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範文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範文

  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語文教材第十二冊的第16課《匆匆》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和學法、設計理念、教學流程以及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當代聞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生齒的散文,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詳細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浩嘆息。牢牢圍繞“急忙”二字,精緻地描畫了時間流失的蹤跡。

  這篇文章很細緻修辭,文中用是非同等,節拍劃一,對仗工緻的排比句,形貌了表現季候更替的詩意化風景;又用一組是非紛歧,節拍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嘆息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和散句的聯合,不光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並且顯得既典雅又樸素。文中多處運用比喻,相比性形貌使時間變得可以覺得,形象而又真實。

  本文是第四組課文中的第二篇,是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要求在門生讀通、讀懂課文的底子上,開導門生睜開遐想。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並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初步感受作品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而本文語言優美、文辭雋永,優美的語言中包含著作者濃郁的情感。這對於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的六年級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課文的型別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瞭解時間的來去匆匆,一去不復返,體會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朗讀品味時間是怎樣匆匆而逝的,感受語言美。

  難點是讓學生在讀中體味作者濃郁的情感,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

  五、教法和學法:

  為了擺正教學中教師“導”的位置,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採用朗讀探究法、品詞析句法。

  “方法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感知語言材料,自己讀課文,品讀感悟,滲透了“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法。讀寫遷移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的學習方法。

  六、設計理念:

  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透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聯想,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蘊。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瞭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七、教學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課前準備:

  1、蒐集關於朱自清的資料。

  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八、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激趣匯入-初讀課文-品讀感悟-誦讀積累-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第一步、激趣匯入,引出“時光匆匆”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課的開始我注意營造氛圍,播放“冬去春來”的輕音樂,圍繞中心,以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匯入,直奔主題,明確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再而創設機會讓學生彙報關於朱自清的資料,給學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臺,激發學生收集材料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落實了這學期的一項重點訓練——注意收集有關資料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對朱自清生平有個初步認識,這為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墊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步、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採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自問自答,引導學生運用“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習方法;然後在全班交流“透過讀書,你都讀懂了什麼?”教師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最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

  學生透過初讀,整體感知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圍繞“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展開敘述。這樣為感悟、品評做準備。

  第三步、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2、根據學生彙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下面從五個環節引導學生學習。

  (1)析文品賞。(出示課件)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以讀的多種方式自主觸控文字,如:師生合作讀,學生個性朗讀,變序改成小詩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與文字、與作者對話,在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讀中體會課文語言的優美,在讀中培養了語感。

  (2)品詞析句。(出示課件)

  這裡的設計讓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比比、議議來理解課文內容。做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仿寫句子。(出示課件)

  這個環節由讀引入寫,因為教學中不僅注重讀的指導,還要進行寫的訓練。這裡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句式的運用,排比的手法,比喻的`好處,使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在教師的點撥下明晰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這樣既鍛鍊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也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4)感受追問。(出示課件)

  這部分著重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後四次追問:

  教師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然後出示一些名家對朱自清文章的評價,讓學生了解朱自清一生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時間的典範。我們也應該做珍惜時間的人,從而體會作者的當時的心情和感受,實現難點的突破。

  (5)首尾呼應。(出示課件)

  抓住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

  讓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想開去,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由自己聯絡到他人……積極拓展他們的思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並讓學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就要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展開聯想的讀書方法。

  第四步、誦讀積累,領悟“時光匆匆”

  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熟,甚至能夠背誦。“讀”是研究的過程,“誦”是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語言。

  第五步、拓展延伸,深化認識“匆匆”

  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另外,為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寬學習渠道,我還佈置了課外作業:

  1、教師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

  2、繼續蒐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3、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查詢資料,寫出《我所瞭解的朱自清》。

  (作業的佈置是有層次性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

  九、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資訊的視覺渠道。我設計板書的根本思路是為了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瞭然,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課文。

  板書設計:

  16匆匆

  時光匆匆珍惜時間

  (無奈……)

  一去不返留下痕跡

  十、結束語:

  語文是滿盈“詩意”與“美”的藝術,因而,語文講授也離不開一個“美”字,語文講堂是應該飛揚著靈性,飄溢著詩意,表露著美感,給人以享受的。在新課程理念下,滿盈“美感”的講堂應該是我們一種抱負,一種尋求。因此,在整個講授歷程中我高興表現新課程尺度的精力,高興凸現“美”,做到:

  1、營造氛圍美。音樂是一種情緒藝術,它能引發門生的情緒,變更門生的熱情,資助門生明白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與作者的頭腦情感。在講堂中我恰時恰度地使用潺潺又略帶幽幽的音樂渲染氛圍,營造氛圍美。並在整個講堂講授中,師生之間同等、民主的相同和互動,營造出調和美。使門生在一個調和、寬鬆的情況中學習,在幽幽的音樂的伴引下走進文字,領會情緒。使講堂更有實效。

  2、發掘文字美。在講授中,我高興發掘文字美,分外是語言美,引導門生品嚐“語言美”,釀造講堂的“語文味”。

  3、表露情緒美。在講授的歷程我以門生自主感悟為本,進而引導門生捉住重點文句品讀,配景穿插資助明白。用換位頭腦領會、仿說遐想引發,引導門生深入思索,門生走進了文字,深入地與作者、與文字對話,遐想到本身小學韶光的急忙流逝,更深入地領會到朱自清對韶光急忙流逝的痛惜與無奈的感覺。進而重複朗讀悟情,受到情緒的薰陶,講授關鍵螺旋上升,使門生一步步走進文字,領會情緒。朗讀天然做到真情表露,入情入境。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