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斷想說課稿

地下森林斷想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下森林斷想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解讀

  《地下森林斷想》是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個單元都是以生命為主題的散文。本文緊扣題目中的“斷想”,從作者的“所見、所想、所感”三個方面來組織材料,從而引發出對頑強生命“絕不屈服、永遠向上”的精神品格的讚美與謳歌,也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敬畏之情。

  本文寫於“文革”結束不久,我國剛剛經歷了一場巨大的浩劫。社會的變遷和作者的經歷,與文中地下森林的遭遇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也體現了一種時代精神。本文構思精巧,語言精美,虛實結合,情景交融,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具有感動人心、啟人深思的魅力。

  二、教學目標

  三維目標:

  1、瞭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以及火山爆發、地下森林等相關的資料。

  2、品味本文充滿激情、生動形象的語言,在寫作中加以運用。

  3、體會作品揭示的深刻哲理,培養學生面對災難不屈不撓的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虛實結合、情景交融、託物言志的寫作特色。

  2、品味作品精煉、優美、富含哲理的語言,並學會運用。

  教學難點:

  注重發掘課文的人文精神資源,體會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蘊。

  三、學情分析

  生命是一個抽象的話題,對於九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理解和感悟生命的內涵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本文是一篇散文,“形散神聚”,學生會覺得內容鬆散而雜亂;再加上文章篇幅很長,學生閱讀起來會產生畏難情緒,從而會影響對文字的理解。

  四、教法處理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我選擇讓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學習本文。①課前讓學生蒐集地下森林和火山爆發的資料,指導學生充分的預習課文。②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內容更形象直觀,增大課堂容量。③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方法的引導,為學生搭建一個開放的展示平臺,讓學生多角度的交流感悟。④從課堂走向生活,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和情感體驗,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教學過程

  本文是一篇課內自讀課文,因此安排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的教學流程:

  第一:情境匯入,整體感知。第二:研讀課文,揭示主題。第三:賞讀課文,美點追蹤。第四:聯絡實際,拓展延伸。第五: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環節一:情境匯入,整體感知。

  1、出示地下森林圖片,請同學們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概括畫面的內容。(讓學生感受地下森林的雄偉壯麗和勃勃生機,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2、出示課題——《地下森林斷想》。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你從中得到了哪些資訊?產生了哪些疑問?(從題目入手來解讀文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也為學生學習課文提供一種方法)

  3、速讀課文,完成兩個任務:

  找一找:文中所寫的地下森林在哪兒?有什麼特點?

  說一說:作者的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速讀課文是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一種能力要求。透過快速閱讀,可讓學生捕捉重要資訊,把握文章思路,整體感知內容。其中的1、2、6、18段,可讓學生對地下森林惡劣的生長環境和堅韌頑強的精神有個初步的感受。

  環節二:研讀課文,揭示主題。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步驟:

  (一)教師提問:文章的題目是《地下森林斷想》,“斷想”是什麼意思?作者主要想像了哪幾幅畫面?(讓學生交流後明確:文中火山爆發的場面和地下森林的形成過程,都是作者由所見到的地下森林引發的想像,本文采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

  (二)觀看火山爆發的短片,給畫面配解說詞。

  1、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關於火山的資料。

  2、播放火山爆發的短片,學生結合文章內容配解說詞。

  設計意圖:學生在瞭解火山的有關知識之後,透過看短片,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的感受火山爆發對地球的毀滅與破壞,從而對地下森林劫後重生的頑強精神理解的'更深刻。配上解說詞,是想讓學生緊扣文字,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梳理地下森林形成的漫長過程

  1、找出表時間以及事物變化的關鍵詞句,作上批註。

  2、先自主歸納、整理成一段完整的話,再全班交流。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設計意圖:根據新課標的理念,讓學生透過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來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他們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再進行感情朗讀,更能讓學生感受地下森林形成過程的漫長與艱辛,併為其精神品質而感染。

  (四)感悟精神品格,揭示本文的主題

  這是本課的難點,我打算用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悟讀課文,完成這一任務。

  問題1:你認為地下森林具有怎樣的“品格”?請結合文中相關的句段來談一談你的看法。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想讓學生緊扣文字,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歸納出地下森林的品格。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揣摩13、20、24段。

  問題2:同學們,你覺得作者寫這篇文章僅僅是在讚美地下森林嗎?請說出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學生從文章擬人化的語言、情景交融的寫法,不難看出本文運用了託物言志的寫法,並不僅僅是在讚美地下森林。教師再作適當點拔:一方面,緊扣文末兩段中一些關鍵詞來體會其深刻含義;另一方面,教師補充介紹本文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經歷。在此基礎上,學生揭示本文的主題——作者是在讚美一切

  環節三:賞讀課文,美點追蹤。

  問:同學們,這篇課文的語言很美,有的語句富含哲理,寫法上也很有特色,你能舉例談一談嗎?

  如:我認為“___________”語言優美,好在__________________。

  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富含哲理,________________。

  我發現__________運用了_________(寫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好處。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想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交流平臺,讓學生多角度的去感悟和鑑賞語言,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需靈活點拔,但不能求全責備。

  環節四:聯絡實際,拓展延伸。

  觀看“5·12”大地震圖片,談感悟:

  1、從這些不同的人身上,你感受到了什麼?

  2、此時此刻,你最想說點什麼?

  設計意圖:“5·12”地震,表現出了人類面對自然災害,堅強勇敢、團結一心的精神品質。教師抓住這一教育資源,讓學生由課堂走向生活,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和愛心教育。這也是教育的本質在語文課堂中的體現。

  環節五: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一)總結全文

  親愛的同學們,在人生的征途中,只有矢志不渝的開拓,才能贏得光輝的未來;只有堅韌不拔的進取,才能建造幸福的樂園;只有頑強不息的攀登,才能登臨理想的顛峰。我將這一段話送給每一位同學。願我們的人生是無愧的、充實的而又閃光的一生。

  (二)佈置作業

  1、在文中找一二處寫的好的句段,先摘錄,再賞析。

  2、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你能仿寫一二句嗎?

  3、同學們,透過今天的學習,你一定對生命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請你圍繞這一話題,寫一篇350字左右的短文。

  六、學況預測:

  學生課前一定要充分的預習好課文,讀通讀透文章內容,對於一些重點地方作上必要的批註;藉助一些手段查閱相關的課外資料,拓展知識。這樣才能保證課堂的自然順暢,達到預期的效果。

  七、總結反思: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教學本課希望能透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緊扣文字,瞭解文章內容和寫法。同時,學生也從中感悟到地下森林堅韌頑強的精神,從而引發對生命、對人生的思考——懂得在面對災難和打擊時,勇敢去應對;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永遠不放棄等。

  八、板書設計:

  所見:生長環境——惡劣

  地

  下謳歌生命

  森

  所想:形成過程——艱辛

  林(託物言志)

  斷

  想

  所感:精神品格——頑強

  設計意圖:從結構思路、主題、寫法三個方面來設計板書,藉此突出本課的重難點,以及主要內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