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通用10篇)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本文是現代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寫的一個傳統名篇,編入語文版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的第2篇課文,屬自讀課文,但我認為這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應作為講讀課來細細賞讀、品味,才能突出其地位和作用。

  2、三維教學目標

  ①知識、能力目標:

  a、學習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b、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②過程、方法目標:

  a、學習怎樣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景狀物。

  b、透過視覺、聽覺及朗讀,感悟濟南冬天獨特的美。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熱愛祖國河山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點、難點

  ①教學重點: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描寫的方法。

  ②教學難點:情景交融的寫法。

  4、教學設計、處理

  ①安排兩個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利用電腦課件,透過視覺、聽覺激發學生對濟南冬天的美景的喜愛之情;整體感知文章的結構、層次;具體感知第1段的內容、寫法。第二課時,具體感知2—5段,重點賞析第3、第5段,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寫法並運用於寫作中;總結,佈置作業。

  ②本說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二、說教學方法及手段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的學情,以習慣養成法、激發興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

  ①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透過老師檢查預習,課堂提問,檢查作業,督促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②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之樂學語文,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本課利用課件,教師配樂範讀等手段以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

  ③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目的是開啟學生的思維,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使其既學會又會學。

  2、利用課件,擴大教學容量。

  三、說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主體思維法,聽讀感悟法和反饋練習法。

  ①主體思維法,讓學生自主思考,多思,善思,才能提高其思維能力,拓展其思維的空間。

  ②聽讀感悟法,透過讓學生聽老師配樂範讀及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畫面,激發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其感悟、理解能力。

  ③反饋練習法,透過適當的練習,能使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能力,也能讓教師針對學生的學情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四、說教學程式(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重點字、詞用課件顯示,3分鐘)

  目的:重視字、詞積累,打好基礎,養成認真預習的習慣,為講析課文作鋪墊。

  (二)新課匯入(12分鐘)

  1、作家簡介以及濟南風光片,用課件顯示(4分鐘)

  目的:透過視、聽感受,激發學生對濟南這一“寶地”的美感及喜愛之情。

  2、教師配樂朗讀全文(8分鐘)

  目的:透過聽覺激發美感和喜愛之情,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帶來的效果勝過朗讀磁帶。

  (三)整體感知文章結構和作者思路(7分鐘)

  明確:

  (1)總寫濟南冬天的特點:無風聲、響晴、溫晴(對比手法)

  (2—5)具體描寫濟南冬天的“山”

  (2—4)和“水”

  (5),突出“溫晴”的總特點。

  (6)總結、點題。

  目的:培養閱讀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具體講析第1段思考題(用課件顯示10分鐘)

  1、學生默讀全段,根據思考題回答。

  2、齊讀感悟

  目的:訓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五)鞏固練習,完成課後練習(5分鐘)

  目的:即時反饋練習,以提高課堂質量。

  (六)課堂小結(3分鐘)

  (七)佈置作業(5分鐘)

  1、品讀、賞析2—5段,背誦第3段。

  2、想想這部分具體描寫了濟南“山”和“水”的什麼特點。

  3、找出比喻、擬人句,說說妙在何處。

  目的:為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作好準備;做到讀、說、寫能力訓練相結合。

  五、板書設計

  (1)總寫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對比) 陽光下的山

  山(2—4) 小雪後的山

  (2—5)具體描寫,突出“溫晴” 城外遠山

  水(5):清亮

  (6)總結、點題

  六、課件顯示

  (一)作者簡介:老舍(1899—1996),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說《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裡。他的作品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本文約寫於1930~1931年間,那是作者剛從英國回國,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作者把濟南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鄉”,可見作者是懷著對“故鄉”的深情來寫這篇文章的。

  (二)重點字、詞的音、形、義

  鑲(xiāng) 髻(jì) 毒:猛烈、暴烈

  響晴:晴朗無雲。響亮:本文指天氣晴朗、燥熱。

  安適:安靜而舒適。澄清(chéng):清澈明亮。

  空靈:清淨透明

  (三)默讀第1段,思考:

  1、作者為什麼說濟南的冬天是個“寶地”?

