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從聯絡到傳遞的禮儀常識

領導力從聯絡到傳遞的禮儀常識

  通常的概念中,我們覺得要有人可管,才是一個領導。其實,領導力的含義是非常豐富的。即使你不帶人,在生活中你也可以是一個領導者。

  在強生,我們把領導力分為有邏輯的四個方面:第一是“聯絡”。“聯絡”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合作。合作的基礎是瞭解對方的需求,並能給出獨到的見解。

  我們每天要面對內部合作和外部合作:如何能與團隊順暢溝通,如何與客戶建立聯絡?我剛入行時,做的是銷售。一個客戶為什麼願意與你合作?除了產品和服務優良之外,你會面臨許多拒絕。如何培養自己的人際關係能力,如何培養堅忍不拔的精神?這既需要毅力,也需要職場人的“洞察力”。你每天面對的是一些支離破碎的資訊,你如何辨別和抽取其中的精華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景,發現你想要的結果。想擁有這樣的能力,需要你對人發自內心的尊重,傾聽他們的建議,願意主動助人。

  第二是“塑造”,永遠挑戰現狀,用創新的工作方法塑造環境。“塑造”不是希望你不斷挑戰別人,而是挑戰自己。我的心胸是否夠開放,我是否與過去幾年做得不一樣,我如何拿出改良方案?比如在強生,我們有時會請其他部門的人來參會,大家可能會從很基本的問題開始問,你可以從不同的問題方向來發現客戶可能在想什麼,合作者在想什麼,如何完善自己的工作。第三才是“領導”,你怎樣去帶領團隊完成專案,不斷取得進步。而第四是“傳遞”,你不僅要能自我激勵,還要懂得如何將動力傳遞給整個團隊,激勵他人。

  因為領導力有這樣豐富的層次和內涵,我們希望職場人在自己的職業之初就能有培養自己領導力的意識。在校園招聘中,我們看到許多學生已經有非常優秀的職業潛質。但是他們走到社會上時,我很難講他們真的已經做好了全部的工作準備。

  職場和學校有很大不同。再頂尖的學校,學生其實都是受保護的物件,也是服務的享受者。學生在學校裡會得到父母的資助和老師的指導。到了職場以後,學生也有機會學習,但這時候更多的是要學生認清自己是企業中的一員,要如何為這個集體做出貢獻。而且,學習方法也與學校不同。大學是透過課堂和書本學習,到了工作之中,課堂知識只佔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是要在實踐中學習。可能會退一步、進兩步這樣地反覆學習。領導也會關心你的成長,但如果自己始終是“嬰兒心態”,就很難取得大的成績。這時面對最大的問題是:我要怎樣變得更加主動?

  現在的學生都很聰明,這樣的變化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適應。但前提是,你是否已經意識到了這個改變?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和培養領導能力,我們也在許多高校開辦了“未來領袖學院”(TLS)開辦學院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夠提早做好進入職場、培養自己未來領導力的準備。我們會給學生在人際交往、職業發展、個人能力幾個維度上提供豐富的活動。

  在上海交大做活動時,學生想了解一下進入社會後,商業是如何運營的。我們就專門為他們做了相關的培訓,講授了市場營銷的基礎知識,幫他們瞭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如何運營個人品牌等等。學生們反映非常熱烈,很有收穫。在四川大學,我們的活動形式非常新穎,組織了一場“達人秀”。讓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發表觀點,經過幾輪的PK比賽,最後評出優勝者。

  我們希望學生在學校時不只埋頭於書本,也要多關心一些社團和企業的活動。在招聘時,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是否在學校參加過社團活動,或者在系統中擔任過某些職務,這代表了一種積極的態度。我觀察過認真參加過活動、做出貢獻的同學,他們的溝通方式會更成熟。因為只要貢獻過力量,一定會學到東西,這些收穫也是未來進入職場時最需要的素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