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五篇

2022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五篇

  2018年九月《開學第一課》已經播放結束了,很多小朋友和家長大概都已經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作為開學的一道“開胃菜”,相信老師都會佈置觀後感的作業,那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篇,歡迎閱讀參考!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今晚可以看《開學第一課》,我激動的快速扒完碗裡的飯,衝到我們家一年都開不到幾次的電視機前。

  開啟電視,廣告大軍空降到我面前,擠到我和開學第一課之間的縫隙中。盼啊,等啊,開啟手機。咦,時鐘都已經指到八點零三分,開學第一課怎麼還不開始呢!我開始懷疑,是開學第一課的航班延誤了,還是馬大哈的媽咪弄錯了播放時間。

  耐心的在廣告面前坐了15分鐘,終於等到期盼已久的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在《開學第一課》的歌聲中拉開帷幕。隨著一陣歡呼聲,主持人撒貝南老師和何炅老師出現在電視熒幕上,帶領我們開啟了開學第一課的旅程。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都非常的吸人眼球,但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無殼蛋孵化小雞”這個有趣的小實驗環節。

  無殼兒蛋生雞從字面意義上來看,就是沒有蛋殼出生的小雞,可是沒有蛋殼小雞怎麼才能生存下來呢?我也好驚訝,便跟上去,看了個究竟:原來實驗中的雞蛋是把他開啟,將完整的雞蛋放在的經過改造的玻璃杯裡面,再放進溫箱裡面,等過了二十一天,小雞就會孵化出來。不過,雞蛋必須要用已經孵化過兩天的雞蛋。

  這個實驗讓我感到無比驚訝,同時也看到了我們國家的科技正在向美好和完美進發。 無殼孵化小機的研究成功,是不是代表著已有的試管嬰兒這個科研專案,將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代表著,以後可以不透過母親十月懷胎的辛苦,就能在溫箱裡降生一個個可愛的小孩呢?

  為了祖國能長久的屹立在強國之林,做為新時代少年的我,會努力學習知識,將來當一名世界一流的科學家,為地球人去實現,那些還不能用科學解決的事業而奮鬥!

  加油,一起努力向未來!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大有不同,但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的主題《創造向未來》讓我想到了無數探索未來的開拓者們,也是他們在無形中帶領我們走進未知的浩瀚的宇宙。

  愛迪生讓人們在黑夜中也能看到光明;哥白尼讓人們對浩瀚的宇宙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喬布斯改變了人們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可見,創新是進步的源泉。創新改變世界,創造未來,當今世界竟爭日益激烈,這樣的現實下就要求我們每個人更具有創新意識。

  創新並不只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才有的事,創新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願意創新,即使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也沒有關係,只要肯努力,創新不會放棄每一個有決心有毅力的人。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趙脊樑,可以使一個人收穫,他人所沒有的榮耀、地位。它猶如一雙手掌,塑造著我們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9月1日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節目內容豐富,非常精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攝影師解海龍為我們講述的故事,“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歌曲《墨梅》還有神秘嘉賓無殼蛋生雞 “小茶缸”。

  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震撼國人的紀實攝影師解海龍,講述了相機背後“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非常感人!愛心鑄就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成長,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喜歡《墨梅》是因為那首歌很好聽,古色古香的,是我喜歡的風格!然後演出畫面非常美麗,那個小女孩“犀”竟然是虛擬的,美妙的聲音也是合成出來的,令我大開眼界!

  最後那個無殼蛋生雞“小茶缸”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力量,我也好想做一次無殼蛋生雞的實驗啊!哈哈!好有意思!

  透過看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學到了很多,我要給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為之努力,長大了再去實現大目標,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

  《開學第一課》是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用真情傳遞知識的電視節目,教育意義十足。整個節目看下來,感觸頗深。

  開場曲《開學第一課》:“新F4”王鶴棣、官鴻、梁靖康、吳希澤聯袂演唱了《開學第一課》開場主題曲,近距離與機器人和小朋友們一起表演,奠定了節目“創造向未來”這一充滿科技感未來感的主題基調。

  第一堂課:夢想

  主講人:成龍(被譽為“中國名片”的功夫明星)

  成龍滿身傷痛化作枚枚勳章、自述“拼搏精神鑄就中國夢”,告訴孩子們要創造,要有夢想,還要敢拼搏,同時,也發起了2022年中國冬季奧運會吉祥物的徵集。

  主講人:解海龍(紀實攝影家)

  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震撼國人的紀實攝影師解海龍,講述相機背後“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愛心鑄就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成長,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第一課小結:“夢想”啟發創造,青少年要敢於有夢,夢想是走向未來的動力,是追逐目標的燈塔。只要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小夢想努力,我們的大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第二堂課:奮鬥

  互動:閃電珠心算

  表演者:王桐晶(世界珠心算冠軍)

  世界珠心算冠軍,擁有超強計算能力的王桐晶,帶來了令人震撼的“障礙閃電珠心算”挑戰。令人稱奇的技能背後是刻苦的練習,王桐晶12年訓練生涯中演算過的卷子,能鋪滿100間小學教室。