  明確:溫晴的天氣

  2、作者運用什麼手法來突出“濟南”的“溫晴”特點?請找出文中詞語具體說明。

  北平——濟南(“沒有風聲”)

  明確:對比 倫敦——濟南(“響晴”)

  熱帶的地方——濟南(“溫晴”)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版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承擔著對現代散文的鑑賞能力提高的任務,所以本單元的重點是整體感知散文,品味散文優美的語言藝術。《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極具個性的寫景散文,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又妙趣橫生,對景物描寫細緻入微,瓶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觀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同時把本文與朱自清的《春》進行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比喻、你人等修辭手法對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作用,在這些認識基礎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

  (1)掌握生字詞,辨析多音字

  (2)進一步體會比喻你人等修辭手法在描寫景物抒發感情時的作用

  (3)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2.情感態度價值觀:

  (1)學會品味散文中優美的語言及修辭藝術

  (2)透過對《濟南的冬天》的學習去發現大自然之美

  3.過程方法:

  (1)總的來說"教學千法,朗讀為本"對於本文要以讀貫穿始終,分三步走:初讀——精讀——品讀,讀出文章之美,達到與作者共鳴。

  (2)學生討論探究濟南動冬天的山水陽光,並對其進行修飾,找出依據,如小山搖籃圖,空靈水晶圖等。

  (3)學生以導遊的身份,追隨老舍的足跡給第一次來濟南的有人介紹濟南的冬天

  二、說教法

  新課程中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知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於是我根據本科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透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

  三、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知道,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

  1.匯入語:同學們,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當秋天來了,冬天還會元嗎?冬天來了,大家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別樣的冬天,它就是老舍的《濟南的冬天》

  2.講授新課

  (1)大聲朗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作的?——以此來確定課文的感情基調

  (3)精讀課文,概括文中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方面,並分析其特點

  (4)品讀課文,並與《春》做比較閱讀

  3.結束語

  濟南的冬天是美麗的,二老舍具有發現美的眼睛,同時又用優美的文字向我們春大了美,讓我們領略了一個不一樣冬天,我向大家心裡也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冬天,那麼請你用你獨特的文字把他傳達出來!

  我今天的說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篇3

  一、話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這一單元選取的四篇課文都是寫自然景物的,分別描繪了旖旎的春光、多姿的冬景、茂盛的竹林和綠色的草原,呈現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展現了豐富多彩、姿態各異的自然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細細品味這些作品,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人們對大自然的無限眷念和熱愛。

  這篇課文,充滿詩情畫意,作者筆下的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那綠藻……無不給人美的享受。它以無窮的魅力吸引讀者的心靈迴歸自然,為我們在教學中開展豐富的審美活動提供了充沛的資源,所以學習本文,首先得利用其審美價值,引領學生進入作者營造的美的意境,整體感知,獲取美的享受和薰陶。

  走進課文,包圍你的是滿含溫情的親切優美而生動的語言,老舍先生不愧是卓越的語言大師。一系列的比喻、擬人、抒情句是作品給我們的極好饋贈,這就為學生積累感悟語言、提高文化品位提供了很好的範例。所以教學本文,積累語言也是對學生極具體極實惠的豐收。

  這篇課文更為獨特的文本價值在於:作為寫景抒情的散文,渾然天成地運用了豐富的寫景方法和技巧,實為同類作品中的典範。所以教學本文,學習寫景的一些方法是對學生進行寫作引導的最好資源。

  二、說學情:

  《濟南的冬天》一文,所講的內容是學生們並不熟知的區域——濟南,初一年級的學生們還沒系統學習地理知識,對濟南的瞭解甚少。但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透過與家鄉冬天的比較,對濟南的冬天一定會隨作者去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再者,他們還有一個突出的優勢就是活潑好動、爭強好勝,並且願意合作,善於合作,樂於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學習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阻礙。

