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業區說課稿

傳統工業區說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工業區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傳統工業區》這節課屬於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第三節第一課時,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工業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這一主線,其中前兩節課主要介紹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及工業地域的形成,而傳統工業區這節課則是在前兩節所學理論知識基礎上透過案例分析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世界主要傳統工業區的形成條件,衰落的原因,綜合整治的措施,並能借鑑他國的經驗對中國的傳統工業區提出綜合整治的措施。本課的學習還為後面新工業區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從課改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本節教學內容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傳統工業區的概念和分佈。

  魯爾區傳統的區位條件及衰落的主要原因。

  魯爾區綜合整治的措施。

  能力目標: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工業圖表和工業資料的技能。

  透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從分析個別案例到上升到一般規律的思維過程。

  情感目標: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關注全球的、我國的、當地的傳統工業和環境現狀,增強全球意識、愛國家和愛家鄉的情感。

  3、重點、難點

  重點:分析傳統工業區的區位因素,衰落的原因及綜合整治的措施。

  難點:應用所學的理論及方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二、教法

  那麼,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

  2、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3、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地理課件,將文字、圖形、動畫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運用地理圖表:在地理課中,圖表是最重要的一種知識載體,在圖表上可以獲得很多地理資訊。

  2、學會合作:透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3、學會探究: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四、學情分析

  1、知識基礎:在初中時學過世界地理,對教材中涉及到的國家及地區有一定的瞭解。

  前兩節課學習了區位因素及工業地域的相關理論知識。

  2、能力基礎:具備一定得閱讀地圖,分析地理圖表的能力,具備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基礎:體驗過合作學習的樂趣,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

  五、說教學設計

  1、複習舊知匯入新知

  請同學們說出三次技術革命發生的時間及出現的工業部門,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髮現前兩次技術革命出現的工業部門主要是傳統工業,第三次技術革命後出現的工業部門則屬於新興工業,我們發現新工業部門發展的十分迅速,那麼傳統工業將面臨怎樣的境遇呢?這節課我們共同來探討傳統工業的興衰與發展。

  這樣匯入的目的:透過學生已有的舊知識自然的匯入新課讓學生輕鬆的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2、講授新課

  1)、傳統工業區的特點及分佈

  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說出傳統工業區的特點,幻燈片出示世界工業分佈圖,讓學生找出世界主要傳統工業區(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的分佈。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獨立總結知識能力,訓練讀圖能力。

  2)、案例分析(以德國魯爾區為例)

  德國魯爾區是典型的傳統工業區之一,下面我們以魯爾區為例分析傳統工業區的興衰與發展。教師邊講述邊板書

  板書:興——衰——發展

  設計意圖:透過板書提示案例分析的思路與過程,即案例分析分一下三步進行。

  第一步,運用地圖分析魯爾區的區位條件

  播放魯爾區概況錄影,透過這段錄影讓學生直觀的瞭解到魯爾區的地理位置及其繁榮程度等概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出那麼魯爾區是靠什麼發展起來的呢?幻燈片出示教材65頁圖4。9,讓學生分組讀圖分析魯爾區有哪幾方面的優勢區位條件?在學生分析之前,教師及時進行學法指導,教師提示分析工業的區位因素應從資源、市場、交通等方面分析,這樣學生就能有的放矢的在地圖中搜索資訊。討論3分鐘後讓學生代表到講臺前指圖講解,其他同學補充。最後教師用課件總結,魯爾區的區位條件主要包括

  ①煤炭資源豐富

  ②充沛的水源

  ③靠近鐵礦石產地

  ④水陸交通便利

  ⑤廣闊的`市場。

  設計意圖:通過錄像讓學生對魯爾區有了更直觀親切的認識,然後展示地圖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去挖掘地圖中的資訊,這樣學生邊討論,邊分析,充分利用多種器官來學習,不僅滿足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與他人的合作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獲取資訊的能力,及時進行學法指導讓學會分析傳統工業區區位優勢的方法。

  第二步,透過材料分析魯爾區衰落的原因

  繼續播放錄影,展示魯爾區衰敗的景象,看了這段錄影在同學們的頭腦中不禁會產生一個巨大的問號,曾經繁榮的魯爾區如今怎麼衰敗成這個樣子?

