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2022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1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1

  常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我總覺得剛剛上完的本學期第一節語文課是我從教三十多年來最失敗的一節課。

  首先,全班53名學生只有25人帶著語文課本。走讀生說,課本落在了家裡;住校生說,課本忘在了宿舍;還有學生說,找不到了。我想,後者是最誠實的學生,因為雙冊課本是高一第二學期發的,隔了一學期,那些馬虎的同學可能一時找不到了。但畢竟這是新學期的開端,有一個長長的寒假做準備;但畢竟在今天清早的開學典禮長說過,“第一節課很重要,老師學生都要做好準備,還要定個小計劃。”我想我的準備工作是充分的,雖然是直播課,但我唯恐本部班出問題,我還另準備了一節課,並且做了課件。現在回過頭來反思,我只能說我只備了自己,沒有備學生,或者說是自作多情吧。如果用歇後語說的話,那就是剃頭匠的擔子——一頭熱。

  其次,學生表現疲沓。疲沓即作風、學風疲疲塌塌,“沓”是“怠慢”“懈怠”的意思。記得過去教書,每當新學期第一節課,學生總是正襟危坐,有的還特意穿一身嶄新的校服,最少也是理了發,拿了新的筆記本,以全新的面貌和一切從頭開始的精神狀態迎接新學期的開始。這大概就是家長和老師常教導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吧。但在今天——高二第二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語文課上,我沒有這種良好的感覺。我看到的是一大片沒帶課本的學生:有人在趕做沒完成的寒假作業,有人在呼朋引伴、大聲喧譁,有人在課堂上吃東西,甚至有人現場學我維持課堂秩序的語調……

  新學期的開端雖然很失敗,但我仍然對講臺下的52名學生充滿了信心,甚至以能教他們而感到自豪。這不是恭維,更不是反話,因為我分明知道,我講臺下坐的不僅是全校憑分數篩選出來的最優秀的學生,而且是整個西雙版納20xx屆高中生中的精英。在他們身上寄託著他們全家人的幸福和榮耀,寄託著學校20xx年高考最重的一個砝碼,寄託著西雙版納教育的希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2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今天看了開學第一課便真正瞭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聽著動聽的歌聲;看著絢麗的舞姿;隨著輕快的節奏,開學第一課的帷幕漸漸拉開。這次的課題是:美就在你身邊。

  在這次開學第一課中,來到了許多嘉賓有:“神州九號”宇航員——劉洋、奧運冠軍——焦劉洋、葉詩文、陳一冰、最美老師——鄧麗、星光大道——劉大成等等,在他們中介紹了許多感人事蹟,其中讓我最震撼最激動的是主持人介紹的一個最美司機——吳斌和劉大成的表演。

  主持人介紹著,便有大屏播放著畫面。在一次吳斌叔叔出行時車上帶有二十多個乘客,從前方突然飛出一個重達七斤的剎車鐵片,穿透前擋風玻璃,重重的砸在吳斌叔叔腹中,而在他死亡關頭,他把握方向,用僅僅45秒停住車,車上乘客全都倖免,而他卻走了永遠的走了,在他死亡關頭是它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全車人的性命……他心靈的美被全城感染,全城為他追悼,為他弔唁……

  接著是劉大成叔叔的表演讓我極為震撼:劉大成叔叔他拿不同的物體創造出美妙的音樂,比如:不起眼的針管,小小的藥瓶,一個花生殼,甚至是隨手便能撿起的樹葉……這些劉大成叔叔都能演奏,這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創造的美,創造的魅力,其實,那些東西所創造的美,不是沒有,而是我們未曾發現,未曾琢磨,只要用心,其實可以發現很多美麗的事物,很多美麗的聲音……

  在這堂課中我還領略到了其他的美:韓美林爺爺畫出的動物讓我明白要探索這個世界,探索大自然,在探索這個世界時,學會發現大自然帶來的美;奧運冠軍陳一冰與主持人、小班長的合唱,配合的聲音悠揚動聽,陳一冰和主持人、小同學的互動更體驗出配合的默契度,還有陳一冰比賽時那些動作的協調,與隊友默契的配合也需要合作。而就在這些合作中也會散發發出獨特的和諧美。