  三、定目標:

  1、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本身已經具有的生活經驗、本單元編排的意圖和本文的特點應抓住以下目標:

  (1)知識和能力:

  瞭解作者老舍及與課文相關內容;識記並理解文中的生字詞。

  (2)過程與方法:

  學習作者寫景的多種方法,並用之於指導自己的寫作實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學習本文,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熱愛、讚美之情。

  2、教學的重點難點: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告訴我們:“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據此,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點及難點為:抓住景物的特徵從多方面加以表現。

  四、析教法:

  目前,我國的教育正經歷著從傳統的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的深刻變革,教師要更新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對學生思想品質,思維能力的培養,將學習方法的指導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按照“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觀,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

  在引入本課教學時,啟發學生思考為何老舍要寫冬天、寫濟南的冬天呢?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這樣一啟發,學生有了“驚奇”和“疑問”,自然地觸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激活了思維。

  2、以讀促學

  教學本文時,引導學生從讀中獲取資訊,從讀中探究作者寫景的方法,從讀中體會作者感情。這裡所說的讀是要真正地讀進去,讀法多樣,默讀與朗讀、齊讀與個別朗讀等。默讀主要是讓學生能夠迅速歸納概括知識要點,朗讀主要是讓學生體會本文語言的生動性,齊讀是為了體現語言的節奏美,個別朗讀主要是為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3、示例遷移

  葉老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本課中有兩段寫景最為生動,而且寫法大同小異。教師只需重點指導學生學習一段,另一段則讓學生用學習前一段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這樣既是學以致用,又是一種習得。該課文學完之後,佈置學生寫一篇作文,也是這方面的道理。

  五、定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依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體會到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習慣,讓他們學會學習。依據本課的實際內容,結合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點、日常學習態度以及學校的教學條件,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誦讀法

  透過默讀、自由讀等多種方式,反覆誦讀課文,體會老舍清新樸樸實的語言風格,感受語言文字中蘊涵的語言美、語意美、語境美。摒棄課文分析的老套路,返璞歸真,讓語文教學回到“讀”書的根本軌道上來,讓學生充分體驗作品的原汁原味,獲取作者最初的思想和藝術特質感受,培養其思維的創造性。這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靈魂之所在。

  2、設問法

  學生一邊讀文章,老師一邊設疑,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領悟。學生既自主學習,又合作探究。

  3、比較法

  教師提出兩種情況讓學生透過比較,從中總結出其中不同,從而明白其優劣,作出正確英明的選擇。比如,讓學生體會“濟南的冬天”和“冬天的濟南”之間的差別;體會將“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另起一段與課文原來寫法的不一樣。

  六、談設計:

  基於以上對教材、教法、學法的分析,同時考慮到,由於基礎差異,智力差異,學習習慣差異的存在,再依據新課標的要求,並遵循“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是從“啟發匯入→初讀,整體將握→精讀,學習方法→品讀,體會感情→習作,學以致用”五個環節、兩課時來組織教學的。下面我主要說第二課時的設計。

  (一)啟發匯入

  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什麼樣子的,請你用幾個四字詞語來概括(學生答後,教師再接下去說)。在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沒有這麼一個地方,那兒的冬天與眾不同呢?讓我們隨著老舍先生一起到《冬天的濟南》看看。

  激趣是教學中不可小覷的一個環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大的困難他也願意去克服,學起來自然主動積極,而且學習效果也好。激趣的方式靈活多樣,講故事、猜謎語、聽歌曲、看掛圖等不一而足,我採用的方法則是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在對比中萌生求知慾望。

  (二)初讀,整體將握

  1、讓學生朗讀課文,並思考兩個問題:

  (1)課文寫了濟南的冬天什麼特點?請用文章中的一個兩字詞語來概括。

  (2)作者寫了哪些景物來突出濟南的冬天的特點?

