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研究論文範本

成本管理研究論文範本

  成本管理是每個企業都要了解的生產模式,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成本管理研究論文範本,一起來了解這方面知識吧!

  [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經濟環境的鉅變推動著企業在成本管理的領域不斷探索革新。提高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增加其競爭力,尋求企業持久的競爭優勢,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透過描述我國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究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尋求實現企業可持續成本效益最大化的途徑。

  [關鍵詞]企業 成本管理 經濟效益

  企業降低成本可以提高盈利水平,增強產品的競爭力,擴大市場佔有率。成本控制是一門花錢的藝術,而不是節約的藝術。如何將每一分錢花得恰到好處,將企業的每一種資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這是中國企業在新的商業競爭時代共同面臨的難題。

  一、企業成本管理概述

  1.企業成本概念及分類

  成本是企業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耗費物化勞動、活勞動中必要勞動的價值的貨幣表現,是商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是商品經濟的一個經濟範疇。

  成本的構成內容要服從管理的需要,並且隨著管理的發展而發展。國家規定成本的構成內容主要包括:一是原料、材料、燃料等費用,表現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物件的價值;二是折舊費用,表現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物件的價值;三是工資,表現生產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另外,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促使企業厲行節約,減少損失,加強企業的經濟責任,對於一些不形成產品價值的損失性支出(如工業企業裡的廢品損失、停工損失等),也列入產品成本之中。此外,對某些應從為社會創造的價值中進行分配的部分(如財產的保險費用等)也列入產品成本。

  2.企業成本管理的內涵

  企業成本管理以企業的全域性為物件,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企業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關注成本戰略空間、過程、業績,可表述為“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即將成本資訊貫穿於戰略管理整個迴圈過程之中,透過對公司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瞭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它把企業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綜合起來。

  二、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成本管理過分側重於宏觀需要

  成本產生於企業的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中,因此成本管理應是企業的一項日常工作,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是成本管理的主體,透過成本管理來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因此成本管理應是企業關注的焦點,但是我國有些企業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成本管理僅限於國家頒佈的財務法規中關於成本的有關條例方面的遵守與執行上,成本管理只是側重於宏觀需要,卻忽略了成本管理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作用。

  2.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短期行為

  現階段,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是以傳統成本觀念為基礎,以產品成本為核心而建立起來的,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體系還相距甚遠。在國有企業中,管理者對企業的承包期短,流動性較強,導致企業行為出現明顯的階段性。由於這些管理者在任職期間為了突出工作業績,因此他們對企業的發展後勁關心很少,對於企業成本費用的劃分、成本差異的調整、計提折舊、大修以及存貨的盤盈、盤虧、壞賬損失和攤或計提等方面,常常出現該提的不提或是該攤的不攤,人為地調整成本等問題,這些現象會給後任的管理者在成本管理改進方面造成很大的困難,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後任的管理者為了完成指標或是達到其他目標,只得繼續透過偽造成本管理資料來製作虛偽的財務報表。

  3.沒有將成本管理與企業的戰略聯絡起來

  在我國許多企業中,對於成本管理只是一味地追求降低成本,將成本最低化做為企業的目標,卻忽略了企業產品提質、技術革新等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忽視了企業成本效益分析環節,導致企業成本管理目標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脫節。企業只是片面地追求降低成本,在短期內效益有所改觀,但是這種短視行為對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卻是不利的。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時候必須同時兼顧企業產品的`創新、質量的提高,科學技術的引進、吸收、再創造,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等方面,以企業戰略為引導進行成本管理,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企業的其他環節,更不能由於片面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採取偷工減料、冒牌頂替、粗製濫造等歪門邪道來降低企業的成本,否則其結果不僅坑害了消費者,而且也會導致企業喪失信譽,危害企業的生存發展。

