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成功是習慣使然

勵志文章:成功是習慣使然

  在中國投資的多家著名外企公司,都有一項很有趣的培訓課程:The7HabitsofHighlyEffectivePeople.這項培訓課程來源於柯維(Stephen.R.Covey)博士的同名書(中文譯名為《與成功有約》)。為什麼這樣一本心理勵志方面的書一經推出就暢銷不衰,被許多追求成功的人士奉為寶典呢?

  某位哲人曾說:性格決定命運。柯維博士說,成功其實是習慣使然。但是,柯維博士的這本書並不只是簡單地告訴你走向成功所需要的提高效率的技巧。這本書的精髓,更在於引導你樹立"全面成功"的信念,探詢何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成功。

  追求全面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我曾為自己定下許多目標,也都一一達成。我的事業十分成功,但卻犧牲了個人與家庭的幸福——這值得嗎?""我要做的事太多了,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覺得很緊張,匆匆忙忙。無法過著理想中既充實又自在的生活,我別無選擇。我擁有財富和成就感,可失去了內心的平靜。"這無疑是成千上萬IT成功人士的生活寫照。《與成功有約》告訴我們:僅有事業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顧事業、家庭、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人生其他層面的圓滿和諧才是真正的成功。作者倡導有識之士為圓滿人生做準備,告別舊習慣。而這絕非易事,因為習以為常的事務予人以安全感,習慣總是具有極大的引力,如同阿波羅太空船登月一般,剛剛發射的幾分鐘,也就是整個任務一開始的幾公里,是最艱難的時刻,所消耗的能量往往超過往後的幾十萬公里。同時我們也瞭解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卓越不是單一舉動,而是習慣。要提升自我,贏得革命性的效果,必須從觀念著手,暫時犧牲眼前的安適與近利,樹立克服"慣性"的信念,"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柯維認為,觀念是態度與行為的根本,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本書所提出的7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的,前3項習慣,即操之在我,確立目標全力以赴,掌握重點,著重於如何修煉自己,由依賴進而獨立,屬於"個人成功"範疇。第四、五、六項習慣,即,建立共贏,設身處地的溝通,集思廣益,致力於團隊溝通與合作,追求"人際關係的成功。"而第七項習慣:全面關照生命,涵蓋了其他6項,督促我們日日求新,永無止境。藉著培養這些習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

  操之在我的積極心態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我們縱然不能掌控客觀環境,但我們可以決定對客觀現實的反應。作者在書中敘述了猶太心理學家法蘭柯在二戰時被關進集中營的遭遇及其對環境的感人反應。法蘭柯身陷囹圄,在客觀上他完全受制於人,但是他發現,自我意識是獨立的,超脫於肉體束縛之外。它可以決定外界的刺激對本身的影響程度。即在刺激與反應之間,他還有選擇如何反應的自由與能力。這對於我們這些"自由人"是何等的教益:我們可以選擇主動,選擇積極的心態,選擇不要痛苦,選擇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業與生活!

  確立目標而後全力以赴,即是我們所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並把事情做對。為什麼太多人成功之時反而感到失落,得到名利之後方知失去的可貴?作者認為許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忙碌而忙著,未曾探明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在萬籟俱寂時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麼?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麼?作者認為,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直指核心,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源自內心的滿意。

  掌握重點、平衡角色的忙碌才有意義。作者在此闡述了革命性的時間管理觀念。即依重要性與緊迫性將事務分為四類,告誡我們要關注其中屬於重要而非緊迫的事務。而重要性與目標有關,凡有價值,有利於實現個人目標的就是要事,而緊迫之事往往對別人而非對自己重要。當我們過多地或被迫處理緊迫之事時,那些重要而非緊迫的事務遲早會變得緊迫,使我們陷入"救火隊員"的模式之中,似乎永無寧日,也體會不到遊刃有餘的境界。同時,每個人都是多角色,我們是主管、僱員,也是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是朋友……倘若我們用全身心去完成單一角色的使命,如做一名出色的主管或僱員,而忽略其他角色,那麼很難造就圓滿人生。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登月太空人巴茲在完成任務後不久即發生精神崩潰,以及某些企業精英在退休後過早辭世。當然,筆者認為關鍵在於價值觀,如果有人願意選擇銳意進取、光輝燦爛而不那麼冗長平淡的人生,也是可取,只要自己內心滿足。

  個人獨立不代表真正成功,還需追求人際關係圓滿。作者把建立人際關係比喻為銀行儲蓄賬戶,即情感賬戶,能夠增進情感存款的是誠實、信用,而威逼、失信等則會降低情感賬戶餘額,直到透支。人際關係的成功是圓滿人生的先決條件。而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礎是自制與自知之明,人際關係不僅僅是技巧而是本性。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有75%~80%的時間用來與人溝通,而許多焦慮、內心不安都源於無效溝通。

  利人利己建立和諧共贏。世界之大,人人都有立足的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利人利己觀念以品格為基礎:誠信、成熟、豁達。豁達的胸襟源於厚實的個人價值觀與安全感,由於相信有足夠的資源,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開啟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揮創造力與寬廣的選擇空間。

  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欲求得別人的理解,首先理解對方。人人希望被瞭解,也急於表達,卻常常疏於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博正確的資訊,還有助於情感存款的增加。當我們修養到能把持自己、享有內心的平靜與抵禦外力的力量,來博採眾議時,我們無疑晉升了人際關係的階梯。

  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許多自然現象告訴我們: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時更為茂盛。兩塊磚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於個別承受力的總和。這一原理也同樣適用於人類,但並非萬無一失。只有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才能眾志成城。

  我們在建立、激勵高效團隊,管理衝突與歧見,以及激發團隊或組織的創造力及創新意識的過程中,無一不在應用集思廣益,達到充分"借勢",而這一切只有在團隊個體即每個成員的個人成功的基礎上才得以達成。

  全面關照生命,追求圓滿人生。用"失去方知可貴"來表述健康最恰當不過。柯維告誡我們要從身體、精神、心智、學習與成長四個層面來均衡磨練自己,要把運動、陶冶性情、學習、沉思、閱讀、寫作分佈到匆忙的生活中去,並堅持不懈,愈挫愈奮。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因為一切均在變化中,包括人的期望值,具備良好的學習、創造力和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也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掩卷而思,筆者認為《與成功有約》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我們業已諳熟的理論或教導,而是催人付諸行動的內心撼動。由此想到學習的四個境界:閱讀或聆聽,接納,付諸行動,影響他人。只停留在第二個層面,即接納而沒有行動將是於事無補。"學而時習之"是善用這本書的好方式,你會發現由此帶來的成長雖然是漸進的,但效果卻是實質性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