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通用11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通用11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

  小學九年義務教育浙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冊語文第11課《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1933年文學家巴金到這裡遊覽後,就給他取了個好聽的名字“鳥的天堂”還寫下了這篇散文。巴金運用了準確生動、樸素優美的語言,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動人的南國圖畫,抒發了對“鳥的天堂”的讚美之情。

  [文章特點]:

  語言大師巴金的文章:

  一、準確傳神,生動形象,意境深遠,妙不可言。

  二、節奏明快,情深意厚,自然流暢,琅琅上口。

  三、欲揚先抑,氣韻貫通,技巧嫻熟,波瀾起伏。

  [課文中心]

  課文記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以及“鳥的天堂”名不虛傳。讚美了美麗而有生機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5個生字,能正確理解“縫隙、應接不暇”等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表意見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情感目標:在理解語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四、教學難點:

  1.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五、教學設想:

  (一)、在教學形式上,採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

  如播放大榕樹上群鳥紛飛的錄影,使學生進入“我”欣賞鳥兒的情境。

  (二)、在教學方法上,形式多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①在語言文字訓練中,讓學生讀、思、勾畫,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②在詞語訓練中,用解釋、比較、聯絡上下文等方法

  ③在內容理解中,以讀促講,重品味和感悟

  ④在難點問題解決中,採用討論探究法。如對:“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理解。

  (三)、在教學模式上,構建“主體、和諧、發展”的個性化學習課堂。

  如以小組生生互動,集體師生互動;積極探討中提高學習能力,自然滲透中培養人文素養。

  (四)、在教學理念上,提高對語文人文性的認識

  1、精妙教學語言,激起學生心底最美好的感受。

  2、提高審美情趣,以感受大自然生命力的美。

  (五)、在學法指導上,採用讀悟法、合作探究法、體驗法。

  六、教學流程:

  一、談話匯入,整體感知(理念: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

  1.匯入:這節課,我們就和巴金爺爺一起去廣東新會縣天馬河上一個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我們會有什麼感受呢?

  2.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麼感受?鳥兒又給你什麼感受?

  二、深究課文,重點感悟。

  (一)學習“大榕樹”部分(尊重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

  1、要求:自由朗讀課文1—8節,劃出你最喜歡、最感興趣的內容。

  2、重點學習第七、八自然段,體會榕樹美。

  3、交流自學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

  (1)利用簡筆畫板書讓學生了解“綠葉的多”、“枝上又生根”等特點。

  (2)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聯絡本組重點訓練專案“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教師尊重學生閱讀的多元感受)

  (3)透過教師參與的反覆朗讀,表達自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理解、感受。

  (4)透過自己對這段描寫的體會和感悟,由衷地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學生自讀自悟——師生評價——指名讀——教師範讀——齊讀)

  4、學生交流“大榕樹”的資料,拓寬知識渠道。

  (二)、學習“群鳥紛飛”部分(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教師引導: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鼓勵學生透過自由朗讀課文,盡情地感受這部分語言文字描繪的美。(學生可站、可坐,可請老師、可找夥伴)

  2、指名學生在榕樹上添畫各種各樣的鳥:讓他們體會“群鳥紛飛”的場面,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這部分的動態美的描寫。(學科間的融合,恰當利用美術課的資源)

  3.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中能夠體會出這裡的鳥兒多?

  4.學生彙報、交流。

  5.看到這麼一棵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又發出了怎樣的感嘆呢?

  學生齊讀(投影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6.教師追問:

  從這句話中,你發現了什麼?

  (1)(第一個鳥的天堂有引號,而第二個則沒有。)

  (2)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呢?有什麼不同的含義嗎?

  (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這棵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鳥的天堂。鳥兒在這裡棲息繁衍,過著幸福的生活。)

  7.再讀課文,在欣賞課文的過程中,領會作者對這一情景的描寫。

  (指名讀——師生評價——齊讀。透過讀體會作者的欣喜,讀出鳥的活潑可愛,讀出鳥的多。)

  8、教師引導學生比較作者對“大榕樹”和“群鳥紛飛”的描寫,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區別。

  三、交代任務,拓展延伸(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1、播放“小畫眉”。(提示:假如你是小畫眉,有些什麼感受?)表達感受的方式如下:

  (1)說些什麼?說一說。

  (2)寫一段文字(小詩,順口溜┄┄),讀一讀。

  (3)編寫歌詞,唱一唱。

  (4)看到些什麼?畫一畫。

  2、寫一份倡議書。(針對小鳥天堂的生態環境,如何保持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內容。)

  3、寫一份解說詞。(向他人介紹“小鳥天堂”的景色。)

  4、如果你生活在鳥的天堂,為使鳥的天堂更美麗,你會怎樣做?

  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的一種,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開發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鼓勵學生創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5、交流感受,教師相機評價、指導。

  七、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教師精心設計的結晶,是課堂教學的精髓,不僅可以體現主要內容,而且能使學生抓住板書內容掌握整個課堂教學內容,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我的板書設計正是體現了這一點,具有代表性,一目瞭然,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2

  教材簡析: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制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精讀課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

  該組課文的訓練要求是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鳥的天堂》這課文,在表達上很有特色。課文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是一培養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的好文章。這課文的教學,不僅對後面兩課文學習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還能使學生透過教材這個範例,積累語言,學習作者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排,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新課標精神,我以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生動,擴大閱讀面為指導思想,確定教學目標。

  (1)、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重點:

  感悟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表達方法。

  難點:

  1、理解“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的意思。

  文中四處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沒有加引號。

  1、創設情境法:將多媒體課件恰當地整合進課堂教學之中以後,由於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性、音效性可將學生所欣賞到的課文各部分的文字資訊多元化,在此環境中,為學生更加有效地閱讀、更加有個性的閱讀,更加有創造性的閱讀創設了更大的空間。

  2、角色競賽法: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讓學生分成樹和鳥的角色,採用學生分角色競賽,在疑問導讀中,讀、思、議、辯結合,營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圍,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3、自主探索聯絡實際法:根據我校平時所立的課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我積極將研究的成果用於實踐中,讓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課中自主體驗、學文後積極合作,根據不同的情節大膽設計解說詞,聯絡實際,學以致用,達到語文就在身邊,身邊就有語文的目的。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筆名巴金。1921年肄業於成都外語專門學校,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27年赴法國留學,1928年回國後曾任《文學季刊》編委,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總編輯,《文季月刊》主編,《烽火》雜誌創始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1949年後歷任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及第、四、五屆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

  教材說明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1933年5、6月間南遊廣東時寫的作品,後收入他的散文集《旅途隨筆》中,選入課文時有修改。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與動態的描寫;

