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歸納的分割和移位》說課稿範文

《色彩歸納的分割和移位》說課稿範文

  說課內容

  《色彩歸納的分割和移位》

  1,目標設計

  (1)能力目標——透過該課程的設計,讓學生掌握在傳統色彩課程向現代設計色彩轉變過程中,融入更多的現代藝術的元素與方式,從而培養他們基本的現代設計藝術素質和技能。

  (2)知識目標——在教學實驗中,讓學生能夠把握現代藝術形態的形式美,並初步懂得和理解現代藝術形態中所具有的邏輯美,秩序美和材料美。

  (3)態度目標——在教學實驗中,透過新的課程,新的思維和新的邏輯起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培養。

  2,內容設計

  (1)實踐性——課程內容設計的實踐性是這門課的特點,它強調學生在實踐中的動手能力,而"動手學習"成了學生學習中的第一要素;而且它把這種"動手學習"與教學上的"發現意識"相結合。例如:在"分割和移位"的繪製方法與步驟中去認識分割和移位的形式結構特徵;在"分割和移位"的繪製方法與步驟中去認識設計色彩與傳統寫生的差異等。

  (2)職業性——在這門課程的設計裡,職業性著重體現在它的"技術性"和"應用性"上。在具體的教學中強調"職業性","技術性"和"應用性"的三者結合,突出實踐與理論結合。設計色彩作為藝術類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第一它首先是為各專業的基礎教育服務的,其二它是間接為各專業服務的。因為它更多地提供了一種邏輯思維的新方法。例如:在"分割和移位"色彩形態畫稿的構思與設計中它不僅僅給了學生一種技巧和方法,它更提供了一種美學思想,也就是在"分割和移位"的課程中所包含著的審美特徵:即形式美,秩序美和邏輯美;而這又是職業教育中各類現代設計專業裡的一個重要要素。

  (3)開放性——課程內容設計的開放性也是這門課的特點。所謂"開放性"其實體現了一種與時俱進上。因為自20世紀以來,現代藝術的蓬勃發展已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我們傳統的審美藝術習慣和我們傳統的生活秩序,尤其影響了我們的設計藝術領域。這個時代出現了另一個讓人注目的現象,即現代藝術與設計藝術始終保持著某種同步推進的趨勢。現代繪畫與藝術設計從誕生之日起就隱含著某種親密的血緣關係,它們之間是一種互為共生,互為依賴的關係,我們必須充分利用這種關係,為我們的教學實驗提供更多的實踐性和準確性。

  而《色彩歸納的分割和移位》就是將當代藝術創作中的經驗與手法,結合《色彩歸納》的理論教材經驗,移植和挪用到色彩設計課程教學中的一種有益實踐。

  3,方法設計

  讓學生在做中學,讓教師在做中教,使學與做成為一體化。

  (1)實踐部:

  (A)選擇用傳統的方式完成的色彩靜物寫生作業,用色彩歸納中的分割與移位法進行設計色彩的實訓。讓學生在做中學。

  (B)用色彩歸納的分割和移位法指導學生進行作品的製作。讓教師在做中教。

  (2)理論部:

  (A)作品製作完成後的課堂展示與分析;使學與做成為教學的一體。

  (B)色彩的分割與移位與傳統色彩寫生的差異,以及它價值與意義。

  4,教學過程

  (1)命題1:用傳統的常態方式進行色彩的靜物寫生(2張)

  (2)命題2:對已完成的色彩靜物寫生作業實施色彩的分割與移位

  材料準備:美工刀,尺,固體漿糊,卡紙等

  作業要求: 對已完成的色彩作業分別以0。5cm和1cm等距離的劃分與切割。

  (3)畫稿的構思與設計:初稿,以學生個人的.設計經驗為主。

  (4)製作步驟3:

  (A)對已切割過的作業紙條上固體漿糊(選擇1cm的作業)。

  (B) 在卡紙對切割過的作業紙條進行重新的拼貼與移位。

  (C) 作品的自我調整。

  (5)作品製作完成後的課堂展示與分析:

  (A)色彩歸納(色彩的分割與移位)與傳統色彩寫生的差異;

  (B)色彩歸納(色彩的分割與移位)的價值與意義。

  (6)重新命題:色彩的分割與移位(選擇0。5cm的作業)

  5,課程特色

  (1) 本課程用較新的理念,即當代藝術與設計藝術自覺結合賦予了色彩公共基礎教學以新的方式和活力。在教學中它強調了"發現"的教學理念,並在教學的理念上強化了這種發現意識;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創造活力。

  (2) 本課程的設定,有利於學生對視覺藝術形式美的感悟和理解,並有利於把它轉化為設計藝術的形式美,邏輯性美和秩序性美。它體現了一種視覺功能的在美學中的自覺轉換,而且它與後續的專業教育形成了關連。

  (3) 本課程的設定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因為它極大限度地消解了由應試教育帶來基礎性差異而形成的部分學生學習的消極性和被動性,學生學習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