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範文4篇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範文4篇

  導語:《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電視臺密切合作,於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推出《開學第一課》。以下是小編搜尋整理的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範文4篇,供參考借鑑!

  【第1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開學了!開學了!美好的暑假轉眼就變成了曾經,變成了記憶中的一部分。

  時隔一年,我已脫去了幼稚,換上了沉穩的外套,升上了高年級。在踏入那久違的校園之時,我也迎來了最珍貴的一課——《開學第一課》。

  這是一堂別開生面的課,這是一堂讓人聲淚俱下的感人的課,這是一堂美妙有趣的課,就是這堂課,讓我認識了孝、懂得了禮、感受了愛!

  孝,一個我們看似不陌生的字眼,大家都知道它念“xia&qut;,都知道它可以組詞”孝順“,但是卻沒有多少人真正瞭解它。它是一個不完整的老,一個子頂著這個不完整的老就是孝 。這就寓意著兒女要支援、支撐老人。孝是我中華文明的根基,也是我們對父母這麼多年的養育、關懷之恩的感謝。孝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孝要趁早!

  說到孝,就不得不說禮。作為一名小學生,一名龍的傳人,尊禮、行禮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我們自己要傳承的傳統美德。待客禮、出行禮、言語禮、個人禮等等……,

  這些禮儀都是我們五千年的文明結晶,我們要踐行、保護這些禮儀,不要讓這些曾經的輝煌文明在記憶中流逝。

  愛,則是一個讓人溫暖的字眼,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無處不在。愛也是一個神聖的字眼,愛讓我們體會到了溫暖,知道了感情的珍貴。一聲我愛你就會給人帶來

  幸福,所以要及時表達愛,付出愛,願愛充滿世界!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深深地認識到了孝、愛和禮有多麼重要,讓我們帶著這三個字一起快樂成長!

  【第2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深深地感動了我,節目主要圍繞 “愛國、勇敢、團結、自強” 四個主題講述了一些故事,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抗日英雄閆福華的故事。

  閆福華是兒童團的`團長,一天和他的小戰友一起站崗放哨,為了保護小戰友,要小戰友先撤退給八路軍通風報信,而自己選擇了直接面對日本鬼子,用他的勇敢和智慧保護了八路軍,而自己為了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閆福華當年也不過十幾歲,和我年齡差不多,我佩服他小小年紀為革命而獻身的那份勇氣。如果是我,我敢那樣做嗎?

  在戰火中,勇敢就是不怕犧牲,流血不流淚。而在今天,不怕困難,勇於擔當,就可以做一個勇敢的孩子。勇敢是男孩的象徵,也是女孩必有的品質,如果一個人不勇敢,就不能突破自己,超越自我。抗戰的精神要銘記,勇敢、堅定、自強不息,我們要用這樣的精神去學習。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使我真正懂得了和平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未來是我們的時代,我要努力做一個誠實善良、陽光向上、智慧樂學,具有民族情懷的小學生!

  【第3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英雄不朽”是為了紀念抗戰七十週年的主題。

  節目中有“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節課來為大家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讓我感觸最深的版塊是“愛國”這個版塊。

  在“愛國”這節課裡,我知道了國歌不是編出來的而是在戰鬥中的一個個真實的事蹟所創作出來的,“把我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日軍攻打長城時,日軍用火炮把長城炸出一個口子,日軍想從口子進去,可是那些戰士們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那個口子。我要把祖國當成自己的家一樣去保護它,愛護它,建設它,作為祖國的未

  來我們要努力學習。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用烈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