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作文

年俗文化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年俗文化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年俗文化作文1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臘月,是迎春的前奏。

  臘八粥,拉開了新年的序幕。唱著喜氣洋洋的歌謠,有一個熱鬧的新年向我們走來。在滄海桑田的變化中,在歷史長河的更替中。年俗文化也隨這時代在變遷,但我們仍然固守的是兩千年來的文化傳統。

  走向大街,滿滿的一股年味。這邊的糖果、乾果。那邊的窗花、對聯,也伴隨這陣陣叫賣聲,年的氣息在漸漸逼近。我也在期盼著它的到來。再看看挨家挨戶,年貨都辦好了。有得忙活著整理,打掃屋裡屋外的衛生。得精心的進行掃除。寓意則為想去除一年的晦氣,來迎接來年的風調雨順。打掃完後,貼窗花、貼對聯兒。

  伴隨著臘月二十三小年的到來,人們請來灶王爺,預示著一年的紅紅火火。然後接著開始蒸肉、做菜、包餃子,準備著過年的食材。挨家挨戶飄著陣陣年味的氣息。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著年三十到來。心情也是無比的激動。人們開始放鞭炮,準備年夜飯。全家人坐在一桌,圍著一桌飯菜,而孩子們欣喜的穿戴上新衣新帽,或者陪著夥伴們出去玩兒。一家人其樂融融,品嚐著年夜飯。計劃著未來的光景。等到十二點,最令人激動的事就是長輩們把準備好的紅包分發給孩子們,雖然現在長大了,但這也是我最期望的事情。

  年真正的味道在於,無論路途多麼遙遠。一聲真摯的問候,家人的陪伴才是最真實的年的味道。即使大富大貴、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家帶給的溫暖。家是溫柔的港灣。

  年真正的味道在於我們對美好生活的體驗和享受。年聊會了你向善。年讓人趨向美。各地方區域的不同,年俗文化也各有千秋。但是年承載著多少億人情感,帶給人濃濃的家的味道和親情的品味。無論今年、明年,還是以後的任何一年。伴我成長的是家鄉濃烈的年味,有散發著年味的美好回憶,也有傳統地域文化風格。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發源地。

  四溢飄香的是年的味道,在每一個人的心裡。在匆忙趕回家的腳步裡,在和親人團聚的期盼裡。年追趕著時間,踏著腳步,伴隨著臘梅獨俏枝頭的喜慶,攜著春的氣息,它撲面而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張開雙手迎接它的美麗,迎接它的光芒。

年俗文化作文2

  回到老家,心裡可高興了,農曆新年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裡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農曆新年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農曆新年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農曆新年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著做早餐,外公則正忙著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著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裡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著個袋子去拜糖。宣告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年俗文化作文3

  回到老家,心裡可高興了,新年年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與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裡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與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年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與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與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年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年俗,但是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著做早餐,外公則正忙著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與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與紫芊各提著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裡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著個袋子去拜糖。宣告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年俗文化作文4

  “過年”是中國人經幾千年流傳演變、積累豐富的年俗文化,被人們視為一年中所有節令中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各個地方過年的習俗、講究各不相同。

  我家鄉的農曆新年習俗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開始籌備過年的東西,家家戶戶把家裡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一塵不染,家裡變得煥然一新;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髮美容。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時,在門口掛上紅紅的大燈籠,貼上新的對聯。主婦們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將至新年的鐘聲,每家每戶把掛著的衣服都摺好,免得日掛夜掛。然後趕著熬糖水,每條小巷都飄著糖水的香味,讓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點時,鞭炮聲逐漸響起,人們爭先恐後地去寺廟,看舞獅表演。每個小孩爭著摸龍頭,象徵在新的一年裡龍精虎馬。大人拿著美味佳餚,誠心拜祭廟裡的大王,託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個寺廟人山人海,擁擁擠擠,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不許掃去鞭炮紙。以免掃去財氣,因為農曆新年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人們從外面掃到裡面,把財氣掃進屋來。我去衣櫃拿新衣服準備換上去拜年,因為新衣服肯定有線,所以我拿剪刀,但是我怎麼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為年初一不能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去親戚家拜年時,要說一些吉利的話,千萬別說“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正月初二,人們買一條鯉魚,用來拜神後,就帶鯉魚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們放鞭炮迎接財神爺。正月十五,是農曆新年最後一天。家家戶戶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長壽麵。鬧元宵,吃元宵,骨肉團聚滿歡喜!