  待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後,進行全班交流。

  設計這一步驟,有兩個理由:一是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印象;二是讓學生將握文章總—分的結構。

  (三)精讀,學習方法

  在初讀,整體將握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自己最喜歡、最欣賞的段落,並將它仔細讀一讀,想想為什麼喜歡。由此自然過渡到對文章第三段的精讀,教師指導引路,學生在讀中思考總結,歸納出“抓特徵、有層次、有映襯、有虛實、有動靜”五種寫景方法。然後再讓學生小組合作用學習該段的方法對比學習第五段,看看第五段是否用了這些方法,有無新的寫景方法。最後教師讓學生質疑第五段,大家共同解決疑難,並明確該段新用的“有遠近”的寫景方法。

  學習這兩段,花費的時間相對長一些,因為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主要就是想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給學生一些方法,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四)品讀,體會感情

  在重點學習第三、五段後,讓學生再回到整篇課文,默讀課文一遍,想想: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來寫濟南的冬天的?你是怎樣感受出來的?課文開頭和結尾各有一句話,滿載作者這種感情,你知道各是哪一句嗎?對文章的結尾一句,你覺得放在最後一段末尾妥當嗎?你有什麼建議?有人提議將題目《濟南的冬天》改成《冬天的濟南》,你覺得可以嗎?

  設計這些問題,一是讓學生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二是讓學生了解“情景交融”“首尾呼應”的寫法;三是讓學生要批判性地讀書,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唯書,不唯他。

  這一環節,是一個從課文中走出來的過程,一個將文章由長讀短的過程。

  (五)習作,學以致用

  讓學生以《校園的早晨》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佈置寫作,用意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鞏固在課文中學習到的眾多寫景方法,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學會將景物寫活、寫生動。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材的編排意圖,知識結構:

  本單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內容為主題,所選的詩文都是文情並茂的優秀篇章,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意境優秀、構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等。目的透過學習,使學生注意誦讀,透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學生的情趣和豐富的情感,增強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成良好的語感。

  (二)德育目標以及德育因素的滲透:

  1、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2、激發學生對家鄉景物、對祖國河山一草一木的熱愛之情。

  (三)認知目標:

  1、會讀會寫“髻、鑲、藻、貯”等生字。

  2、理解和運用“響晴、溫晴、設若、貯蓄、空靈、澄清、清亮”等詞語。

  3、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4、感受濟南冬天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四)能力培養:

  1、理解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採用對比寫法的作用。

  3、培養學生自讀寫景散文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2、景物描述方法。

  3、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六)練習與作業:

  1、在分析課文中師生共同來完成,並結合練習二來完成修辭手法的教學。

  2、課外練習寫作:

  以“—————————————的冬天”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要求:○1填入所在地的地名;○2仔細觀察,充分展開聯想與想像,抓住景物特徵,模仿課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二、說教法:

  1、朗讀教學法:本文為一篇美文,語言樸實清新,作為感知,感悟文章內容與風采的朗讀形式是多樣的,在教學中採用放錄音、學生齊讀的方法進行。

  2、問題式教學法: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嚴密思維、拓展想像。

  3、比較閱讀法:透過與前一篇課文《春》的比較,進一步掌握寫景散文的一般閱讀方法。

  4、採用課件進行教學(幻燈片)。

  三、說學法:

  1、這是一篇情辭並茂的寫景散文,要求學生在聽朗讀錄音以及齊讀的基礎上,整體感悟濟南冬天的“溫晴”的特點。

  2、在聽朗讀錄音以及齊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歸納作者筆下的濟南冬天的主要特點,弄清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這一特點的,其中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結合課文,找出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作用。

  四、說教學程式:

  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式為:

  (一)匯入新課。

  (二)作者簡介

  (三)理解題目

  (四)給生字詞注音並解釋。

  (五)聽朗讀錄音,體味流暢朗讀中的語氣、語調傳達出的文章內容與風采,然後思考,小組討論:

  1、濟南冬天的獨具一格的風貌(特點)是什麼?