  人類只有不斷挑戰大腦極限、更加了解大腦,才能有新的探索和發明;如果想有更好的未來,不能放棄對自身大腦的開發。

  主講人:俞敏洪(教育工作者)

  俞敏洪是高考**後“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代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挫折是命運的“磨刀石”,高考三次才考上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時他正在地裡種菜,創業初期一次次失敗、但他堅持不放棄,都成為他的生命一路走來最寶貴的財富。非常喜歡他的一句話,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奮鬥的過程,一路奮鬥,一路精彩。

  第二課小結:奮鬥可以戰勝困難和挫折,也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第三堂課:探索

  訪談:鄒禮學、聶飛、劉立蘇(C919大型客機試飛機組成員)

  C919大飛機的三位試飛機組成員鄒禮學、聶飛、劉立蘇向孩子們分享測試飛機的各種趣事。

  他們每次工作隨身攜帶的行李箱裡,有一件橙色連體航天服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件釋放“危險”訊號的桔色連體衣,防火防電易搜救,專門在飛高風險科目時穿。

  主講人:吳光輝(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

  吳光輝從小熱愛無線電,兒時就摸索製造出了“自制收音機”。他是1977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報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專業,最終成為“國產第一架大飛機”C919總設計師。

  吳光輝在節目中講述了“中國創造”背後的探索故事,而曾與吳光輝一起見證中國“飛機夢”的當年大學同窗、曾培養過他的老師亮相,引發了一場跨越四十年的“師生情”與改革開放時代背景的震撼碰撞。

  第三堂課小結:在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我們敢於嘗試、不斷探索。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新的奇蹟。

  第四堂課:未來

  主講人:薛其坤(中國量子力學界的泰斗)

  薛其坤院士自述大學期間數學和物理都曾考過39分的成績,物理系研究生三次才考上,而這些經歷都沒有讓他氣餒,選擇了“笨鳥先飛”,加倍努力,不斷前行,在科學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獲得重大突破,為國家與世界貢獻傑出成果。

  主講人:王源(學生)

  王源講述了他作為中國青少年代表參加聯合國青年論壇、向世界展示當今“中國少年”奮起之面貌的心路歷程,描述對於未來世界的美好想象,他引用“年輕人頭腦中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國家最珍貴的財富”,呼喚“未來可期”。

  第四堂課小結: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作為青少年,我們要追求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以夢為馬,以新為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一起“創造向未來”!

  在2018《開學第一課》結尾,歌手張傑帶來充滿激情和力量的《少年中國說》,在“少年強則國強”的錚錚宣言中,激勵我們向未來進發,創造新的奇蹟。

  中國的未來由少年創造,中國夢的廣闊舞臺,為個人夢想提供了蓬勃生長的空間;每個人向著夢想的不斷努力,又都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一份力量。

  只要每個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就會匯聚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是我們的未來,我們上到舉國上下,下到每個家庭,都要給孩子灌輸“科技、未來、自由、個性、文明、勇敢、責任、信仰”,千萬不要讓無聊的宮鬥劇、手撕鬼子劇等等這些充斥孩子的童年。

  《開學第一課》是家長孩子的開學禮,是人生的財富。透過家長和孩子共同觀看看、共同成長,做新時代創新型的家長,做有夢想的新時代創造型的孩子。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

  同學們,大家好!我相信大家對於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都很感興趣吧?是不是大家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體是什麼?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主題是“ 創造向未來”!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圍棋高手和”阿爾法”機器人的人機大戰,還有人工智慧、無人駕駛、語音識別、移動支付等等……

  《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有一位攝影家帶來的故事,讓我特別的感動,這個故事是有關農村孩子的。攝影家的名字叫做謝海龍,謝海龍老師說:“當時中國有10億多人口有8億多農民,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是農民呢?”請接著往下看解海龍老師拍的這些有關農村孩子上學的經歷,比如“大眼睛”“小光頭” 、“大鼻涕” 、“大眼睛”蘇明娟每天上學往返20多里的山路。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都不能阻擋她對知識的渴望,“小光頭”張天一面對好心人的幫助,本來已經十分的拮据他居然把大部分的錢全部給自己的同桌。即使自己那麼困難還不忘幫助身邊的人,“大鼻涕”胡善輝他的書包和衣服已經破爛不堪,但是我們都只記住了他的認真,忘我去讀書的樣子,如今他們都已長大成人,都有了很不錯的工作。

  成龍老師有句話說得好,其實實現夢想的過程是漫長和曲折的!解海龍老師也說過一句,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造未來!

  看看他們再看看我們自己,比起他們,我們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多麼的幸福啊!可是有些人依然不滿足生活,還不想上學天天玩手機,玩電腦可他們呢,雖然上學十分困難衣服書包破爛破破爛爛,有的連飯都吃不上。但是這些艱苦的條件依然阻擋不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現實生活中,我有的時候也厭學,可是他們呢?熱熱愛學習,我有時候覺得上學非常的辛苦,柯特可是他們呢?往返20多里山路,我與她們之間的距離,那些差距是不是太大了?他們應該是我們這些中學生學習的榜樣!

  我誠心的希望,祝願全國的農村的孩子都能和我們一樣快快樂樂的上學生活,我們共同來完成,我們的夢想,為祖國的未來做出我們的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