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4篇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1

  《李時珍夜宿古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訂《本草綱目》住在破敗的古寺,吃乾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親自冒險品嚐草藥的事蹟,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本課的設計體現以下幾個理念:

  一、一條主線,多維解讀。

  在市教研室“清晰目標、精選內容、有效設問”中“有效設問”思想的指導下,在問題的設定上,僅設定了一個主導問題:在四個場景中,哪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餘的問題都是在這個主導問題下進行展開的。然而,問題的指向卻是多維的。學生既可以從文字內容的角度去回答,也可以從人物的精神角度去回答。

  二、四個板塊,精選內容。

  在任志剛等教師提出的“板塊教學”的啟迪下,我選取四個板塊來進行教學,即:投宿古寺、啃食乾糧、借月記載、親嘗藥草。這樣處理,使看似冗長的課文變得簡短了,變得板塊清晰了。這同時,也恰巧和市教研室提出的“精選內容”不謀而合。

  三、一種方法,抓關鍵詞。

  本課教學中,還給予了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我透過:“四幅場景,哪一幅場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一讀,用筆勾畫出關鍵的詞語,在書的邊側用一兩個詞語寫一寫給你印象深刻的原因。”讓學生學會了抓關鍵詞或關鍵短語學習課文的方法。

  四、一種引領,精神提升。

  在本課中,我將教學目標進行了提升,在學生理解“不怕吃苦,嚴謹認真”的基礎上,透過文字重點句“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的學習,以及資料的補充:李時珍修訂《本草綱目》中的錯誤,研讀過800多本中醫藥書籍,訪問了湖北、河南、安徽等多個省市,他傾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歷時近30年,《本草綱目》定稿時,他已由生氣勃勃的青年變為白髮蒼蒼的老人了。讓學生體會到“李時珍修訂《本草綱目》,是讓萬民得福。”從而讓學生受到精神的引領。

  五、一點快樂,趣味橫生。

  語文課是快樂的,是趣味橫生的,這是我語文教學的追求。在教學時,我設計了啃食乾糧,體驗李時珍的辛苦,相信學生一定會非常開心,興致盎然,這必定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教學的時候,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六、一點意外,備足學生。

  在執教的過程中,有一點意外,學生在品讀“投宿古寺”的版塊時,居然大多學生都能直接抓住“破敗”一詞來品讀,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所以,在學生大多答到此點的時候,我反而繞了個彎子。看來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該充分的相信學生,備課更要備足學生。

  語文教學的魅力在於教師的文字解讀與學生的認知之間找到恰當的途徑和合適的方法,我深知我的教學還有許多的缺點和不足,以後定當且行且思,爭取進步。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文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住破廟、吃乾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蹟,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

  二、說教學目標

  1、透過具體的語言材料,瞭解李時珍為了編寫《本草綱目》進行艱苦的調查訪問的過程,體會李時珍為編寫好《本草》而不怕吃苦,一心為病人著想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2、指導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學習課文中滲透透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

  其中,我將透過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感受李時珍的品質作為了教學的重點。

  三、教學程式

  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教學設想。

  設想一:版塊式教學,理清思路

  《李時珍夜宿古寺》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李時珍撰寫《本草》中的一個故事,透過這個故事反映了李時珍的可貴精神。文章明是寫事,實則寫人,因此在教學中我設想為達到教學目標3滲透透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我將整堂課設定成三大版塊,即透過環境描寫感受人物甘於吃苦的精神,透過語言描寫體會人物苦中作樂的品質,以及透過抓動作品悟人物嚴謹踏實的作風。這樣的設計不僅使教學條理清晰,更向學生滲透了要寫好一個人,可以透過一件事,並抓住環境、語言。動作等要素的描寫達到使文字更生動,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的目的,為學生平時的寫作打基礎。

  設想二:抓重點字詞,感悟課文

  1、 在環境這一版塊教學中,我重點抓的是直接描寫古寺破敗的這一段,抓住“到處是灰塵”和“厚厚的蜘蛛網”讓學生體會這是一座荒涼的古寺,這裡沒有人來打掃,更沒有人居住。抓住“長滿了青苔”讓學生品悟到古寺的陰暗潮溼。而對“斷垣殘壁”的處理則先讓學生聯想古寺的樣子,然後出示一幅圖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透過這些品讀,感悟到古寺的破敗,由此牽一髮而動全身,在文中找到其他環境描寫的句子,感受條件之差,在此生活之苦。而李時珍要住在這裡,就是不怕苦,用個詞語來說就是“甘於吃苦”。

