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第三冊模擬實驗的說課稿

初中數學第三冊模擬實驗的說課稿

  各位老師你們好:

  我講的課題是: 模擬實驗。

  一、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當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於以上理念,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在本課教學中提出了“引導探索學習,促進主動發展”的教學改革思路,並且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課堂教學的縱向結構,即“回顧---情景匯入---引導探索---解決問題---總結提高------交流評價”的基本教學模式。

  二、設計思路

  (一)關於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第3節“用替代物模擬實驗”本課例基於學生的原有的認知水平,從學生熟知的生活例項--搖獎出發:激趣引探 ,明確規則,舉行搖獎,缺少工具?探究替代,匯入新課。透過學生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實踐操作,進一步營造和激發學習過程積極的心理氛圍。例題選取,基於教材,而又超越教材 ,著以生活色彩,附以社會背景。德育滲透,絲絲縷縷,潛移默化,不失時機。整個教學活動:面向全體,注重差異,小組合作,活動開放,成果共享。旨在讓學生放飛思維,尋找替代物的樂趣,感受數學之美,切身體會,瞭解替代物的意義,體驗數學價值。 教學中,應以合作探索為主,利用集體的力量,發揮每一位學生的想象力,對問題展開討論與交流,從而加深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二)關於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瞭解可以用替代物模擬實驗的意義與方法。

  2、會選用適當的替代物進行模擬實驗。

  3、培養實驗習慣,掌握實驗方法,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理解合作共享和支援幫助等良好的科學研究習慣,養成觀察,探究事物的習慣。

  (三)關於教學流程和教學過程。

  為體現本課的設計理念,我自主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課堂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即“ 回顧-------情景引入---引導探索---解決問題---總結提高---交流評價”。

  1、回顧:對前幾節知識的`複習與辨析。

  2、情景匯入: 從學生熟知的生活例項--搖獎出發:激趣引探 ,明確規則,舉行搖獎,缺少工具?探究替代,匯入新課。

  3、引導探索。: 注重對學生合作交流過程的指導幫助,養成他們正確的學習習慣,不制約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4、解決問題:透過實驗以後,學生心中一定還會有很多疑問和困惑,如實驗結果為什麼不盡相同?任何圖釘的釘尖觸地的機會都是一樣嗎?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尋找到答案,給出圓滿的解釋。

  5、總結提高:教會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會總結一節課的要點並隨堂鞏固,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數學習慣。

  6、交流評價:要求學生課外交流實驗結果和實驗方法,相互借鑑補充,進行課外拓展,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綜合能力。

  以上是我的簡要思路,由於水平侷限,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同仁指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