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密度簡要的說課稿範文

物質的密度簡要的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質的密度簡要的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密度是初二物理第六章第三節的內容,也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密度是一個應用十分廣泛的物理概念,也是今後學習液體內部壓強、大氣壓強、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必要基礎.透過本節教學應使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讓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是本節教學的重點.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是本節的教學難點.現行教材一般都是透過實驗引入密度的概念,再介紹密度的公式和單位.因此,做好實驗是本節教學的關鍵.

  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2.過程與方法

  透過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習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方法。

  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透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透過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3、 教學重點

  本節的重點是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4、 教學難點

  本節的難點是學生對“密度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認識,以及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二、學情分析

  1、學生的前期知識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一個重要的物理性質。密度本身有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生一下子“蒙”的感覺,教師引導從學生對生活常識的感性認識,用實驗、分析的方法建立密度概念,認識用比值定義密度的方法。

  2、 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二學生的學習興趣表現的有些狹隘—僅限於一般的、直接的水平上。他們只滿足於新奇的實驗現象,希望看到鮮明、生動、不平常的實驗現象,並未產生探索這些實驗原因的需要,有的學生只對實驗的操作感興趣,卻忽略了對現象本質的認識,因此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實驗的教學功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三、教法和學法確定

  採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來形成科學的概念,在教學設計中充分強調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活動性。這樣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和熱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科學素質。

  四、教學程式設計

  1、 新課引入

  創設學習情境:怎樣區分表面相同顏色相同的鐵塊和塑膠塊?或把鐵塊和鋁塊用紙包住。

  學生交流討論,老師總結,

  2、新課教學

  學生多數認為可以透過用手掂的方法,也就是稱質量,也就是說學生沒有考慮體積對質量的影響,那麼我們這樣反問,一大堆塑膠比一小堆鐵的質量小嗎?這樣就會引起學生注意到質量與體積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體會到只有相同體積的`兩個物體才可以比較質量的大小。引導學生去考慮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存在著一定關係,進而想探究一下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有什麼關係?不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有什麼關係?要探究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都知道做實驗,怎樣去設計實驗,引導學生去討論,得出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我們可以分別選取三個大小不同的鐵塊和銅塊,分別稱出他們的質量,測出各自的體積,記下資料,算出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方法確定之後再做實驗。實驗過程要把資料計下來,然後分析資料,得出結論: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叫做單位體積的質量,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是相同的,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特性。我們把物質的這種特性叫做物質的密度。由此得出密度的概念,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公式:密度=質量/體積ρ=m/v公式得出密度的單位kg/m3和g/cm3,由水的密度進行單位換算。接著解釋水的密度含義:一立方米水的質量是1×103 千克。重點是學生對密度概念的理解,一桶水的密度和一滴水的密度是一樣的,一根蠟燭和半根蠟燭的密度是一樣的。讓學生體會同種物質密度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3、 鞏固練習:練習的設計一要鞏固密度概念,二是要強化水的密度及含義,三,透過選擇題的設計,讓學生能選擇出哪種物質的密度沒有發生變化。

  4. 佈置作業:作業的設計除了基本概念換算題目以外,可以透過表格的方式,讓學生透過實驗資料寫結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板書設計

  密度: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公式:密度ρ=m/V。

  水的密度是1×103 kg/m3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一立方米水的質量是1×103 千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