  這讓我聯想到了我們軍訓,我們軍訓中也應該需要這樣的配合,這樣的合作,這樣的美,所以我們就應該努力磨合,使我們融入在這個美中。只有這樣努力奮鬥,我們才能達到一個真正的美的境界,真正散發出無與倫比的魅力。

  上完了這堂課,使我受益匪淺,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不是沒有美,而是我們沒有發現,沒有挖掘。今後我們一定要努力探索美,創造美,去營造和諧的美!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3

  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品牌節目《開學第一課》已經陪伴全國中小學生走過了6個新學年,今年仍將在9月1日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晚八點黃金時段與全國中小學的孩子們如約相見,此前,教育部發文通知全國中小學生共同上好“開學第一課”,河南省教育廳針對河南學子也下發了這一通知。

  2014年,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大背景下,《開學第一課》第一次引入“家風”教育的元素,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旨在透過以父母為榜樣的代際教育,在兩代人中間表達和傳承“孝心、禮儀”等中華傳統美德和仁愛、自強的美好品格,對青少年進行“立德樹人”的核心價值觀教育。節目分為“孝”、“禮”、“愛”三個篇章,以“強”作為尾聲,在嘉賓演講、人物故事、文藝表演和互動遊戲等環節選取了大量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和明星嘉賓一起展示家風的力量;此外今年除撒貝南、王小丫外,還有深受全國小朋友歡迎的、曾經的“大拇哥”何炅,央視新聞主播、“睿智姐姐”張泉靈加入主持陣營;同時節目還引入了創新環節——“說文解字”,並透過“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來闡釋各篇章主題字的構成和含義,從本源上開啟主題。節目力求以生動、活潑、多元化的方式寓教於樂,帶領全國中小學生去發現並傳承父母身上的優秀習慣和美好品質。

  在今年的主講嘉賓中,有“童話大王”鄭淵潔、歌手容祖兒這樣的“大人”們,也有來自震後災區的藏族武藝班孩子,更有歌手秦勇與兒子大珍珠這樣的父子檔。他們將在舞臺上給全國中小學生帶來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家風故事。

  節目模擬課堂形式,在新生代中學生組合TF boys演唱的主題曲《開學第一課》中歡樂開場。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嘉賓演講、人物故事、互動體驗、文藝表演、說文解字等豐富多彩的方式為現場和電視機前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家風第一課”,首次將“父母”的角色引入開學第一課。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節目希望透過這堂特別的“開學第一課”,讓孩子和父母們明白家風教育的重要性,明白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也是第一個榜樣;教育大家:父母辛勞養育、陪伴和照料孩子們成長,孩子們要用“孝心”、“禮貌”、“愛心”和“自強”,來報答他們,並將“父母教會我”的優良家風繼續傳承下去。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4

  縣教育局要求各學校收看中央一套的《開學第一課》,學校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資訊中心,但是由於學校在有線電視改造時,已沒有再連線有線電視,而學校的無線網在教室還不能穩定的線上看電視,於是為了保證每個班都能看到《開學第一課》,學校要求資訊中心把電視臺的節目翻錄下來,然後讓各班複製去播放。

  思考到電腦速度和錄製軟體的問題,昨日下午就把這個任務分配給兩位老師,但是這天早上還是出現了意外,兩位老師都沒能按要求錄下節目,一個錄下了,但是卡的要命,一個根本就沒錄下來。於是這天上午一向在和他們兩人商量怎樣錄,換了若干個錄屏軟體總是不行,下午時,問了另一個老師,他平時對電腦的研究比較多,於是請他幫忙,結果他用了半個多小時就幫我搞定了,我問他用了什麼辦法,他說我是直接從電視臺的節目中下載的,可我們上午也一向找一個完整版下載的啊,但是沒有啊,他說我是查了百度,看如何從電視節目中下載的,然後按照他們說的,就下載下來了,這讓我突然想起了今年假期資訊科技培訓時鄭館長的一句話:此刻你沒有什麼不會的,只要有問題,就上網上查,網上必須有你要的答案。而一上午,我們幾個人只想到了錄屏、想到了下載一個人家下好的,而沒有想到這種直接從節目中下載的辦法。