  2、課文是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3、“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去掉“聲”字可不可以?為什麼?

  4、文中老舍先生採用中國山水畫“以大觀小”的構圖取景的方法,分析作者順著主線抓住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圖定格,仿照《春》中畫圖的形式進行概括。

  (六)小結。

  (七)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試著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篇5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濟南的冬天》,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五個方面來談談我的課堂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第一點、教材地位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多彩四季中的第3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透過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

  作者感情的抒發非常別緻,非同一般,不是採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採取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然真摯,富有感染力

  第二點、教學目與重難點

  1)知識目標:

  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側重講析第3段和第5段。 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

  二、說教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

  據新《新課程標準》:“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首先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美讀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最後在教師適當的點撥、歸納、小結中賞析課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採用電教平臺、錄音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電教平臺、錄音等電教手段來豐富教學手段,擴大了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透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3、本文文質兼美,適於朗讀,教學中引入誦讀法。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適於朗讀,所以在文章的講析中引入了誦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領悟文章描景繪物的美。

  三、說學法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完成課後問題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這節課我是按“引入新課2——講授新課25——歸納總結2——反饋練習16”進行教學的。

  1、引入新課:我先對佈置的預習作業進行抽查並明確生字詞答案;然後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用課件對作者及與課文有關的經歷進行介紹。

  2、講授新課:在講授前,讓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a、為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抓關鍵詞概括)?

  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麼關係?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c、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

  d、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朗讀課文後,圍繞以上問題對課文進行賞析;在賞析過程中,我把問題與課文結構的分析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先閱讀1——2節,並討論解答兩個問題:

  1、為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作者在文章的開頭是怎樣表達的?

  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明確:透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聲

  與倫敦相比——無重霧(響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無毒日(溫晴)

  e、濟南的地形特點:“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著點口兒。”,決定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讓學生試著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

  接著,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研讀3——5節,並作重點分析(1、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麼關係?第3小節和第5小節在寫景順序有什麼不同之處?2、第3小節和第5小節在抒發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麼相同之處?)。在分析中除了使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的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對課文內容有更深一層的瞭解,也提及作者所用的比喻、擬人手法,為下一節課的教學作好準備。(學生討論後明確:

  a、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作者在第3小節對薄雪覆蓋下的山的描繪和第5小節對水色的描寫中都體現了對冬天的喜愛、讚美之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c、反饋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講授及自己的筆記,朗讀課文後用自己的話語解答課後練習題一,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會作者的感情。

  3、歸納總結:在學生完成練習的基礎上,歸納出作者寫北國的冬天,不著眼於“寒”而著眼於“暖”,不著眼於“壯”而在於“秀”,是本文的一大特點。並與學生共同解答: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

  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解答中使學生了解作者在文中處處滲透著對濟南冬天的喜愛,抒發了讚美之情。標題不可以換。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進行最後的課文鞏固。

  4、反饋練習

  a、文中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想想為什麼寫得好?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好在哪兒?

  (美句賞析,著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b、假設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著重講哪幾個精彩的片斷?

  (設題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思路,抓住重點,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片斷,並訓練學生的複述能力。)

  c、在小組或班上向大家說說你家鄉的冬天是什麼樣子,再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將你家鄉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字數不限。(此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提示學生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目的是將閱讀之所得轉化為寫作之所能,是閱讀的遷移與深化。)

  五、說板書設計

  總特點:溫晴

  山:陽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小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景中有情 熱愛、讚美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水:溫暖、清亮、透明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學情、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六方面對本課課堂教學設想進行了說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滿意接受。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專家給我這個機會。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篇6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濟南的冬天》(板書:濟南的`冬天+老舍),下面我將從教材和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策略幾個方面闡述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和學情

