來發展學生的耐力跑能力。這裡我設計了三次定向跑,練習強度由弱到強。第一次定向跑:學生利用地圖和指南針,認真看懂地圖,用指南針找準方向後進行“尋寶”活動;分6個小組從起點開始同時朝不同方向進行,找到“寶物”後,帶著“寶物”跑回起點位置,跑的距離:約100米。第二次定向跑:方法跟第一次一樣,但跑的距離約150米。第三次定向跑:方法跟第一次一樣,但跑的距離約800米。在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定向跑時,提示學生按照地圖上所要求的標點順序進行。在這三個環節裡我將以語言啟發、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團結協作,注意跑的節奏和呼吸方法,集體完成“尋寶”任務;同時鼓勵他們:看哪個小組最快完成任務。學生完成每一次任務後,我將及時鼓勵、引導各小組進行簡短交流總結,為更好、更團結地完成下一次活動。

  3、恢復身心:以相互“信任”為主題,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進行放鬆活動。方法:男、女同學分開,各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的4位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一位同學站在圓圈中間,閉目、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圓圈裡的那位同學和圍成圓圈的4位同學開始慢慢轉圈,當圓圈裡的那位同學問:“同學們,我可以信任你們嗎?”另外4位同學回答“可以”!這時圓圈裡那位同學往某一方向倒,其中4位同學必須確保這位同學的安全,把他牢牢接住。相互交換角色。

  六、 場地與器材

  1、場地:校園運動場

  2、器材:指南針、小紅旗、毽子、跳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