  2、 抓人物語言這一版塊中,我主要抓了李時珍說的“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裡過夜,比住在家裡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這句話中的“吃點苦”那是怎樣的苦?聯絡課文得出(住破廟、啃乾糧、以磚為桌椅、月光下記載,飢餐渴飲,曉行夜宿等等),而這樣的苦從時間上來說又是“長年累月”的,這又是苦上加苦,對於“長年累月”的理解我是以補充資料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李時珍如今快50歲的人了,這樣長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經快15年了,那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啊!

  那麼在這一版塊中又怎樣凸顯人物品質呢?我於是抓了一個“笑”字,這是李時珍說話時的神態,透過這個字的點到為止,學生就能理解李時珍長年累月在外奔波很苦,但他卻能笑對這一切,說明他能“苦中作樂”。

  3、 動作版塊中,抓住“端詳”、“扯”、“嚼嚼”這三個動作,學生就能體會到李時珍做事非常認真,為了弄清藥草的藥性,不考慮自己的生命去品嚐草藥,這又是一種一絲不苟、嚴謹踏實的作風。

  設想三:情景的創設,豐富聯想

  情景創設的環節我放在了李時珍說的“我們修訂號《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這裡,李時珍察訪藥材很吃苦,為什麼是值得的?為什麼這樣心甘情願?因為修訂好《本草綱目》本身是件為民造福的好事,所以值得,所以吃再多的苦李時珍也能笑著面對。這種情況下,我一次又一次創設情景,就能使李時珍的品質更顯高尚,形象更顯高大。

  四、總結

  縱觀我的課堂教學,儘管我的本意是如此的,但課堂上又是靈動的,因此我的教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敬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3

  一、教學目標的分析與定位。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李時珍夜宿古寺》講述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乾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蹟,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本課的教學我準備用兩課時完成。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複述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情感目標:體會李時珍為編寫《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能力目標: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

  我認為教學中應突出4個重點:第一點,李時珍因察訪藥材吃不好、喝不好、住不好,從餐飲住三方面讓學生感悟李時珍經歷的艱辛。第二點,引領學生透過課文的朗讀理解感悟李時珍為寫《本草》,為與民造福而甘願吃苦的品質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第三點,文中提到了許多中藥名稱,要透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中藥。第四點,複述課文。

  (四)教學難點:

  理解“飢餐渴飲、斷垣殘壁、生嚼涎滑”等詞語。

  二、教學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因為本課中有許多難理解的詞語,教學中我將透過點撥、講解等方法,教給學生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並針對課文第七小節(李時珍住古寺不覺得苦)和第十二小節(李時珍親自品嚐草藥)的內容組織學生討論李時珍為什麼這麼說、這麼做,體會他為編寫《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透過學生課後瞭解一些中藥名稱和藥效,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的安排與意圖

  我將由生字“宿”匯入,先板書“宿”,問學生:認識這個字嗎?你能組哪些詞?哪個詞是“夜宿”這個詞中“宿”的意思?這個環節的設計是兩個考慮,首先“宿”本身是生字,這樣匯入可加深學生對這個字的印象,其次,是要告訴學生組詞也是理解詞語的一個方法。接著我會繼續說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們夜宿在哪?外出旅遊一般夜宿何處?古時候把旅館叫做客棧,有位古人出門在外不夜宿客棧,卻夜宿古寺,這位古人就是—李時珍,引出課題並板書。

  然後讓學生介紹李時珍。接下來在範讀、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讀準課文中難讀、難理解的詞語,學習生字詞。因為這篇課文較長,讀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詞語不容易讀好,不容易理解,如飢餐渴飲、斷垣殘壁、生嚼涎滑等,我準備先列出這些生字詞,讓學生讀正確,再將這些詞語重新排序,使每行的詞語之間保持意思上的聯絡,第一行:師徒倆、飢餐渴飲、曉行夜宿;第二行:破廟、灰塵、斷垣殘壁、青苔;第三行:藥材、呃逆、生嚼涎滑、生嚼無涎。讓學生尋找排列規律的同時又一次讓學生讀了詞語,同時這三行詞語也是課文的三條學習線索。這樣的設計起到了多種作用。