  這時教師順勢發給每組同學一份材料,讓同學分組討論分析材料,找出魯爾區存在的問題。

  材料1

  材料2、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廠不斷冒著黑煙,鑄造廠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汙水,還有飄浮在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層黑灰。潔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為灰色。紅瓦白牆,綠草如茵的家園,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沿岸化學工廠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萬多種不同化學藥品調成的雞尾酒。

  ——德國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爾區

  材料3

  設計意圖:我沒有直接讓學生看教材上的文字表述,而是給出這些材料讓學生自己分析,這樣設計活動,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及分析材料的能力。更加符合新課改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的要求。最後師生用課件共同總結魯爾區衰落的原因,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印象。

  魯爾區的衰落的原因應該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主要有產業結構單一,生產方式落後,環境汙染嚴重,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等問題。外因關鍵在於新技術革命的衝擊,例如石油天然氣的廣泛應用及鍊鋼技術的發展使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再加上世界上出口鋼的國家增多,鋼替代品的出現,導致世界性鋼鐵過剩,鋼鐵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德國魯爾區的經濟日漸蕭條。

  第三步,創設情境探索魯爾區綜合整治的措施

  創設情境:面對這種現狀德國人該如何應對呢?假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是魯爾區大大小小官員,面對你的城市經濟一天天衰落,環境一天天惡化,你還能吃得香,睡的著嗎,那該怎麼辦?馬上召開小組討論會,共同制定魯爾區綜合整治的方案。討論5分鐘後學生紛紛主動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

  設計意圖:透過創設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很快突破重點,為破難點打下基礎。

  教師總結:根據各位官員的報告,我的秘書也給我整理出一套魯爾區綜合整治的方案。

  我認為魯爾區綜合整治的核心是調整產業結構,即減少煤炭、鋼鐵企業的數量,擴大單個企業的規模,並引進技術水平高的電子、汽車等中小企業,同時發展第三產業,使產業結構多元化,另外,調整產業佈局,(結合魯爾區綜合整治圖片)比較原採礦區和現採礦區的分佈有什麼不同,(新採礦區向西遷移,目的是就近獲得鐵礦石,甚至將鋼鐵廠向西部沿海地區轉移,與荷蘭聯營建立鍊鋼爐,然後將生鐵運到魯爾區。)另外繼續拓展交通,完善基礎設施;積極採取措施消除汙染美化環境。整治後的魯爾區重新走上了經濟良性發展的道路,請欣賞整治後的魯爾區的一角(錄影),通過錄像讓同學們相信這些措施是可行的,也為下面的問題遼中南工業基地的改造提供思路。

  3)、知識反饋與遷移

  課件展示遼中南工業區圖片,討論分析:

  ①比較遼中南工業區與德國魯爾區的區位條件有何異同?

  ②分析遼中南工業區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③借鑑魯爾區綜合整治的經驗,談談你對振興遼中南中業區的看法?

  設計意圖:透過這道習題讓本節課的知識得以昇華,讓同學們能夠學以致用,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也培養了同學們熱愛家鄉的情操。

  課外探究作業:撰寫“淺談遼中南工業基地的興衰與發展”小論文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1、成果:

  ①打破了“講解、模練”的傳統型教學模式,落實了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理念,有利於學生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和過程意識的培養。

  ②大多數學生能達成預定目標。

  ③創新之處:課堂活動設計較新穎而且多樣,能成功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問題設計有梯度,能實現分層次教學。

  2、不足:

  ①時間不夠充裕。

  ②學生回答問題時語言表述不夠精練。由於學生個體基礎存在差異,所以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很好的突破難點。

  3、改進方法:在課前培訓“小先生”,課上由“小先生”帶頭組成活動小組,便於模擬活動的順利開展;另外由於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異,對於課上未能很好把握和消化難點的同學,課後請“小先生”幫忙繼續學習,而從而引導學生課上課下互相幫助,學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