  第二,借景物描寫表達感情與直接表達感情相結合。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二是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本文的重點是寫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重點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作者按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先寫它佔地面積大,並透過爭論榕樹的多少,說明這株榕樹是孤木成林,表現榕樹之大;接著寫近看榕樹,透過對枝幹和綠葉的描寫,展示了大榕樹的勃勃生機。在飽含情感的描寫之後,作者發出由衷的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著重寫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從作者的描寫中,我們不僅知道了這兒鳥的數量多、種類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們生活的自由、快樂。對小學生來說,本課的難點主要有兩處:一處是“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另一處是文中五處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沒有加引號。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上午好!我說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方面作簡要說明。

  一、說教材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的一精讀課文。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讚美。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閱讀理解能力,確定目標如下: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規律”、“縫隙”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南國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難點是體會描寫大榕樹特點的語句。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

  1、啟發式誘導法和講讀法:《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因此,我採用了啟發式誘導法和講讀法。

  2、角色扮演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指出“教學要多樣化,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本次教學中我讓學生扮演小導遊的角色,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自由評論、深入探究。”

  學法:

  《小學兒童心理學教育》中曾這樣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根據我班學生實際情況,我教給了他們幾種學習方法:

  1、圈畫法。

  2、質疑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重點感悟:

  1、學習大榕樹部分。

  要求:自由朗讀課文1-8段,說說你彷彿看到一株怎樣的樹?

  當作者看到這株大榕樹時候發出了怎樣的感嘆?讓學生齊讀,樹之所以美,美在其形大,美在其勢:茂盛。

  默讀課文第七段指導學生抓住詞語“一株”“不可計數”體會榕樹的大。

  在第8段中,指導學生抓住句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來體會榕樹的茂盛,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透過學生反覆朗讀自讀自悟,說說對這段描寫的體會和感悟。由衷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設計理念:本單元的重點訓練專案是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教師應尊重學生閱讀的多元感受,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並注重學生個體差異。

  2、學習“群鳥紛飛部分”

  <1>、過渡:讓學生說一說,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3>、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體會到這裡的鳥兒多?

  <5>、回顧全文,引導學生比較作者對“大榕樹”和“群鳥紛飛”的描寫,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區別,齊讀最後一段。

  有人說生活即語文,為展現大語文教學觀念:

  讓學生當回小導遊介紹鳥的天堂。

  並說說學了課文,有什麼體會?

  五、說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榕樹枝幹根葉(靜態)

  鳥形色聲姿(動態)

  設計理念:板書有助於師生一起回顧教學內容。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小學課堂的板書應簡潔明瞭,從而體現板書的“程式性、概括性、指導性、藝術性”。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的說課的課題是《鳥的天堂》。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展開我對本課教學的理解與設計。

  一、說教材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是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5課的一精讀課文。文章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動靜結合,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寫靜態為主,重點描繪了大榕樹樹大,幹多,枝繁,葉茂的特點;第二部分則以寫動態為主,展現了一幅百鳥齊鳴、萬鳥紛飛的熱鬧畫面,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與動態的描寫;借景物描寫表達感情與直接表達感情相結合。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我是這樣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熱鬧情景。

  2、能力目標: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

  確定這樣的目標,目的是讓學生在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同時,在實踐學習中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師在教學中也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知識的傳授。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確定這樣的重點,既符合教材的特點,又突出單元訓練的重點,既讓學生了解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情景,又學到了作者的寫作方法,有助於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本課的教學難點:理解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

  “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確定這樣的難點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情況而制定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準確生動地運用詞語。

  二、說學情

  四年級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這時候的四年級開始轉變思想方法,從過去籠統的印象轉變為具體的分析,偏重對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分析。在心理方面,四年級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小時候看不懂,聽不懂的一些知識,現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識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育學中提到“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講授課文時,根據課文內容,我在語言文字訓練中,讓學生讀、思、勾畫,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詞語訓練中,用解釋、比較、聯絡上下文等方法;在內容理解中,以讀促講,重品味和感悟;在難點問題解決中,採用討論探究法。如對:“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理解。

  確定這樣的教法和學法,目的是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更好地突破教學難點,全面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說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情境(1):伴隨著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的錄影片斷,使學生進入“我”欣賞大榕樹的情境中。你們見過這樣的大榕樹嗎?這節課我們一起去感受這裡的美。

  透過模像直觀向學生展現大榕樹,從而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小學生是透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

  1、學習“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部分

  (1)讀一讀、想一想

  讓學生默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這課榕樹的?“大榕樹”有什麼特點?這些特點表現在哪些句子裡,找出來讀一讀。

  再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又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的?看到這樣一棵大榕樹,你會產生哪些想法?

  提問由淺到深,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思考探究能力。

  (2)指導朗讀。目的是培養學生體驗“美”、欣賞“美”的能力。

  2、學習“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部分

  情境(2):伴隨著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上群鳥紛飛的錄影,使學生進入“我”欣賞鳥兒的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

  (1)齊讀感悟,主要是鼓勵學生透過朗讀課文,盡情地感受這部分語言文字描繪的美。主要是讓他們體會“群鳥紛飛”熱鬧場面,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這部分的動態美的描寫。

  (2)再讀討論、思考:

  作者這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與第一次所見到的景象有什麼不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作者各用了什麼描寫方法?目的是引導學生比較作者對“大榕樹”和“群鳥紛飛”的描寫,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區別

  鳥兒為什麼有這麼好的生活環境?大榕樹上的鳥兒為什麼又那麼多?引發學生對這種現象原因分析。

  (3)拓展想象

  假如你是“畫眉鳥”你會說些什麼呢?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有助於活躍課堂氣氛。

  (4)再讀課文,在欣賞課文的過程中,領會作者對這一情景的描寫。目的:透過讀體會作者的欣喜,讀出鳥的活潑可愛,讀出鳥的多。

  (5)感情朗讀。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課堂練習:為什麼這棵榕樹長得這麼大、美,鳥兒生活的這麼快樂?目的是讓學生自己體會文章的中心,同時受到增強環保意識的教育。

  4、小結:學生歸納。目的是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同時培養他們的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

  5、課外作業

  (1)背誦課文

  (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2)小練筆: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找一處自己喜歡的景物進行描寫,要用到動態和靜態描寫的寫作方法。

  目的是鞏固課文重點內容,培養學生默讀課文的能力,讀寫結合,把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於實際。同時,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第一次榕樹大美

  鳥的天堂(留戀、讚美)

  第二次鳥多歡

  這是我本節課的主體板書設計,本板書層次清楚,重點突出,言簡意賅,它清晰地展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課文的精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知識積累,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輔助了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說學生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

