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合集10篇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合集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

  你能讓雞蛋浮在水面嗎?哈哈,今天我們卻做到了,就讓我帶你去破解這個謎團吧。

  今天,老師要給我們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讓雞蛋浮在水面。一開始,我很困惑,雞蛋那麼重,怎麼可能浮起來呢?只見老師拿出了兩個玻璃杯,一杯是清水,一杯是鹽水。接著,老師拿出了一個雞蛋,同學們十分好奇,眼睛都瞪得圓圓的,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細節。“雞蛋不可能浮在水中呀!”“對呀,對呀,不可能的啊!”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這時,老師把雞蛋放入清水杯裡,雞蛋跳了一下,同學們眼睛瞪得更大了,可是雞蛋卻慢慢地沉了下去。大家又議論起來了:“看吧!我就說浮不起來吧!”“不是說可以浮起來嗎?”

  這時老師鄭重地說:“安靜!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大家立刻安靜下來,眼睛像放大鏡一樣,直瞪那雞蛋,一眨不眨。老師把雞蛋取出來放進了那杯鹽水中,雞蛋又跳了一下,大家很失望,以為又失敗了,可是奇蹟發生了,雞蛋居然沒有沉下去,它就像氣球一樣,晃晃悠悠地浮了起來,翻了一個身,躺在了水面上,露出了小半個身子。

  雞蛋竟然在那杯鹽水中浮了起來!實在是太奇妙了,老師問:“誰知道這是為什麼呢?”大家都靜了下來開始思考,這時有個男生說道:“我知道了,當雞蛋的密度小於鹽水的密度時,雞蛋所受的浮力會逐漸變大,當浮力大於雞蛋自身重力時,所以雞蛋會浮在鹽水的上面。”“說得非常對!”老師給他豎起了一個大拇指,全班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原來科學是這麼的神奇,只要你擁有一顆敏銳的心和善於發現的眼睛,你一定也可以發現生活中許多奇妙的事。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2

  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裡。太陽紅紅的,天空藍藍的,大樹綠綠的……這麼多種顏色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有的顏色會不會是由別的顏色改變來的呢?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趁著週末,媽媽和我做了一個小實驗——神奇的顏色。

  我先準備了紅、黃、藍三種色素、四個透明杯子、水和一根攪拌棒。接著我把每個透明杯子都倒入半杯水,將三種色素小心地放入水杯中。並拿起攪拌棒把水和染料攪拌均勻。我的面前就出現了三杯紅色、黃色、藍色的水。然後我將一半的紅色水和一半的黃色水分別倒入空水杯中,用攪拌棒一邊攪一邊認真觀察。突然水杯裡的水,就像會變魔術一樣,慢慢地變成了橙色。“天哪!這簡直是一個奇蹟!”我驚得目瞪口呆。

  媽媽笑著說:“別急,你再把藍色的水倒進橙色的水裡,看看會不會有新的奇蹟?”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藍色的水,倒進橙色水中,輕輕攪拌幾下。橙色水又搖身一變竟然成了墨綠色。真是太神奇了!難道它們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嗎?我纏著媽媽告訴我答案,媽媽耐心地告訴我:“紅、黃、藍是色彩中的三原色,其中任何兩種顏色按照1:1的比例就可以調配出其他顏色,比如除了上面我們調出的橙色和綠色外,紅色與藍色還可以調出紫色呢。”

  “那如果不按比例會調出什麼顏色呢?”我突發奇想。

  “你自己動手找答案吧。”媽媽鼓勵我。

  說幹就幹,經過一次次實驗,我調出了粉紅、淡紫、淺藍……這次小實驗不僅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體會到了探究的樂趣,還學到了許多生活知識。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3

  老師告訴我們今天要做個實驗,我們一聽很高興,迫不及待的要求快點開始。

  首先,老師拿出了一盒胡椒粉,同學們一看有的說是褐色的,有的說是灰色的。接著,老師拿出了少許的白花花的鹽,遠看,那少許的鹽就像一堆棉花,雪白雪白的。

  老師把鹽和胡椒粉倒在一起混合均勻,問我們怎麼分離開他們?有的同學說:“把鹽和胡椒粉倒在水裡,鹽在水中溶化了,至少胡椒粉還沒融化。”我們聽完哈哈大笑。我又趁熱打鐵說:“也許一個一個的數能分開。”同學們聽完,笑得更狠了。劉暢說:“那你要數到鼠年馬月去呀!”老師同我們一起笑得前仰後合。