  喜氣洋洋的農曆新年,雖然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國的五十六個朵爭奇鬥豔的鮮花,心連心,開心度過一個有一個的農曆新年。因為農曆新年正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

年俗文化作文5

  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農曆新年眨眼間就過去了,每個地方的農曆新年習俗都各具特色。你想知道我家鄉的農曆新年習俗嗎?那就和我一起重溫那美好的時光吧!

  臘八,似乎就是農曆新年的前奏曲,一到臘八,媽媽就會用大米、糯米、麥仁、小棗、豆子、小米等熬成香甜美味的臘八粥,喝了臘八粥,人們就會知道年就快要來到了。

  臘月二十三,在我們家鄉是祭灶的日子。在這一天,大人們會拿著麻糖來到廚房的灶臺前祭祀灶王爺,據說這是請他回到天庭後,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幾句。祭祀過後,我們就會分享又酥又甜的麻糖。

  臘月二十三彷彿吹響了農曆新年開始的號角,臘月二十三過後,家家戶戶都會忙碌起來,在除夕之前,我們都會把房子打掃的一塵不染,然後購年貨、蒸花糕、貼花花……

  到了除夕,年貨都準備得停停當當,家家戶戶的門上和窗上都貼上來紅紅的對聯和窗花。在這一天,不管你是什麼時候吃的午飯,餃子包好後,人們就會早早地把鞭炮掛在樹上,餃子一入鍋,就開始放鞭炮。這在我的老家這叫做搶福,誰家放鞭炮越早,誰家吃餃子越早,就意味在下一年中誰家的福氣就越多。餃子煮熟後,還有一個更有趣的習俗,那就是盛出第一碗餃子,先要祭祀祖先,祭祀完畢後,把餃子重新放入鍋裡煮一下,重新撈出後,全家人才圍在一起品嚐這餃子的美味。吃完了年夜飯,全家人坐在電視機前,愜意地等待著觀看農曆新年聯歡晚會。這一夜除了比較小的孩子,人人都得一晚上不睡覺,這叫做守歲。

  新年終於來到了,正月初一,雖說新年,卻不如除夕的熱鬧。早上,人們要早早地起床,放鞭炮,吃餃子。孩子們跟在大人的身後,來到長輩家磕頭拜年。在這一天,最開心的就要數我們小孩兒了,我們會收到很多的壓歲錢,拿著壓歲錢的我們,盡情地去購買鞭炮和零食。

  眨眼間,農曆新年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來了。早上,人們早早地湧上街頭,興高采烈地觀看著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去賞花燈,看禮花。街道上,各個商店的門口都掛滿了紅紅的大燈籠,每個招牌上都圍著五顏六色的彩燈,在這樣的禮花,這樣的花燈連在一起,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呀!

  怎麼樣?我家鄉的農曆新年習俗很有趣兒吧!明年的農曆新年,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做客,感受一下我家鄉的農曆新年習俗吧!