  課文情節很簡單。主要寫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傍晚,群鳥已經歸巢,沒有看到鳥。重點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並由衷的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是清晨,正是群鳥出巢的時刻。重點寫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充分感受到了它們生活的自由、快樂。結尾時又由衷地寫出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小學語文新大綱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並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確處理好師生的關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勇於探索。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得到提高和發展”。大綱強調了要以學生學習為主,所以在這節課安排教學任務時,我注重設計的問題以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為目的。而六年級的學生基本已經掌握了學習方法,對自學課文有了一定的基礎,為了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以“讀—析—讀”相結合的教學策略,即首先讓學生能在讀中找出相映的重點詞語及句子,再互相交流,最後能透過朗讀表達出自己的喜愛和留戀之情。宗旨是透過如上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立

  本課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情況確定,我確定了四個目標,分別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情感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情景。這個目標要求全體學生必須理解和掌握,以這一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設計了以讀代講的教學模式。

  2、能力目標:

  讓學生親自去體會、去感受,並利用朗讀、交流去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透過自讀、自悟,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從中挖掘這種獨立學習的可貴能力,這樣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在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得到表現。

  3、德育目標:

  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有的學生由於這方面的知識缺乏,這種環保意識特別的差,有時還會做出一些不良的舉動,為了讓這種不良現象的杜絕而實現德育目標,我設計了在討論完所有的問題後,讓學生聯絡課文互相學習交流,體會到愛護大自然,愛護鳥類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學生比較容易掌握的,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增強了環保意識。

  4、情感目標:

  課文《鳥的天堂》揭示鳥與樹、人與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當今世界熱點為環保,又正好與我國提倡的“和諧社會”相應,一個“和諧”,從文字到生活,都得到了體現。透過本文的學習,師生情感達到了昇華,沉浸在和諧的大自然的氛圍中。倍感《鳥的天堂》的確是人間的樂園。這裡的人們保護榕樹,愛護鳥類,感悟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美。

  三、說說如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及教學媒體的使用。

  根據新大綱,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鼓勵學生在學習課文後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學難點是理解“鳥的天堂”為什麼的確是鳥的天堂,體會兩個“鳥的天堂”的不同含義。為了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並貫徹新大綱提出的:全面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的要求,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的去讀,在讀中自己去感悟,去領會其意義。理解是朗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才可能透過朗讀準確表達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對課文的思想感情體會的更加深入。例如:“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數,樹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裡,”教師指導學生抓住這句話進行理解,鼓勵學生互相交流體會,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透過閱讀實踐在自讀中自悟、自得。並讓學生從部分詞語中體會到榕樹的巨大,就這個問題啟發學生從總體上談大榕樹的大和茂盛,也可以就某一個句子,某一個詞語說一說自己的體會。文中的重點詞句是文章的精髓,它對錶達中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抓住這些具有感染意義的關鍵詞語、句意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領會其中蘊藏的思想感情,從而撥動他們心靈的琴絃,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例如:那翠綠的顏色……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透過互相交流啟發,使學生抓住“那麼多”“一簇”“一堆”“不留一點縫隙”等數量詞中體會樹多而密,“翠綠”“顫動”等詞語中體會榕樹的美麗和富有生命力。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另外,播放影音檔案,課文朗讀“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鳥的天堂的靜態美。

  這段語言文字比較優美,指導學生帶著喜愛之情練習朗讀(齊讀、指名讀、範讀、體會讀),並試著背下來。這一要求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實實在在地練習,當堂背下來,查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也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

  然後教師播放“眾鳥紛飛”的Flansh動畫,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獲得直觀感受後,抓住喜歡的句子談感受,這是最受學生喜歡的一種形式,為它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的學習空間,完全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合作伙伴,因而興趣較濃,積極性特別的高。並讓學生交流自己的體會,在自讀中自悟,在自悟中自得,此時,學生的主動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他們主動的求知,主動去探索,主動去發現,使學生的生命力得到張揚。從而,結合課文了解到作者第二次去“鳥的天堂”抓住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進行描寫,知道鳥的數量多、種類多、姿態多,感受到他們自由、快樂。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著重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指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學生透過想象講述有的鳥還會怎樣。想象課文描繪的形象、意境,使理性認識和感性體驗相互作用,把抽象的文字元號轉換為具體的視覺表象,令學生身臨其境,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感受鳥的天堂的動態美。

  為了更好的突破難點部分,我設計訓練學生圍繞第四自然段中重點句展開學習,訓練學生找出重點句,培養理解句子的能力,對於學生提出的有關問題應當視其性質區別處理。在此基礎上由此句引出本課的難點,第一句“鳥的天堂“為什麼要加引號,而第二句鳥的天堂卻沒有加引號?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討論:這株大榕樹為什麼被稱作“鳥的天堂”,學生進行討論研究。多向交流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現自我,學會吸收,學會合作,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由個體的學習活動轉化為群眾學習活動,為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供了優勢互補的條件,營造了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全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這樣的討論交流就把突破理解上的難點和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課文的最後可以讓學生聯絡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對學生的答案,多層的鼓勵,從而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直覺、頓悟、想象和靈感,體會到這裡的人們保護榕樹,愛護鳥類,感悟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在設計本課時,使學生獲得了感觀上的感受,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一看就喜歡上這種方式,使他們滿懷興奮、愉快之情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自主學習和創造性思維,爭先恐後的發表自己觀點和看法,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

  四、說教學過程,教學環節的轉換

  本課主要有7個環節:

  (一)、匯入新課:首先提出問題,帶著問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師提出問題,交代任務

  1、播放影音檔案:課文朗讀:“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2、投影出示描寫大榕樹巨大的句子,讀一讀,談出自己體會,同學互相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分析板書並指導書寫要點。

  3、投影出示描寫大榕樹美麗和富有生命力的句子,方法同

  (三)、為與下面的內容更好的銜接,教師使用激勵性語言穿插,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利於下面內容的學習。

  (四)、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展示鳥的天堂的靜態美,指導以各種形式朗讀,並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優美的句子。

  (五)、播放“眾鳥紛飛”的錄影,讓學生自讀、自悟,交流小組學習情況,然後指導學生在默讀中想象當時的情景,講述自己的想象,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寫作方法,突破全課重點部分。

  (六)、抓住重點進行訓練理解,學生討論研究,使難點得以突破。

  (七)、全課總結:採用由學生談學習課文受到的啟發的方法,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感悟人與自然的美。

  五、說板書設計

  樹大而茂盛靜態美

  鳥的天堂

  (和諧)

  鳥多而快樂 動態美

  板書是課文的濃縮,設計精練、清晰,有助於體現課文的重點及中心,課文主要寫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第一次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第二次寫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體會人們保護榕樹,愛護鳥類,感悟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美。

  總之,這節課我本著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自主的學習知識為主,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學習主人,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為宗旨而設計並實施的教學。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6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三個生字:梢、暇、戀。

  (2)學會本課幾個新詞:留戀、展示、顫動南國、應接不暇。會用“應接不暇”、“陸續”造句。

  (3)理解本課重點句:

  ①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棵大榕樹,樹幹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裡。

  ②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③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1、能力培養目標。

