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里西說課稿

阿西里西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阿西里西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

  本單元的教學主要圍繞我國西南地區民族音樂及相關文化展開,透過歌曲演唱、音樂欣賞、藝術活動等讓學生了解西南地區各民族不同的音樂風格及風土人情。

  《阿西里西》是本單元的第三課時,是一首彝族民歌,作詞,肖樹文(代表作品有《唱不完的歡樂》、《好花紅》等)。在彝語中,“阿西里西”為“我們是好朋友”的意思,歌曲2/4拍子,快板速度,情緒歡快活潑,單樂段結構字尾尾聲,是彝族兒童做遊戲時唱的歌曲。歌曲表現了彝族少年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歌中的力度變化頗為細緻,層次感很強。》貴州布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是很活躍的一個年級,但學生對彝族的音樂接觸較少。基於這樣的情況,儘可能的利用多媒體及網路直觀教學優勢,輔以流行音樂的元素,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架起課堂音樂和生活中音樂的橋樑,拉近學生與書本音樂的距離,幫助學生開啟多彩的音樂世界。

  三、說教學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瞭解彝族的音樂文化,喚起學生對西南地區民族音樂的熱情,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樂觀向上的情感。

  2、過程方法:

  引導學生探究彝族民歌的音樂風情,採用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西南音樂的實踐活動中。

  3、知識技能:

  能用自然圓潤、有彈性的聲音和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在歌唱中注意音樂基本表現要素的妙處,體會力度、速度、音色等對歌曲表現的重要性。

  (二)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運用多媒體及網路教學為輔助手段組織教學活動,為學生學習音樂提供一個聲情同步、形聲並茂、時空統一的多媒體音樂世界,創造和諧、快樂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想象與熱情,讓學生自主地走進音樂的世界。

  以感受、體驗彝族音樂、風土人情的美為主線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在聆聽、觀賞、歌唱、探究等音樂活動中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共同感受音樂的美。

  (三)教學重難點:歌曲中力度的對比及附點音符的演唱,準確把握彝族歌曲的風格,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四)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播放一段彝族風土人情的影片短片(背景音樂《阿西里西》)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使學生一走進音樂教室就彷彿走進了美麗的彝族山寨,從而帶著濃厚的興趣開始享受愉快的.45分鐘。

  創設情境(發現美)

  1、多媒體播放彝族歌曲《愛我中華》MTV。

  2、教師提問:

  這首歌熟不熟悉?正像歌中所唱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去探尋一枝民族之花。播放彝族風情片

  大家從影片中看出是哪個民族麼?從哪兒看出來的呢?

  3、展示交流片中彝族的音樂、彝族的服飾、彝族具有代表性的彝族的節日火把節

  4、匯入新課

  教師導語:彝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祖祖輩輩傳唱著很多動聽的民歌,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彝族的民歌《阿西里西》一起來聽聽

  設計意圖:學生課下透過網路等手段蒐集整理各種資料,鍛鍊了他們的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教師在課的匯入部分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視聽結合,在美麗的音畫意境中走進彝族山寨,感受彝族音樂及民俗風情。

  聆聽歌曲(感受美)

  有感情的範唱歌曲《阿西里西》,提出問題:從歌曲中感受到了什麼?猜一猜"阿西里西"是什麼意思?

  生回答:

  設計意圖:透過歌曲的聆聽賞析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風格,加深對歌曲的理解,激發學習歌曲的興趣。

  學唱歌曲(體驗美)

  1、教師伴奏,學生隨琴哼唱歌曲旋律。再用啦模唱提示氣息和發聲狀態

  2、引導學生聽辨樂譜中空缺的音補充完整

  3、師生共同突破歌曲重難點。

  提問: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在演唱歌曲過程中把握不準的地方,你認為歌曲哪一句比較難唱?歌曲的開頭和結尾有什麼不同?

  教師總結歸納學生的回答,並透過範唱引導學生在學唱過程中將下面的幾個地方唱準確:

  難點一:第9—13小節出現了三種不同的力度變化mf(中弱)→mf(中強)→f(強)

  難點二:歌曲第一小節的2 3。 1 ∣2— ∣

  阿西里西

  和歌曲結束部分的2 3 1 ∣2— ∣

  阿西里西

  4、來看看歌詞,讓我們用歌曲的節奏朗誦歌詞

  3、填詞演唱歌曲

  想一想,說一說。

  師:同學們,你們在唱這首歌時,歌詞有什麼特點?

  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

  4、歌曲的情感處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注意"丘都拉迪嗡啊嗡啊"表現了彝族小朋友召喚朋友來做遊戲時歡快的心情,大家應該唱得歡快些。現在,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彝族少年,體會一下愉悅的心情,然後帶著這種心情來演唱這首歌。

  設計意圖:採用聽唱、模唱的教學方法學習歌曲,教師引導學生從歌曲的內容到情感深入理解,用以情激情的方式引導學生體驗歌曲熱烈歡快的情緒及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感。

  深入體驗(探究美)

  1、聆聽歌唱版的《阿西里西》,找出歌曲中演唱特點。

  2、看看樂譜上的記號的作用

  力度記號的複習:mf——中強、mp——中弱、f——強等力度記號

  3、、師生共同突破歌曲重難點。

  提問:第9—13小節出現了三種不同的力度變化mf(中弱)→mf(中強)→f(強)如何演唱來,練習體驗,速度的改變使情緒發生變化了麼?加入力度變化,用演唱人數的變化來體會力度的漸強變化。你想到了怎樣的意境?變換速度演唱。分析聲音和情緒再次演唱歌曲。

  4、學生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多媒體歌譜圖片的呈現能夠讓學生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使歌曲教學的重難點一目瞭然;教師透過打節奏與範唱等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營造濃郁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演唱歌曲的興趣,進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從音樂的角度去分析歌曲,為唱好歌曲做好鋪墊。

  藝術實踐(表現美)

  1、看看彝族朋友是怎樣表演《阿西里西》(多媒體展示彝族舞蹈影片)提問:表演的特點是什麼?載歌載舞的彝族音樂特點。

  2、學跳彝族舞蹈基本舞步

  剛才的舞蹈好不好看?(…)讓我們也來跳跳好不好?(…)看看誰學的最好最快。

  3、學生分組練習。

  師:同學們,讓我們大家也去參加一次熱烈歡快的彝族火把節,請每一個同學都跳起來、唱起來吧!

  4、集體隨音樂表演彝族舞蹈(師生共同隨《阿西里西》的音樂邊唱邊舞。)

  設計意圖:拓寬視野,感受音樂與其姊妹藝術舞蹈相結合所產生的獨特藝術魅力,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音樂藝術表現力與合作意識。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彝族的民歌,大家對西南音樂文化有了一定的瞭解,想必此時同學們已經喜歡上它們了。有一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祖國的西南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除了彝族外還有苗族、侗族、傣族、壯族等少數民族,下節課老師會陪同學們進一步走進祖國的西南,去看看那裡少數民族美麗迷人的音樂文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