  從這次錄節目中,我對網路又一次有了新的認識,雖然說此刻做了這個資訊中心的主任,但是總覺得對資訊科技的應用潛力還是有很多欠缺,而連最基本的“不會就查百度”都一時間沒想起來,看來,要學習的真是太多了。再一個就是變向思維,其實我們已試了很多種錄屏的方法,都是不行的,查了很多網站,也沒有下載到現成的完整版,但是就是沒想到直接從節目中直接下載,甚至沒有去想第三種辦法。而在百度中輸入:如何從電視中直接下載節目,能夠查到很多種辦法,可我們都沒有這樣想。

  第三個就是我們的知識面還是不足的,如果明白有這種方法,不管會不會,也必須會去查詢的,找到了方法就必須能在學習中使用。

  第四是我們對網路給我們的世界認識不足,從這件事中,我們再次認識到,只要不會的,就要去網張上查詢,而且在查詢中要換不一樣的角度去查詢,從不一樣的表達上,查詢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深入認識網路的強大功能,我們的學習就會更快,我們的知識就會更豐富。

  順利的完成了學校交給的任務,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了,同時這件事也使我對資訊科技應用潛力的強大產生了更高的認識,在以後的工作中還要不斷的學習,使自我更好的為大家服務。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5

  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成龍為大家講述了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實現個人和家國夢想的經歷,用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勇於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理想。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夢想是前進的動力,有夢想、有追求的國家是偉大的。記得中央電視臺有一個著名的廣告詞:“中國夢”、“夢之藍”,那藍色的中國夢,藍得深沉而不蒼茫。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而青春,卻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最容易消逝的一段時光。我相信:夜空中的流星雖然短暫,但是它劃破夜空的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年輕的新中國、中國的青春是這麼美好,青春年華的夢想更是泛著燦爛的光芒!

  放眼未來。我希望,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到處飄著瓜果的芳香。美妙年輕的歌曲,已經恬靜了人們的心房,已經告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現在及未來的社會安詳和諧,人們安康樂業!

  青春飛揚,承載著夢想的航舫。青春是活力的象徵,是奮鬥的代名詞。青少年懷著祖國強大的夢想,活力四射、朝氣蓬勃!所以說,青少年作為祖國下一代的主力軍,對於“中國夢”的實現有著不可懈怠的責任。青少年若能把握時間,擁有振興中國的夢想,一定能為今後中華民族騰飛做出巨大的貢獻!

  實現民族振興、祖國強大,是世代中華兒女的夢想,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滄桑。我希望,這個夢想能在我們這一代青少年身上繼續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的夢中國青少年的夢!中國夢!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6

  美麗的九月有美麗的故事。9月1日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中華驕傲”。關於中華驕傲,可能會想到很多如:源遠流長的漢字、振奮人心的中華武術、逸韻悠揚的琴棋書畫、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但我覺得漢字更有代表性。

  正如王寧教授說,漢字和漢字文化能夠綿延不絕,可以去直接跟最早的祖先對話。漢字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基石,帶領我們穿越歷史,感受未來。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的“字以溯源”一節,我才深深地感覺到,原來我們平時從不在意的漢字裡,竟然蘊藏著如此博大精深的學問,在它的一筆一劃間,一個偏旁部首、一個形狀中,都能追本溯源,找到它的根本意思。

