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說課稿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很高興能有機會和同行在一塊交流學習,這是一次難得的化學盛宴。今天 我 在這兒給大家彙報的課題是《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第一節的說課部分。 版本是廣東教育出版社。下面我從三個方面給大家來彙報 。

  一,我對教材的理解

  燃燒與滅火是研究化學變化與能量的章節中具體直觀體現,本節內容與日常生活生產聯絡較多,課題對學生親切又熟悉,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是學習本節內容的基礎。因此,在對本節教學資源的選取上注重源於生活,這樣,老師在此基礎上的情景創設,易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便於指導學生提煉出本節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瞭解燃燒和燃燒的條件、、緩慢氧化和自燃現象,知道它們與燃燒之間的區別和聯絡。

  ⑵瞭解物質燃燒條件的探究過程與方法。

  ⑶透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在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過程與方法

  ①,透過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

  ②,能用化學科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燒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⑵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⑶使學生逐步瞭解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透過內因才能起 作用。

  重點難點

  重點:物質燃燒條件

  難點: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

  由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本節課堂教學中,我注重課程內容要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在課堂實施中注意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在此基礎上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初步設想。

  二,我的教學構想

  考慮到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熟悉、感知程度,考慮到初中學生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並且這幾年隨著新課改的層層開展,學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解決本節課燃燒的條件重點問題上,主要採用啟發、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透過設定問題任務,創設情景,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參與、合作,給每位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展示的空間,力求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研究學習,體驗到學 習 科學的樂趣。

  在此後的消防安全教育中,則透過多媒體採用討論、談話法等來增強學生消防安全意識在本節課堂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實施“五字方針”:聽、思、說、議、樂。

  聽──聽得明白;思──敢思會思;說──表達完整;議──學會交流;樂──樂於探究。

  下面讓我們一起沿著這條主線,透過 四 個環節來向大家展示我的第三個問題“我的教學 過程 ”。

  三,我的教學過程

  環節1 :總結出燃燒的概念。透過讓學生回顧以前學的舊知識(物質在氧氣中的燃燒)來建構新知識,得出燃燒的概念。

  環節2 :探究燃燒的條件。這裡透過三個分組對比實驗,這三個實驗分別是(1) 水與酒精 對比實驗。透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的第一個條件,燃燒需要可燃物;(2)室溫中的 鎂條 與點燃的 鎂條 對比實驗,透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的`第二個條件,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3)蠟燭的正常燃燒與被燒杯罩住之後的燃燒對比實驗。透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的第三個條件,可燃物要與氧氣或空氣接觸;。由以上三個實驗,得出燃燒的三個條件。

  在這裡,由在教師指導下的共同探究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環節3 :進一步認識燃燒的條件。本環節透過讓學生觀察分析白磷與紅磷的燃燒演示實驗,讓學生對燃燒的條件有進一步明確、清晰的認識,這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此時,教師展示象徵燃燒條件的火三角圖片,讓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進一步昇華與沉澱,認識到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環節四:進一步鞏固燃燒的條件,特別設計了少量的練習題

  本節課所選材料,基本上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幾支蠟燭,幾根火柴,幾塊水泥塊,都取自於我們身邊看似不起眼、不經意的東西。透過在課堂上的演繹、變化,實現了由現實生活向科學世界的迴歸,讓學生感到化學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科學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遙不可及,只要我們積極思索,敢於創新,勇於實踐,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會是小小科學家。

  以上 是我對燃燒條件這節課的理解和設計,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