  下面的教學就以這些詞語為線索,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學生共同學習尋找理解詞語的方法,解決本課的學習難點。學生先找出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然後邊讀句子邊理解詞語。“飢餐渴飲、曉行夜宿”詞語的理解可結合課文內容,“斷垣殘壁”藉助字典理解“垣”,透過理解關鍵字幫助理解詞,“生嚼涎滑、生嚼無涎”則可以聯絡生活實際理解,透過教學,不僅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多種方法,同時在理解詞語的同時指導學生讀好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詞語,學習了方法,而且將課文的朗讀也貫穿其中,將初讀與精讀相結合,以達到正確、流利讀通課文的目的。

  接下來再結合課文中第7、12小節,展開討論,這樣的生活李時珍不覺得苦嗎?李時珍親自品嚐草藥會有什麼後果?他為什麼這樣做?在學生討論的同時補充一些資料與故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進一步地認識李時珍的為人,引導學生們重點感悟李時珍為寫《本草綱目》為民造福、以苦為樂、甘於奉獻的精神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然後引導學生複述課文,再完成書後的練習3、4兩項練習。

  本課的板書我結合理解詞語的這一內容,以“飢餐渴飲、斷垣殘壁、記下尋訪所得”為內容,這也可以成為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線索。

  四、結語思考:

  本課的教學中我力圖使一個環節的設計達到多種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還想在課文的學習中引導學生探索、積累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我想這樣堅持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會有一定的提高。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4

  【基本理念】

  1、培養閱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2、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3、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

  【教材分析】

  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因為趕路錯過了客店,李時珍與弟子龐憲住在破敗的古寺,吃乾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收穫,並且親自冒險品嚐草藥,為了修訂好《本草》不顧勞累的事蹟,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教學口標】

  1、知識目標:對課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品析賞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技能目標:讓學生學會運用一定的閱讀方法學習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透過學習,體會李時珍為編寫好《本草》而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採用自創的閱讀方法自學課文,對句子進行的品析賞讀。

  難點: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教法與學法】

  《李時珍夜宿古寺》貫穿一個“苦”字,體現“不怕吃苦”四個字,我圍繞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展開教學。我先讓學生感知文字,從字詞到句,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全篇,逐步讀懂。教法上我採用了以下形式:

  一、找一找——找文中所有的苦。

  二、畫一畫——畫出文中“不怕吃苦”的句子。

  三、演一演——演出文中人物動作和神態。

  四、讀一讀——讀你感徹肺腑的段落。

  五、問一問——問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這樣五個環節的設計,可以打破傳統的半講半問,串講串問的教學方法,激發和鼓勵學生去找、去畫、去演、去說、去讀、去提,實現一種新型的、自主的、開放的語文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過程看似“散”其實閱讀貫穿始終,整個過程都跳不出教師的這一系列設計中。

  一、找一找——找出文中所有的苦。

  《李時珍夜宿古寺》全文貫穿一個“苦”字,這個“苦”字就是本篇課文的“神”之所在,就是本文的核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使一篇原本篇幅較長,內容較分散的課文有了向心力,達到了長文短上的目的。

  首先我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完成找一找的任務,學生開始認真讀課文,用紅筆記號找出文中的“苦”,在找一找的過程中學生找到了這樣一些句子:l“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裡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2“龐憲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後,兩人便坐在火過,一邊喝水一邊啃乾糧。”

  3“龐憲從行囊裡拿出筆墨硯臺,又搬來幾塊磚壘成桌子。”此後我相機緊問:你們如何來理解這些句子的?學生便說:“我們是透過找關鍵詞來學習的”。如灰塵、青苔、斷垣殘壁、蜘蛛網“斷垣殘壁”“啃”“壘”等詞,我讓學生用找到的這些詞再次來形容李時珍一行人食宿與工作環境惡劣,學生能用“破敗”一詞來形容古寺,進而描繪出住宿環境的簡陋,用“飢餐渴飲”“啃乾糧”來描繪生活的困苦,用“曉行夜宿”來描繪路途的艱辛,用“壘桌子”來描繪工作環境的艱苦。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透過讓學生“自由找”,“自己讀”,“自覺讀”,在讀中培養閱讀能力,在讀中自我感悟和理解,將所想所悟再進行交流,在交流中達到一定的共識。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在讀中發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形成閱讀能力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畫一畫—一畫出文不怕吃苦的句子。