  在昨天的寫字課上,老師問我們:“為什麼要寫好漢字?”“為什麼要寫好中國字?”“為什麼要寫好名字?有人回答:“這是傳承中華文明,增強對祖國的熱愛。對於中國人而言,寫好中國字是每一箇中國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還有人回答:“漢字書寫講究地是靜下心來,一筆一畫的認真書寫,增強人的文化素養有著很大的幫助,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我想說:“漢字是中華民族先民們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創造發明,這足以證明我們的先民具有突出的創新能力,也足以開啟人們的心智。”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同樣,美麗的方塊字,也是對我們自己性格的塑造。中國文化中的方塊字,不僅是我們的語言溝通工具,還塑造了我們的心性。就如同課堂上講到的“正”“直”兩個字,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像漢字一樣,做一個正直、端正的人。

  漢字是中國悠久文化的源頭活水。一筆一畫,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橫平豎道,承載著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蘊和價值。學好漢字,才能更好地領略博大情深、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

  中華漢字,在歷史的流變中不斷髮展革新,它凝結著先人智慧的結晶,透過它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在筆畫之間感受到的,不僅是漢字之美,更是它傳達給我們的中國精神和做人風骨。以後我要寫好每一箇中國漢字,做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的繼承人!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7

  我今天和爸爸、奶奶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

  第一課講的是“孝”。一開始放了一段影片,是講有一個人,他把他的舊摩托車改成了一輛適合老人乘坐的摩托車,並且他還在摩托車上安裝了舒適的靠背,讓老人坐的更舒服一點。他記得他爸爸以前對他說想去旅遊,然後他就利用假期,叫上他爸爸一起去旅遊。他的爸爸現在72歲高齡了。他現在腿腳還利索,所以他帶他的爸爸去了很多地方,其中有一個算是很遠的地方就是北京,開著摩托去北京,已經是個不切實際的事了,但為了爸爸,他做到了。他在去的每個地方都照了很多照片。他回到家後把這些照片都貼到牆上,所以他們貼照片的牆上都是照片。這段影片看完後它讓我明白了在父母年紀大以後一定要照顧他,要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要幫助他們實現他們的想法。

  第二課講的是“愛”。講的是一位叫秦勇的黑豹搖滾樂隊主唱,他兒子得了重度感統失調病,這種病需要人給予他長期的鍛鍊、無限的關愛,才能健康成長,於是這位主唱在2005年放棄了他的歌唱事業,專心的陪伴在兒子身邊。一陪就是11年,這11年裡他的兒子花了三年學會了說“謝謝!”,他用了一年的時間學會了騎腳踏車,在這幾年他們共同學會了愛自己、愛對方,也愛生活。

  第三課講的是“禮”。老師請來了很多位空姐和兩位空少,他們上臺時都拿著行李箱,穿得都很整齊,也很整潔。說話特別文靜,也特別有禮貌。後來老師們說要做個小遊戲,老師請了一些小朋友上臺,他對一些小朋友說,我現在當一名飛機上的乘客,我會做出現很多不對的做法,每個人都要指出兩個以上的錯誤做法,然後老師就開始表演起來,他上面做的幾乎都不對,後來那兩個老師開始爭吵了起來,但是空姐每次都能很有耐心的對他們說不要吵了,你們做的都有不對的地方,在空姐的勸說下,他們停止了爭吵,成為了文明乘客。

  第四課講的是“強”。裡面講的是有一位武術老師,他帶了很多的學生,這些學生其實都是來學舞蹈的,但大家也都很喜歡老師教的武術。練武很辛苦,但他們一起參加了很多武術比賽,取得了不少成績。這個故事告訴了我,要有一個堅強的體魄,要自強不息。

  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完成關於“孝、愛、禮”的學習,以他們為榜樣,做一個“三好學生”。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8

  今天,9月1日,是全國2.6億中小學生開學的日子。他們懷揣父輩的囑託,親人的期望,從四面八方,城鄉各地,街道社群,走進校園,走向課堂。

  開學首日,上好“開學第一課”、享受兩項實惠、接受三項教育,孩子們由此開始了新學年、新學期的學習生活。

  “開學第一課”,是近年來教育部和央視聯手開發的一種形式新穎獨特、內容生動活潑的電視教育節目。節目中孩子們崇拜的明星薈萃,名人云集,節目寓教於樂,活動育人。因此,深受全國中小學生及家長、老師們的歡迎,已成為一個全新的教育品牌。從2008至今,央視《開學第一課》分別以“知識守護生命”、“愛,讓中國更美麗”、“我的夢·中國夢”和“幸福在哪裡”等當年的教育熱點為主題,策劃、開發、播出了四屆“開學第一課”節目,一屆比一屆精彩,一個主題比一個主題受歡迎,相信今年也不例外。日前,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全國中小學校今天上午九點鐘組織學生收看節目,全國同上同一節課。