  (1)訓練學生學習按作者遊覽順序理清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靜態與動態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以及閱讀、思維能力。

  2、思想教育目標。

  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薰陶。

  二、說教材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冊第五組中的第一課文。課文記敘了作者和他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作者遊覽的順序記敘的,先寫了作者和朋友們划船出去遊玩;然後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景象;接著寫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到的景象;最後寫了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讚美。根據本冊教材的編排,本組訓練重點是“事物的靜態和動態”,在設計本課文的教學時,圍繞重點訓練專案制定如下重點和難點。

  三、說重點、難點

  1、說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作者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2、說難點。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裡。

  (2)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3)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根據教材的編排和本文的重點、難點,教師在教學中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四、說教學方法

  1、說教法。

  素質教育提出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動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1)先整體感知,再從中心句入手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採用以讀為主,先扶後放、質疑問難的方法,藉助電教手段來理解課文內容,一次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自學能力。

  五、說學法

  在教學前,教給學生用“讀、劃、思、議”的方法認真預習。透過讀,讓學生有所思,再思考之後,劃出中心句,議出文章的訓練難點。

  在學習中,藉助配樂朗讀,運用圖文對照的方法,理解課文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

  六、課時安排

  根據上述內容,本課安排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設疑、析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遊覽順序。教授學習方法,完成課後第一題;第二課時,從中心句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深入理解課文,瞭解作者描寫靜態和動態的方法。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課後第二、三題;第三課時,圍繞重點內容,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完成課後第四、五題。

  七、說教學過程

  1、整體匯入,以讀為主

  2、教學一開始,教師設計以下問題激發學生透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的興趣及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1)課文題目中“天堂”指什麼?在文中怎樣理解?

  (2)“鳥的天堂”指什麼?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

  (3)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透過以上問題,使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同時,可以透過自學。討論以及作者生動逼真的語言描繪,結合課文插圖,使學生從整體上領略本文景象的美妙之處。

  1、住重點,深入理解。

  在學生整體感知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置身於作者所描繪的景象之中,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文章所描繪的景象之美。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以下問題:

  (1)我們已經知道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了,那麼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麼?請同學們用書上的話說一說。

  (2)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描繪“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的?

  提出上述問題,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找出本文中心句。此時教師用投影片打出中心句文字讓學生齊讀後,針對這句話質疑問難,從而引出學習全文。

  在學習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沒看到一隻鳥時,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

  (1)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沒看到一隻鳥看到了什麼?

  (2)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樣描寫榕樹的?

  在學習中,教師藉助投影讓學生理解“枝幹又生根,有許多根垂到地上”的景象,弄清“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體會榕樹的茂盛。想象樹葉綠得耀眼。綠得發亮。充滿活力,從而感受榕樹的蓬勃生機。在學習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之所以會有的這樣的景象。是因為南方氣候溼潤,加上榕樹正處於生長旺盛時期,所以枝繁葉茂,每片葉子都充滿生機。

  在學習這一部分時,引入作者的描寫方法———靜態描寫,教學中設計下述問題:

  (1)你讀懂了那些描寫榕樹的詞或句?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

  (2)這些詞句都說明了什麼?是什麼描寫方法呢?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出示圖畫投影片,讓學生看榕樹近景,再出示描寫榕樹的詞句投影片,引導學生體會榕樹之“大”,說明生長年代已久遠。在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體會,並及時指導朗讀,從而使學生體會到靜態描寫的方法。完成教學目標中的理解重點句子的(1)(2)和能力目標。

  八、結方法,放手自學

  在教師引導點撥學習了靜態描寫之後,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運用總接觸學習方式、法,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劃出重點詞句,同學間互相討論、思考、議出疑難問題學習作者動態描寫的一部分。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引導:

  (1)作者的感受怎麼會發生變化?為生麼兩次看到的景象不同?

  (2)和寫榕樹比較,作者寫鳥採取了什麼方法?

  (3)本文最後一句話中,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為什麼不加引號?透過上述問題讓學生自學動態描寫,體會眾鳥紛飛,大小不一、顏色各一、動作千姿百態,有的飛,有的叫。有的拍翅膀,使人應接不暇的熱鬧場面,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中,教師藉助電教手段,播放眾鳥紛飛的錄影,加深學生體會從靜到動的壯觀景象。學生課文之後,進行配樂朗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思想教育目標。

  九、再讀全文,遷移深化

  《鳥的天堂》是本組中的第一課文,要真正落實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師藉以配樂朗讀外,再自己從反覆品讀中體會,從電化教學的觀看中對比,體會作者抓住榕樹靜止不動的特點進行靜態描寫,抓住鳥兒活潑好動的特點進行動態描寫,這一靜一動互相映襯,突出了“鳥的天堂”的美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

  十、作業練習

  作業是對所學的知識的進一步鞏固,也是對學習效果的檢測,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此我設計了以下作業練習。

  1、完成思考練習第三、四題。

  2、寫作片斷練習:仔細觀察,寫一處景物注意靜態的描寫。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7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它選自就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注提”第八冊第一課。

  教材分析

  這文章主要記敘了作者(巴金)和他得朋友們兩次遊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美麗的大榕樹和群鳥歡騰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這是一經典課文。然而,在保護生存環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因此,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有了出版的調查能力、蒐集資訊的能力和表達的能力。而在閱讀中真正體會文章所孕育的能力還不夠,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不夠明顯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雪中的主體行和創造行。因此,本課設計時我是根據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從培養學生“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出發,以學生雪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單元教學重點來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按由扶到放的程式來安排課堂結構。

  三維目標:

  1、 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2、 培養學生積極收集有關資料,並運用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及審美情趣,背誦指定的段落,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閱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難點:對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

  教學流程:

  一、初讀課文、理“線索”

  葉聖陶先生在談到閱讀教學的任務時明確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線索,是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我採取以下步驟完成教學。

  1、引導質疑、揭示課題

  大螢幕出示:文中“鳥的天堂”指什麼?在哪裡?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

  透過質疑,啟用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

  2、初讀,理線索。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讓學生透過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每次看到了什麼?這些問題並不難,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決。然後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輔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透過自學,學生不僅讀通順了課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課文的線索,達到了整體感知課文的 目的。

  二、自主學習、談“感悟”

  《鳥的天堂》這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感悟。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靜態和動態了,二是閱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這一改變,也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得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去感悟。因此,我從以下三點來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說說喜歡哪一次去鳥的天堂,並陳述自已喜歡的原因。這時出示課件,按照順序依次出示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的畫面,以幫助學生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個性,談出自己的見解。

  2抓句子,談感悟

  在學生暢談段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覆閱讀,細細品味,從自裡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行為,美的情感……

  3。抓品讀,促感悟

  這是一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己朗讀,自己感受是否讀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後在小組中都,推薦都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比賽讀。這一設計意在透過朗讀展示自我對課文的見解,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欣賞課文。

