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開學第一課《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相關知識點

高三語文開學第一課《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相關知識點

  一、主要情節

  滄州遇舊交

  密謀害林沖

  買刀尋仇

  草場交接

  出門沽酒

  刺殺仇敵

  二、重點字注音

  庇佑(bi) 玷辱(dian) 央浼(měi) 酒饌(zhuan) 尷尬(gān ga) 絮煩(xu fan) 倉廒(ao) 齎發(jī) 恁(nen) 掇(duō) 搠(shuo) 剜(wān)

  三、古今異義

  (1)少刻便知。

  古義:一會兒。

  今義:此詞已消亡。

  (2)只顧將來。

  古義:拿。

  今義:將要。

  (3)不見消耗。

  古義:訊息。

  今義:因使用或受損而漸漸減少。

  (4)好歹結果他性命。

  古義:結束,了結。

  今義:長出果實或事物發展到最後狀態。

  (5)這兩人來得不尷尬。

  古義:鬼鬼祟祟,不正派。

  今義:處境困難,不好處理。

  (6)這個差使又好似天王堂。

  古義:勝過。

  今義:好像。

  (7)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古義:冒犯;製造。

  今義:討厭;惹事。

  (8)但有衣服,便拿來家裡漿洗縫補。

  古義:只要。

  今義:轉折連詞。

  (9)不時間送湯送水來營裡與林沖吃。

  古義:時時;給。

  今義:此詞已消亡;和。

  四、文學常識

  施耐庵,中國元末明初作家。相傳施耐庵是《水滸傳》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100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

  《水滸傳》也稱《水滸》、《忠義水滸傳》。《水滸傳》是明代長篇小說。它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並非一人一時之作,而是在民間口頭傳說、藝人講說演唱的基礎上,由文人加工編撰而成。全書前半部寫“官逼的民反”,好漢林沖、魯智深等一個個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後,寫了幾場反土豪、打官軍的戰爭;後半部寫宋江被招安,攻遼,打方臘,最後以悲劇結局。它反映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的規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