  (一)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寫的一篇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寫景散文。

  編者安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我們領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感情。

  (二)學情

  對於剛剛跨入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在我看來,大多數的學生應該都喜歡寫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情境,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二、說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重在強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調發展,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理解重點詞語,品味積累語言,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過程方法目標:

  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初步培養感悟散文的能力:學習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多方面地寫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2.教學重難點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本文的重點放在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上,並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

  1.根據語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通讀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抒發的讚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透過多種方式反覆誦讀,使學生深入文字,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後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2.採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增強教學直觀性,擴大教學容量。

  學法: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採用了:

  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四、說教學過程及策略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程式。

  一、情境匯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單表一下多姿的冬天。和學生一起欣賞燕京一帶冬天雪花,感受邊塞冬天的奇寒;東北的冬天,雲南的冬天。引出素有“泉城”之稱的濟南,冬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小問題:

  1.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自己經歷感受過的冬天的特點。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用幾個詞語概括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特點。

  3.學生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濟南給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溫情。於是,全文處處圍繞體現著“溫晴”,也體現著“溫情”。

  三、以溫晴識溫情——“溫情”在我身邊

  學生朗讀第一段,小組交流,領會作者用對比的方法突出濟南溫晴的特點。

  因此,作者說濟南是個“寶地”。

  四、以溫晴看溫情——“溫情”在我眼前

  有人說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著溫情和希望。

  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尋找溫情的畫面,學生透過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為每一幅畫面起一個名字並說明其理由。

  1.搖籃安睡圖

  2.雪後小山圖

  3.山村臥雪圖

  4.玲瓏水晶圖

  五、以溫晴賞溫情——“溫情”在我心中

  教師引導啟發學生進入對溫情的賞讀。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裡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上水,用包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

  (一)走近溫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

  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溫晴的特點,然後學生小組交流,最後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

  2.細緻周到的護士

  3.健美優雅的女郎

  4.嬌美害羞的少女

  5.俏美柔情的女子

  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為什麼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

  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二)品味溫情的語言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著溫情。像美麗的女子情態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敘談。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富有靈性、含有意蘊的動詞,然後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找出類似語句,進行品味。

  六、我筆下的“溫晴”和“溫情”

  1.教師總結:

  老舍先生寫北方中國的冬天不著眼於“寒”,而著眼於“暖”,不著眼於“壯”,而著眼於“秀”,集中突出了冬天裡“溫晴”的特點。為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著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於作者內心蘊含著的“溫情”,是作者溫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溫情的意象,是作者溫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2.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運用“溫晴”和“溫情”兩個詞語,寫幾句話。

  五、時間安排

  匯入3分鐘 講授新課 30分鐘 歸納總結 2分鐘 寫作練習 5分鐘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溫情的畫面

  溫晴 溫情 溫情的人物 溫情的語言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篇7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等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版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為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這裡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本單元同時承擔著對現代散文的鑑賞能力提高的任務,因此本單元的重點是整體感知散文,品味散文優美的語言藝術。《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極具個性的寫景散文,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又妙趣橫生,對景物描寫細緻入微,平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觀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同時把本文與朱自清的《春》進行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比喻、你人等修辭手法對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作用。

  二、說學情

  由於地域的關係,學生對“濟南的冬天”和家鄉的冬天有何不一樣不太明白,這就需要在教授本課之前佈置學生更多地瞭解“濟南”,瞭解濟南的冬天有怎樣的特點,同時想想家鄉的冬天是什麼樣子,有什麼特色景物;另外透過前一課《春》的學習,學生對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寫景抒情的作用已有初步的認識,因此本文可以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地讓學生學會品味散文中優美的語言及修辭藝術。

  三、教學目標

  鑑於以上對教材的認識,對學情的分析,我為本文定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辨析多音字