  三、悟“環保”

  《鳥的天堂》確實是一文質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今天,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探究,透過表面現象看到實質:為什麼這裡會成為鳥的天堂?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真是一舉兩得。

  首先這兒生態環境好。

  1、這兒環境幽美。文章一開頭幾個自然段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夏日的傍晚,這兒不僅四周很靜,只聽見船槳激起的流水聲,而且景色迷人,燦爛的紅霞還在天邊。

  2、這幾天氣候溫暖,土地溼潤,河流縱橫,有利於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而有生機。

  3、這兒資源豐富。由於氣候溫暖溼潤,穀類蟲子繁殖旺盛,因而鳥兒的食物豐富。

  4、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葉繁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裡棲息、衍。是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

  其次、人們保護意識強。

  這兒的人們不許捕鳥,因此鳥兒們得到了保護,能夠無憂無慮的生活、繁衍。

  四、綜合實踐練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我們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去學會蒐集,學會應用、學會交際。《鳥的天堂》一課有一個聯絡生活實際的綜合實踐作業。“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瀏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並想辦法蒐集一些有關材料,為導遊寫一簡短的解說詞。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使學生做到三練:

  1、蒐集材料,練“查閱”蒐集的方法可以多樣:上、去圖書館、看電視、調查訪問等。

  2、學寫解說詞,練“習作”。為“鳥的天堂”錄影配上適當的解說詞,根據自己蒐集的材料,學寫一段解說詞,寫清楚導遊的身分,旅遊的地方及這個地方的特點,力求寫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動。

  3、學做導遊,練“交際”。

  這時出示課件,對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為學生導遊解說提供畫面。

  這是繼寫解說詞後的一個延伸,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際。要求學生自由組成旅遊團,自我推薦嘗試當導遊,全程陪同作解說。然後在班級進行優秀導遊評選,學生一定會興起盎然,積極參與在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一設計意在培養學生收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並潤物無聲地內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得的知識,潛移默化的培育學生審美意識,並由此獲得美感。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8

老師們:

  下午好!我今天的說課將採用“五說”的說課模式。 即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過程、五說教學反思。理論根據將貫穿在以上流程中。

  1、說教材:

  我今天說的是“造型·表示”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內容的課業,是綜合性很強的課業。因此,本課內容無論從形式到內容在設計上都貫穿了很新的教學理念,完全符合《二期課改》中的“基本理念”的要求。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是:由於小朋友們從小就對大樹和小鳥有著特殊的情感,因此,這節課很容易引起小朋友的興趣,可以為同學提供很大的想象與創作空間,而且在設計中“隱藏”了一區域性創作方法,為同學提供了交流、學習、考慮的空間,能夠從同學生理、心理特點動身,達到了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的完美統一。

  由於本課是一節“造型·表示”和“設計·應用”的綜合美術課,因而在備課上我充沛考慮了教學內容多與同學好動的實際情況,並結合二期課改提出的“從同學的興趣喜好動身,關注同學的合作參與意識”的要求以“快樂求知”為目標,打破原有的單純的講畫教學模式,力求為同學構建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競爭”的課堂教學體系,充沛調動同學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同學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中獲取知識,真正體驗到求知的快樂。

  教學目標:根據同學的特點和對教材的理解制訂了以下教目標。

  認知領域:透過教學使同學能掌握、繪製各種形態的小鳥的家。

  *作領域:透過聽、看、想、說、演、畫、玩等不同的活動形式,使同學能夠表示出一個美麗溫馨的小鳥的家。

  情感領域:透過小鳥的家的綜合活動教學,加強同學的愛鳥護鳥的意識,以增加他們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小鳥的家的認識、掌握、表示。解決措施:

  教學難點:師生間的互動、同學間的互動。解決措施:

  2、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同學主動建構知識的協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基於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同學的自主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讓同學堅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透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更多地體驗一種成績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發明慾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式如下圖

  生 初步感知——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充套件——情感昇華

  師 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彙總歸納

  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方法:1.遊戲法2.情景法 3.交流法 4.競賽法

  3、說學法

  同學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同學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人文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人性觀認為:在最佳化的人文環境、心理環境中人會全面發展自身的潛能。因此我採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導,在為同學創設尊重,情性,理解的人文環境的基礎上,透過啟發教給同學聽、說、做、玩、畫、演的學習方法,同學在思維真正獲得解放的狀態下自然會展開想象進入美術創作的境界。

  4、說教學過程:

  二期課改強調的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一起發展的過程,使同學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的過程。

  第一環節:新課匯入——遊戲匯入、引出主題。

  {1、遊戲:猜猜小鳥的名字。2、欣賞:小鳥在森林裡歡聲歌唱。}(引出小鳥的家在美麗的森林裡)

  第二環節:新授課——重視知識“活化”。獲得知識就意味著發現,意味著解決。在同學面前展現出直觀鮮明的形象,結合教師巧妙的啟發,引導同學才幹深刻理解和掌握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具體*作:

  1:融入角色,啟迪想象。

  運用對比的手段體現小鳥有家的快樂A:讓同學扮演鳥、樹、花等表示小鳥在森林裡的快樂生活。(讓同學感受小鳥有家的歡樂)B:插入灰暗的畫面和小鳥的哭聲。 討論:“小鳥為什麼會失去了家?

  進入關鍵:考慮: “你能給小鳥做點什麼?”結論:師生一起用大塊的紙樣“栽植”一片美麗的'森林。(引導同學找到幫小鳥解決痛苦的方法:重建美麗的家園。)

  2: 觀察生活,激發創作慾望。

  A:多媒體播放:同學家裡的照片。(引出家的涵義:溫暖、舒適、平安)

  B:幻燈畫面觀察小鳥的生活。瞭解自然狀態中各種各樣的鳥窩、鳥巢(樹上的、草地上的、水邊上的、人工構造的)(引導同學瞭解鳥窩構造的基本特點,結合家的涵義進而啟用思維發散再提出創作要求:“你會給小鳥設計個什麼樣的家呢?”)(注意:鳥窩和“家”的區別)

  C:小組討論(請個別同學先談談自身的想法。)透過上述遊戲扮演和教師的啟發提問突破了重點和難點。

  第三個環節:當堂練習-重視個人創作與集體創作結合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給小鳥設計美麗的家。(繪畫設計,彩紙貼上)。

  要求:給小鳥設計一個造型獨特、色彩完美、形式多樣的家,並把設計好的家貼在前面的樹林裡。在同學明確了作業要求後進行創作,把個人創作與集體創作結合起來。除了個別輔導外,重要的是啟發同學的創作感,激勵同學創作出與眾不同的小鳥的家,達到啟發想象力和創新,同時增強了集體協作精神