  接著,老師拿來了一個塑膠小勺,在一位同學的頭髮上,不停的快速摩擦。然後把勺子放到那一堆鹽和胡椒粉的混合粉上慢慢移動。不一會兒,勺子底上有好多胡椒粉被吸上來了。我們都張開嘴巴“哇”地叫了起來,真神奇。老師問我們誰還要試一試?我們爭先恐後地要試一試,鬧得不可開交。這時老師說:“別急,一個個的來。”我們才一個個的排起隊按順序一個個試。輪到我的時候,我拿著勺子正要摩擦,劉暢說:“我幫你。”我不肯,便自己拿著勺子在頭髮上摩擦,摩擦了好一會兒,頭髮都飛了起來,我趕緊把勺子放到混合粉上面,哇,很多的胡椒粉都被吸起來了,胡椒粉好像在勺子上跳起了舞。

  就這樣,胡椒粉和鹽被我們慢慢的分離開了,我們成功了。科學實驗真有趣!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4

  今天這節課是作文課,老師拿著一張紙、一根牙籤、一根針、一碗水走進教室,同學們看著老師手中的物品,紛紛問老師:“老師,這節課是做實驗嗎?”老師掃視了同學們,笑著回答:“是的,我們這節課做實驗。”老師一說完,我們興奮極了,如同打了雞血似的,坐得筆挺筆挺的。

  老師笑著問:“同學們,大家相信針能夠浮在水面上嗎?”老師說完,有的同學相信針能浮在水面上,有的同學不相信,有的同學半信半疑。老師就把一根針扔進水裡,針一下子沉了下去,同學們哈哈大笑。

  老師不慌不忙地從盒子裡抽出一張紙巾。首先,他把紙巾輕輕地放在水面上。接著,老師把一根針小心翼翼地放在紙巾上。然後,等紙巾的四個角沉下去的時候,老師把一根牙籤輕輕地把紙巾按入水中,紙巾漸漸地沉下去。最後,老師用牙籤把紙巾撈出來。啊,針竟然浮在水面上,它就像游泳健將一樣自由自在地遊在水面上。我們睜大眼睛,眼珠子好像要從眼眶裡蹦出來似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像老師的拳頭一樣大,好奇地看著老師。

  老師又讓我們分成三個四人小組,我們興致勃勃地從老師手中接過實驗工具,做這個實驗。針果然浮在水上。個個都十分驚訝。

  我好奇地問老師:“老師,為什麼針能夠浮在水面上呢?”老師笑眯眯地說:“因為水的表面有一定的張力,針的重量比張力小,所以針能浮在水面上。如果用手將針扔下去的話,張力被破壞了,針就會沉入碗底。”聽了老師的講解,同學們恍然大悟。

  今天的實驗課真開心呀!我多麼希望下節課再做一次實驗啊!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5

  今天我在做科學作業的時候,看到了一個關於植物的根吸水性的問題。我不太會做,就想起了老師說科學實驗可以幫助我們解答一些不明白的問題。也許做個關於根的實驗,能讓我更加理解這道題目。

  於是我帶著問題開始了實驗。我拿著工具,先去樓下挖了一株草,整理掉根上多餘的泥土後,把它放到一個透明的杯子裡,再慢慢地沿著杯壁倒了半瓶子的水。為了防止水分蒸發,我還倒了一些油進去。你不用擔心油會沉到底下去,因為油比水輕,油會浮在水面上,很好地將水和空氣分隔開來。最後在杯壁上用筆沿著水面的位置做好標記,就可以放在那兒等植物“喝水”啦。

  過了一個小時,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杯子旁,發現水的位置一點都沒有改變。又過了一個小時,水的位置依舊沒有改變。一次又一次的觀察,水位都沒有變化,我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對老師說的話產生了懷疑。睡覺前,我滿懷期待地又去看了下,發現水位還是沒有變化。我忍不住抱怨起來:“科學老師明明說水分會被植物吸收掉,我做實驗的結果卻完全不一樣。”沒有得到滿意的實驗結果,我只能悶悶不樂地去睡覺了。