  享受兩項實惠。一是免費教育政策。今年,在繼續推行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即一至就九年級學生享受免除學雜費和課本費的同時,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從今秋起實行學前一年免費教育。陝西省人民政府就決定從今年起逐步推行學前一年免費教育;到20xx年,實現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普及學前兩年教育;到2035年,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因此,我省凡20xx年8月31日前出生的正在接受學前教育的幼兒每學期每生將免除350元的幼教保育費,免除的費用由政府給予幼兒園同等數額的財政補貼,同時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幼兒每生每學期175元的生活費補貼。二是蛋奶工程,陝西省境內義教階段中小學生,每生每天免費享受一袋純牛奶、一枚熟雞蛋的早餐補助。

  進行三項教育。一是愛國教育。自開學首日開始,一週一次的升國旗儀式,是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從旗手的選拔、旗下講話人選的確定到國旗下講話內容的優選,全國各地中小學校都高度重視,全力做好。二是愛校教育。開學第一週,規模較大的中小學校,一般都要組織新生參觀校園,熟悉環境;參觀部室,瞭解學校;舉行開學典禮,宣傳學校文化,解讀“三風一訓”,宣講學校歷史;開主題班會,學習守則規範、班規辦紀。三是自愛、互愛教育。透過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法紀、文明禮儀、團結友愛、文明互助等內容的教育。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說“成長比成績重要”,這是真理大實話。開學了,一二三:上好“開學第一課”、做好兩項普惠政策的落實,積極開展好三項教育,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習做人!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9

  開學兩週,總算艱難完成第一課教學,相對於兩年前,再教同樣的知識,輕鬆不少,能夠選擇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但相對兩年前,效果卻不理想……

  本學期第一節課,仍然向學生介紹自己、介紹地理這門學科,簡單講解學習方法、學科特點,並對學生日後學習提出要求,目的很簡單,幫助學生了解地理、樹立自信、激發興趣,為日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雖然沒有任何知識,但本節課至關重要,與日後學生學習成敗密切相關,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積極性、主動性,學習成績自然提高!總體來講,本節課的任務目標達成較好,但缺乏對學生的瞭解,爭取今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瞭解全部所教學生。

  後兩節課學習了地圖三要素相關知識,對於初一新生,地理知識相對較難,理解知識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本部分內容進行較慢,但效果不盡人意,課堂聽講不認真,提問時部分學生對知識掌握不佳,作業上交不及時,錯題率高,總結原因如下:

  1、學生剛剛開學,學習積極性不高,要儘快培養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學生放假時間較長,心情浮躁,需將學生注意力調整到學習上來;

  3、學生學習習慣還未養成,需在課堂上不斷督促;

  4、學生以小學知識學習一門新學科有難度,需要教師的耐心,不斷講解;

  5、學生沒有形成獨立作業與複習的習慣,需要慢慢培訓。

  針對目前問題,在今後一段時間教學中,我將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學習與作業目標,確定方向與細節,是學生明白該做什麼;

  2、加強課堂的監督,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與記筆記的習慣;

  3、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及時反饋;

  4、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充分發揮課代表、小組長的作用;

  5、對個別學生進行談話、教育。

  相對於我帶過的第一批學生,這些學生在基礎上和學習習慣上都有明顯差距,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特別去年教初二,初一新生無論知識、能力、學習習慣上都與初二有很大不同,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引導他們積極上進,使其步入正軌,學生們雖有不足,但也有很多優勢,他們更加開朗,思維比較活躍,只要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就能激發熱情,取得成功,萬事開頭難,相信明天更美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