  第四個環節:小結——重視知識的匯入和發展

  這節課採取了同學自評,互評和師生評相結合方式,使同學在橫向聯絡中拓展思路,體會了勝利的喜悅,從而達到情感目標。具體*作是

  當小鳥的家設計好後1、請同學自身談談勝利之處2、請同學投票選出最佳設計3、教師總評並和同學一起體會小鳥重獲家園的喜悅。

  5、說教學反思:

  同學:作業展示(和小朋友的話)

  教師:

  1、總之,這節課教學效果不錯,教學過程成了師生互動,一起發展的過程,技能、認知、情感、各項預定目標,在寓教於樂中圓滿完成,體現了二期課改要求下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同學形成了對綜合美術的耐久興趣。

  2、由於是對綜合美術的初次嘗試,對一些環節的估計缺乏。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9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程式、板書設計方面作具體的闡述,首先我來進行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

  《鳥的天堂》是S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首精讀課文。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不同見聞及感受,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

  選編本文的目的在於:

  1、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

  2、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本文的學習為日後學習其他同類型課文奠定了基礎,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因此,該文是本組課文教學的“重要練兵場”。本節課我將教材的課後2題試當一名導遊以活動的形式呈現在教學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

  考慮教材內容、特點及編排意圖,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參照“語文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點: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的方法。

  3、感受文中描寫鳥的天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理解“鳥的天堂”的含義。

  為了完成本節課的任務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策略:

  二、說教法

  新課標提出“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並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學習方式,正確處理好師生的關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勇於探索。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得到提高和發展”。課標強調了要以學生學習為主,為了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我設計以下教學方法:

  1、閱讀感悟法:在閱讀教學中我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行為,設計多樣化閱讀,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新的談感受,在讀中自悟,悟中品讀。

  2、情境教學法:本文語言優美,讀文思畫。教學中創設激發興趣的情境:生動語言描繪、畫面再現、聲音播放等

  3、啟發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本班學生想象能力、欣賞能力較低。對課文的領悟過程較為緩慢,因此課堂教學多啟發,促進學生思考、想象。

  三、說學法

  本文語言淺顯,學生理解內容的難度不大,因此採用以下學法:

  1、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課標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可以使他們接受不同的觀點,擴充套件他們的視野,促進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習效率,也滲透了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的教育。

  2、誦讀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課作者寓情於景,適合用誦讀法領悟其情感。

  本課計劃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詞,理清思路,劃分部分。這裡說第二課時教學,

  本課時設有複習回顧、設境激趣、品讀自悟、鍛鍊語言,情感昇華和練習測評幾個環節,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四、說教學流程

  複習回顧

  1、聽寫詞語,這一環節有效訓練了學生的聽、記、寫能力,既檢測了第一課時的知識目標,也有意透過詞語回憶起文中相應的語句,段落,場景等。

  2、解說圖片,播放大榕樹和眾鳥紛飛圖片,同時我和學生一起解說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景物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的主要景物是許多鳥。這一環節可等同於複述課文,也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學習重點部分的印象。

  二)設境激趣、明確目標

  1、創設乘船去遊覽鳥的天堂的情境,兩條船一條在黃昏第一次去欣賞到大榕樹的奇異,另一條船在早晨第二次去欣賞到眾鳥的熱鬧場景。讓學生自由選擇坐哪條船,並說說作者去後的讚歎:“昨天……鳥的天堂”。這樣的情境匯入激起學生探索課文的興趣,孩子的天性活潑,愛笑,愛玩,喜歡新奇的,這樣的設計體現出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也為下一環節分部分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2、男女生分讀學習目標

  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學習有方向。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以後的各個環節裡主動地圍繞目標探索、追求。長期堅持朗讀目標,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兩個環節共需要用時5分

  (三)、品讀自悟多元解讀

  在這一環節主要突破重難點,因此用時較長需要20分。

  1、獨學自悟,合作探究

  首先學生根據導學案上的“學習導航”和提示自學所選學習模組,不太理解的地方在書中或導學案上做好標記。我會到學生中巡視並進行個別指導。學生獨學感悟,能提高自學和分析能力,獨立自主的學習,是保證學生課堂學習中主體地位的最重要的基礎和最基本的學習形式。

  然後小組內合作交流,探討獨學中的不解和疑問,這一環節可以讓學生思想與智慧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多元化解讀教材,使自己的體會更加豐富深刻。我也會走進小組與學生一起探討、感悟、質疑。

  2、展示交流,個性解讀

  這部分是在上一步獨學自悟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進行的,先由一個小組來彙報遊覽“鳥的天堂”後的收穫,根據導學案第一個學習模組展示問題:

  (1)這棵大榕樹到底有多大?是按什麼順序觀察這棵大榕樹的?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的?讀出描寫大榕樹的句子,重點體會“那翠綠……顫動”在學生彙報這句話時,我會提出質疑作者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激起討論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多元的,也許是風吹的或是……。學生再次朗讀句段,全班進行評讀,我也會範讀個別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榕樹的讚美並整理出榕樹的特點:大和茂盛。我適時板書,並用課件展示榕樹圖片,感受“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引導學習導學案中知識連結部分的靜態描寫。在小組展示結束,我會引出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後的感受:“鳥的天堂裡沒有一隻鳥”這樣能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也為結尾句的理解鋪好路。

  接下來由下一小組展示第二模組的問題:

  (2)巴金爺爺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與第一次所見到的景象有什麼不同?學生朗讀出描寫鳥的句子,為了讓學生走進文字,播放群鳥齊飛的情景,透過視覺感受更容易理解“應接不暇”。根據“學習導航”組員交流感受,其他組補充,議讀等,帶上作者的心情讀12—13段,總結出鳥的特點:熱鬧、多。我依據學生所說進行板書。之後我提出問題:相對榕樹的靜態描寫方法,鳥這部分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這一問題的設計是在靜態學習的基礎上,透過啟發,讓學生舉一反三學習動態描寫。

  學生兩部分內容學完,我再次發出作者的讚歎:“昨天……鳥的天堂”理解兩個天堂的意思。這與課前相呼應,讓學生在設疑中走進課文去探究,在解疑中走出課文。

  展示這一環節我給學生一定的空間來表現自我,讓他們在學習中有樂趣,有主動性。透過展示可以檢驗學生的自主預習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檢驗這兩個環節中學生對教材的知識掌握程度,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會充分尊重學生的展示方式及對文字的多元解讀,並根據學生彙報進行板書,突出本課重點。

  (四)、活用文字鍛鍊語言

  我設定了為“小小導遊”活動,介紹“鳥的天堂”。先在小組內說,在依照課件圖片進行解說。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說話訓練是開啟學生思想之門、引導學生髮表之慾的“總樞紐”。重視說話訓練更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五)、完善板書情感昇華