年俗文化作文6

  “過年”是中國人經幾千年流傳演變、積累豐富的年俗文化,被人們視為一年中所有節令中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各個地方過年的年俗、講究各不相同。

  我家鄉的新年年俗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開始籌備過年的東西,家家戶戶把家裡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一塵不染,家裡變得煥然一新;用物與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與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髮美容。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時,在門口掛上紅紅的大燈籠,貼上新的對聯。主婦們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將至新年的鐘聲,每家每戶把掛著的衣服都摺好,免得日掛夜掛。然後趕著熬糖水,每條小巷都飄著糖水的香味,讓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點時,鞭炮聲逐漸響起,人們爭先恐後地去寺廟,看舞獅表演。每個小孩爭著摸龍頭,象徵在新的一年裡龍精虎馬。大人拿著美味佳餚,誠心拜祭廟裡的大王,託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個寺廟人山人海,擁擁擠擠,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不許掃去鞭炮紙。以免掃去財氣,因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人們從外面掃到裡面,把財氣掃進屋來。我去衣櫃拿新衣服準備換上去拜年,因為新衣服肯定有線,所以我拿剪刀,但我怎麼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為年初一不能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去親戚家拜年時,要說一些吉利的話,千萬別說“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正月初二,人們買一條鯉魚,用來拜神後,就帶鯉魚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們放鞭炮迎接財神爺。正月十五,是春節最後一天。家家戶戶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長壽麵。鬧元宵,吃元宵,骨肉團聚滿歡喜!

  喜氣洋洋的春節,雖然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但中國的五十六個朵爭奇鬥豔的鮮花,心連心,開心度過一個有一個的春節。因為春節正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

年俗文化作文7

  說到農曆新年,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你們知道農曆新年的來歷嗎?

  農曆新年有很悠久的歷史呢,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每年除夕“年”都會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十分可怕。據說“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所以每年除夕,人們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以驅除“年”;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訪友道喜問好相互慶賀平安度過了“年”關。這風俗越傳越廣,便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曆新年”。

  一直是個小書迷的我,今年早早地就在盼著這個隆重節日的到來了,一則我喜歡熱鬧,喜歡看天空中五彩繽紛的煙花綻放出的美麗,二來我不僅可以享用美食給我帶來的盛宴,更可以享用書本給我帶來的盛宴了!因為我早已和媽媽約好,今年的農曆新年,我的新年禮物由新衣服改為一套“兒童文學套餐”了!

  過年放煙花爆竹已經成為了一種風俗,愛熱鬧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放煙花的好機會。年三十,我和媽媽買了許多煙花和爆竹,有“吉祥如意”、“蝴蝶”、“火箭”等好多種類。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樓下,找了一塊空地,盡情地放煙花。我先放了“吉祥如意”,一朵朵燦爛的煙花在空中綻放了,猶如一朵朵花兒,漂亮極了。接著我又放了“蝴蝶”。看!淡紫色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後,立即分散開,形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圖案,可惜這隻“蝴蝶”只在天空中持續了4秒鐘。在我的強烈攻勢下,不一會兒,一大堆煙花便化為了無數碎片和塵埃……我們本該放完煙花就回家的,可我仍然戀戀不捨,想在樓下繼續欣賞天空中煙花那別樣的美麗。瞧!那邊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後,像流星一樣落下來,漂亮極了!這邊的煙花雖然不是很大,但也十分漂亮,淡紫色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很吸引人。漸漸地放煙花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也興高采烈地回家收看農曆新年聯歡晚會了。

  午夜零點的時候,隨著趙本山爺爺小品的熱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們迎來了最讓我興奮的一天——兔年農曆新年!只見媽媽為我端來了糖水,寓意我的生活從今天開始一年都是甜的。爸爸拿出給我買的玩具——一個彩色彈力球,祝我的生活越彈越高、越彈越美。最激動人心的一刻,是媽媽拿出了我的最愛——兒童文學套餐!新年禮物一到手,我的眼皮就開始打架了,不知不覺間我枕著心愛的讀物睡著了,我知道醒來後還會有美食帶來的快樂。

  不出我所料,今年的餃子特別美味可口,我真地饞涎欲滴嘍!農曆新年快樂,快樂農曆新年!美哉,我的快樂農曆新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