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往說課稿範文

文明交往說課稿範文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及分析

  《文明交往》第三課時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本課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空間,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生活這個大課堂中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留意觀察,學習別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與別人打交道,讓學生在交往中學會怎樣交往,再交往中獲得快樂,使教科書中的內容化為自己的行為。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安排這一內容,是在前兩個單元的基礎上設定的。前兩個單元分別讓剛進入中學的學生了解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新的集體和了解這一階段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發生的變化,再心理上屬過渡階段的特點以及本單元前兩課學習與父母、老師等學生自己熟悉的人相處的關係基礎之上進入到本課的學習的。一個人不僅和他熟悉的人交往,而且還要與其他不熟悉的人交往,甚至是和陌生人的交往。現代社會是一個文明社會,學會文明交往對自己今後的學習、生活和事業發展有很大幫助,甚至起到決定成敗的關鍵作用。本課也是下一單元《學會學習》的一個基礎和起點。

  二、說學情

  認知結構方面:七年級學生的心理尚未成熟,缺乏對文明交往的重要意義的認識以及文明禮貌的技能技巧。

  情感方面:初中學生正值青春期高峰階段,生理心理的發展使他們逐漸擺脫幼稚走向成熟,其中交往需求的日漸強烈就是這種成熟的突出標誌之一。這一時期的中學生不滿足於家庭親情,努力追尋同伴友誼、社會的認同,單由於經驗不足,往往存在著自我中心現象,使得他們在人際溝通方面缺乏換位思考,缺乏相應的心理品質和技能技巧。幫助他們適應環境、協調關係,走向成熟是極為必要的。

  生活背景方面:積極交往是社會化的需要。社會化是在人際交往中實現的。再交往中,人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產生相互影響,可以交流資訊、交流感情、協調關係。初中生的社會化主要受家庭、同伴和學校的影響。父母的影響集中於價值觀和獨立觀念方面;同伴的影響多集中於趕時髦、音樂、服裝等方面;學校的影響則集中在學生對自己能力的評價方面,影響其自我的認識與評價。

  我校學生絕大多數是農村學生,所在地民眾素質不高,在文明禮貌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在小學及以前,學生也學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單實際運用卻不盡理想。受此影響,學生的文明禮貌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七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抽象概括能力較弱。

  三、說教學目標

  針對學生在前兩課時從感性和理論方面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在掌握抽象概括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綜合上述學生狀況,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認識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學會使用禮貌用語,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巧;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提高交往的能力。

  2、在“實踐與評價”學習中,透過對“禮貌用語小詞典”的填寫,學習掌握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透過“成長記錄”瞭解並評價自己在於他人交往中的情況;在“閱讀與感悟”中,透過短文《絕招》體驗學會溝通的重要性,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透過學習交往的禮節與技巧,學會與人,特別是陌生人打交道,在交往中成為受歡迎的人,形成良好、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學會與人交往的技巧;瞭解與人溝通的重要性。

  依據是本課書的內容和課程標準在這方面的要求。前兩個課時是從感性和理論上了解了與人溝通的重要性和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知要與行相結合統一,把掌握的知識落實到行動中來。

  2、教學難點: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對短文《絕招》的感悟。

  依據是為了落實知行統一的教學原則。而中學生,特別是剛上初中的七年級學生由於本身的社會經驗不足等原因,再掌握與人溝通技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因而將其列為難點。再學習短文絕招時,由於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限,雖然前面椰油過相關的學習,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仍然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將其列為難點。

  五、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思想品德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1、首先,我會採用情景教學法,本框題可操作性比較強,我會列舉一些“對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情緒表現”或“同一個人對同一件事的不同想法”的事例,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讓他們首先認識到人們可以透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為下文的講解奠定基礎。

  2、基於本框題的特點,我還會採用集體討論法:針對書本上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由於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實有密切聯絡,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狀況或者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比如“情緒的表達是否知識自己的事情”這個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識更清晰、更深刻。

  六、說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和學生的特點,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本人主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感知學習內容,理解相關知識;在老師的指導下發揮出情趣對教學活動的積極作用,激發起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透過教學活動來體驗成功帶來的愉快;在學習過程中,按老師分組安排,與小組其他成員合作完成學習的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透過參與一些活動直接體驗感受領悟所學的知識,使知識經驗真正變成學生自己的“精神食糧”;學習過程中,積極與老師互動,來培養起自己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在學習過程中,與老師進行民主、平等的對話,與老師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七、說教學過程

