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站立式起跑》說課稿

小學體育《站立式起跑》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小編與讀者分享小學體育《站立式起跑》說課稿,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各位同行: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水平二(三年級)《站立式起跑》新授課。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我這節課的課堂設計:

  一、本次課的來源與思考:

  本課設計我是基於以下幾方面進行思考的:

  首先我認為,站立式起跑是《新課標》要求學會的基本起跑動作之一,它是水平二學生進行快速跑練習的主要起跑動作,學習和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動作方法和要領,對提升學生快速奔跑能力,發展學生全面的身體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單純的站立式起跑教學單一、乏味,學生主動參與性不高。因此依據教材的特性與學生的身心特點,在課的練習安排上,必須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即面向全體,又注重個性發展,並注意運動安全,在練習過程中應改變傳統單一的練習模式,透過採用遊戲化、多種學習形式來保證課的目標順利達成。

  其次,從學情考慮,三年級的學生正處於速度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好模仿、易興奮、樂於展示自我,但自控能力欠缺是這一年齡段的顯著特點,對於速度素質,男女生之間的差異逐漸明顯,男生明顯優於女生,男生髮展速度較快,女生較慢。大部分學生對短距離跑的`練習很感興趣,對站立式起跑有所瞭解,但是動作要領不清楚。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口訣式、遊戲等方法進行教學和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掌握站立式起跑動作打下基礎,同時多用激勵性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升動作質量。

  依據以上思考, 我在設計時以多變的內容使他們時時有新鮮感。在經我的調控,會使學生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下學習、鍛鍊和娛樂。

  鑑於上述思考,針對本課教學內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提升認知站立式起跑的 正確動作。

  2、技能目標:透過學習,使學生能基本掌握並運用站立式起跑的動作,提升學生的快速反應起動能力,發展學生的速度、反應、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透過參與合作性練習和遊戲,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相互幫助、互相學習、團結拼搏等良好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站立式起跑的動作姿勢  。

  難點:蹬地快速有力 。

  在此,基於所定的這些目標,我將結合我這節課的重點環節向大家做一具體解說:

  四、教學步驟

  (一)、調動情緒激發興趣準備階段

  1、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在設計這一課開端時,首先

  利用語言誘導學生進入課堂,吸引學生能夠很快注意力集中,投入到課堂中來。

  2、在準備活動中,首先我安排了“課課練”-----簡單的佇列練習;

  (意圖:佇列練習是我校1——6年級體育課必練的內容,就是想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接著又安排了齊步走變跑步(螺旋跑);

  (意圖:準備活動改變了單一的慢跑,而是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螺旋跑,提升同學們練習興趣。)

  4、徒手操

  (意圖:徒手操慣用了我們平時做徒手操的做法,讓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其中來,透過男女聲分開喊口令,來培養他們的喊口令能力與自信心。)

  5、 專項性遊戲

  (意圖:將常規的“原地擺臂、高抬腿”等設計成“天氣預報”遊戲,教師不用吼叫學生也做得認真投入,為學習起跑奠定了基礎。)

  設計意圖:透過一系列多種練習,完成熱身與準備活動,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準備,激發學生興趣,調動課堂氛圍,為下階段的學習主教材做好鋪墊。

  (二)、教學新授合作學習基本階段

  (1)、輔助引導練習

  1、嘗試各種不同的起跑姿勢

  2、選擇一種你認為最好最快的一種

  3、找學生示範

  4、師生PK

  設計意圖:透過設計嘗試練習,使學生腦中初步建立自己喜歡的起跑方式,知道起跑方式有很多中,找出最佳方式是關鍵,為學習新知奠定基礎。

  (2)、學習新知

  1、站立式起跑

  (1)、教師講解並示範正確的站立式起跑姿勢(採用口訣助記式教學)

  口訣:兩腳前後開立站,左腳前,右手前,身體前傾眼望前,腳跟稍抬腿彎曲。手臂彎曲前後擺,後腳蹬地比箭快。

  (2)、集體聽口令快速反應起跑

  (3)、分組合作練習(3—4人一組)——分配角色: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進行角色互換

  (4)集體練習(教師口令)

  設計意圖:練習動作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透過一環與一環的的銜接,從掌握本領到實踐運用,充分的使學生在不同的練習形式下不斷嘗試與鞏固站立式起跑動作,在教學中時時關注學生的表現,及時引導學生正確地去練習,給學生一定的想象的空間,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採用口訣助記的快速方法,使學生更直接、深刻的、形象化的接受動作技巧。

  2、遊戲:“傳實心球接力”

  (1)、教師集隊

  (2)、教師講解遊戲方法與規則

  要求:A、傳球時必須手遞手傳遞,不得拋和滾。

  B、傳球時失手落地,必須由失手的人拾起來再傳。

  (3)、學生進行遊戲比賽

  設計意圖:本次課的內容是跑,主要活動了下肢,為了使學生身體全面發展,遊戲我設計了發展上肢與腰腹力量的內容,使學生在快樂的、自主的課堂氛圍中增強體質,增進健康。

  五、恢復身心結束階段:

  1、放鬆活動:

  學生按照老師的提示,聽著音樂做放鬆運動

  2、總結、下課

  (1)、總結,師生評價,師提出希望。

  (2)、留課後作業:把課上所學的內容教給父母並和爸爸、媽媽比賽。

  (3)、佈置收拾器材。

  設計意圖:透過放鬆練習,消除疲勞,加快學生身心恢復,而師生評價有利於學生明確自身的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最後說一下本次課教學效果的預計

  1、心理狀況預測:依據本課的特點,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並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2、生理狀況預測:練習密度在30—35%,平均心率在120---130%。

  反思:

  優點:

  一、 本次課教學設計能夠緊跟橋東區教改步伐,突出了合作學習與口訣助教的特點來完成教學目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課堂常規抓的牢,採用了“課課練”的形式,體現了老師對常規訓練非常重視,這個環節是很有必要的。

  三、 各個環節安排合理,緊湊,注重了 細節部分,例如:做準備活動的重要性等,為學生終身體育理念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不足:

  一、 由於課的內容安排較多,因此有些內容在練習上感覺不夠充分,例如:“各種姿勢起跑”這個環節在設計上學情預設沒有做好,因此,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如果刪掉這個環節,既增加了練習次數,又提升了練習密度,效果會更好一些。

  二、課堂上口訣助教利用的很好,如果在編排口訣上在下功夫,力求精煉,效果會更好。

  總之,課堂是動態變化的,體育課堂出現的意外、驚喜有時是我們很難預測的,但我相信憑藉我們教師的智慧和同學們的配合可以將意外消除,把驚喜轉化為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謝謝大家!也請在坐的同行們多提一些寶貴意見與合理化建議!以便我今後在教學上更好的改進,做到更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