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開學第一課-校長寄語新生要擇善

南京大學開學第一課-校長寄語新生要擇善

  大學是大學寢室同學間的糾葛一時間在今年上半年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現在的學生不善了!”成為很多人的共鳴。大學到底應該怎樣讓學生向善?4日,在南京大學20xx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面對著3000多名本科新生,南京大學校長陳駿給出了答案:育善心、出善言、行善道。

  “大學時代的友誼,真誠而質樸,高雅而純潔。這份彌足珍貴的同學情,孕育在崇高的理想之中,歷經滄桑,經久不衰。”陳駿描繪並分析了大學同學情,然而,同學情需要艱辛的努力和精心的呵護,對於如何呵護,陳駿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要育善心、出善言、行善道,擇善而從。

  對於“育善心”,陳駿強調要有助人之心、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陳駿表示,他願意看到同學間即便存在競爭卻能相互幫助,雖習慣不同卻相互尊重。在“出善言”上,在現實世界中,陳駿認為,出善言就是與人交流以誠為本,既注重語言的“內容美”,也注重語言的“形式美”。在虛擬世界和網路語言中,出善言就是要自覺遵守法律底線和道德底線,營造健康向上的網路語言文化。然而,無論是育善心,還是出善言,歸根結底要落實到行善道。

  著名作家、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畢飛宇在南大新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與陳駿有異曲同工之處。畢飛宇認為,開拓和包容是大學教育的命根子,其基礎是自由,目的也是自由。畢飛宇相信在開拓與包容中成長起來的人,是真正的人,是真正的青年,是獨立的、健全的.、能動的,是可以思考、可以判斷、可以承擔、可以開拓、可以包容的青年。

  那麼從學生角度來說,南大校友代表、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專職評論員徐慨在提醒大學新生珍惜光陰、奮發有為的同時,徐慨還告誡在任何時候,在追求個人幸福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對於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的責任。而承擔這樣的責任,靠的不僅僅是文憑還要是獨立精神和健全人格 。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