  1、複習前一課時內容。

  2、匯入新課:透過前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那大家以前和現在在與他人交往過程當中做到文明交往了嗎?老師這節課就來“檢查”一下。首先看大家運用文明詞句的情況。匯入本課時的學習。

  3、完成“禮貌用語小詞典”,有如下步驟:

  1)老師先對課本中一些型別進行解釋、說明;

  2)按安排分小組並讓各小組代表上講臺抽籤決定本小組討論的內容,將回憶或收集的有關禮貌用語在小組裡進行交流,並填在課本相關位置上;

  3)各小組派代表將本小組所收集到的各型別的禮貌用語說出,其他同學來補充或在老師提示下來補充;

  4、完成“情景劇場”步驟:

  1)讓學生提出或老師將預想學生未明白的內容進行說明、解釋應注意的情況;

  2)讓學生在小組裡討論,準備表演;

  3)讓學生來表演各種動作,其他同學當裁判判斷表演的內容和表演的逼真程度。表演的同學談自己對錶演角色的感受。

  在對本情景進行設計時,我充分了解了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容易調動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和他們參與程度較高的特點來設計的。

  5、完成“成長記錄”,步驟如下:

  1)老師對其中內容進行必要的介紹、說明;

  2)讓部分學生說出自己在交往方面獲得成功的例子;

  3)其他同學來進行評價並說出原因,或由該同學自評,說出原因。

  在進行本活動當中,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來設計。讓學生說出自己經歷過的事,應該不會難說,而其他同學則根據自身的體會和所學知識對事例來評說,這樣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6、完成“閱讀與感悟”,步驟如下:

  1)學生先仔細閱讀短文,並邊閱讀邊思考;

  2)讓學生猜測主人公寫了什麼話,他能否得到工作;

  3)引導學生領悟短文時應提醒學生參考心靈導航及前面學過的內容來感悟短文。

  本活動的教學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主要透過合作性學習的方法來完成。因為本活動主要是讓學生能從短文中得到一些感悟,而學生在得出感悟方面卻有困難,因而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

  八、課堂小結

  透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大家對文明交往的作用意義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交往中,無論是熟人之間還是與他人第一次接觸都要做到文明交往。大家說,你們能做到嗎?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框題的現實意義,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九、佈置作業

  課堂主要以討論和闡述為主,課後佈置一篇叫“一件苦惱的事”的文章,讓他們敞開心蜚說話,使找到發洩情緒的正確途徑,在鞏固學到的新知識的前提下,又不放鬆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引導。

  十、說板書設計

  文明交往

  一、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二、禮貌是交往的“名片”

  十一、說教學反思

  《文明交往的要求》一課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中的一個問題。在這一課的教學實踐中要想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程的理念,就要擺脫以往教學中過分注重知識結論的僵硬模式,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注重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使課堂行進在對話教學的天空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是師生對話,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設計了一系列恰到好處的提問,循循善誘的啟發學生去回答。如上課伊始,用故事匯入,並及時提出如下問題:①老人為什麼沒有直接回答問路人,而告訴他到蘇州城還有六七千丈?②在這則故事中你們能悟出什麼道理?從而引出文明禮貌的兩項基本要求,即尊重他人和禮貌待人。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使課堂教學首先行進在師生對話、互動交流的氛圍中,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人。

  其次是生生對話,合作探究。文明交往的要求有兩個,一個是尊重是交往的前提。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不是直接給出結論,而是由表演兩幕情景劇“刁蠻無理女乘客”、“和風細雨化干戈”入手,並針對這兩幕情景劇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①楊本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②女乘客為什麼由原來氣勢洶洶的態度轉向楊本利道歉?③如果你處在售票員的位置上會怎麼應付?這種對話增加了開性問題在教學中的份量,將問題的解決權交給學生去探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造了相互對話的機會,進而體現了這門學科的開放性的特點。

  再次是生本對話。注重引導學生閱讀文字,並獲得有效資訊,實現學生與文字的視界融合,從而擴充了學生的知識水平。

  結束: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