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車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不一樣的車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一、說教材

  隨著社會生活現代化程序的加快,現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孩子。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能力差,極易受到傷害,因此,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和學習處理一些突發事件十分必要。與其整天把幼兒看管得緊緊的,不如教會他們必要的安全知識。鑑於此,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隨機教育外,覺得有必要組織一次專門的教育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報警知識。

  二、說活動目標:

  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生意外傷害,雖然知道了一些急用電話,但還不會正確使用,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些特點,我為本活動定出了兩條教育目標:

  第一,瞭解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第二,知道電話110、120、119的作用,懂得在危急時撥打相應的電話號碼。

  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但是我們也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轉,只有教給他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讓他們懂得在自己遇到危險時會用最快捷的方法來讓自己脫離危險,才能使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於是把本活動的重點定為:瞭解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它們相應的報急電話;學會保護自己。整個活動都是圍繞著重點進行的,首先是讓幼兒透過圖片來了解這些車輛的作用,以及報急號碼的功能,接著是透過多媒體情境來體驗這些車輛與報急號碼對我們生活起到的作用,最後是透過遊戲把知識實踐到行為當中,使報警知識在遊戲中得到練習與鞏固。

  雖然幼兒知道了報急的電話號碼,但是由於他們缺乏撥打電話的經驗,對數字的認識也還不夠深刻,所以要讓幼兒根據突發事件的情境正確地撥打相應的電話,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

  所以我把活動的難點定為:讓幼兒懂得在危急的時候正確撥打相應的報急電話。在活動中,我設計突發事件的情境,再透過“打電話”的遊戲,讓幼兒在與老師一問一答的對話中輕鬆自然地運用已掌握了的報警知識大膽地表現自己,使幼兒在整個學習過程,熱情高漲,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整個遊戲活動,學具的提供也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幼兒在遊戲過程中真正體現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從而突破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知識經驗準備:

  初步讓幼兒認識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外觀形狀,知道他們相對應的報急號碼。

  材料準備:

  1、110、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

  2、多媒體課件(內容是一些突發事件的'過程)

  3、三幅有關突發事件圖畫。

  4、一部電話。(供幼兒學習撥打報急電話)

  四、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我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1、採用直觀法,以多媒體情境體驗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採用提問法,是因為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例如:教師鼓勵孩子大膽地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們現在要倡導的,這也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3、採用遊戲法是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打電話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鞏固報警知識,從而突破難點。

  五、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改變過去“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的指導思想。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觀察法是幼兒透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透過觀看多媒體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幼兒獲得新知識的好機會。

  遊戲練習法是幼兒在玩打電話的遊戲中,邊遊戲邊練習如何正確打報急電話,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真正體現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知識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昇華”的精神實質。

  六、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大塊,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絡,讓幼兒在互動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性地學習。但是眾所周知,這些安全知識比較抽象,光靠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把活動組織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才能讓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使幼兒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在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更好學習和了解每一個突發事件所相對應的正確報急方法,我設計此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觀察探索——學習討論——遊戲體驗,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環節:激發興趣。出示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圖片,引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說出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不同作用,再出示110、120、119的號碼卡片,讓幼兒瞭解電話110、120、119的作用,讓他們初步瞭解在什麼情況下可撥打這些電話,為下面環節做鋪墊。

  第二環節:觀察探索。播放多媒體課件:小明獨自在家,有陌生人來敲門,小明沒開門,陌生人就開始撬小明家的門。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明該怎麼辦呢?”將幼兒注意力集中到活動中來。讓幼兒在觀看突發事件的過程中自己探索知識,形成對安全知識的興趣。

  第三環節:學習討論。在關鍵時採用中斷法,讓幼兒在的情景中,透過看、說、獲取相關經驗,巧妙設定疑問“小明這時該怎麼辦,我們幫他想想辦法”,讓幼兒運用自身已有的社會經驗大膽地發言討論,教師在幼兒討論的過程中,透過引導,讓幼兒瞭解遇到危急情況時應該緊急報警,並再次出示三個報急號碼卡片和三種車輛的圖片,讓幼兒討論與選擇:這時該請哪輛車來救援?該撥打哪個報急號碼?把幼兒討論選出的號碼卡片與車輛圖片貼在黑板上,透過下個環節確認幼兒選擇的結果是否正確。教師、幼兒在這個活動環節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形成合作學習的機制。

  第四環節:繼續播放多媒體課件,看看小明是怎麼做的。(幼兒看到小明撥打了110,說清事故情況與地點,警車出現,把陌生人抓走)這個環節既教給幼兒正確的報急方法,同時也驗證了幼兒討論的結果。(學習撥打120、119的過程也是透過這些環節來完成的)

  第五環節:遊戲體驗。幼兒獲得報警知識後,出示大掛圖,設計突發事件的情境,在遊戲“該打什麼電話”的活動中,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電話,要求幼兒要說出相應的報急電話號碼,會正確撥打電話,在這個環節中老師充當電話中的工作人員,在遊戲中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導幼兒說出什麼地方危險了。讓每個幼兒都能在遊戲中真正地動起來,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這樣不但能使幼兒真正掌握知識,而且還能真正掌握正確的報警的方法。

  第六環節:教師小結。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危急事件時,要及時撥打相應的號碼求救。這樣才能讓自己很快地脫離危險,但我們不能隨便地撥打這些號碼,只能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才能撥打。

  七、說活動延伸: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對這些報急電話號碼不一定全記住,只有透過反覆練習、強化,才能牢記。我在活動室擺放一個電話,供幼兒遊戲時練習撥打電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隨時提醒幼兒、教育幼兒,並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