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高階中學化學元素週期律說課稿

制高階中學化學元素週期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本節內容選自全日制高階中學化學課本必修第一冊第五章(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第二節。主要內容包括:原子序數和週期性的概念;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與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週期性變化。以及瞭解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等幾個部分。並認識元素性質的週期性變化是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週期性變化的結果,從而理解元素週期律的實質。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屬基礎理論知識範疇,不僅是本書的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重點。在教材安排上,它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不僅對學過的鹼金屬‘鹵素等主族元素作了規律性的總結,也為即將學習的元素週期表和氧族元素等律後元素的學習奠定了理論知識基礎。透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同學們才真正打開了運用基礎理論知識系統性的學習元素及其性質的科學大門。

  3教材目標

  (一)知識目標:(1).使學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和元素主要化合價與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週期性變化;

  (2).認識元素性質的週期性變化,是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週期性變化的`結果,從而理解元素週期律的實質。

  (3).瞭解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情感目標:熱愛、理解對規律探討的科學家

  (二)能力目標:進行科學研究方法的教育觀點教育:量變引起質變。透過元素週期律的推出及運用,初步培養學生抽象歸納以及演繹推理能力;在學習中提高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

  (三)德育目標:結合元素週期律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由量變到質變以及“客觀事物本來是相互聯絡的和具有內部規律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從週期律的匯出,培養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以及探求知識、不斷進取的優良品質。

  4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核外電子排布與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週期性變化;元素週期律的實質

  難點: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週期性變化

  二.教學方法:

  1方法:誘思探究法──透過自學、討論、對比、實驗、設疑等方式誘導學生思考、觀察、分析、歸納、推理、探究。採用探索發現和遷移類比。思考討論,分析講解,探索規律,總結歸納,理解實質。結合週期律的推出,使學生初步掌握從大量的事實和資料中分析總結規律、透過現象看本質、宏觀與微觀相互轉化等科學抽象方法。

  2.教具:投影儀、膠片。

  實驗用品:試管、酒精燈、膠頭滴管、鎂帶、砂布、鋁片、蒸餾水、酚酞試液、1mol/L鹽酸、1mol/LAlCl3溶液、3mol/L硫酸、6mol/LNaOH溶液、培養皿

  三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具有基礎理論知識的特點,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較多,且較為抽象,理論性‘聯絡性較強。知識點之間環環相扣,學生容易混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使學生能條理清晰,有邏輯的予以掌握。另一方面,本節課所使用的資料及實驗等比較多。本節課因為有演示實驗,也是本章的第一次實驗,根據高一學生的心理特點,講授此課並不會顯得十分枯燥,但本節內容的目的是在實驗驗證的基礎上來幫助學生鞏固和理解元素週期律的實質的。若教師引導不好,往往易使實驗起到喧賓奪主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講授本節內容時,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其既動手練習,又動腦思考,從而啟用他們的思維,使其認識上升到認知的高度,並鍛鍊他們的抽象思維推理能力。因此,教師應注意合理安排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正確引導學生。指導他們刪繁就簡,學會舉一反三,更輕鬆有效的學習。

  四教學過程

  1.原子序數和週期性的概念的學習;運用生動的比喻-時鐘記時引出週期性的概念:這種週而復始、迴圈往復的現象,就稱為週期性。原子序數的學習則透過學習自學,歸納得出。

  2.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的學習。透過投影,展示表格等直觀材料引導學生依次思考.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

  (1)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2)原子半徑;

  (3)最高正價和負價;呈現怎樣規律性的變化?請學生總結並得出結論,教師予以糾正和補充。最後小結得出: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的電子排布、原子半徑和化合價均呈現出週期性的變化。

  3.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週期性變化。以及瞭解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等幾個部分。

  (1)透過複習鹼金屬元素與鹵素,引導學生回憶並得到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

  (2)演示實驗A組鈉、鎂與水的反應。實驗B組鎂、鋁與鹽酸的反應鎂鋁6mol/L鹽酸學生做實驗。根據判斷依據得出結論金屬活動性順序:Na>Mg>Al再推廣展開到橫行縱列行與行之間,最終得出結論元素的金屬性也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現出週期性的變化。元素非金屬性則透過對錶5-8的分析,透過學生與教師的共同探討,得出結論元素的金屬性也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現出週期性的變化。

  (3)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的學習,透過概念的類比引出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可由酸性氧化物和鹼性氧化物的概念類比引出。

  4.思考元素週期律的實質並小結。得出結論元素性質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呈現出週期性的變化。這個規律叫元素週期律。是核外電子排布週期性變化的必然結果。這就是元素週期律的實質。

  五學生學習方法:

  觀察法,分析法,推理歸納法。

  六反饋練習(投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