  《李時珍夜宿古寺》一文乍一看是個苦字,深讀精讀字裡行間跳躍出“不怕吃苦”四個字,但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這四個字,還需從全文的內容入手,從關鍵句人手,從中心句入手,為此我讓學生以勾畫文不怕吃苦的句子開始,來理解文中蘊含的“不怕吃苦”的精神。讓學生開展了四人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畫出不怕吃苦的句子,完成兩個討論題:1李時珍給你留下的印象。2我想對李時珍說。為了使這種學習方式不流於形式,我讓每個學生承擔著不同的學習任務:有的負責整理每個小夥伴的發言,並準備在全班交流時能談出自己小組的見解;其餘的當組員作勾畫員。在經過幾分鐘的討論後,我便請學生派小組代表進行全班交流,在畫一畫的過程中學生畫到了這個句子:1“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是過夜,比往在家裡苦多了。”2“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各小組在與李時珍的對話中,理解了“長年累月”、“奔波”“萬民得福”、“為什麼吃苦也值得”,結合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感受到李時珍是個的以苦為樂,甘於付出的人,學生還對李時珍說了很多充滿敬佩的感人的話。最後,我出示了填空練習,讓學生將這句話補充完整,並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這樣,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給予,在交流學習互相吸取。體現了教學過程即是學習的過程,同時又是學生交往的過程,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較好的培養。

  三、演一演:——演出文中人物動作和神態。

  《李時珍夜宿古寺》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均編寫的十分巧妙,語言雖精練但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動作雖有序但能感覺人物的幹練、神態裡含蓄但觸控到人物的內心。為此我專門設計了讓學生演一演的內容並相機出示一組填空題,要求學生參照課文內容進行填空,填出人物的動作、神態,再自創人物的對話。當學生經過演前準備後再站到臺前進行表演時,學生們互相欣賞、互相評價,情緒十分高昂,學生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在感受人物內心的基礎上,在模仿人物動作的基礎上,將“端詳”,“若有所悟”等描寫神態的詞盡情地表現出來,將自創的對話淋漓盡致地說出來、將文中人物的動作充分地演示出來。這一場面的創設,學生既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也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到了李時珍的敬業精神,從而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李時珍的高大形象,使指導學生下一階段有感情的朗讀便可水到渠成。

  四、讀一讀——讀你感徹肺腑的段落。

  《李時珍夜宿古寺》一文,故事內容樸素真實,故事情節無秩少宕,描寫方法清淡白描,但文中許多感人的話語,感人的段落,讀後使人激動不已,讀後感覺意味深長、讀後耐人發人深省,讀後讓人感人心肺。這時我讓學生自主讀學生最感動的段落,並說出因為什麼感動,如何表現你的感動?學生採用自讀,同桌讀,小組讀的形式,對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了朗讀。這一教學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透過充分地感情朗讀後,昇華學生自己的情感,展現自己對李時珍的崇敬之情,學生能將心中的感受讀出來,將心中的敬愛說出來,將心中的崇敬喊出來,讓學生的情感活動和作者獲得和諧共振,啟用學生的語感和情感思維。

  五、問一問:——問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這個環節剛一展開,學生十分感興趣,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提出了許多問題來問教師,學生提出車時珍冒險嘗草值得嗎?還問我金銀花、胭脂草、刀豆子的藥性是什麼?我在設計教法時原意是讓學生討論後進行回答,從沒想到這些問題學生會要求我來回答,我只好按照學生的要求逐一回答,但學生仍不滿意,不斷地按照課文中的敘述來修正和修改我的回答。在“李時珍冒險嘗草值得嗎”這個問題上,因我的回答不確定,學生可不滿意了,學生在這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有的學生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因為李時珍是為萬民造福。有的認為不值得,因為生命是最重要的,沒有了生命就什麼都沒有了,李時珍這樣做不值得。針對學生的各種意見,我沒有給出評判,在這個問題上我鼓勵學生爭論,不追求統一、標準的答案。學生還把課前收集的有關中草藥的藥性資料展現出來,滿課堂進行遊說,推銷自己的中藥。課堂在學生自主自創、師生互動、開放多元的氣氛中接近尾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