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海南黃花梨的老料、新料與根料的不同

說說海南黃花梨的老料、新料與根料的不同

  我曾遇到很多這樣的人,買過幾個海南黃花梨的物件,就自以為掌握了海南黃花梨的紋理特徵,見到不一樣的就認為東西不對,殊不知同為一種木材,其色澤和紋理卻有很多不同。判斷海南黃花梨的真偽最怕斷章取義,這需要長期的實踐經驗,新老海黃和越黃之間,特別是與越北料之間的分辨若不過手成千上萬件是很難有所認知的。所以我想提示那些剛剛接觸黃花梨的朋友們,在儘量多接觸實物的過程中一定要謙虛謹慎,不可過於自信。

  海南黃花梨從幾塊錢到幾千塊錢一斤只有十幾年的過程,但這十幾年來所產生的巨大差距並不只是價格,還有人們對她的認知。在人們接觸海南黃花梨初期看到的幾乎都是老料(野生林),她給當初人們的印象是花紋舒展流暢、料質細膩溫潤,可隨著這些年人們瘋狂的盜砍,老料越來越少,我們現在能見到最多的都是些枝料、根料、還有一些新料(速生林)了。最早用於製作傢俱的海南黃花梨都是野生的大料,成長多是幾百上千年,紋理較寬且平行,並不像我們現在所見的根料和新料這般花哨,製作成傢俱和稍大些的物件紋理才會顯得漂亮,但如果製成珠子就幾乎見不到漂亮花紋,與今日我們所見黃花梨只樣貌差距甚大,致使經驗不足的新人很難判斷。

  材質細膩的黃花梨越北料,色差明顯、紋理不暢是與海南黃花梨最明顯的區別表層氧化嚴重的海南黃花梨老料殘件

  早些時候接觸海南黃花梨的人們通常都不願接受現在我們普遍都在玩的新料和根料,因為覺得這都不算是正經的海黃,後因老料越來越少,也只好將就,再是因為這些懂料的又都多是商家,也許其中很多人都覺得這事兒不好較真兒,若真較起真兒來就是給自己添了麻煩。但我卻不這樣認為,買賣是買賣,學問歸學問,不能因為買賣亂了學問。現實中我們大家玩的幾乎都是些新料和根料,說清楚就好,這老料它就是沒有了,即使有,也難以符合現在大眾的審美,玩家除了理解也只能是理解,若真有較真的玩家,當他面對經驗匱乏的眾人質疑他的時候,也許他會感慨真理真的是隻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多數人都會在眾人的質疑面前、在困惑中去妥協。所以我一直說,做我們這行的`,東西只是對的還不行,還得像。

  但我認為有些事情還是要說清楚,這根料油性大也好,新料花紋好也罷,雖都是海南黃花梨,卻都不易包漿和被玩得光潤,容易包漿的是海南黃花梨的幹(四聲)料,唯有乾料中的心材位置才是海南黃花梨的最佳代表,她最具備海南黃花梨細膩、溫潤的木質特徵。

  將外表氧化嚴重的海南黃花梨老料進行打磨後呈現出的色澤和紋理海南黃花梨新料及製作的手珠 帶有邊材的海南黃花梨根料及打磨乾淨後效果海南黃花梨根料及製作的手珠

  新料紋理花哨,但通常因油性小、顏色淺而不符合更多人對“油梨”的偏愛。卻不可當做“油梨”出售,而根料通常顏色較深,可被當做“油梨”出售,更適合市場需求,只是很少有人會跟客戶講清楚,這根料和“油梨”的區別。有些東西真不知道該不該說的那麼清楚,因為從哲學角度來講,知道的越少就越簡單,越簡單就越快樂。但我認為快樂是應該透過調解自身心態來實現的,而不應靠逃避現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