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與整理》說課稿

《分類與整理》說課稿

  認真擬定說課稿, 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師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寫一篇說課稿需要簡析教材、闡述教法、指導學法、概說教學程式、教學效果分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類與整理》說課稿”,希望大家喜歡!

  《分類與整理》說課稿篇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分類與整理》。

  本節課我將從學習目標的制定、教學評價的設計、學習流程的安排等方面進行說課。

  一、學習目標的制定

  本節課我依據以下三個方面來制定目標。

  基於課程標準

  《數學課程標準》有關本課的要求是:

  1. 能根據給定的標準或者自己選定的標準,對事物或資料進行分類,感受分類與分類標準的關係。

  2. 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過程,瞭解調查、測量等收集資料的簡單方法,並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整理資料的結果。

  基於教材

  分類與整理這節課屬於小學數學統計與機率這部分知識,本節課位於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它是在學生學會了按一定的標準分類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也是在整個小學數學教材中第一次提出“分類”這個概念,它是今後學習統計表,統計圖的基礎。

  基於學情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參與數學活動,很少是因為認識上的需要,而只是對數學活動本身感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設計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學習形式,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透過簡單調查,我發現由平常生活經驗的積累,學生已有一定的分類能力。如可以區分水果和蔬菜,可以根據事物的表面的特徵(如顏色)進行分類。但發展到根據概念,即客觀事物抽象的、本質的特徵進行分類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

  《分類與整理》說課稿篇2

  一、 單元教學內容:

  第三單元(分類與整理)

  二、單元教材分析

  分類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分類能力的發展,反映了兒童思維的發展,特別的概括能力的發展水平。在實際生活中,分類思維有著廣泛的應用。本單元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先讓學生學會按一定標準分類,然後,讓學生自己選擇不同標準分類,並對分類結果作出簡單的整理與分析。

  三、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教材將本部分教學內容由原來的一年級上冊調整到下冊學習,並且在原來只單純教學分類進行簡單資料統計的基礎上增加了對資料的.整理和用簡單統計表表示結果的內容。這時候的學生經過了一學期的學習生活之後,對周圍的一些實際現象或事物有了一些觀察和思考的意識,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樂於觀察、思維活躍的特性有利於更加深刻的理解本部分教學內容。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根據事物的非本質的、表面的特徵把事物進行分類,發展到根據事物的功用進行分類,最後能夠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徵進行分類的能力,並能用簡單統計表表示分類結果。從而初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四、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根據給定的標準或自己選定的標準進行分類,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標準的多樣性。

  2、使學生經歷簡單的資料整理過程,能夠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分類的結果。

  3、使學生能夠對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並能根據資料提出簡單的問題。

  五、內容安排及其特點

  1、 教學內容和作用

  分類思想是一種基本的教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實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成果認為,兒童數概念的形成起始於對物體集合的感知,他們對物體數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對物體的匪類、排序和比較多少的基礎上的。因此,歷來的教科書都講分類、排序和比多少作為學生徐誒數和計算的知識準備,安排在準備課中。

  由於《標準》講“分類”放在了“統計與機率”領域,突出了分類與統計的密切聯絡,解開了在上一輪教材實驗中教師對於教學“分類”這一單元內容的“目的”的困惑。

  2、教材編排特點

  (1)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設計了學生熟悉而又現實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會統計的完整過程。由於統計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教材注重體現了這一點,讓學生體會用統計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如,例1透過解決簡單而又熟悉的實際問題“有這麼多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引入,並給出了具體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之後再分析計數的結果,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例2的安排也是類似的。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了分類的含義、方法及目的,突出了分類的實際意義,又完整的體驗了統計的全過程。

  (2)為學生的探索留出了空間,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例1中,對氣球分類計數結果的呈現是學生透過自由探索得出的。例2中,學生自行選擇標準進行分類計數也給學生留出了探索的空間,並且可以引發學生對於分類的深層次的思考。這些都充分體現可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尊重。

  (3)從易到難,坡度合適。本單元在難易程度的把握上非常注意由易到難。例題設計由給定標準到自己選擇標準、由單一標準到不同標準、由形象的表達分類結果到利用統計來表達。練習中由簡單的基本訓練到複雜的綜合訓練、由只記錄結果到在記錄的基礎上進行資料分析和提出問題等,難度逐漸加大。

  六、本單元課時安排

  本單元用3課時進行

  七、單元教學建議與注意事項

  1、為學生提供充分地從事教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從中體會分類的意義。可以設計各種形式的分類活動 ,如分學具、整理書包等。使學生充分體驗分類,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2、要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設計徐誒素材。

  首先,在引入時,應注意由熟悉生活情境引入,突出分類的實際需要。其次,可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組織分類活動。如整理書包、整理自己的房間,讓學生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最後,教學中要結合具體情境強調分類結果正確的重要性,同時要將分類結果的呈現方式由實物圖逐步過度到圖和表。

  3、對學生不同的方法可以可定但要有引導,突出分類的實際意義。

  首先因為學生的知識經驗不同,對問題的理解和看法也會千差萬別。體現在對物品的分類上,選擇的標準往往不同。對於學生對所選標準所作的解釋,合理的應當肯定。但不要過多引導學生找不同標準,否則會使分類失去意義,也將難以駕馭課堂。

  八、分課時分析教學重難點

  例1的教學重點是掌握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在具體分類過程中做到不重複不遺漏。難點是會用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例2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會按不同標準進行不同的分類,並用簡單的統計表表示分類的結果。難點是體驗不同分類標準下的結果的多樣性。這裡關鍵還要讓學生從中體會到雖然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物品的總數是不變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