  這一環節透過板書總結課文昇華情感,需用時5分。

  學生根據板書交流:這裡為什麼會成為鳥的天堂?我根據學生所答,用繪畫完善板書,體現人、河、樹、鳥的和諧,此時我和學生們一起伸出手為保護環境和動物加油,並播放鳥的鳴叫聲。這樣的課堂總結讓學生熱情高漲,讓學生充滿力量,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正能量去保護生態環境。板書存在於每節課中,板書對語文教學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把這種無聲的語言轉變為有聲的語言,這是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又一種方式。

  結束時情境再現,讓學生下船,並回頭看看課件播放的“鳥的天堂”的美麗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不捨和留戀,從而體會到作者的情感。

  (六)、練習測評

  練習測評我設計三道習題,由於需要寫、說、交流,因此這一環節大約需要用時10分。題型設計如下:

  1、火眼金睛我會辨。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熟記生字詞。此題由一小組在圍板上展示其他學生寫在導學案上,然後我和組長檢查。

  2、按要求寫句子。針對中下等學生,改寫陳述句、運用“有的……有的……有的……”說話,口頭造句,既鍛鍊學生靈活的反應能力,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道題由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彙報,交流,互評。

  3、課堂小練筆。寫一個熱鬧場面或景物描寫,此題針對優生,挖掘他們的潛能,符合本課教學目標學習景物描寫、靜態、動態描寫,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此題學生獨立完成,再小組展示,全班交流。

  我將練習題設計成階梯性,讓優等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後進生“吃得了”,尊重了各個層次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教學的不斷進步。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鳥的天堂》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的課文。課文記敘了作者和他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作者遊覽的順序記敘的,先寫了作者和朋友們划船出去遊玩;然後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景象;接著寫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到的景象;最後寫了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讚美。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知道大榕樹的特點、作者的情感和表達方法;進一步提高閱讀感悟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認識大榕樹的奇特與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景象。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整體語文素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受到大榕樹美的薰陶,感受南國風光的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3)進一步增強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三、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文中描寫大榕樹的奇特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幸福歡樂的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是

  (1)理解:“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2)理解“鳥的天堂”為什麼的確是鳥的天堂,體會兩個“鳥的天堂”的不同含義。

  四、說教學方法

  1、圍繞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設想:

  在教學形式上,採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為了把學生帶到課文描寫的情境中,我透過形象的語言描述和多媒體錄影,設定了以下三處情境:情境

  (1):學習課文前讓學生欣賞鳥的天堂的影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

  (2)伴隨著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的錄影片斷,使學生進入“我”欣賞大榕樹的情境中。情境

  (3):伴隨著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上群鳥紛飛的錄影,使學生進入“我”欣賞鳥兒的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2、把質疑問難貫穿於教學的始終,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學,培養學生解決

  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在語言文字訓練中,讓學生讀、思、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詞語訓練中,用解釋、聯絡上下文等方法,讓學生把詞語置於具體語境中,體會其內涵。把詞語教學與對課文的理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學生對詞語的感知能力,有利於今後遷移運用。

  五、說教學過

  (一):引入課題

  欣賞《鳥的天堂》的風景。

  留在你心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揭示課題

  (二)、整體感知全文。

  1、請自由的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讀生字詞和難讀的句子。

  1、瞭解課文大意。

  師:我們回到課文中來,請默讀課文,看你能按下面的要求說話嗎?

  作者______次來到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_____ ,第二次看到了什麼_____ ,(自由練說,指名說,全班說)

  (三)、品讀感悟。

  1、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樣描寫榕樹的?

  在學習中,教師藉助投影讓學生理解“枝幹又生根,有許多根垂到地上”的景象, 弄清 “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體會榕樹的茂盛。想象樹葉綠得耀眼。綠得發亮。充滿活力,從而感受榕樹的蓬勃生機。在學習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之所以會有的這樣的景象。

  (1)你讀懂了那些描寫榕樹的詞或句?

  (2)這些詞句都說明了什麼?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出示圖畫投影片,讓學生看榕樹近景,再出示描寫榕樹的詞句投影片,引導學生體會榕樹之“大”,說明生長年代已久遠。在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體會,並及時指導朗讀。

  (二)品讀鳥的部分

  1、作者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才見到鳥,這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自由讀課文,12、13自然段

  2、你讀懂了什麼,從哪兒體會到的?

  用我讀到--------彷彿看到(聽到、想到)-----------------------。的句子說話。

  3、課件出示:白鳥翻飛的景象

  此時,你想說什麼?引導學生體會鳥兒在這裡生活的幸福快樂。

  4、理解: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第一個“鳥的天堂”指什麼? 第二個鳥的天堂指什麼?

  (四)、小結全文。

  親愛的同學們,這裡不僅有樹的奇美,有鳥的歡樂之美,更有人與自然、與動物的和諧之美,所以這裡才是真正的天堂。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企盼——這樣的鳥的天堂、人間天堂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六、教學預設

  我設計這節課的教學理念不新穎,就是一節普通的常規課,預計學生基本都能參加的學習活動中來,著中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六組課文中的首精讀課文。著名作家巴金以生花的妙筆記敘了他和朋友們兩次遊歷“鳥的天堂”的不同見聞及感受,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裡群鳥歡鬧名不虛傳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課文語言質樸,動靜結合,美不勝收,觀察有序,筆法細膩,易讀易記,情感真摯,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訓練重點是要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並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選編本文的目的在於:

  1、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

  2、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學好此文是日後學習其他同類型課文的憑藉與基礎,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為此,該文是本組課文教學的“重要練兵場”。綜合考慮教材內容、特點及編排意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參照“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和“教學大綱”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確定如下重點及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

  ①學會巢、梢、暇3個生字。

  ②能正確讀寫應接不暇等詞語。

  ③理解重點句:

  如: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裡。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2、能力訓練目標。

  ①熟讀課文,理清脈絡,學會按作者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的表達方法。

  3、德育滲透目標。

  感受美景,培養保護環境,護我綠色家園的環保意識,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與薰陶。

  (二)教學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真正理解“鳥的天堂”的含義。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

  (四)教時安排

  鑑於本文是本組課文的重要“練兵場”,考慮到學生基礎不到紮實、領悟緩慢等情況,為了切實做到學練結合,我給學生以充裕的學習時間,確定用3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①先讀“導讀”,明確目標。②緊扣“鳥的天堂”做有序展開。

  第二課時:自主研讀,合作探究,精讀細品“大榕樹”和“眾鳥紛飛”,領悟表達方法,讀寫結合。

  第三課時:加深理解,探究意義;綜合實踐,煉就能力。

  一、說學情

  本班學生課外資料較為缺乏,聽、讀的能力稍好,說與寫能力方面還存在相當大的缺陷。其想象能力、欣賞能力較為低下。對課文的領悟過程較為緩慢,課堂教學不能操之過急。但作為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學能力,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過《海上日出》等多描寫大自然景色的文章。