  第二天,我起床正要去刷牙洗臉,無意間看到放在桌上的水杯。咦,竟然有變化!我怕自己眼花,趕緊湊過去仔細一瞧,水位真的降下來了。我不禁有些驚訝,但很快又特別有成就感。因為透過這個小實驗,我真真切切看到了水分被植物吸收了。

  看來科學老師說的是真的,科學實驗真的太有趣了!透過實驗我不僅理解了科學知識,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科學探究離不開耐心和恆心。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6

  今天是星期天,我坐在寫字檯旁看書,在“我們愛科學”這本書裡,我看見了一個小實驗,實驗名字叫“復原的乒乓球”,我覺得很有趣,於是決定做這個實驗。

  我先從我的百寶箱裡拿出我心愛的乒乓球,這乒乓球黃黃的,圓圓的。我已經收藏了好久了。做實驗之前我要把乒乓球踩扁,我把乒乓球放在地上,嘴裡唸唸有詞:“天啊,保佑我踩扁的乒乓球變成恢復原來的樣子哦!因為這是我最喜愛的乒乓球。”我把腳放在乒乓球上,輕輕一踩,乒乓球凹進去一個大口子了。

  我燒了一些開水,把水倒進杯子裡,再小心翼翼地把凹進去的乒乓球放進開水中,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乒乓球的變化,只見熱氣騰騰,白煙不停冒出來,乒乓球凹進去的地方正一點點地往外撐,就好像有一個人躲在乒乓球裡,把乒乓球用力往外推一樣,皺起來的地方一下下舒展開來。我的心砰砰地跳,5秒,10秒,15秒……乒乓球慢慢地膨脹起來,最後竟然看不到踩過的痕跡,乒乓球又恢復成原來圓溜溜的樣子,真是太神奇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趕緊上網查詢資料。哦!原來這是熱脹冷縮的原理啊!乒乓球受到外界壓力,凹了進去。但當它進入熱水中,透過熱傳遞,使球內氣體受熱而膨脹,因此它就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這次實驗我做得非常成功,我覺得這是我的一個非常大的收穫,而且我還知道了熱脹冷縮的原理,我真為我的實驗感到自豪。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7

  愛因斯坦曾說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重要。是啊,雖然一位科學家的成就背後會有無數汗水,但讓他們突破瓶頸的可能就是一瞬間的某個想法,或是一個偶然的實驗結果。今天,我就做了這樣的'一項實驗:一根會漂浮的針。

  看到這個題目,你可能會感到很奇怪:針能漂起來?是啊,最開始我也不相信,“難道石頭還會開花不成?”我想。於是,我半信半疑地準備好了實驗材料:一盆水、比針略大的紙、一根針。

  開始做實驗了!我把紙放進水裡並將針輕輕地放在紙上,生怕有什麼閃失。最開始,我全神貫注地看著紙上面的針,但過了好幾分鐘還沒多大變化,我就有些心急了。這時,紙條的顏色變深了,漸漸地,紙下沉到了水裡,而針卻漂在水面上了。——那時,我驚訝得瞠目結舌,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原來,水對物體有一定的張力,能使物體浮在水面,但有的物體觸水面積太小,所以導致水的浮力小於物體受到的重力。因此,物體會沉下去。而一根針因為它的表面積太小了,用手放下去又容易讓針整個進入水裡,所以把針放到紙上並讓紙沉下去就可以使針不會完全進入水裡。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還有更多知識在等待著我去探索,去發現。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8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微笑地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話音剛落,教室裡立刻沸騰起來。

  老師拿出實驗的用品:一根筷子、一個塑膠杯、一個礦泉水瓶、一袋米。老師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你們相信筷子能提起一杯米嗎?”同學們七嘴八舌,有的說可以提起來,有的搖搖頭,覺得不可以提起。

  實驗開始了。老師先把塑膠杯裝滿米,然後用手用力地壓,小涵生怕米壓不緊,忍不住來幫忙,恨不得把米壓碎。我們看著目不轉睛,這時,老師拿起筷子插入杯子裡,就是我們最緊張的時刻,也是我們最期待的時刻,此時此刻,我的心裡忐忑不安,心裡默唸著:筷子,筷子,一定要提起來,一定要提起來。老師把筷子插入杯中,往上一提,筷子起來了,可杯子卻紋絲不動,同學們嘆了一口氣,沒有成功,大家很失望。

