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萬古流說課稿

江河萬古流說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河萬古流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大綱

  根據音樂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以人為本”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加註重學生的生活態度,對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價值取向,以及寬容樂觀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從而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寬廣的領域中發展自己的創造性潛能。

  二、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本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科書七年級下冊,根據第四單元“江河萬古流”為教學內容。本單元賞析的音樂作品為課前音樂鋼琴協奏曲《黃河》;歌曲《長江之歌》;穿插歌曲《太湖美》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長江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由學生熟悉的長江黃河的主題切入愛國愛家鄉的思想教育,更能喚起學生的藝術通感。同時結合現代媒體手段,把視與聽、音與畫、音樂的和非音樂的、直接和和間接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從而使學生從音樂蘊含的思想感情中去理解音樂作品、感受音樂魅力,並進一步培養和激發學生愛國愛家鄉的熱情。

  3、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聆聽、演唱等活動,感受美麗的祖國江河,特別是——長江黃河這兩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所展示的民族氣勢,從而以江河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切入點,激發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民族自豪感。

  【過程與方法】:運用視覺圖象法、體驗法、對比欣賞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瞭解祖國江河的同時能自主參加各項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能感知歌曲的情緒、表演形式及不同的音樂風格,進而透過親身體驗,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力和理解力。

  【知識與技能】:嘗試從多個角度來表現對祖國江河的讚美,讓學生主動參與和為之提供更為自由、廣闊的想象和創造空間,引導學生大膽地創造與實踐具體表現在能夠用畫、文字、歌聲等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4、教學重點:

  1、瞭解與江河有關的音樂作品,並理解第個音樂作品不同的音樂形象調動學生將課堂變成展示自我的舞臺,積極參與欣賞、模仿和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激發學生的藝術潛能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透過“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思想感情。透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使學生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教學目標。

  四、說教法

  為了使學生更快更主動地達到本課目標,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視覺圖象法:

  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配以圖片,給學生視聽結合,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於學生理解和分析主題曲。

  2、小組合作法:

  為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生的主人,我才用小組討論合作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

  3、體驗法:

  音樂審美必須要求體驗到音樂的意境。在教學中我還創設情景,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魅力。

  五、說教學程式

  本課以愛國愛家鄉從身邊做起為主線,瞭解和感受歌曲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採用環環相扣的目標教學模式進行。

  1、課前音樂,營造特殊音樂氛圍

  聽賞鋼琴協奏曲《黃河》,先入為主感受音樂的氣勢,引發學生的無意注意。

  2、多媒體設問匯入

  引發學生的探究心理,同時在討論中形成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導學達標

  在這一環節中,我用感性的到理性的教學法。

  ⑴聆聽、演唱《長江之歌》,瞭解歌曲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體會歌曲的旋律特點和情緒。

  ⑵逐步深入

  在學生對歌曲情緒、思想感情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歌聲唱出對長江的讚美之情。

  ⑷探討研究、感悟挖掘

  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討論交流有關長江的資訊知識,然後充分地挖掘長江的象徵意義。

  ⑸由遠至近,美在身邊

  由一首《太湖美》引發學生對家鄉的讚美和熱愛。

  ⑹、內容引伸

  由秀麗的祖國河山、美麗的家鄉山水對比人們對環境的一系列破壞,激發學生熱國愛家鄉要從身邊做起的呼聲

  六、小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