  二、說教學方法

  新課標提出“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並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確處理好師生的關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勇於探索。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得到提高和發展”。課標強調了要以學生學習為主,為了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以“以讀代講”的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採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談話法和討論法)。

  2、教學手段:多媒體的簡單應用,最佳化課堂教學。

  3、學習方法:A、圈圈,畫畫。 B動腦筋、敢提問。 C、有主見,談看法。 D找夥伴,共探究。

  四、說教學程式

  有序、緊湊、合理,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所作的教學程式,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使其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這樣設計本課的教學程式。

  (一)先讀本組課文“導讀”,開宗明義交待教學目標。

  心理學實驗表明:強烈的目標意識是導讀成功的關鍵。閱讀之前,目標明確與否效果大不一樣。設計步驟一,能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學習才能有的放矢。

  (二)緊扣“鳥的天堂”做有序展開。

  “鳥的天堂”是本文的環繞中心。由於本組教學重在於從理解思想內容的基礎上領悟表達方法。為了達到目的,勢必要緊扣“鳥的天堂”這一中心作“大文章”。

  1、審題設疑,揭示題意。

  設問:看到題目後,你有什麼疑問?讓學生充分質疑,估計大部分學生會提到:①“天堂”指什麼?②“鳥的天堂”又指什麼?在哪裡?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③“鳥的天堂”裡有什麼?是不是有很多鳥?等等問題。

  題目是文章的視窗,其往往起著提示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讓學生質疑“題眼”,可以形成“閱讀期待”心理,啟用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體現自主、探究精神

  2、明確題義,簡介“鳥的天堂”。

  3、整體感知理線索。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此,我設定瞭如下思考題:①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去的?②每次各看到了什麼?③小組討論,劃出作者每次去“鳥的天堂”時的感受的語句。

  4、依據設問,中間突破,理清脈絡。

  引導學生抓住設問答案中的“第一次、第二次”及“第二天、這一次”等字眼,從層次明顯的中間部分突破,劃分段落,理清脈絡。

  5、自學生字詞,指導正確讀寫詞語。

  6、以讀代講輕帶教學第一段,只要求理解大意,瞭解遊玩的時間、心情等即可。因為學生已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在此處教學就讓學生復顧舊識加以應用,以求實現“立體式學習”,最大程度提高教學效益。

  (三)自主研讀,合作探究,細品“榕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為了達到讓學生多讀多感悟的目的,又要避免形式單一的純朗讀活動,我結合課文內容設定多種讀法來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1、重點讀此段課文,小組讀。

  2、品詞細讀“簇”。“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與“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中的“簇”先後換用“片”、“束”來讀一讀。

  3、比較讀第六自然段。我說“許多株”,朋友一說“只有一株”,朋友二說“是兩株”。

  4、表演和畫船移動圖讀“逼近”。讀“我們的船漸漸逼近大榕樹了”,以弄清作者觀察基點的變化過程。

  5、圖文結合讀,觀察課文插圖1(大榕樹),精讀細品課文第七、八自然段。有喜歡的句子就勾出來多讀幾遍,寫上批註。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邊作上記號。(生朗讀、體會、勾畫)

  6、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新的生命在顫動”指的是什麼,作者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呢?誰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7、那些描寫榕樹的詞或句給你印象深刻?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這些詞句都說明了什麼?是什麼描寫方法呢?

  (四)精讀“眾鳥紛飛”場面,領悟表達方法。

  1、小組讀“眾鳥紛飛”段落。

  2、藉助插圖2,略說大意。討論:

  (1)作者的感受怎麼會發生變化?為生麼兩次看到的景象不同?

  (2)和寫榕樹比較,作者寫鳥採取了什麼方法?

  (3)本文最後一句話中,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為什麼不加引號?

  透過上述問題讓學生自學動態描寫,體會眾鳥紛飛,大小不一、顏色各異、動作千姿百態,有的飛,有的叫。有的拍翅膀,使人應接不暇的熱鬧場面,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中,教師藉助電教手段,播放眾鳥紛飛的錄影,加深學生體會從靜到動的壯觀景象。學生課文之後,進行配樂朗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思想教育目標。

  3、細讀: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在撲翅膀。領悟總寫與特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

  6、嘗試練習:依照本文寫法,用幾句話寫出“課間十分鐘”時同學們在操場上盡情玩耍歡快熱鬧的場面,要求一定要用上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五)緊扣最後一句話,體會五處“鳥的天堂”的作用與含義,趁勢歸納中心。

  (六)主動探究,不忘“環保”。在大力提倡“保護生態環境”的今天,重讀本文意義猶大。教學時我讓學生以“自願組合、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討論: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成為“鳥的天堂”?

  引導學生根據“河、樹、鳥、人”四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加以研讀課文。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具體的語句,並適當合理展開想象,自由地說自由地議,再選出小組代表進行辯論,探究四者間的生態迴圈關係與作者“的確是‘鳥的天堂’感受的由來。

  (七)綜合實踐,煉就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本課文後面附有一個“為導遊寫一解說詞”的選作題,其目的是為了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強練筆。對此實踐活動,可在課前讓學生“自願組合、小組合作”搭配成“旅遊團”加“導遊”的形式,充分利用“小組”群體力量廣泛蒐集材料,試學寫解說詞。組織學生開展“模擬導遊”活動,評選優秀導遊,以激發學生興趣,煉好學生能力。

  (八)作業佈置。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擴寫本課學習過程中所進行的習作訓練專案。

  五、說板書設計及教學效果的預測

  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的分析了作者的寫作方法,為今後的課文學習和寫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經過這一節輕鬆愉快的教學活動,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由被迫學習轉變為自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就為今後在學習中打下一個良好的開端,讓學生的積極性大增,增強了學生獨立的自覺性。當然,課堂教學中的許多情境是無法預設的,我們更應關注的是生成的精彩。學生不但是具有靈活變通的個體,而且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我們在關注學生生命成長的同時,也應對特定情境下生成的五彩繽紛的課堂謹慎把握。

  好的板書將有利於教學和複習鞏固。為了突出本文的文章結構思路,順著課堂教學認識過程,感受本文的構思美、自然美;為了讓學生更充分地感受和領悟本文寫作手法,我採用順序系統構框板書的方法。

  12、鳥的天堂時間:黃昏

  第遠望(整體)一簇簇、茂盛、看不出

  一主要景物:大榕樹(龐大、茂盛)

  幹;靜態

  次;根

  近看(部分);枝葉

  感受:美麗的南國的樹

  沒有一隻鳥

  時間:早晨

  總寫:鳥多、熱鬧;飛;撲;叫;應接不暇

  二主要景物:鳥(紛飛、壯觀)

  飛出、飛進;動態

  次、特寫:畫眉;站、叫

  感受:的確是“鳥的天堂”!(讚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