  這時,老師笑了笑,說:“那讓我們用礦泉水瓶來試一試吧!”老師小心翼翼地把米放在礦泉水瓶裡,時不時還搖搖杯子,直到裝滿為止。然後把筷子用力地插進去,再用同樣的力度拔出來,就在這時,奇蹟發生了!筷子把杯子拔起來了,教室裡一片歡呼聲,這是為什麼呢,老師給我們講了原理。原來,第一次沒成功是因為杯口太大,杯內有大量空氣。而第二次能成功,是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就能將盛米的杯子提起來。

  透過親手做這個實驗,我懂得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許多自然現象都蘊含著科學道理,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知道其中的奧秘。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9

  “鈴鈴鈴”下課鈴響了,老師拿著教具走出教室。

  “大家快來看啊!”樂樂大叫一聲,捧著足球得意洋洋地說,“我的足球很神奇,會吹泡泡!”

  話音剛落,教室裡炸開了鍋。

  “足球怎麼會吹泡泡?”

  “騙人!足球又沒嘴巴,怎麼吹泡泡?”

  “讓你的足球吹個泡泡看看!”

  ……

  大家圍在樂樂爭論不休,教室裡鬧哄哄的。“怎麼了,你們在討論什麼?”楊老師神色緊張地看著我們。

  我們爭先恐後地說:“楊老師,足球會不會吹泡泡?”

  楊老師笑了笑說:“要不我們來做個實驗吧。”於是楊老師端來了一盆水,他把樂樂的足球浸到水裡。奇怪的一幕發生了!一個一個的泡泡從水裡冒上來。

  “呀,足球真的吹泡泡了!”我們異口同聲地尖叫起來。

  楊老師撈起足球,用毛巾擦了擦,然後拿貼紙貼在足球上,神秘地對我們說:“看仔細嘍。”他又把足球浸在水裡,可是過了好一會兒,一個泡泡也沒冒上來。

  “咦,足球怎麼不吹泡泡了?”樂樂疑惑不解,同學們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為什麼。

  “哦,我知道了。”我靈光一閃。

  “高文俊,你說為什麼足球會吹泡泡?”

  “因為,這個足球漏氣了,所以放在水裡會吹泡泡。剛才老師用貼紙堵住了漏氣的地方,足球就不吹泡泡了。”我自信滿滿地說。

  “你真會動腦筋!”楊老師朝我豎起大拇指,微笑著對大家說,“同學們,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勤於實驗、善於動腦,就一定會有大發現哦!”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0

  媽媽說,她小時候經常玩“紙杯傳話”的遊戲。我好奇極了,紙杯也能傳話嗎?今天媽媽終於答應教我怎麼做了,我高興極了,迫不及待地想體驗一下!

  我們找來了兩個紙杯和一根線,先將兩個紙杯的杯底分別用牙籤戳一個洞,再把線的兩頭從外向裡分別穿進兩個紙杯的洞裡,然後再在兩頭打上死結就完成了!我很是納悶,這麼簡單的東西能傳話嗎?

  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小心思,立馬讓我把線拉直,我在這頭,媽媽在那頭,我們相隔足足有三米遠!我把“話筒”也就是紙杯的口緊緊地貼在嘴邊,媽媽則把“話筒”扣在耳邊。我輕輕地對媽媽說:“今天中飯吃了什麼?”媽媽笑了,她連忙對著話筒說:“吃了牛肉!”這話立馬就傳到了我的耳朵裡!哇,好神奇呀,真的就像打電話一樣,原來悄悄話是這麼說的呀!

  我們試了一次又一次,從近到遠,聲音也越說越輕,我可來勁了,停都停不下來。我發現每次聲音傳過來時,兩個紙杯之間的那根線都在微微顫動,這是怎麼回事?我問媽媽,媽媽說:“我們說的話就是靠這根線傳播的。”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呀!後來,妹妹也要和我說悄悄話,只是她很調皮,說話總是那麼大聲,那聲音刺得我耳朵痛,但我們依舊玩得很開心!

  沒想到這一個小小的製作給我們全家帶來了那麼多歡樂,我好喜歡這個“話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