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實踐及其特徵》說課稿

高中政治《實踐及其特徵》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政治《實踐及其特徵》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以後的教師職業生涯中,大家都要經歷說課這個環節。因此,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實踐及其特徵》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實踐及其特徵》。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7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因此,我首先談一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必修四在整個高中政治學習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第六課主要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的認識論部分,有相對獨立性特點。第一框題《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是認識論學習的開篇一課,也是關鍵一節,是否理解和理解程度如何直接影響本部分內容的掌握與運用。本課分為二個目題,第一目分析了實踐的含義、形式、特點;第二目分析了實踐為什麼是認識的基礎。

  二、說學情

  教學之路從認識學生開始,下面我來談一談學情。

  本課教學物件是高二年級學生,在心理思維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求知探究能力,對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善於合作探究、勇於思索、樂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在認知結構上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對於什麼是認識,什麼是實踐,什麼是正確認識的來源與檢驗標準有了自己生活化、經驗化的理解,所以不應該只大量灌輸和拓展較多的空洞理論,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藉助感人的生活素材和熟悉的生活案例來啟發學生,讓學生自己在社會生活中體悟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發展動力、檢驗標準和最終目的,讓每一位學生能夠獲得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諧的發展。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實踐的含義、構成要素;理解實踐的特點;聯絡實際分析實踐與認識的關係。

  【能力目標】

  透過學習實踐和認識關係原理,使學生樹立科學實踐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運用實踐的觀點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重點】

  實踐的概念、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難點】

  實踐的特點、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主要採用了活動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學方法,我再來具體談談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從新課匯入、新課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四個環節展開教學。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環節一:匯入新課

  本環節我透過展示馬克思生前最喜愛的一則寓言引出本課主題。

  哲學家問船伕:“你懂數學嗎?”

  “不懂。”船伕說。

  “你的生命價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學家說,“你懂哲學嗎?”

  “更不懂。”

  哲學家感慨:“那你的生命價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個巨浪把船打翻,哲學家掉在河裡。船伕問:“你會游泳嗎?”

  “不會,不會!”

  船伕說:“那你的生命價值就失去了全部。”

  這樣的匯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順利地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在新課講授環節,我將從教材的邏輯結構出發,著重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重點闡述“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等問題。本框題主要透過好朋友推介會、我心目中的'朋友、讓友誼之樹長青、真正的朋友4個方面展開。

  1.實踐的含義

  首先,採用問答的形式和同學們一起分解實踐的含義,如實踐的主體是什麼、實踐的物件、手段是什麼來一步步引出實踐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地能動性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從而使學生從不同角度掌握實踐的含義。接著,我會展示幾個例項,讓學生判斷哪些屬於實踐,從而鞏固學生對實踐含義的掌握。

  討論:下列活動中哪些是實踐?

  A.蜜蜂築巢

  B.農民種莊稼

  C.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D.科學家繪製人類基因組圖譜

  學生依據對實踐的理解,區分一般活動和實踐活動,深化對實踐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2.實踐的特點

  首先讓學生觀看中國開展探月活動的影片,多媒體展示問題思考的以下問題:

  A.中國開展探月活動能不能隨心所欲?這說明實踐具有什麼特點?

  B.面對月球的低溫高寒,我們是不是無能為力呢?這說明實踐具有什麼特點呢?

  C.探月單個人能否完成?這說明實踐活動具有什麼特點?古代只能舉頭望明月,而現代卻能登月探測,體現實踐的哪一特點?

  讓學生結合自身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回答。

  設定的每個問題都對應實踐的一個特點,這樣有利於學生對實踐特點的理解與把握。

  3.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在講解本知識點時,透過4個探究活動來分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不同表現。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在此我設定了品嚐橙子活動,重現了活生生的現實情境,藉助品嚐橙子的活動,學生體會到想要知道橙子味道,就需要品嚐,即實踐。實現在講解中深入淺出、化繁為簡的理想目標,有利於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多媒體展示:對經濟發展的要求的認識】思考是因為什麼變化推動認識的發展?

  【分析】P44頁教材的探究活動,恩格斯的名言:是什麼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學生可以結合在《經濟生活》中的知識積累及現實生活的經驗,思考並回答問題。

  (3)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本知識點講解圍繞黃金週政策要不要廢除,大致形成了兩派。【多媒體展示“廢除派”、“堅持派”的觀點】

  【多媒體展示“暢所欲言”】觀點一:黃金週政策應該廢除;觀點二:黃金週政策應該堅持,對此你認同哪一觀點,請說明理由。以四人小組討論2分鐘,然後推選一人代表小組發言。

  面對黃金週政策的爭議,如何檢驗黃金週政策的正確性?

  在透過設定另一活動:“是真的嗎?”,即將筆插進一個裝滿水的塑膠袋中,水會不會漏出來?藉此講解為什麼說明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設定生活化的情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圍繞黃金週展開辯論性的討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辨思維。藉助一個小實驗,巧妙地實現了對“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這一難點的突破。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環節,我會出示幾句詩句:

  1.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2.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行以求知,學以致用”

  讓學生從認識論角度,判斷詩句或名言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透過此環節,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表現的理解,突破難點。

  環節四:小結作業

  根據本框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學習的特點,我會結合板書內容,採用歸納式小結。透過小結環節,使同學們對本節課形成更清晰的認識。

  內容講授完畢,我會給學生布置作業:

  練一練

  據醫學史料記載,17世紀20年代,英國有個醫生給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輸羊血,奇蹟般地挽救了該青年的生命。其他醫生紛紛仿效,結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輸血醫療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19世紀80年代,北美洲醫生給一位瀕臨死亡的產婦輸人血,產婦起死回生。醫學界再次掀起輸血醫療熱,卻帶來驚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維也納醫生萊因茨坦發現了人的血型系統,才打開了科學輸血的大門。

  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個道理的?

  (1)第一次輸羊血成功,從而發現輸血可以救治病人,說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從輸羊血到輸人血直到終於解決輸血問題,表明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輸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殘廢和輸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輸血醫療熱帶來驚人的死亡,直到終因發現血型系統而使輸血問題得以成功解決,說明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4)為救人而輸血失敗的原因,直至發現人的確定血型系統,從而最終解決輸血問題,說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無聲的語言,是教師口頭講述的輔助手段,是知識的高度凝集與集中。依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結束語: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