  (2)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

  (3)培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4)透過對本文的學習去發現大自然之美

  四、教材的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透過品讀體會作者對濟南的讚美之情,側重賞析第3段和第5段。

  難點:情景交融的寫法。我準備用讀、說、寫的綜合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讓學生讀出優美的句子,說出獨特感受,進一步體會作者在字裡行間體現的情感。最後用寫來昇華。

  五、說教法

  教學本文我想以讀貫穿始終,打算三步走:

  第一步,反覆讀:初讀——精讀——品讀,讀出文章之美,達到與作者共鳴。

  第二步學生討論探究濟南動冬天的山水陽光,並對其進行修飾,找出依據,如小山搖籃圖,空靈水晶圖等。

  第三步學生以導遊的身份,追隨老舍的足跡給第一次來濟南的有人介紹濟南的冬天。

  新課程中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知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於是我根據本科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透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

  六、論學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知道,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

  七、教學過程

  1.匯入語:以“冬天來了。大家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匯入新課的學習。

  2. 新授

  a.聽老師範讀課文,圈注生字詞,注意老師的語速語調

  b.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作的?——以此來確定課文的感情基調

  c.精讀課文,概括文中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方面,並分析概括其特點

  d.品讀課文第三、第五段,並與《春》做比較閱讀

  八、佈置作業

  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將你家鄉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字數不限。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篇8

  一、說教學理念

  新課標中提出學生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所以我將本著“生先於師”“先生後師”的教育理念,用各種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用自主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並讓學生透過朗讀去發現感受本文的語言美、情感美,提高他們的感受力。

  二、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的要求是能品味和賞析優美的語言,能欣賞和積累精彩的語段。《濟南的冬天》老舍初寫的一篇透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本文特別值得學生學習的內容有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和特別親切自然富有情趣的語言,如本文中多次用到“小”字,“小山”“小雪”“小山村”等。

  三、說學情

  下面我來說一說我的學生。初一的學生這時已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初中生活,適應了初中的學習方式,具備了一定的體悟和感受力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散文的鑑賞分析的方法,這對本文的學習很有幫助,但是領會本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老師加以引導。

  基於以上的教材和學情分析,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四、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a、學生能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的細緻描繪的方法;

  b、學生能掌握和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a、學生能透過朗讀法、評點法、合作研究法掌握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a、學生能體味老舍先生對濟南的冬天的熱愛之情;

  b、學生能樹立起對自己的家鄉的熱愛之情。

  針對學情,在達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以下的重點、難點

  五、說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透過讀品體會作者對濟南的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則是掌握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

  六、說教學過程。

  對於這堂課的匯入我先以簡潔的話語提起北國的冬天,北國之冬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卻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眾不同,它是哪那?它的景色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跟隨老舍先生一起來看一看吧。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採用這樣的匯入比較能夠激起學生對本文的興趣,能更快的進入到本文的學習中。

  (1)第一個環節:初讀感知

  初讀課文,限定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為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隨機點兩三名學生進行回答,然後教師指正補充。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透過讀去整體感知文字,初步瞭解文章內容。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發現原因,以提升學生的概括和總結能力。

  (2)第二環節接下來就是透過對精彩語段的精讀,來使學生能掌握本文的重點突破本文的難點。主要採用朗讀法、評點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先讓學生朗讀課文評點自己認為寫得精彩的語段,分析其妙處。而後小組間可就生成的意見進行交流討論,在整合後發言。

  比如就文中的“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這樣親切字眼的選用也體現了老舍的喜愛之情。

  設題意圖:讓學生先讀,引導學生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就能使學生體會作者感情,又能夠使學生生成自己的體驗,提高學生的鑑賞與感受力。這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環節。

  (3)透過對精彩語段的賞析,學生理解了老舍的一些寫作手法和技巧,我將安排學生進行寫作練習。要求是請仿照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寫一下身邊的校園和家鄉。

