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有磁性的說課稿

磁鐵有磁性的說課稿

  說課稿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於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麼要這樣教"。磁鐵有磁性的說課稿,一起來看看下文。

  本課的教學內容,可以分為三個區域性。

  第一區域性

  探究活動1——磁鐵能吸引什麼?

  讓同學先猜想,然後在一大堆物體中用磁鐵找出能被吸引的物體名稱,說說他們的製作資料。我改變書本上原有的對比式實驗記錄單而設計成現在的強調主題的樣式,主要是要把同學的研究注意力集中到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的製作資料上來,而減弱其他資料的負面影響。

  在實驗後讓多位同學來回答探究的第一個問題——磁鐵能吸引什麼,從而來強化同學對概念的掌握——磁鐵能吸引鐵的性質叫磁性。

  接著用磁鐵吸引裡面裝有回形針的信封,設定疑問:“老師的磁鐵怎麼能吸引紙做的信封呢?”從而進入本課教學的第二區域性

  探究活動2——磁鐵隔著物體還能吸鐵嗎?

  讓同學上講臺演示磁鐵隔著木片、塑膠片、玻璃和鐵片能否吸鐵,發現磁鐵隔著鐵片卻不能吸鐵,得出“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的科學概念,並強調“一些”的含義。

  我要深挖的教學內容,就是磁鐵隔物吸鐵的現象。其實同學對於磁鐵有磁性和磁鐵能隔物吸鐵的現象早就有所瞭解,停留在這個粗淺層面上的探究,對於同學和我們科學教學的發展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所以我深挖磁鐵的吸引能力與隔開物體的多少之間的關係,並採取倒敘的方法,用實驗記錄單和照片來引導同學對於本實驗的設計和假想。

  透過這張實驗記錄單,第一要讓同學明確需要選擇實驗的器材——磁鐵,回形針和40張紙片,並讓同學解決紙片的問題——利用科學書本。

  其次要讓同學明白實驗的操作順序

  ——依次是隔開10張、20、30、40張紙片進行實驗,並把最多能吸引的回形針數量記錄下來。

  透過這張實驗照片,不只要讓同學掌握實驗的注意事項,紙要拉平拉緊,要注意頁數與張數的區別,回形針要掛直不搖晃,要逐步減少,以減小實驗誤差等。還要讓同學比對照片,在小組內分好工作,2人拉紙,1人掛針,1人記錄。

  這樣,經過選擇實驗器材、掌握探究順序、注意操作要點、有效分工合作4個步驟,就形成了一個完整、有效,並具有很強操作性和指導性的實驗計劃了。

  同學運用自身的實驗設計,得到實驗資料,並綜合各組的資料,一起得出“隔開紙片的張數越多,磁鐵能吸引回形針的個數越少”的實驗結果。

  當然本環節最主要的目的,不只僅是要讓同學得到實驗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讓同學在教師直觀、簡潔和有效的引導下,形成實驗的思路和設計方案,增強同學合理選擇實驗器材,藉助身邊事物進行探究,能抓住實驗要點並團結合作、合理分工的`素養,提高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我要調整的教學內容,可以認為是本課的第三區域性——就是用磁鐵識別鐵製品的環節。

  教材原來把此環節佈置在同學驗證磁鐵能吸引鐵的實驗之後,但是教材提供的資料——硬幣,其成分顯然要比鐵這單一成分複雜的多。我們知道,製造1元硬幣的資料主要是鐵和鎳,而鐵和鎳都能被磁鐵吸引,所以用磁鐵吸引1元硬幣並不能說明1元硬幣就是用鐵做成的;5角硬幣有兩種,均為黃色,同學直覺為銅。雖然老版的5角硬幣資料的確為銅,但新版的資料為鐵心渡銅。所以看似一樣的兩個5角硬幣,被磁鐵測試卻有不同的結果——一個能被吸一個卻不能。磁鐵怎麼能吸銅?所以容易對同學剛樹立的概念發生衝擊,而且磁鐵能吸引鐵心渡銅的5角硬幣,不只需要磁鐵能吸鐵這一概念的支撐,還需要磁鐵能隔物吸鐵的理論為基礎,所以我調換了此環節的教學順序,在得出了兩個概念之後,並利用同學課外去查閱資料,才幹讓同學理解本環節的教育內涵,才幹理順同學的思維,沿著他們認識周圍世界的認知規律而逐步前進。

  前備後拓、深挖細磨,我力求呈獻給大家的,將是一節平實而不是浮誇的,平時而不是刻意的,平視而不是俯視,不是凸顯教師的科學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