  三、企業成本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市場的不正當競爭挫傷了成本管理的積極性

  在現階段我國的市場經濟執行中由於法律機制的不健全、監管機制的缺失,一些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受到利益地驅動,不追求成本管理創新或是對企業出臺具有指導意義的政策檔案,而是大搞行業壟斷、地方保護主義,或是搞些假冒偽劣行為以獲取利潤,這種市場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僅削弱了企業本身對成本管理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會挫傷整個市場環境中企業對於成本管理的積極性。

  2.成本管理缺乏市場意識

  成本反映了企業資源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對比關係,低成本則意味著企業投入了較少的資源而獲得了較多的產品和服務,體現了企業的高效率,但是高效率並不等同於高效益。我國許多企業都採取按照成本習性劃分和核算產品成本的辦法,認為透過提高產量或是生產率便能降低單位產品成本,進而增加企業的利潤。由於這種思想的存在,許多企業不顧及產品市場的需求,一味地透過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量來達到降低產品單位成本的目的,結果卻導致積壓了大量產品,倉儲成本驟升,反而成本上升。正是由於企業缺乏成本管理的市場意識才造成了這種現象的產生。

  3.缺乏成本約束激勵機制

  在成本管理中有些企業存在著不嚴格執行成本管理制度,管理者任意接觸、修改成本資料,粉飾會計報表等不良現象。由於企業內部缺乏應有的成本管理的牽制制度,導致企業不僅無法獲得準確的成本資料來進行企業管理,而且會破壞市場經濟的正常執行。與此同時,由於缺乏激勵機制,導致在成本管理較好、經濟效益有所提高的企業中難以調動管理者與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未能提升有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

  四、企業細化管理壓縮成本的對策

  1.加強成本資訊系統建設,提供技術支援

  由於成本管理、控制所涉及的範圍廣,需要的資訊量大,並且須要不斷進行分析與處理,但是傳統的成本管理資訊系統難以對企業開展戰略成本管理提供準確及時的資訊支援。所以,透過對傳統成本管理資訊系統進行改革,按照企業成本專案與成本要素所提供的現行的成本資訊的要求進行重新整合,從而使企業成本管理與企業的各項價值活動相匹配,同時不斷地拓展資訊的來源渠道,提供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上、下游渠道和企業環境以及外部競爭對手的成本資訊,以便建立一個網路化、互動式、超企業邊界的成本資訊系統,為企業實施成本管理改革提供技術保證。

  2.擴大成本管理內涵,細化成本考核內容

  目前我國企業影響企業效益的主要因素並非是製造成本而是管理費用,降低和控制企業管理費用已經勢在必行。在完善了企業產品成本的考核指標以後,應對企業的管理費用進行逐項分解,並納入到主管科室的經濟責任制考核體系中,同時財務科適時建立“企內銀行”,使部門之間的所有費用都可以透過內部銀行支票來進行結算,對於年末超過額度的,除個別原因並且經過主管領導批准同意的作適當地調整外,其餘都將按責任制協議承擔超用金額的年息,在崗效獎中進行扣除。透過這種辦法的執行便可在企業中產生成本控制的良好現象:部門用款必先問價格,細算帳目,確定最優的成本策略。

  3.最佳化資源配置,降低企業成本

  最佳化資源配置就是透過對企業的資源進行重新最佳化組合,以儘量少的資源耗費取得儘量大的增量資源,從而達到降低企業成本的效果。首先,透過妥善地安置職工,降低人工成本,加強人力資源的培訓工作,合理使用企業內部原有的在職職工。其次,透過合理地選擇融資方式降低資金成本。一是企業的內部挖潛,如存量資產盤活變現、合理採用分期付款方式使用客戶結算資金等;二是間接融資方式,即銀行信貸融資,發展銀企合作的戰略伙伴關係,降低融資成本;三是直接融資方式,利用上市公司發行股票、債券、配股、增發等形式募集資金。

  參考文獻:

  [1]西南財經大學戰略成本管理課題組.四川會計.2009,5:P3-6

  [2]葛幹忠,鄭升.試論企業多元化經營的風險控制.中國集體經濟,2008.4:P79-80

最近訪問