  設題意圖:這樣既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是對寫作能力的一種訓練,又能以寫促情,抒發學生自己對家鄉、對大自然的感情。

  (4)歸納小結

  讓學生說這節課學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老師對學生的見解都要積極的評價,,這一環節可以很好的瞭解學生的學習結果為下一課時做準備。)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該單元的主題是“多彩的四季”,讓學生領略到四季自然景物的美。《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透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寫景散文,本文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景物描寫得細緻入微,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語文知識積累,但是對於散文這種文體的學習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對課文語言美、藝術手法美的感知還不夠,對於散文的中心思想難於把握。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領會作者對景物的特徵進行細緻描繪的方法,透過情景交融的方式,表達對濟南的熱愛讚美之情。

  2、過程與方法

  學生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提析綜合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領會作者對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透過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在字裡行間體現的情感,以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五、說教法

  語文新課標要求: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在教授本課過程中,結合學生實際能力,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透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相互交流,激發主動獲取知識。

  六、說學法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採用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反饋練習法。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進行拓展鞏固。

  七、說教學過程

  1、匯入

  先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一提到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眾不同,它的氣候溫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這個地方就是濟南。這節課,我們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導下,一起領略濟南的冬天。

  2、初讀課文

  採用默讀法,限定時間,要求學生全神貫注的讀,並且讓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為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

  3、再讀感知

  教師分段讀課文,引導學生思考每一段的寫作手法,以及段落大意。對於課文中的關鍵段落3-5段,需要重點賞讀,引導學生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環節。

  4、歸納小結

  讓學生總結在文章中採用了哪些寫作手法,以及該文章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5、拓展延伸

  學生仿照文中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結合前幾天本地的一場大雪,寫寫冬景。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片抒情散文。文章透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本文的語言清新、優美。 描寫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景物描寫得細緻入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意識。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知識積累、學習積極性也很高,但是在對課文語言美、藝術手法美的感知還不夠,同事概括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薄弱。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的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

  2.過程與方法

  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抓住作者對景物描寫的線索。

  培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四、重點和難點

  1.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透過讀品體會作者對濟南的讚美之情。

  2.難點

  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

  五、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我會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課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自主與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透過朗讀領悟文章描繪景物的美並領略文章所蘊含的情感。

  2.說學法

  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主要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使學生自主討論、思考、並得出結論。

  六、教學過程

  因為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它是以情感為線索的,為了使學生有所收穫,我按照景物描寫的順序,設計瞭如下教學環節

  流程圖 愛山——愛水——愛大好河山

  引入新課

  我先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一提起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眾不同:它的氣候溫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這個地方就是濟南。這節課,我們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導下,一起到濟南領略濟南冬天的奇景。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著“為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的問題默讀課文 ,引導學生去整體感知文章,初步瞭解文章內容。並透過追問讓學生初步掌握作者是如何闡述濟南是個寶地的。瞭解作者的寫作思路,並抓住文章的情感線索和作者是如何描寫景物的。來引導學生進一步細讀課文。

  細讀課文 體會情感

  (1)題問學生:你最喜歡那一句,為什麼?引導學生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眷戀之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之情。從而突破本文的難點。

  我會讓學生先讀再說,可採用多種方式去讀,讀出感情和自己的感受。

  (2)老師展示四幅圖片(山、水),讓學生再讀課文,並評價老師所展示的圖片,哪些地方與課文內容相對應,哪些不相符。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讓學生主動的去探究知識。

  拓展延伸

  讓學生討論: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設題目的:讓學生領悟散文的特點、結構及抒發感情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課時。

  歸納小結

  讓學生說說這節課都學到了什麼?梳理本課思路,老師進行總結歸納。

  作業

  我會要求:請仿照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結合前幾天本地的一場大雪,寫一寫我們當地的冬天。

  透過這樣的方式以寫促情,讓學生學習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抒發自己對家鄉、對大自然的感情。

  七、板書: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